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9 ,大小:99.45KB ,
资源ID:164368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4368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复习资料及试题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复习资料及试题文档格式.docx

1、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19、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0、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21、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2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

2、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25、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2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2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8、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

3、明素养的教育。30、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1、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32、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3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4、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35、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6、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

4、计课程的种类。考试大论坛37、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38、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39、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40、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41、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

5、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42、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4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44、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45、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的学制结构。

6、具体为自下而上的结构: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4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47、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48、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49、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50、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51、智力:一般指人们

7、的认识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5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53、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4、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

8、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5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59、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

9、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60、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61、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62、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6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6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0、65、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66、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67、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68、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69、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70、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71、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

11、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7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7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74、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75、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76、学校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

12、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77、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78、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7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80、德育原则:是根

13、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81、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82、陶冶法: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和艺术陶冶等。83、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84、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85、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

14、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86、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87、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88、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89、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90、班风: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

15、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91集体主义教育原则:指培养孩子先人后己或先公后私,一切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关心、爱护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这是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92、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流,最终成为一个“完整” 的人。9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和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总和94、虚拟学校:学校教育不再受到地域、课程、经济和文化的限制,英特网的使用改变了教师、学习者和教材三者之间的核心关系,使有指导

16、的和自我引导的远距离学习成为了现实。英特网打开了虚拟学校的大门,这种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为学习者直接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改革,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95、范例教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是借助精选教材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2、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4、测验法:特定量表为工具,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进简接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5、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6、现场实验法: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

17、被试者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7、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坏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10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1、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12、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13、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14、 生物节律: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15、 日节律: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16

18、、 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17、 镇静剂: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18、 兴奋剂: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的一类药物。19、 迷幻剂:指能使人产生幻觉的药物,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20感觉:人们的感官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或是人们感官对各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21、 感受性:是人们对刺激物飞感觉能力。22感受门或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23、 绝对感觉门或限:是指最小可观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索需要的最小差异。24、 差别感觉门或限:指刚能

19、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25、 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觉察差异。26、 明适应:有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觉到光线刺眼法眩,几乎看不见外界事物,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27、 暗适应:是从两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28、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应。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29、 主观轮廓: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30、 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20、,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31、 记忆: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32、 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33、 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短、容量有限。34、 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35、 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36、 倒摄干扰: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37、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3

21、8、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39、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40、 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1、 抽象: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24、发散思维: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分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答案。42、 概括: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43、 聚合思维: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

22、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的思维方式。44、 常规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45、 创造性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46、 智力: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等。47、 能力: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48、 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使用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留人们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49、 特殊能力:指某项专门的活动所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

23、。50、 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是智商。51、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坏境的测验度量。52、 晶体智力:指以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及问题解决等测验量度。53、 信度:既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验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54、 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验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55、 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标准,有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56、 动机:是指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

24、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57、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58、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59、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60、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61、道德感: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对人的认识、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62、理智感:是在认识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63、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64、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6

25、5、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66、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67、人格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测量单位。77、人格动力系统:是指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90、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心理特征。69、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后天再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70、 特质:个体有别于其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最有效

26、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71、投射测验:以人格理论为依据,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推出若干人格特征。00、心理健康:广义上,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侠义上,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99、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72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73心理防御机制:指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焦

27、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来保护自己。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认知方式: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75、 共性特点: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76个性特点: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77、沟通:广义的沟通时的是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与自然界的信息交流。狭义的沟通主要指在社会生活中的人际沟通,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78、 言语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思想、感情、观念和态度,达到沟通目的的过程。8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

28、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8社会惰化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83、 社会知觉:指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断与判断的过程。71、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1社会性发展: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84、去个体化: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觉到自己被湮灭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 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为活动中去。79、群体:指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体。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群体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各个成员之间有自己的角色地位,成员直接彼此在心理上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和共同 感。80、 群体规范;指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