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幼教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园活动,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及个性品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已成为幼教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幼儿初步的自主精神是我园育人目标之一,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它不仅要贯穿在幼儿园各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也体现在幼儿园活动各环节安排转换过程之中。幼儿园一日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整体活动群。在幼儿园课程方案中,活动是多样性的,专门的集体教学只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众多活动形式中的一种形式。幼儿园的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关注一日生活的一切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中,这些活动的组合的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追求活动的最大成效,最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各种教育资源得到
2、充分的运用。在这种活动群中当然包含课间休息、盥洗等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群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不同内容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种经验的有效迁移。(二)研究的动机目前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主题活动、知识的整合等课程改革逐步的深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都在转变,从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到关注幼儿如何学,更为关注儿童的发展。上课、游戏、区域活动等环节是教师关注最多的,然而,加强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纵向联系,让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往往被忽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过去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结束后,幼儿就会等待着教师给他们安排下一活动内容,如中午午睡起床后,孩子都上大班了,教师还要不厌其
3、烦地等全体幼儿穿好衣服后,集体交代要如何如何洗脸、洗手。孩子去到洗手间后,又一个一个的排队洗漱,在这种被动等待状态过程中,孩子就会出现无所适从,打打闹闹,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旧的一日活动流程带给我们的深思是:幼儿在园的每一天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教师安排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只有盲目听从教师的指令,由此导致幼儿主体精神的缺失。另外,由于我国长时间的沿袭苏联的那一套幼儿园作息制度,南方和北方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大同小意,完全没考虑地域差异,气候特点,如:在南方在夏秋季早上六点钟太阳就高高的挂在天上了,十点钟以后,太阳就很猛了,这时候南方应该要考虑的是如何避暑但我们还是按排幼儿时间比较长的户外
4、活动。因此,我们认为根据园本特点优化幼儿园活动流程,对促进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为了帮助教师提高一日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解决具体实践操作问题,我园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三)研究的方法和内容1.研究途径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途径是实践研究。根据幼儿园活动特点以及幼儿成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1.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的园级管理,有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和支持幼儿的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和管理。以本园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衔接的管理为主要的途径。2.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的班级管理;以本班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衔接的管理为主要的途径,细化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衔接和管理,使
5、其更为合理。3.实现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的幼儿个人管理,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和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研究。在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逐步学会管理自己,有计划地自主安排学习和游戏活动。2.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法:用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现状及指导实施的效果。(2) 行动研究法:了解幼儿园活动中存在问题以及提高活动的质量的策略。(3)调查法:了解教师及幼儿园管理者的观念对实施研究的影响。3.研究的内容(1)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科学划分。根据本地区地域差异、气候特点、民风民俗,制定适合本园实际的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流程。(2)从宏观上进行调整和划分,将一日
6、活动作统筹,各年龄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时间安排上根据班级情况可适当调整。(3)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衔接管理从园级管理、班级管理、幼儿个人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如果做任何事都要等待和按别人的指令去做,这种被动的等待会造成幼儿过分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幼儿有计划的学习和自主管理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当然,无聊的等待与自由活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日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安排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是理所当然的,但不能把无聊的等待和浪费时间与幼儿自由活动等同起来。那么,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让幼儿逐步学会自主管理,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合理性,我园尝试进行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和管理的课题
7、研究与实践。二、课题研究的依据(一)理论依据衔接过渡技能是指教师采用适当方法或形式, 引导幼儿从一个活动(或环节)转向下一个活动(或环节) ,使活动有机衔接、顺利过渡的行为方式。包括一日生活各活动间的过渡和一个完整教学活动各环节间的过渡。它是教师组织好幼儿一日生活必备的基本功。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第三点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过渡衔接环节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入流的细节问题,但是这个细节问题却十分重要。这不仅仅在于它的过渡作用,还在于它本身可以独立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更在于它可以同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其他的组织形
8、式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络互动。(二)现实依据幼儿在园一日的各种活动,都是有效的教育活动,这其中,既有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又有学习活动;既有自由、 自主的选择性活动,又有有组织、有指导的教育活动;既有幼儿与玩具、材料等物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又有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应该说,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之应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教育功能。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活动组织到活动评价,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重上课轻其他活动、重局部轻整体、重个别轻全体的倾向,致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基于这种思考, 开始,我们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改革为突破口
9、,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相关因素的分析,重新建构幼儿园一日活动,合理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种教育因素,合理利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合理利用幼儿在园时间和空间,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使全体幼儿得到全面发展。至今,改革已告一段落,成果显著。三、实证研究在经过反复思考、论证之后,我们认为新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在教育观念和组织形式上具有以下特征:能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生活、游戏、学习有机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着眼于幼儿素质发展的前提下,全面落实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能照顾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能较好地实现学习者、教育者、教育环
10、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幼儿园物化条件和人的因素的作用。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开始了改革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探索。1.通过新旧活动内容的对比,分析新旧一日活动环节的利弊,让教师们认识到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 对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意义。2.通过对一日活动内容活动每个环节过度的逐一探讨,教师意识到环节转换无效时间较多幼儿自主有效时间少,影响幼儿主体性培养。通过展开针对性的学习,引导教师认识减少环节中幼儿无效等待的实际意义。3.针对教育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活动室区域个别化化研究与实践,使幼儿园的环境真正与幼儿的活动互动起来,满足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需要。纲要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
11、,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我园根据园本情况建立了科学的、合理的作息制度,使一日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井然有序,宽松、和谐,减少了活动中或是活动之间拖拉、等候现象,在活动内容安排上我们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兴趣、需要出发,通过游戏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我们对新旧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进行横向比较,寻找可借鉴的具体做法。我们以大班为例,分别从作息时间、活动内容、流程转换、环境创设、班级管理条件和家长工作等方面对幼儿园新旧活动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比较。1从作息时间上看表一:大班半日活动新旧作息时间对比表内容新的作息时间旧的作息时
12、间(一)作息时间安排1、 7:30-7:50来园、晨间早锻炼2、 7:55-8:25早餐3、 8:309:05分组或集体教学4、 9:05-9:30体育锻炼5、 9:30-9:45 生活料理6、 9:45-10:45分组或集体教学7、 10:55课间结伴、交流或其它8、 10:5511:10午餐前准备活动9、 11:1011:40分午餐10.11:4011:55餐后散步10、11:55-14:50午睡30-8:40来园、晨间早锻炼,早餐。2、 8:00早操活动3、 9:00-10:00集体教学4、 10:00-10:45户外活动5、 11:50- 11:10午餐前准备活动。6、 11:7、11
13、:8、11:在作息时间上同时间段,新的作息时间安排了10项活动,旧的作息时间安排了8项,新流程活动呈大块状,在时间上有利于教师转换环节。新的作息时间安排将体育活动集中在上午的8:409:40避免了南方太阳过大的时候,增强了体育锻炼的有效性。新的作息时间安排,减少了保育工作的重复性,提高了保育工作的质量,减少了幼儿的发病率。如新的作息时间安排幼儿只用在9:40回教室换一次衣服,旧的作息时间安排一个上午就要换三次衣服,在冬天幼儿将衣服不断的脱了又穿,幼儿容易感冒。2从活动内容上看表二:大班新旧半日活动内容对比表调整后的活动内容安排调整前的活动内容安排(二)活动内容1、教师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
14、2、体育锻炼一小时(早操十分钟,体教20分钟:列队、走队行、练习跳绳。自选体育器具。)3、 生活料理:幼儿入厕、洗手、喝水、换衣服、喝豆浆、吃煮花生4、幼儿介绍、交流南宁市白马公交车祸事件报道内容,师生共同读报-交流南宁市白马公交车祸事件报道内容的几篇内容;5、 分组活动-创意绘画:城市交通;手工操作:美丽的城市6、 区域活动:全班六个区域,教师甲指导一个重点区域:数学区:排序。教师乙指导一个重点区域:语言区:为学过的诗歌剪拼接字。7、根据自己周一制定的休闲活动计划开展10分钟结伴自由玩活动;1、 语言活动鸡毛信;2、 律动、幼儿广播操、体育游戏-冲过封锁线,大型玩具;3、生活活动:洗手、喝水
15、换衣服。3、 分组教学:计算学习7的减法,绘画-我的一家。4、 课后自由活动5、 餐前教师讲故事-狐狸和兔子6、 午餐按常规要求。在内容上,新的教育活动内容有许多教研组计划之外的本班特有的、幼儿和家长共同准备的活动内容,半日活动内容丰富,包含认知、情感、社会及探索等方面,体现了教育参与的多纬度;新的活动内容基本按教研组计划安排。旧的活动流程没有属于本班幼儿特别需要的其它内容,给流程转换留下许多空白。3.从流程转换上看表三:大班新旧流程转换对比表:调整后的流程调整前的流程(三)流程转换1、教师甲的提问“小猫自己钓鱼是不是好事情?”引发讨论,并就幼儿发表的好与不好的争论要求幼儿回家调查理由、带回相
16、关的资料结束(10分钟)。幼儿整理图书,教师甲重新分组摆好桌子,要求幼儿把昨天在家准备的有关车祸资料放好,先于幼儿到户外。幼儿迅速摆放好个人资料包,陆续下楼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2、幼儿上楼来、有喝水、入厕、擦洗换衣物,找位子做好,自己打豆浆吃煮花生。幼儿陆续与同伴开始介绍、交流关于“车祸”的资料,并小声指读资料,有三个幼儿没带资料包。教师很快转了一圈,马上转到没有资料包幼儿的身边,与他们交谈,提要求,同时允许他们做自己昨天没做完的事。然后走到另一间,布置席地坐的环境。等幼儿到这间后,有三名幼儿留下,布置教学活动的桌椅位子。3、教师甲针对幼儿关于“车祸”的交流,要求幼儿继续收集“车祸”的资料。并
17、根据幼儿刚才讨论的话题开展自选的美术创意活动,“理想的城市交通。”活动按昨天讨论与自由组合的结果分为两组:一组是美术创意画“城市交通”,一组是手工创意制作“美丽的城市”。教师甲负责组织“城市交通”组幼儿的活动,在幼儿充分观察自己带的相关交通图片和老师的范画后,开始自己创作,教师甲针对幼儿构图和装饰作出指导;教师乙组织另一组幼儿开展手工创意制作“美丽的城市”,利用一些废旧的纸盒、报纸、色纸、纸筒等材料制作红绿灯、汽车、房子、树木等作品,合作拼贴成“美丽的城市”。4、区域活动:全班六个区数学区、语言区、棋类区、操作区、绘画区、益智区等,教师甲重点指导数学区的排序,教师乙重点指导语言区的查字典和为学
18、过的诗歌剪拼接字。上一个活动未完成的可根据幼儿的意愿或继续或暂时放下选择别的区域开展活动。5、10分钟休闲活动:专门的音乐响起后,又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自由结伴时间,幼儿根据自己的休闲计划,三三两两结伴开展活动,有四个女孩拿出自己准备的“娃娃家”玩具在阳台开始游戏;有三个男孩拿出的小汽车在赛车,在教室玩互拍游戏,教师甲针对他们的游戏特点提出更换场地的建议,幼儿觉得合理移至大阳台。有五名幼儿在大阳台玩“切西瓜”的体育游戏,有三名幼儿结伴看图书1、教师甲要求结构区幼儿提前收拾、整理积木,五名幼儿共同收拾,教师甲带美工区幼儿粘贴纸折花,并要求幼儿拾地上的碎纸,生活教师放音乐,教师甲带部分先收拾好东西的
19、幼儿列队下楼去,生活教师检查部分幼儿收拾情况,要求“下去啦。”前后共十分钟。2、教师甲带一队幼儿上楼来,进班,找寻幼儿收拾记录本,另一队幼儿也进来了,幼儿喝水、坐下休息,生活教师帮部分幼儿分穿衣服,大部分幼儿在静静的坐着。6分钟后,在音乐声中,一队幼儿在结构区坐下听音乐,教师甲带上分组教学用具等在活动室外,直到剩下一名幼儿在喝水才去专用活动室。3、活动完毕回来后,有的幼儿已回活动室,等在外面,有幼儿在观看里面,有幼儿在增加衣服,幼儿在喝水.4、幼儿生活料理完毕,教师甲放律动和广播操音乐,幼儿自由站立,做操有讲话交谈的、有伸懒腰的、有故意撞人的,还有做其它事情的。7分钟后,广播操音乐结束后,幼儿
20、进入结构区坐下,教师甲给幼儿讲故事狐狸和兔子。5、6分钟故事就说完了,幼儿还要听故事,教师甲请幼儿讲区域学习时根据背景图、图片摆放编讲的故事小兔搬家,之后又请幼儿讲了7分钟结束。流程转换时,新的流程执行中教师活动时间观念强,活动总是伴着问题、任务结束,同时,教师马上给出下一活动的要求,教师自己准备到位、准时,而幼儿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流程比较清楚,知道自己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时间性增强任务意识增强;旧的教师时间意识相对淡泊,一个活动结束就结束,不能和下一活动衔接起来,幼儿等着老师安排下一个活动,无所事事,教师自己的准备工作能到位,但缺少效率行为。在教师配合上,新的流程执行中教师乙全程配班呼应,与
21、教师甲共同分析当天班级与幼儿情况、共同备课,与教师甲一样眼中有幼儿,活动过程中能不分彼此,能前后呼应。旧的流程由生活教师配班,如区域活动生活教师配合,但只负责早点,教学活动生活教师也配班,但只是一个纪律维持着,户外活动两位教师一起进行,生活教师也只是在帮助擦擦汗等。整体上看,主教和生活教师分工过于清楚。由于进班时间少,另外一位教师对当天上午幼儿及班级情况了解甚少,少了点默契,只能靠合作进行; 沟通来弥补。教师甲是主班负责当天全部工作的管理。4.从环境创设上看表四:大班环境创设前后对比表:调整后的环境创设调整前的环境创设(四)环境创设1、 提供人手一册图书;2、 提供排球及网、绳、篮球;3、 温
22、水杯自取;4、 提供展示栏张贴幼儿计划书;5、 前一天布置收集资料任务,并让幼儿提前摆放好;6、 范画等由教师乙提前布置好,教师甲抽空指导三名幼儿布置好桌椅和纸笔。7、 活动场地由橡塑地板自然拼接线为届,幼儿可依次列队,由各种游戏材料共有各班幼儿选择运用。8、 大班幼儿一直进行主题自主活动,材料实行师生共同管理,取用自便。8、幼儿园内都是软场地和绿草地。1、把班级区域化,各区准备了丰富的材料。2、根据全员活动场地、器具安排组织活动,并根据教研组周活动安排准备体育游戏材料、场地,园内绿地安全,绿地四周的隔栏可供幼儿练习走、平衡及休息用,绿色地板有自然的纵横分割线,可互不影响,同时,各年龄班户外活
23、动错开进行;3、有多处活动室,分组活动可分开场地同时进行; 在环境创设方面,两个班级有许多共同之处,室内外都有适宜幼儿自主活动的良好场所,有便于幼儿取用的各类材料和工具,新的班级环境创设图书开放,有儿童图书屋,旧的各班也有图书区,但新的流程执行中,下课10分钟的自带玩具交流及各环节环境创设更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交往需要得到满足。而旧的流程中学生放任,打打闹闹。5.从班级管理条件前后上看表五:班级管理条件前后对比表:调整后的班级管理条件调整前的班级管理条件(五)班级管理条件1、 活动灵活,可根据幼儿实际或自由活动、或作各种活动的准备工作、或阅读;2、 根据上学期的观察、了解,教研组调整了活动
24、顺序,把体锻活动提前,使幼儿迟到现象减少,幼儿可集体、可独自上楼,不用排队,不用等候,自由上下,体锻活动二位教师组织,活动材料可供选择。3、 教师乙、生活教师共同准备、照料;4、 教师根据幼儿的经验和热点话题,及时提出收集相关资料并提供专门交流时间和展示场所;5、 二位教师共同组织集体活动或分别组织分组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6、 根据幼儿的探索经验提出相应的要求;7、 允许幼儿自带玩具、图书,设置专门时间段,满足幼儿自由交换、结伴的需要;8、 要求幼儿自带笔记本,结合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满足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需要;9、 设置班级展示平台,幼儿可根据需要张贴海报,计划书等1、考虑幼儿
25、可自主选择,早点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生活教师负责早点;以延长幼儿自主活动时间,减少环节转化的时间, 2、安排一位教师和班级保育员一起组织活动,基本以甲教师为主、生活教师根据情况配合并照顾幼儿。5、教师甲是负责全班活动的主要管理者。管理条件创设上,新的流程执行中鼓励班级工作、教师工作个性化,教师更尊重幼儿己有生活经验,并不断拓展,使幼儿对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学习充满激情,给幼儿提供可供选择的机会多,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多,教师一般不直接评价人或事,启发、引导幼儿自评和互评的机会多,幼儿多会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人和事;旧的在区域活动这一块,为幼儿创设了自我选择、个别交流、交往及表现、表达的良好条件,其
26、它环节相对管理条件薄弱,如在超市的游戏中,幼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饮料等等,满足于买的过程,区域活动流于形式,由于每次区域活动过后,教师要收拾整理的工作量大,区域活动不受教师的欢迎,难以坚持开展。6.从家长工作上看表六:家长工作调整前后对比表:调整后的家长工作调整前的家长工作(六)家长工1、本学期调整作息时间,要求家长催促孩子早起,让幼儿都能参加自己计划的活动和幼儿园的晨读活动。2、每天教师都在家园栏写出“今日关注”反馈每个幼儿当天在各类活动中的发展、突出表现及不足,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便与家长了解孩子一天的生活、学习及与教师沟通,同时提出第二天要家长协助的要求,同时给幼儿任务,家长督促
27、、协助幼儿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的资料、材料。3、 幼儿学会自己记录进区域情况,张贴在资料带上,供家长老师检查,做到对每个幼儿的区域活动心中有数。4、 有幼儿身体健康一览表和幼儿心情图。家长协助幼儿幼儿园的工作栏里,更多的是要求家长生活上的东西。家长协作方面,新的流程执行中,能做到幼儿当天学习、生活当天反馈给家长,通过家园栏,家长能及时了解第二天的活动要求,协助幼儿、教师做好资料收集,推动幼儿作好各类相关活动的知识准备,在家园往返过程中,家长的教养想法和做法逐渐能与教师保持一致,旧的在课题开展方面,也努力发挥家长参与的优势,但在日常活动中显然不能充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分析:新的一日活动流程的细化使
28、老师从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了孩子的手脚,肯定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而老师总是支持着幼儿的自主发展,发挥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流程的转换也让孩子们对自己每天的活动,对自己每天想要参与的事情做到了心中有数,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充分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同时流程转换的教育目的也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同时,诸如独立、自制、专注、秩序、合作等这些终身收益的品质也在不断地潜移默化。四、比较后的思考 不论是教研活动、还是各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教师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关键。新的流程执行中教师走进幼儿园就同时走向班级和幼儿,三位
29、教师与幼儿始终处于互动之中,教师自然能解读幼儿行为,使各类计划确定有了依据,并能把握幼儿的发展目标的达成方式和达成度。观察与分析幼儿是制定与实施半日活动极其有效性的前提与基础。而有效的观察与分析又有赖于教师与幼儿的双主体的互动。1优化整个幼儿园环境,包括安全措施、可自主进行的室外、园内活动选择是保障幼儿环节转换时必要因素和条件。是教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是教师敢于发挥主体精神的物质保证。2班级环境的宽敞与相对自由能为幼儿自主活动提供选择的机会,区域划分使幼儿寻找自己喜欢的空间,且有一定的封闭性,能宣泄个性。3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各类活动材料、工具极其良好使用常规也是保障幼儿能自主、有效活动的条件。1环节转换过程中要考虑以下两方面的影响(1)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有迁延和交融机会,使幼儿能与前一活动结束或与后一活动开始同步并进,进行幼儿自己计划好的的自主活动,让幼儿在环节与环节之间相互补充。(2)环节与环节之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