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5.70KB ,
资源ID:163795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795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在澳大利亚部署海军陆战队,标志着越战以来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其矛头直指中国。菲律宾和越南的强硬立场和行为不仅受美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和支持的鼓舞,同时也有深刻的国内政治经济困境压力。在1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上,除柬埔寨、缅甸外,其余16个国家都谈到了海上安全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表示对南海的关切。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

2、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有必要引起警惕的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与台海两岸关系联系到一起。中国台湾地区也对南海声称拥有主权,如果中国台湾因实际控制的岛屿与周边地区发生武力冲突,那么各方如何有效控制局势将是一个重大考验。总之,自1995年美国首度表示关切南海问题开始,美国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这一地区,美国的持续介入使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趋于紧张和复杂化。 2010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中国军队寻求扩张海军力量一文,7月该文被日本共同社引述,引起中国和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文中声称,中国政府于2010年3

3、月首次向访华的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声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而在这之前,中国只将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等定位为“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说”一经出台,便被国际社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引用,成为佐证中国外交转向强势和扩张的重要论据。总体上中国学界和各种智囊机构的态度较为谨慎,有的还提出质疑,如有军方学者撰文表示, “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提法仅见于中国个别学者的言论,并非高层领导的正式表述,更未写入国家战略性报告或者法律性文件。 国际社会对“核心利益说”的强烈反应,表现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崛起的严重

4、忧虑。国外把“核心利益说”解读为崛起后的中国在划分东亚的势力范围,中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会日益咄咄逼人。国外还普遍将“核心利益说”与钓鱼岛“撞船事件”相提并论,据此判定中国将采取日趋强硬的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会对世界秩序产生重大的不确定性。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发表,中国官方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发现,西沙、中沙、南沙的岛礁归属因涉及主权纷争,显然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一部分西方媒体,包括若干观察家

5、,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政策主张缺乏深入了解,以片面的解读简化南海问题的多层次性。目前周边国家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主要是两部分第一是声索国的岛屿主权纷争,第二是国际性质的航行自由。20世纪80年代成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能否认此前有关南海的历史性认识,更何况签约国对海洋法若干条款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不存在一个对所有条款都适用的、普遍的国际规范。从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发展需求看,目前中国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代价过大。解决南海问题,不仅需要协调国内法与国际法,也不仅是国内不同涉海部门的协调,更需要政治信任的构建、政治勇气的决断。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从地

6、缘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历史上,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都在这个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珍宝岛冲突都对中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即便是美国学者也承认,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合法性,包括维护中朝边界的稳定、阻止对华包围圈的形成以及显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与可能性。 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朝鲜半岛朝韩双方的紧张对立和美日韩的武力威慑政策,不仅给政治和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进程带来沉重的打击,更把朝鲜半岛推到了战争的边缘。2011年伊始,朝鲜采取

7、了一些缓和姿态,企图缓解美日韩的高压和孤立政策,但收效甚微,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持续存在。美日韩同盟体制的建立,使“六方会谈”在管理朝鲜半岛冲突、促进东亚区域安全合作方面的功能严重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天安舰”事件后,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形势和局面究其原因是韩国李明博政府对朝新政策和美国东亚战略调整互动的产物。李明博政府对朝采取“战略攻势”,主要表现为:高调宣布在今后的冲突中用武力惩罚朝鲜,基本抛弃了影响朝鲜政策的经济手段;说服美国不要与朝鲜单独接触,坚持朝韩关系改善是恢复六方会谈的前提,增加朝韩会谈的无核化内容,竭力促成韩国主导朝鲜及朝核问题解决进程的政策结果。韩国政府

8、的强硬政策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支持。为实现“重返亚太”,美国强化其在亚洲的同盟体系,并对同盟进行功能拓展。 “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爆发后,美国迅速以此为契机,强化美韩同盟,坚定地站在韩国一边,支持韩国主导对朝和谈进程。 2011年1月以来,朝鲜对朝韩、朝美关系采取新的柔和姿态。朝鲜表示愿意同韩国进行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对话,并提出无条件恢复六方会谈以缓和美日韩同盟体制对朝的孤立和高压态势。但是,自朝韩六方会谈首席代表在2011年7月东盟论坛会议期间首次接触后,朝韩关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缓和。朝鲜方面对以美国前总统卡特为首的代表团表示:在朝鲜的安全得到美国某种程度的保障前,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

9、从2011年9月起,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缓解。美国和韩国调整了对朝鲜的政策,提供了紧急救灾援助。但对于重启六方会谈来讲,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美、日、韩三方要求朝鲜采取所谓的“事先措施”。因此六方会谈在李明博任期内可能难以恢复,僵局难以破解。 美日韩体制的对朝政策以威慑、遏制和防范朝鲜为主,不排除些试探性的双边接触。一味坚持美日韩同盟协调体制,可能令朝鲜半岛的僵局难以打破。尤其是李明博政府的所谓“朝鲜崩溃论”阴魂未散,改头换面地对“脱北者” (脱离朝鲜的朝鲜公民)问题进行炒作。如果朝鲜半岛紧张状态长期化,损害的将是有关各方的利益。 当前,朝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各方

10、要实事求是地认识朝鲜的政治与经济状况,加强区域合作的力度。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是,美国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朝鲜政治精英与国内普通民众的差异,希望通过差异化对朝政策来弱化其安全威胁。 2011年12月17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给朝鲜半岛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意味着历史性机遇的来临。如果朝鲜沿着金正日的既定方针顺利往前走,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而韩国政府又能以善意的姿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那么一个良性周期的开始也是可以期待的。 3日本“远交近攻”加强日美同盟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害。日本大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以及日本接受救援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日本对

11、外关系的亲疏远近排列顺序。即日美同盟为中核;第二层次为间接的盟友,主要是美国同盟旗下的英、法、韩、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第三层次为与日本历史渊源甚深且有共同价值观的东南亚国家;第四层次为能够对中国实力起制衡或牵制作用的俄罗斯、印度、蒙古等国。具体来说,处于中核的日美同盟关系在快速协调应战能力方面彰显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第二层次的间接盟友也发挥了快速集结的配合救助优势。第三层次的关系主要体现了“情感投资反哺回馈”的良友关系。第四层次则主要起平衡手的作用而上述四个层次均具有明显针对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虽然中国在大地震后对灾情深切关注,物资方面予以大力援助,但是日本在选择接受中国的援助时

12、甚为谨慎。从日本领纳其他国际赈灾救援的态度上充分显示了其现代版的“远交近攻”策略。日本的特大震灾也加速了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调整。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地区安全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进一步拉大了与亚洲经济第一大国中国的实力差距。中日整体经济数据表明,日本进一步依赖中国但是在高端技术产业领域中国仍然依赖日本从日本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情况看。美国市场、“四小龙”市场要比中国、东盟市场更加高端。或许正是整体依赖但部分占据优势地位的这种局面,影响了救灾外交在消弭中日两国的不信任中的作用。灾后日韩两国的互动表明双边关系已经摆脱了那种因历史问题纠缠不清、双方均试图改变对方的混乱期,正朝着承认不同,开始倾听和询问的

13、整合期阶段发展。灾难进一步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2010年,来自冲绳的强烈反对阻碍了日本政府执行关于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协议。日本大地震发生后,驻日美军迅速、大规模的救灾行动使日本民众看到美日同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本民众对美军基地的情绪,弱化了冲绳对基地搬迁的反对声浪,有利于同盟关系的稳定。地震证实了日美同盟体系具有相当强的协调能力、相当快速的反应能力。从军事运作的角度看,在很短的时间内,日美两国政府可以调动极大力量的军事效能,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灾后上台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视美日同盟为日本外交基轴的立场,也有助于美日同盟的深化。借助于美国的扶持,日本在新防卫大纲中提出了“机动防卫能力”

14、概念,扩充了包括西南地区在内的防卫态势,重点部署海上力量,加强情报收集及警戒监视活动。目前的美日同盟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而是一个包括政治、军事、信息共享等内容的新框架。按照美日安保条约的规定,美国的目的不仅仅是日本,也包括周边国家。虽然日本和美国在扩展国家利益时,双方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日美之间由于价值观一致,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能够在互相协调的基础上解决矛盾、提高共同利益。 4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军事强

15、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上力量。从长期来看,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利于亚太安全互信的建设,可能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圈“之中,使业已存在的安全困境更加恶化。 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已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强,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

16、防卫对象,日方认为中国军费增长超过实际经济增长很难让人接受,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削减军费,周边对中国的信任就增强丁。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周边国家之间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重点对象;美国将进一步扩展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为维持反恐成果和地缘战略利益,美国将在阿富汗长期存在,并重视与印巴的军事合作,提升其在军事坐标中的位置。在美国的战略部署棋盘上,东南亚是其战略依托之地,战略部署已经成熟稳定,而中亚和南亚是其势

17、力重点拓展之区。从地缘的角度看,美国正在加强从东亚、东南亚到南亚和中亚的战略链条连接力度,一旦顺利完成且加固,那么就意味着环形包围圈构建完毕,在欧亚大陆就很难出现对其霸权构成挑战的国家。 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和外交战略取向看,美国将日益重视能源通道的控制力,美国正利用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联盟体系以及通过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制约。目前,美国国内正在论辩中国发展航母的动机与意图,甚至出现了中国是否将发展“以航母为中心的海军”这样的争论。有的人认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目标是发展有限的海军能力,以提升中国在不涉及美国时捍卫地区利益的能力,保护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执行

18、非传统安全使命,实现军事外交,展示负责任国际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声誉。而有的人则认为,边界争端不会导致安全冲突,相反,是安全冲突带来边界争端。边界争端升级是安全冲突发展的象征,而不是原因。例如,南海周边国家之所以能挑战中国,是因为他们享受着美国的保护,而这主要是基于美国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上优势。 5.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洪灾、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亚和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海外投资在缅甸遭受损失等,都表明本地区深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社会化和地区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民生。 2011年自然灾害频频袭击周边地区,

19、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以及核泄漏事故,因其危害强度大、波及范围广,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位居美联社评选的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的第二位,仅次于本拉登被击毙。此次事件对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对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辩论。重新审视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成为各国确保核能安全的首要任务。本次核事故也为国际和平利用核能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核能复兴的步伐将显著减缓。东京电力公司将大剂量、高浓度辐射水排人大海的行为,还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抗议,此举可能对海洋环境和生态带来复杂和长期的影响。 2011年7月以来在泰国东北部、北部和中部

20、泛滥的特大洪灾持续了近4个月。10月份,首都曼谷的灾情一度达到“危急的临界点”。特大洪灾的爆发不但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对新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除灾情严重的泰国外,受洪灾影响的还有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本.拉登被击毙标志着美国的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奥巴马总统2011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从阿富汗撤军进程,对中国的安全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首先,美国不会完全撤离阿富汗,其撤军的战略意图是要在中亚站稳脚跟,欲走还留,在中亚地区形成多个战略支点,以便以点带面地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网络。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美国拥有“国际转运中心”的吉尔吉斯斯坦都有可能成为美国在中亚的战略支点

21、。大国在中亚竞争的阴影仍无法消散。 其次,美军撤离阿富汗会增加中国反恐和打击分裂主义的压力。“911“后,中美在反恐方面保持合作,有利于中国打击“东突”分子和“三股势力”。随着美军的撤离,阿富汗局势趋向恶化,中亚的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可能重新抬头并伺机而动,影响中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中国西部将面临严峻的反恐和反分裂主义的压力。 历经十年,美国以极大的代价认识到,仅凭武力和战争并不能解决阿富汗甚至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阿富汗战争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因此,美国开始转向民用重建和外交,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浮出水面。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首次提

22、出“新丝绸之路”计划。g月22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希拉里与德国外长和阿富汗外长共同主持了一个由30多个国家外长参加的“新丝绸之路部长会议”,专门讨论“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抛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目的就是借助国际社会的努力,打造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经济与运输网络,通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将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印度甚至整个东南亚与油气资源丰富的西亚国家连接起来,利用国家间、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强化阿富汗的枢纽作用,促进包括阿富汗在内的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美国的反恐战争,从单纯注重军事战略、依靠自身和少数北约成员,转变为军事战略与经济战略并重,并开始借助地区国家的力量实施其“非军事战略”。美国倡

23、议“新丝绸之路”计划,就是这种转变的关键一步。 2011年“湄公河事件”凸显航道安全的重要性。湄公河流域的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山高林密、通信不畅导致跨国犯罪猖撅,已严重威胁沿岸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本地区的和平稳定。11月26日,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宣布,四国将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共同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促进湄公河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友好往来。中方将在联合巡逻执法装备和人员培训方面向老、缅方提供帮助。此举意味着,中国为维护区域安全提供公共产品,朝着建立切实的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框架迈进了一大步。当中国的地区利益能够得到制度化的保障时,中国的地区战略才能顺利推

24、进。 2011年9月30日缅甸政府叫停密松水电站建设,凸显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的紧密联系。缅甸总统吴登盛对搁置电站项目的解释是,该电站可能会“破坏密松的自然景观,破坏当地人民的生计,破坏民间资本栽培的橡胶种植国和庄稼,气候变化造成的大坝坍塌也会损害电站附近和下游居民的生计“。随着大选后缅甸国内政治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宽松,在缅甸,密松水电站开发问题不完全是经济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变成了政治问题和“民意”问题。但是,密松水电站在缅甸和国际社会之所以被热炒,事实上是西方非政府组织长期不遗余力煽动的结果。这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积极干预、影响和拉拢缅甸,疏远缅中关系不无关系。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应对

25、非传统安全问题上,构建软实力是重要的。如果从软实力的角度看非传统安全问题,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度。比如日本经过战后 60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全世界形成自己的独特软实力优势,这种优势未必需要美国来加以保障,也并不与中国和平崛起相冲突,它们是人类为追求和平与繁荣而获得的经验积累。特别是在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单独某一国的技术积累和智慧还不够,需要国际协作。全球性问题的增生,迫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已不能局限在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性、地域性关联。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级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随着伊拉克战争进入尾声和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将外交关注的焦点重新向亚太转移。2011年11月,美国国务

26、卿希拉里 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希拉里承认,中美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为了管理这种关系,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加速转型。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美国将把各种外交资源包括最高级别的官员、发展专家、跨部门团队和永久资产分派到亚太地区的每个国家和角落。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的调整包含政治、安全和经济的内涵,目标是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安全秩序和地区机制上的主导地位,化解中国崛起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侵蚀和挑战。美国政府高官在多个场合宣扬,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其主宰世

27、界的雄心和霸气溢于言表。 1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印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显著特点是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这也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雁型安全模式”是冷战以来美国亚洲战略的

28、第三个阶段。从冷战开始到21世纪初期,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前苏联为对手的轴毂模式,第二个阶段以日本为对手的扇形模式,这两个模式各自具有明确的运行模式和内在机理。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不同模式并非是替代性关系,而是逐步累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战略与政策的继承性大于变革性,是美国国际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三个阶段的“雁型安全模式”正是综合美国对苏战略、对日战略的历史经验,以军事、经济两手都要硬的方式应对中国的崛起。中国成为美国制定亚太战略的首要因素,美国的对华战略已经站在美国亚太战略之上,挟亚太以制衡中国正是美国战略的手段。2011年美国对其主导的雁型安全

29、模式进行升级,主要表现在: 首先,进一步强化与盟国的双边安全合作。 希拉里表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的条约联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支点。3月份日本大震灾加强了非对称性的美日同盟关系。美军的救灾努力凸显了铁血同盟的正面形象,有利于美日同盟的稳定。震灾后上台的野田首相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安全和外交的基础和最大财产”,主张以稳固的日美同盟为基础推进与亚洲邻国的关系。野田内阁已决心进一步推动日美同盟的发展,认真解决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如果野田内阁在基地搬迁问题上取得进展,可以预计美日同盟将进一步提升。美日两国已达成新的协议,由日本政府出资50多亿美元以确保美国军队常驻日本,两国将加强情报共享

30、,并启动关于亚太事务的战略对话。 美韩同盟进步强化。“天安舰”事件后,美韩密集的联合军演使两军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加强,美韩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保持密切合作。2011年10月12日,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这使美韩军事同盟关系增添了新的“经济”要素。韩国总统李明博表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将揭开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未来美韩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 在美泰、美菲、美澳双边层次上,美国也进一步深化了同盟关系。希拉里1 1月16日在菲律宾访问时,双方签署了马尼拉宣言,美国承诺为菲律宾提供军事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并协助菲律宾防卫“海域疆界”,希拉里表示希望升级两国的同盟关系。面对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大水灾,泰国政府请求美国派直升机协助监控洪水灾情,希拉里16日晚到访泰国时表示,美国将向泰国提供民用和军事援助。 奥巴马于11月16日访澳大利亚后,美澳两国首脑就加强军事合作达成共识。根据新签署的军事协定,从2012年开始至2017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