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9.88KB ,
资源ID:163756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75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温江城乡形态发展战略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江城乡形态发展战略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1、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一是三次产业层次较为低端。工业企业以普通制造加工业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偏少。2006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为24家,占全部规模企业的14.5%;农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较低,附加值不高;服务业以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商务、创意、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尚在培育起步阶段,产业互动性不强。二是产业发展对税收贡献不足。高税收、高附加值的企业偏少,使得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较低,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50%。三是产业对就业拉动性不强。温江的就业弹性系数低于成都市的平均水平。2、土地资源的瓶

2、颈制约较强,城市发展空间不足。温江作为成都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农田保护率指标却高达 83%,与温江的城市功能定位极不吻合。同时,温江区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为3.23万亩,由于高速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目前剩余的发展空间已不足一万亩,加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资本化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现有土地资源的供给难以支撑温江未来发展的需要。3、城乡公共服务“显性”差距逐步缩小,“隐性”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温江区加强了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基本形成了惠及全民、富有特色、功能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但是,在“显性”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之下,“隐性”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比如,

3、在社保上,温江区建立了集城镇、农民、农民工、失地农民等于一体的全民社保体系,但是仍然是城镇、和农村两套相互分割的社保体系,与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二、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定位和目标(一)总体定位温江新型城乡形态的总体定位是: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三个集中”为核心,围绕建设生态园林型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深化“大统筹、大集中”理念,以组团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以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形态,努力把温江打造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田园都市、创业与休闲相宜的成都乐园。(二)发展目标到2017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在城乡统筹上,工业集中度达90%以上,城市化率达80%以上,土地规模经营率达85%以上

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6:1。实现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和谐融合的区域形态基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上,GDP突破5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以上。在社会发展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4年以上;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8.5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在生态环境建设上,森林覆盖率达23%,绿化覆盖率达到47 %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实现区域集中供水,居民饮用水安全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

5、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三、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空间布局按照成都市“一区两带六走廊”发展规划和“全域成都”的理念,着眼温江277平方公里,以“大统筹、大集中”深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构建组团发展、分层推进、城乡和谐的区域空间结构。(一)城乡一体的空间体系1、城乡规划发展目标至2017年,建设用地规模达8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80万人以上;按照靠近中心城区、靠近城镇、靠近产业聚集区“三个靠近”的原则,优化新型社区布点,农村地区新型社区聚集度达到84%以上。2、主体功能划分:构建城乡一体的开放空间体系,整个区域由城市集中建设区和生态保育区两部分构成。城市集中建设区主要承担人口生产、

6、生活和居住功能,强调土地的集约利用、产业的调整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同时强化与周边区市县的横向联系,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城区;生态保育区依托温江北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与都江堰南部、郫县西部共同构筑“温郫都”生态保护区,区域内的建设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确保整个区域的生态保护职能。3、“328”的城乡组团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区两带”战略,强化三大功能板块的组团发展,并按照主导产业和主要功能特征进一步将“三区”细分为两条旅游产业带和八个功能组团。三区:以科技园为载体的新型工业聚集区,以新城区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生态园为依托的都市农业聚集区。两带八组团:两

7、带:依托国色天乡、云湖天乡等项目,建设江安河旅游产业带;依托鲁家滩、金马河生态恢复和全流域景观等项目,形成金马河旅游产业带。建筑风貌特征:强调通透、明快、轻巧,实现小尺度建筑与大环境空间的交融;以低层为主的商业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会所构成主要建筑群体,结合错落有致的城市开敞空间与滨水空间,配套便捷舒适、通达性强的步行系统,构筑一种亲近自然、人性化十足的空间形式,保证视线的通透和较好的城市景观轮廓线。科技园新型工业组团:以发展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高端制造为主、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为重点。该组团北临永兴路和金府路、西临六斗渠路和蓉台大道延伸段、南临柑刘路、东临凤溪大道,面

8、积约27平方公里。建筑风格强调简洁、明快,突出绿色与共生概念,建筑形态整体高低错落有致,空间舒缓而富于朝气,建筑色彩以淡雅的冷色调为主。金马湖休闲创意组团:以发展运动、休闲、创意等产业为重点。该组团北临柑刘路和鲁家滩、西临崇州羊马镇、南临双流县、东临蓉台大道延伸段,面积约23平方公里。以简洁而富有力度的商住混合建筑为主,通过建筑形体的控制,强调明快而富有力度的景观轴线。建筑色彩鲜艳而明快,空间变化跳跃而紧致。通过自然与人工水系将滨水生态办公区、混合商住、滨水商业步行街区、文化交流中心、古镇商业区、岛居以及生态绿地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借助蜿蜒在片区内的步行系统以及连接重要景观节点的视觉廊道,塑造

9、界面连续、形态丰富的城市空间意向;同时通过对水的主题式开发,结合水上游览路线的设置,形成丰富的城市水体岸线。柳城教育人居组团:以发展高等教育、生活服务等产业为重点。该组团北临成温邛高速路、西临锦绣大道、南临永兴路、东临南熏大道,面积约18平方公里,包括老城区与大学园区两个部分。在适度保留原有风貌特征的同时引入现代城市元素,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合共荣的片区风貌特征。大学园区整体风貌体现现代、积极、进取的意境,色彩明快亲切,体量舒展有致,结合广场、绿地以及自然水体等公共活动空间,形成现代大学风貌区域。新城区高端商务组团:以发展商务服务、服务外包、创意等产业为重点,构建“成都市西部生态商务中心”。该组团

10、北临成温邛高速公路、西临南熏大道、南临凤溪大道、东临青羊区和双流县,面积约23平方公里。依托江安河自然风貌资源,通过对景、观景、借景等多种手法的运用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景观视廊;建筑高低错落,简洁明快,凸显生态元素与现代城市的时代感和开放性相融,地标性建筑成为构建生态商务中心的城市特征。永宁商贸组团:以发展商贸流通等产业为重点。该组团北临郫县、西临正柳路、南临成温邛高速路、东临青羊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芙蓉古城及周边建筑错落有致,景致优雅丰富,使建筑空间节奏起伏舒缓而富有韵律,创造与水相连、同建筑对话的意境;其它地区呈现简洁、舒缓、有致的空间意象。农科城农业研发组团:以发展都市农业中试研发、高科

11、技设施农业、农业科技服务等产业为重点,构建都市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该组团北临郫县、西临花卉大道、南临成温邛高速路、东临正柳路,面积约32平方公里。该组团处于城区与生态保护区的过渡地区,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组团整体环境朴素而自然,研发基地建筑以低层为主,提倡绿色环保,为组团增添现代气息。天府花城农业交易展示组团:以发展农业现代商贸物流业为重点,构建都市农业展示交易中心。该组团北临四支渠、西临府通路、南临成温邛高速路、东临成青旅游快速通道,面积约13平方公里。该组团以花卉展示和交易为核心功能,以大面积园林与花卉基地为主体,建设风貌应生态、自然,建筑与组团内的自然作物相辉映;色彩是该组团风貌控制中

12、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建筑色彩的控制与指引体现花卉基地的特征。寿安生态保护组团:以发展特色精品花木、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为重点,构建生态农业保护区和花木生产中心。该组团北临都江堰、西临府通路、南临四支渠、东临成青旅游快速通道,面积约52平方公里。该组团是温江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组团内以大面积农田、林地、花卉为主要生态景观要素;同时,在组团内的部分聚集点适度延续川西民居特色。(二)“林、水、花、城”的生态系统依托“328”空间布局,注重优化和丰富组团内部的绿化景观,构建“蓝脉绿带”相结合的生态廊道,促进生态资源与城市建设的充分融合和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成温邛走廊与成青走廊之间温

13、江北部约180平方公里的区域,强化生态保护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该区域的自然底蕴,与相邻区域共同形成生态保育区域。在城市集中建设区,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将二者作为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同时引入自然生态系统,优化丰富组团内部的绿化景观,形成开放的城市生态系统。组团之间依托主要道路、河流形成150200米的绿化景观带,对组团发展实施有效隔离和生态联系;组团内部,大幅提高城市绿地比例,在建筑上强调城市“高密”发展原则,在绿地空间上强化开放性和通透性,形成高密建筑与开敞绿地交融的城市空间。做足“林”、“水”两篇文章,深入实施“引林入城”、“引水入城”工程,构建以乔木、灌木为主、片状小规模

14、草坪、花园为辅的城市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化、广场绿化体系,逐步形成立体式的绿化景观系统,实现“户户见绿”;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多条人工河流将水系延伸至城区,形成片状水体与带状水网相结合的水域体系,构建“200米见林、500米见水”的景观视角,构筑“城在林中、家居水畔”的“林水花都”城市映像。(三)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1、构建全域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按照区域城市化的理念,围绕区域交通一体化、道路交通高效化、交通环境人性化、公共交通多元化的目标,构建层次分明的城市道路系统、协调一体的城乡道路网络、换乘方便的城乡公交系统。近期重点做好轨道、快道、城道、游道“四道”建设。(1

15、)“轨道”建设:以轨道交通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对接,加快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将轨道4号线延伸至温江,力争2012年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同步投运,带动区域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2)“快道”建设:以“网”状快速交通道路网实现快速通道的进城、并网、互通。进城,即通过快速高架等方式实现城市组团与中心城区内部的直接通达,缩短中心城区与二、三圈层的时空距离,使快速路真正快起来;并网,即加强与中心城区和周边快速路的连接,实现与中心城的无缝对接,与周边区市县形成多出口、开放型的区际骨干路网,打造与周边区市县畅通的15分钟出行圈;互通,即尽快改造部分交通节点,解决光华大道与绕城高速公路、芙蓉大道与三环路、绕

16、城高速的完全互通,全力打造对接中心城区的10分钟经济带。(3)“城道”建设:按照区域城市化目标完善交通体系,优化区域内城乡骨干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内部组团间的联系与互动。加强覆盖各功能组团的骨干道路建设,强化各主干道路之间的交互式联通,构筑区内快速骨干网络。结合组团产业布局和区域细分,规划和建设通达重大项目聚集区和居民聚居区的交通网络。(4)“游道”建设:结合沿江安河、金马河旅游休闲带建设,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游览通道和运动体验走廊。2、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集中供水:纳入成都市供水系统,建立覆盖全境的城市给水系统;区域内实施集中统一供水到社区,实现供水城乡一体化。集中排

17、水:规划符合城乡发展要求的排水工程系统,城区永文路以东约6平方公里污水排入青羊区市政污水管网,其余区域污水接入温江两座污水处理厂全部集中处理。同时,在城镇协调区、生态保育区新规划建设污水处理站3个。集中供气:连通与华阳线的温郫线天然气主管,扩容华阳线大田站,使温江供气规模满足城乡发展要求。在踏水新建配气站一座,连同大邑至青白江输气主管线,实现温江双气源供气。 电力保障:将温江35KV变电站升级为110KV变电站,实施万春、涌泉、永宁三个110KV变电站和区域电网建设,使全区供电总量达1120MVA,满足经济增长的负荷需求。3、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系统教育体系:按照方便群众、贴近群众、与时俱进

18、、终身学习的要求,构建以社区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合理布局区域级医疗中心、三级甲等医院和镇街医院,构建完备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全区医疗卫生数字管理平台,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形成温江公共卫生协作与应急管理体系。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在社区层面,注重完善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实施社区文体覆盖工程;在全区层面,通过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体育休闲旅游区、体育场、图书馆、文化馆等项目建设,构建成都西部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四)构建数字化城市以金马湖项目建设无线宽带城域网为突破口,实现全域WIFI-MESH无线覆盖和全域

19、光纤入户工程。建立基于GIS技术的政府决策基础信息平台和基于GIS技术的公共管理平台,促进全域基于无线网络等新型技术的示范性应用。建设高水准数字城市基础设施,率先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提升市区形象,打造全新数字生活、数字产业、数字工作示范区。四、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产业选择坚持“兴三优二、一三互动”的产业发展方向,深入推进产业集中、集群、集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互动融合,最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为主体、都市农业为基础的高端化产业发展体系。(一)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1、发展思路按照成都“西部文化休闲城”的定位,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放大区域生态特质的环境效应,抓住现代服

20、务业功能拓展和分工细化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以商务服务、现代旅游、服务外包、创意产业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把温江打造成服务成都、辐射四川的现代服务业基地。2、发展重点商务服务业:围绕打造“成都西部生态商务中心”的目标,在新城区规划布局35个产业集群中心(行业CBD),大力发展星级酒店、总部大楼、高档写字楼等特色商务商业楼宇,吸引各类区域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结算中心、行业协会组织等机构入驻,推进金融、中介、咨询、法律、会计、信息等专业性服务业发展,形成主业鲜明、配套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务服务体系。现代旅游业:抓住温江作为成都西向旅游干线重要节点的机遇,立足温江良好的生态和交通优势,放大环境聚集

21、效应,注重深度挖掘和整合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温江旅游向高端商务休闲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等多元化发展,满足各类各层次游客的需要。依托国色天乡、金马西湖等大型旅游项目,推动商务休闲旅游与城市发展互动;规划建设一批乡村酒店群落和高档休闲度假会所,推进生态旅游项目与北部生态保育组团的“嵌入式”布局发展。到2017年,实现年旅游人数10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10%以上,把温江打造成为成都“最佳休闲游乐体验目的地”。服务外包业:充分利用成都经济高度外向性的优势,全力拓展花木中试研发、软件开发、动漫制作、callcenter(呼叫中心)、财务结算和数据灾备中心

22、等服务外包业务,力争到2017年服务外包营业收入达100亿元,打造成成都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创意产业:发挥成都和温江区大学城等智力资源优势,以创意广场等特色楼宇为载体,以创新思想、特色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创意产业。商贸流通业:充分利用全域成都的信息资源、物流资源和消费市场,着力打造以产品展示、商务洽谈为主要内容的集企业化交易、集群化采购、电子商务、交易会展于一体的第五代专业市场,实现商流与物流分离,构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小市场、大流通”的商贸流通格局。(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成都海峡

23、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为全区工业集中发展的载体,适应温江由城郊型经济向城区型经济转型的要求,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在业态选择上,重点发展高税收、高就业、低能耗、无污染,以研发设计、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高端制造为主、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工业,实现科技园由传统工业园区向以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并重的复合型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在园区内强化用地的集约高效,发展“楼宇”型工业,确保工业发展区的适度规模;另一方面,积极在区外拓展工业发展空间,采取发展“大飞地工业”的方式,形成与本地总部型和生产服务型工业基地互动的制造基地。(1)改造转型传统、低效产业。生物制药业:有序淘汰

24、缺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税收贡献小的生产性企业,鼓励支持医药企业与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品牌的医药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税收贡献能力。食品饮料业:以食品营养价值和食品文化、食品创意为核心,重点发展“全”营养食品、专用营养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同时推动食品产业链条向食品文化、食品创意等拓展,推动食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文化密集型的转型。印刷装潢业:加快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淘汰传统印刷业务,大力发展精品印刷、高档彩色印刷。(2)重点培育发展高税收、高附加值产业。到2017年,新培育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0%以上。工业总部

25、基地:加快建设园区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一批总部大楼和标准化孵化楼,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的大集团、大财团、大企业将其总部或工业设计、研究开发、营销管理等分部放在温江,鼓励和引导大量创业型、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入驻温江。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主动承接高新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的扩散和辐射,强化与高新西区的联结和分工协作,加快传感技术、光件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的开发,逐步建立温江区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体系。机械制造业:加强与经开区和石化生产基地的合作,大力发展精密机械制造、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等。体育器械业:配合园区内国家体

26、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好的体育器械制造企业,形成新兴体育器械制造、展示、交易基地。(三)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坚持以花木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西部花木生产、研发、交易“三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内涵,积极推动一三产业互动,大力发展特色精品花卉、休闲体验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和农业现代物流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特色精品花卉。突出温江国兰、川派盆景、彩叶植物等优势品种和品牌,依托骨干龙头企业,以外向型发展为重点,制定生产标准,规范生产流程,强化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等现代高新技术,实现花木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积极拓展境外市场,推动产业

27、结构优化升级。休闲体验农业。以农业生态景观建设为重点,加强乡村农田景观、乡村建筑景观、农耕文化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建设,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农业,打造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景区,满足市民亲近自然、体验农艺、享受田园生活情趣的需求。高科技设施农业。依托成都现代农业科技城,集合市农林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加快资本、技术、设施高度密集的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高科技设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农业现代物流业。以天府花城交易中心和成都市现代花卉苗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为依托,建立健全有形市场与虚拟市场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市场体系,推动农产品仓储、包装、运输等行业发展,打造西部农业物流中心。五、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人文支撑(一)弘扬“海纳百川”的凝聚精神坚持以“海纳百川”的凝聚精神吸引各类人才,以人才的聚集来实现温江的跨越式发展。一是主动引导都市圈的二次聚集进程。依托成都居住职能外溢的趋势,营造大都市周边居、业共生的生态型城市环境,主动引入极具战略意义、前景良好的新型主导产业,以聚集大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