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7.87KB ,
资源ID:16352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52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慈溪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慈溪市金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全市金融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坚持改革开放,加快金融创新,全面改善金融服务质量,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健康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一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金融管理体系基本完善。已经形成以市金融(上市)办、人民银行慈溪市支行、宁波市银监办慈溪办事处、市保险协会为主导的金融管理体系,对辖区内金融风险的预警、应急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的领导力逐步提高,为引导地方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金融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促进金融发展的措施更加切实有效,政府引

2、导、扶持和规范金融发展的政策作用得到较好发挥。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首批584家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企业运行良好,占宁波试点企业总数的21%,企业数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外币自由兑换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成立了宁波首家专业性外币兑换公司。农村产权市场和集体股权市场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的机制初步形成。涉农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农房两改”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以及“三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等创新型产品得到有效推广,较好地缓解了“三农”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金融组织引进和创新不断加速,辖内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建设取

3、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村镇银行等银行机构为主体,保险机构、证券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等共同发展的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银行机构27家,保险机构36家,证券营业部4个,期货机构2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典当公司7家,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融业务稳健快速增长。金融业务增长稳健、持续、迅速,金融实力和金融竞争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4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6%,占GDP的比重达到5.1%,拉动慈溪GDP增长0.7个百分

4、点,对税收贡献值达到4.8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1223.4亿元和1099.4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162.9%和221.2%。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实现17.5亿元,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比2005年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5亿元,人寿险保费收入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201.7%和131.4%。证券机构资产总额突破百亿元,股票基金交易额(含新股申购交易量)突破2000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在保业务2893笔,在保余额41亿元。金融业的稳健发展,为构建地方金融高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金融业软硬件显著改善。金融

5、统计和分析质量不断提升,金融政策措施切实有效,金融监管和决策能力显著提高,在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优势和特点,形成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合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进科技在金融机构前后台中的应用更加广泛,金融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金融结算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银行业支付结算体系在全国各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至2010年末,全市共设有银行网点303家,可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2692家,共布放自动柜员机(ATM机)具528台、销售点终端(POS终端)3531台,实现平均每个乡镇设有15家银行网点、26台ATM机具、177台POS终端的覆盖面。金融服务功能大大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尤其针对中小企业和“

6、三农”的产品创新不断涌现,较好的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融资需求问题。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持续快速增加,服务流程不断优化,信贷发放效率显著提高。差别化金融服务推进迅速,金融市场向细分化、结构化、层次化方向发展,银行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数量增长较快,市场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融资担保方式创新和业务拓展推进迅速。金融生态环境持续良好。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凸显,争先创优成效显著。金融业竞争规范有序,行业自律建设效果明显,违规操作和恶性竞争行为鲜有发生。辖内征信系统建设推进有序,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的“三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居民和企业

7、珍惜信用蔚然成风,金融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2010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高达90.2%,资金有效利用率较高;贷款不良率为0.4%,金融资产质量较好。(二)宏观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市金融业继续做大做强、加快跨越式发展、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挑战。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国际资本流动正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强劲反弹,新的跨国并购、跨境投资、技术合作和产业转移势头正在上升,经济金融的发展正面临着良好的国际宏观环境。但是,全球经济复苏仍处在较低水平,世界金融发展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缓慢、复杂和曲折复苏的“后危机时代”,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8、促进金融市场规范运作和稳健发展,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面临巨大挑战。从国内环境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督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金融体系的国家发展战略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金融稳定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增大,金融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和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能力有待提升等诸多因素也成为金融业做大做强的挑战。(三)微观环境从区域环境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杭州、宁波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将带动

9、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与国际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接轨,有效促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协调发展,使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慈溪地处沪杭甬都市圈的节点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慈溪金融业主动融入和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杭州、宁波两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接受和分享三个“中心”功能和政策的溢出效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慈溪金融业发展与沪杭甬差距较大,无法形成独立的区域金融核心,专业人才、基础设施等金融要素资源规模和质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慈溪分享功能溢出的效果,在金融一体化进程中,慈溪借力沪杭甬实现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存在一定挑战。从慈溪实际看

10、,我市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从经济发展严重依靠外贸拉动向消费和外贸共同拉动转变,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重要阶段;处于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阶段。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市金融业推进产品创新、拓展金融业务、改善金融服务带来了机遇。但是,慈溪金融业发展仍受到金融产业化程度较低、金融服务匹配性较差、新兴金融资源短缺、民间资本转化渠道欠缺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使得我市金融业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实现做强做大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面临长期的现实挑战。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仍将处于较快的增长期,

11、这为我市金融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坚定发展信心,科学判断和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大胆改革创新,争取使我市金融业走上科学发展、稳健发展、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的道路。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加快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稳步推进省、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建设,着力构建

12、地方金融高地,打造地方金融创新试验区、金融发展引领区和金融服务示范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二)基本原则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市“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产品、业务和服务创新,实现金融业创新发展;始终坚持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风险防控长效处理机制,实现金融业安全发展;始终坚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促进公平竞争、有序竞争,实现金融业稳健发展;始终坚持人才兴业,培养和引进金融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智慧,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

13、和水平,走差异化、精细化服务道路,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三)基本思路“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进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金融组织区域布局;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丰富金融产品体系,增强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发展,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进服务提升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推进金融生态优化发展,加强行业规范自律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推进企业上市全面发展,健全拟上市企业梯队,帮扶企业上市融资。其中,机构协调发展是基础,产品创新发展是核心,融资多元发展是抓手,服务提升发展是根本,生态优化发展是保障,上市全面发

14、展是重点。按照六个“推进”的基本思路,到“十二五”期末,我市有效实现建设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市和构建地方金融高地的目标,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努力,我市金融业科学发展成效显著,金融政策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金融风险控制及时高效,金融组织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金融产品更加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金融服务实现差别化、精细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著提高,金融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前列。“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1金融业社会贡献

15、明显提升金融业引导、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突出,金融业增加值不断提高,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20%,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21%以上,金融业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金融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业从业人员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以上,尤其高端金融人才的比例有显著提升。2机构发展协调性大大提高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到“十二五”期末,我市银行机构一级支行突破35家,银行营业网点达到350个,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突破45家,证券期货公司营业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典当公司等机构总数达到50家。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组织发展迅速,金融

16、会计、法律、评估、证券期货等投资咨询机构明显增加。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健全,金融高地建设基础扎实。机构区域布局更加协调。金融机构空间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城乡金融组织发展更加协调。镇、村、社区金融机构网点显著增加,金融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主城区金融要素集聚功能显著增强,成为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以及其他金融中介组织集聚化发展核心区,金融机构间合作和协调能力大大提高。探索做强做大观海卫、周巷和龙山三个镇域金融聚集区。3金融业自身实力显著增强创新示范市推进有序。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保险互助社试点机制完善、监管到位、运行高效,在改善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环境方面发

17、挥重要的积极作用。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实现精品化、多元化,更加符合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要求。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商业保险辅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有重点突破,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显著提升。银行业全面优化发展。存贷款余额在省内均保持领先,双双突破20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区域“资金洼地”优势明显。存贷比保持较高水平,金融资源运用高效、安全。贷款结构更趋合理,贷款质量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比例有较大提高,小企业贷款比重达30%以上。融资渠道多元化发展。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直接融资比重显著提高。票据和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拓展卓有成效,承兑汇票融资、

18、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企业债券融资、基金融资等融资方式在企业中应用广泛。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到“十二五”期末,我市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1家。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保险业取得重大突破。保险业务领域开拓成效显著,保险产品尤其涉农保险产品创新丰富多样,保险业社会功能发挥有较大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保险机构年保费收入达到35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不低于15%;保险覆盖率有明显提升,保险深度达到3%以上,保险密度达到3000元。4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信用体系建设更趋完善。“三信工程”建设深入推进,范围覆盖全市所有镇、村和农户。中小企业和“三农”信用档案建设基本完备,信用评级制度、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库

19、制度和使用制度建设基本健全,先进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覆盖全市范围的征信系统建设基本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及时高效。金融业监管部门沟通协调能力显著改善,金融风险预警制度更加健全,金融风险控制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保持较低水平,不良资产率保持在1%以下。市场竞争秩序持续良好。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行业规范自律建设基本完善,金融各行业市场竞争公平、有序、规范、和谐,金融合作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行业违规操作行为鲜有发生,对违规处罚及时有效。三、“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核心任务:“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加快创建省、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着力建成地方金融高地,加速金

20、融业跨越式发展,推进金融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全部金融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核心工作而展开,做到全面开展、重点突破,实现我市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和科学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市金融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一)促进机构协调发展大力引进金融机构。主动接受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宁波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金融发展辐射,发挥慈溪作为浙江省和宁波市金融创新示范市的优势,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慈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大力引进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来慈设立支行(办事处),加大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引进力度,壮大银行机构金融业龙头实力,引领金融业全面发展。引进保险公司、证

21、券公司、信托公司来慈设立支公司、营业部,扩大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数量和规模。发展地方金融组织。成立更多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其做强做深做专。鼓励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扩大规模,推动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增设营业网点。加快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试点推进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保险互助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数量和规模,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开,使其成为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有力推手。做强农村合作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高级金融专业人才,推进市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完成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变的改制工作。发挥市农村合作银行本土优势,大胆创新金融产品,增强行业竞

22、争力。优化网点布局,鼓励市农村合作银行在慈溪以外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实现向区域性银行、创新型银行的跨越,向核心竞争力强、规模大、精品型、个性化的农村商业银行转变。壮大担保公司实力。健全融资性担保公司和政策性担保公司共同发展的担保服务体系。鼓励组建融资性担保公司,支持通过增资扩股、新建设立等方式成立注册资本超亿元的担保公司,壮大担保公司实力,为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融资担保服务。加大对政策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扶持力度,更好的发挥其对“三农”发展的支持作用。健全中介机构体系。引进国内外金融中介机构来慈设立分支机构,形成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组织相互交融、互为依托的良性互动发展局面。重点引进

23、会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金融专业服务中介机构,健全地方金融中介组织体系,实现中介机构集约化发展。协调机构区域布局。建设主城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及中介机构向主城区聚集,增强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间合作与协调能力,实现集约化发展。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乡镇、农村地区增设营业网点,促进城乡间金融机构协调发展。加快周巷镇、观海卫镇和龙山镇金融机构集聚发展,构建镇域相对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支持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二)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创新企业金融产品。多管齐下,大力拓展信贷抵质押物范围,改进和完善金融产品设计机制,加快企业金融产品创新

24、步伐。积极推广专利权、商标权、经营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推广应用应收账款、库存商品融资等动产质押融资产品,探索开展排污权和预期收益抵质押贷款,创新节能环保融资模式,着力构建多元化、精品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创新风险共担产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发挥居民、企业、金融机构、担保机构等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智慧,建立金融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创新风险共担的融资性金融产品。发展好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金融业务新品种,做好无抵押、无担保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加强银行与担保公司、专业协会的合作,共同研究探讨银企合作新途径、新模式,促进信贷市场和担保市场的共同发展。创新

25、涉农融资产品。完善农村产权市场和集体股权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不断扩大涉农信贷有效抵质押物和担保范围。鼓励创新发展产权融资、股权融资、收益凭证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推广预期收益、农村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股权、林权等质押贷款,发展农户联保互保、协会担保、关联企业担保等担保融资业务。创新丰富保险产品。丰富和创新保险产品,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需要,扩大保险覆盖面。做大做强已有保险业务,深度挖掘保险市场潜力,拓展保险市场业务领域。积极向上争取将更多保险产品引入我市,丰富我市保险产品库。大力开展保险产品创新,开发竞争有优势、市场有需求、社会有需要的保险产品精品。推动出口信用

26、保险与出口融资业务的有机结合,支持对外贸易更好发展。推动科技保险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支持科技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创新的制度保护,加强对创新型产品推广的政策支持。创新融资担保方式。鼓励担保公司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创新融资担保合作方式。发展联保、互保、产业链担保等担保方式,积极开展银行承兑汇票、出口信用证押汇、小企业设备按揭贷款担保、诉讼财产保全担保以及转贷服务等业务,探索债券市场担保服务方式,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多功能的担保服务体系。发展民生保险业务。更加注重国计民生领域保险业务的发展。加快发展“三农”保险,逐步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区域和试点品种,大力发展其他涉农保险,完善政策性农

27、业保险体系,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和发展商业保险辅助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模式,积极参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医疗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业务,探索完善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相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运行效率的提高。发展理财产品市场。加大金融理财知识宣传力度,创新金融理财产品,推进人民币和外汇等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创新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探索发展基金理财、信托理财、阳光私募理财及保险理财等理财市场。坚持差别化发展道路,加快客户理财中心、电脑网络、手机网络等销售系统和操作系统建设,加大对销售人员培训力度,促进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三)培育多元融资体系创新

28、债券融资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企业债发债主体资格审查标准,完善企业债券发行、定价、管理、偿还等机制建设,创新发展企业债券融资。促进银行和企业的合作,鼓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逐步扩大企业债融资规模。积极推广债券融资产品,促进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的运用和发展,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健全多元投资机制。引进国内外规范化创业投资公司(PE)和风险投资公司(VC)等投资公司和专业性人才来我市从事创业投资。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成长型企业股权投资基金,鼓励通过联办、合资等多种形式引进设立规范化的投资公司,全面拓展企业股权、项目、信托等融资渠

29、道,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互补性较强的投融资机制。发展其他融资模式。培育发展融资租赁市场,鼓励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租赁业务创新,以金融租赁公司为平台发行各类专项融资债券,支持重点产业企业的设备更新。进一步研究发挥信托、财务公司等机构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拓展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综合运用贸易融资、保理、票据、信用证等非信贷类融资工具,做好企业融资服务工作。合理引导民间资本。逐步建立资本要素平等竞争的保障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探索能够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和范围的有效途径,推进民间资本转化为规范的金融资本。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参与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四)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金融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