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有自主能力,协作意识,问题意识,团队精神的人才。“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研究”,旨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利用信息技术为高中政治课服务”,从学生兴趣、能力入手,以“培养学生政治课综合能力为核心”,它对学生“自如地掌握、利用信息技术”,“学好政治课、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适应文科综合高考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学习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等方面将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2)“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研究为实现高中政治课改革,转变高中政治教师角色,培养教师教科研能力创造条件。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政治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更重要
2、的是提高我校政治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促使他们转变角色,探索政治课教学改革有效途径,为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它对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突出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研究,为打造现代化名校贡献应有的力量。通过课题研究,促使学校采取相应措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通过课题研究,为学校培养政治学科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培养教师协作精神的需要,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奠定基础,为探索学校办学特色而努力。一流的教学设备需要培养有现代化理念的教师,以培养现代化需要的人才。鉴于我校年轻教师占了65%的特点,鉴于年轻年轻
3、教师接受信息技术能力快的优点与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课题研究几近空白的弱点,形成了极不和谐的矛盾,鉴于各学科组教学、教研实力参差不齐,通过“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课题研究,引领包括其它教研组在内的青年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角色。通过本课题研究,将我校的亮点“师徒结对”、特点“资源共享”融为一体,为打造现代化名校尽心尽力。师徒结对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使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相互协作,将学校“师徒结对”进一步深化。借助学校的师徒结对模式,让年轻教师在老教师的教学业务指导下快速成长,让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在年轻教师帮助更快熟悉。促进全体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资源共享”是我校办学的重要理
4、念,各学科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是我校的一大特色。“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学科整合”研究,以“为学习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为目标之一,带动了其他学科教师努力转变观念,快速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挑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及初期成果 目前,很多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探索过程,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但是,关于信息技术与政治课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也有研究,但大多停留在较低层面上的研究。对于像我校这样新办的寄宿制学校高中政治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很少,我们的课题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见下表。附件:初
5、期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2002年温州市电教论文三等奖蔡晶晶论文2002年温州市论文评比奖二等奖Authorwaer课件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001年立项“综合学校学生文科综合能力培养之研究”省级课题课题研究成果“综合”学校学生文科综合能力培养之研究结题报告获得市三等奖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1、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综合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学好文科综合学科中的其他学科提供思维方式的帮助”。这些能力包括:师生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批判性思维
6、能力;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特别是网络课件制作水平;教师的论文、案例写作水平和教科研水平。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学生目标:使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为掌握政治课知识服务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文科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学会写政治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学好其它科目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教师目标:在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有效整合过程中,有效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设计教学思路,从而达到转变教师角色,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四、理论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促进学生德智体
7、美劳全面发展。2、素质教育思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3、终身教育理论:其核心内容是:教会学生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4、网络教学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理论二者的结合。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8、动机起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被传播,但传播的知识只有在它被重新构造之后,即得到了解释并且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在各种情况下变得可用。”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9、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五、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习模式是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进行多种控制,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根据自己的个人潜能,选择学习目标。2、协作性原则:学习者因个性差异,自主学习会产生能力差异,而协作学习,能通过群体活动,各个个体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作学习,将会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培养他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队协作,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3、实效性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坚持结合本校实际,不搞花架子,追求实用和实效。整合的每一个步骤都
10、要为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教师素养服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服务。4、激励性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长处,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出发,通过对其肯定性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5、整合性原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6、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一切
11、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因此授之以渔,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不是以眼前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教学质量。7、共享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是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优势,老教师与年青教师的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此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关系到课题成败。8、交互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整合必须基于网络课件为依托,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性才得以充分的实现,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网
12、络依托就没有整合。9、目的性原则。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忽视实际效果。10、优化原则。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能取得实际效果的教学手段,力争获得最佳效果。11、服务性原则。要明确教学软件在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为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服务,不可主次颠倒,将师生变为教学软件的仆人。12、启发性原则。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13、适度性原则。使用教学软件的时机和数量要适当,切忌盲目追求形式、追求使用的次数和软件的数量。六、研究方法:1、经验总结
13、法:同伴之间将自己的经验及时地总结,再从理论高度提炼为案例、论文。2、文献法:查阅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查阅学习我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文章。3、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七、研究步骤:本课题分三阶段:2003年上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为第一阶段:本阶段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培养教师、学生的使用网络工具探索能力,培养师生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和评价)的技能。促使教师掌握整合理念,了解课题研究知识,明确“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
14、研究必须具备的理念、技术与素质,转变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初步学会制作网络课件。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操作能力,了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整合的目的与意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本阶段教师的任务:除了听校外专家,如董加选老师作专题讲座外,通过自学与组内集体学习,初步掌握了本课题研究需要的理论,并开始体会整合理念对教学方式变化的指导意义。本阶段学生的任务:除了掌握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课所必备的技能外,主要是明确:学习方法应该从原来的听教师讲授为主转移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利用教师自建的校园网学习,利用其它网络工具如QQ、E话通、语音聊天室、泡泡进行个别交
15、流,当然也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平台的资源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学习方式的转换的必要性;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课程的演变,课本不再是唯一的教材,知识的拓展,思维的发散,知识的创新可以从网络资源,同伴交互中获得,同伴、互联网资源都是教师,从而为自主学习奠定理念基础。本阶段在实现以上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学生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本阶段引导中,除了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这一重要工具获得知识外,有意识地将优秀的网络资源或展示在校园网上,可将网址在课件上直接告诉学生,并在网络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了学生学
16、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解决自己学习中存在问题的能力。至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下半年为第二阶段:本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让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为改变学习方法服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反思,提高论文、案例、课件制作水平,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 本阶段主要是以网络课件为主要载体,结合任教班级学生的特点与政治课教材特色,以信息技术为主要表达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渗透综合能力培养思维,拓展知识面,让学生学会掌握利用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政治课服务,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方法。 信息社会需要有信息
17、能力的新型人才,而信息能力就是指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如何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这些都关系到个人和团队的成败。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在此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教师在课前将所需的资
18、源整理好,保存在某一特定文件夹下或做成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该文件夹来选择有用信息;或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 本阶段是所有后续层次教学的基础,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只有找到资源才有创作、发明可言。本阶段教学中,可以将高一学科知识教学中渗透高二、高三的知识,反之亦然。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学习政治课的意义,从而养成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熟悉将热点问题与政治课相结合,并能简单地运用有关教材理论加以分析热点。其成果是教学课件。 其次,让学生学会将“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 本阶段主要
19、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中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该层次不能单独成立,必须依赖于“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如果没有可供探索的资源,无法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就根本无法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加工。 在该层次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结合会考内容和教材,以网络课件教学为特色,以材料题为重点,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形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唯物辩证的观点,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能
20、力,在写小论文的地过程中培养协作精神。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协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协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组织不同类型的协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 竞争是指两个或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也通过Internet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技巧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基于竞争模式的网络协作学习,一般是由学习系统先提出一个问题或目标,并提供学生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的相关信息。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先从网上在线学习者名单中选择一位竞争对手(也可选择计算机作为竞争对手),并协商好竞争协议,然后开始各自独立的解决学习问题
21、。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看到竞争对手所处的状态以及自己所处的状态,学习者可根据自己和对方的状态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协作是指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协作需要多种网络技术的支持,如:聊天室、留言板、BBS论坛等。 伙伴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找到与现实环境中的伙伴相类似的学生,然后共同协作、共同进步的过程。另一种伙伴形式是由智能计算机扮演伙伴角色,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在必要时给予忠告等。其成果以学生讨论成果和课件
22、为主。2006年上半年为第三阶段:本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探索、总结“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的模式、评价量表;利用整合优势,指导高三文科班学生学以致用,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文科综合竞赛;指导学生彻底转变学习方法;参加教学经验、成果交流,开展评价性教学案例、论文撰写,整理汇集教案、论文、课件;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完成结题报告。成果方式是: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集、案例集、整合网站、学生成果集锦。八、课题的具体实施(一)开展理论学习和培训:采取校内校外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每学期除了学校聘请专家或科研人员作2次以上教科研专题讲座,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定期自学相关理论,根据这些要求,组织本组教师,专
23、门学习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的课题理论及与课题相关的技术方面的理论。(1)开展业务培训,包括“案例的撰写”、“论文的撰写”、“网络课件制作”等,促使教师了解整合内涵、课题意义和研究方法,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必备条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特别是网络课件制作,案例、论文写作能力。(2)开展技术培训。包括:东北师大理想实验平台技术培训,达到充分利用该校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开展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转变教学理念,学会熟练制作网络课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网络操作培训,为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服务。(二)通过常规教学实施:备课、上课、评课。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一个亮点,在集体备
24、课中探讨整合理念,整合思路,整合问题,整合技术。为了上好一节课,要多角度全方位思考整合的特色与优势,结合整合理念进行评课,经过反复修改反思深化,不断升华理念,再回到实践。根据我校集体备课的总体思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我们在每次上整合课前,总是由一个中心发言人主讲,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修改。教案一般采用电脑输入,提倡备多板块、移动式、个性化的教案,每位老师课后必须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这里包括对学生在BBS上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引导。以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解决学
25、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备课实效。总之,要通过课堂实录,通过视频案例,通过校本研究,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的要义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将课题研究渗透在常规教学之中,使本课题研究行之有效。(三)开展教学观摩课推进。“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整合实践中,坚持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我们将积极参加温州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观摩课,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学习,并开展各学科、各年级之间相互借鉴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件制作方法的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上海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先进学校参观学习。上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在教育教学方面始终走在我国的前列。为了更好地领会信息技
26、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本质,与温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一起去上海的“晋元中学”“新虹桥小学”“莘松中学”等学校参观学习。为了快速提高我校整合水平,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借“温州市信息技术研修班研讨会”,开展了面向全市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邀请兄弟学校优秀教师来我校开课。(四)利用网络开展个性化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借助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变成现实。针对我校是寄宿制学校,通过校园网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在课内外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我们制作的整合网站,使学生借助网站资源进行学习。在周末学生回家后,还通过
27、QQ、E-mail,语音聊天室进行个别辅导。对部分对网络制作有兴趣的学生,我们动员他们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上传,发到整合网站,为其他同学共享。参加温州市中小学辅导网专题讲座活动。(五)参加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评比。“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的实践,有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为了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将整合的理念转化为效率,进行理性思考就成为必要,结合教育部门有关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活动,组织政治组教师撰写案例、论文、制作课件,参加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评比。以提高了写作水平,更是深化了整合理念,促进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并思考、探究
28、改变学生学习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六)加强建网、建库、建制、建队。建网、建库、建制、建队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课整合的基础与保证。为了保证课题正常、高效进行,学校加大了投入,为每个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平台,保证资源库利用的高效实用,使我们有可能将集体智慧共享,促使我们加快网络资源建设。我们不仅建立了政治课整合网站,还建立了政治教研组网站。借助于互联网,我们还在全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网K12建立了个人网站,保证了学生在校内校外有充分的学习资源选择。由于本组科研实力较强,我们将带动全校其它学科整合水平的发展,培养本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课题研究能力作为工作重点。我们将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合作、实践反思”实践“信息技术与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