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28KB ,
资源ID:163444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44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和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和课件Word文档格式.docx

1、 课件出示地图: 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 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 5 小格呢?10 小格呢? B、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 0。 ) 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里有个 0, 表示 0 摄式度)。 (2) 上海的气温: 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 (在温度计上拨一拨) 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 (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 上海的气温比 0要高, 是零上 4 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 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 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 与

2、南京的 0比起来, 又怎样了呢? (比南京的0要低) 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 0的关系吗? (对, 北京的气温比 0 度低, 是零下 4 摄式度) 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 比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 它们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在 0以上, 一个在 0以下)。 上海的气温比 0高, 是零上 4 摄式度, 我们可以记作+4, 读作正四摄式度, 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 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 再写一个 4(板书), 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 +4 也可以直接写成 4, 把正号省略了。 所以同学们所说的 4也就是+4

3、。 (板书) 北京的气温比 0低, 是零下 4 摄式度。 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 4 摄式度(板书-4)。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 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 再写一个 4 就可以了, 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 小结: 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 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 以 0为界线, 用象+4 或 4 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 用-4 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 试一试: 学生看温度计, 写出各地的温度, 并读一读。 (写在卡片上) 3、 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得出: 以零摄式度为界线, 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 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二

4、)、 学习珠峰、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 第 2 题) 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 气温相差很大, 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 (课件出现网页, 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 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请看。 (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 从图上, 你看懂了些什么? 3、 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交流, 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8844. 43 米

5、; 吐鲁番盆地比海 平面低 155 米)。 4、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 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 交流: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 +8844. 43 米或 8844. 43 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 -155 米。 (板书) (2) 小结: 以海平面为界线, +8844. 43 米或 8844. 43 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 -155 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三)、 小组讨论, 归纳正数和负数。 1、 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 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

6、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 它们一样吗? 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 学生交流、 讨论。 3、 指出: 因为+8844. 43 也可以写成 8844. 43 米, 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 提出疑问: 0 到底归于哪一类? (引导学生争论, 各自发表意见)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 老师可以出难题: 我觉得 0 可以分在 4 它们一类啊, 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 有的分两类的, 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 小结: (结合图) 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 以 0为界限线, 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 0以下的温

7、度用负几表示。 同样, 以海平面为界线, 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 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 0 就象一条分界线, 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 它谁都不属于。 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 它却必不可少。 我们把象+4、 4、 +8844. 43 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象-4、 -155 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 而 0 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板书) 正数都大于 0, 负数都小于 0。 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 (板书: 认识正数和负数) (四) 巩固练习 1 练习一第 2、 3 题 2 你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8、3 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 存折: 这里的-800 表示什么意思? (以原来的钱为标准, 取出了 800 元记作-800; 存入了 1200 元记作 1200 元, 还可以记作+1200 元) (2) 电梯: 这里的 1 和-1 表示什么意思? (以地平面为界线, 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 1 或+1 来表示, -1就表示地下一层)。 老师现在要到 33 层应该按几啊? 要到地下 3 层呢?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 正数和负数。 在我们的生活中, 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 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 以 下 ,得 分 与 失 分 等 都 具 有 相 反 的 意 义 ,我 们

9、都 可 以 用 正 数 和 负 数 来 表 示 。 认识负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崔景松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2. 25 备课时间: 2. 21 教学目标: 1、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 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 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 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一 出示目标 1、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 复习导入: 1、 读数, 指出哪些是正数, 哪些是负数? -8 5. 6 +0. 9 -31 +74 0 -82 2、 如果+20%表示增加 20%, 那么-6%表示 。 3、 某日傍晚, 黄山的气温

10、由上午的零上 2 摄氏度下降了 7 摄氏度, 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三、 新授: (一) 教学例 3: 1、 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1、 2、 3、 4、 5、 6、 7) 2、 出示例 3: (1) 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 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 方向和单位长度。 学生画完交流。 (3) 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 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 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 学生回答, 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 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

11、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 总结: 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 0 和负数, 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 引导学生观察: A、 从 0 起往右依次是? 从 0 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什么规律? B、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 5 和-1. 5 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 5 和-1. 5 处, 应如何运动? (7) 练习: 做一做的第 1、 2 题。 (二) 教学例 4: 1、 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 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 通过小精灵的话, 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 在数轴上

12、, 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 再让学生进行比较, 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 在-6 的左边, 所以-8-6 5、 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 6, 但是-8-6, 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 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 总结: 负数比 0 小, 正数比 0 大, 负数比正数小。 7、 练习: 做一做第 3 题。 三、 巩固练习 1、 练习一第 4、 5 题。 2、 练习一第 6 题。 3、 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 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 0m 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 不足的记为负数, 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 全课总结 (1) 在数轴上,

13、 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 负数比 0 小, 正数比 0 大, 负数比正数小。 :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崔景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小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2. 26 备课时间 2. 24 教学内容: 负数练习课, 补充整理。 练习目标: 1、 引导学生对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 在同学们交流与反思中, 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 2、 在完成了作业本习题后的重点题讲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对个单元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 使知识得以整理内化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目标 二、 知识整理, 梳理成表。 数 整数 小数 分数 负整数 自然数 正小数 负小数 正分数 负分数

14、 0 正整数 三、 讲解学生困惑和疑难问题 选择: 1、 一月份哈尔滨温度达到() 度左右。 A-22 B22 C10 2、 一月份南昌温度达到() 度左右。 A35 B-20 C4 判断: 1、 不带正号的数都是负数。 ( ) 2、 整数都是正数。 ( ) 3、 因为 7 大于 6 所以-7 大于-6。 ( ) 4、 最小的负数是 -1。 ( )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 (1) 开启后的盒装牛奶应贮藏于 04 , 并在 48 小时内喝完。 (2) 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 水结冰的温度是 0。 (3) 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在南极, 是-88. 3。 (4) 月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 127

15、, 最低气温是-183。 (5) 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向阳面的温度为 100以上, 而背阳面却低于-100, 但通过隔热和控制, 太空舱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 21, 非常适宜宇航员工作。 2、 填一填 (1) 如果张军向东走 30 米, 记作+30 米, 那么李刚向西走 50 米, 记作( ) 米。 如果张军向北走 40 米,记作+40 米, 那么李刚走-40 米 表示他向( ) 走了( ) 米。 (2) 8. 7 读作( ), 读作( )。 (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 0m, 海拔高度为450 米, 表示 ( ), 海拔高度为102 米, 表示 ( )。 (4) 如果把平均成绩 80

16、 分做原点,( ) 记为 0 分, 90 分表示( ) 分, 18 分表示( ) 分。 数 正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正小数 0 负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小数 3、 比一比。 7() 5 1. 5() 0() 2. 4 3. 1() 3. 1 4、 判一判。 在 8. 2、 4、 0、 6、 27 中, 正数有 3 个。 ( ) 5、 选一选。 (1) 以明明家为起点, 向东走为正, 向西走为负。 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 米, 又走了30 米, 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 米。 A、 30 B、 30 C、 60 D、 0 (2) 数轴上, 2 在1 的( ) 边。 A、 左 B、 右 C、

17、 北 D、 无法确定 (3) 规定 10 吨记为 0 吨, 11 吨记为1 吨,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8 吨记为8 吨 B、 15 吨记为5 吨 C、 6 吨记为4 吨 D、 3 吨表示重量为 13 吨 (4) 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 净重(1505 克), 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 150 克, 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 克。 A、 155 B、 150 C、 145 D、 160 四、 引导学生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时间: 2. 27 备课时间 2. 24 教学内容: 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 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能看

18、懂圆柱的平面图; 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认识圆柱的特征。 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 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 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二、 引入新课: 1、 出示实物图, 请同学们看屏幕,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你能按形状将他们分一分类吗? 2、 在这些形体中, 哪些我们已经认识, 并且知道它们的特征了? 3、 剩下的这些形体我们将陆续进行学习, 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圆柱体, 简称圆柱(板书课题)。 突出两个圆柱图。

19、 4、 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 2 个圆柱, 再看一看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 3 个圆柱, 它们都是直直的(点击, 抽象出圆柱的平面图形), 而且上下一样粗, 象这样的圆柱就叫直圆柱, 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直圆柱。 5、 说一说, 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三、 教学圆柱的特征: 1、 观察这些圆柱, 想一想, 点击出示研究问题, 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 生 1: 圆柱有 2 个圆。 你来指一指。 师: 除了上下两个圆面之外, 圆柱还有其他的面吗? 请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 再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 它们有什么不同?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面, 周围的这个面是弯曲的面, 叫曲面。 、 那么, 圆柱

20、一共有几个面?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圆柱平面图 师: 圆柱上下 2 个平面叫圆柱的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 2 个什么形? (板) 圆柱周围的这个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板)。 请同学们看平面图, 圆柱的 2 个底面是圆形, 根据美术上的透视原理应画成椭圆, 其中看不见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圆柱, 你还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说不出, 教师: 它的 2 个底面怎样? ) 圆柱的底面是不是相等呢? 有没有方法验证呢? 请同学们看桌上的 3 个圆柱, 其中 1 号圆柱两个底面都可以揭下来, 2 号圆柱只有 1 个底面可以揭下来, 3 号圆柱的底面不可以揭下来, 请同学们小组

21、合作, 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 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 你是用几号圆柱验证的? 说说你的想法。 2、 我们发现了圆柱的相同点, 那么点击出示问题, 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 它们有粗有细, 有长有短。 圆柱的粗细由什么决定? 底面越大圆柱就越粗, 底面越小圆柱就越细。 圆柱的高矮由什么决定? 圆柱的高是从哪儿到哪儿? 从上底面到下底面的都是高吗? 高要怎样? 和什么垂直呢? 和两个底面垂直的线段长度是 2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圆柱 2 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在黑板的图上标明高) 师: 如果老师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 你能找出一条高吗? (师生演示) 老师斜看划一下,这个是圆柱的高吗

22、? 想一想, 圆柱有多少条高? 它们的长度怎样? 你能给 2 号圆柱画一条高吗? 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圆柱的认识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 第五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时间: 2. 28 备课时间 2. 24 教学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 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 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

23、同时,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师、 学生每人用硬纸做一个圆柱体模型。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目标 1、 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的认识崔景松 3、 通过实践操作, 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二、 铺垫 1 学生每人用硬纸制作一个圆柱体模型。 教师出示圆柱体模型, 指同

24、学说出它有什么特征? 2 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 一个圆形花池, 直径是 5 米, 周长是多少? (2) 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 探究新知 1 圆柱的侧面积。 (1) 圆柱的侧面积, 顾名思义, 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 出示圆柱的展开图: 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 那么, 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 侧面积练习: 练习二第 5 题 (1) 学生审题, 回答

25、下面的问题: 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 求什么? 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 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教师行间巡视, 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 并及时纠正。 (3) 小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 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 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 观察一下, 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通过操作, 使学生认识到: 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 (2) 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 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

26、底面的面积。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 教学例 4 (1) 出示例 4。 学生读题, 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 求表面积) (2) 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 需要注意些什么? (厨师帽没有下底面, 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行间巡视, 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 (做完后, 集体订正。 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 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 由此指出: 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 因此, 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 4 或比 4 小, 都要

27、向前一位进 1。 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 侧面积: 3. 1420281758. 4(平方厘米) 底面积: 3. 14(202) 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 1758. 43142072. 42080(平方厘米) 5 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 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 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 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 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求用料多少, 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 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 巩固练习 1 做第 14 页做一做 。 (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 2. 练习二第 6 题。 四、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 4: 侧面积: 3. 1420281758. 4(平方厘米) 底面积: 3. 14(202) 2314(平方厘米) 面 积 : 1758. 43142072. 42080( 平 方厘米) 崔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