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威力极大) 步履稳健(l) 激亢(kng) 博闻强记(qing见识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 酣畅(hn) 拭目以待(sh 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涕泗交流(t s第四单元10.短文两篇瞩目(zh) 冉冉升起(rn) 婆娑(su) 撰写(zhun) 明媚(mi) 窒息(zh) 祷告(do) 11.包身工蠕动(r) 水门汀(tng) 睡眼惺忪(xng sng) 咳嗽(su) 执拗(ni) 莴苣(w j ) 游说(shu) 怜悯(mn)簿子(b) 铁锭(ding) 骷髅(klu) 船舷(xin) 皮辊(gn) 蹒跚(pnshn) 弄堂(long) 褴褛(lnl) 契据(
2、q12.飞向太空的航程翌年(y) 莅临(l) 横亘(gn) 着陆(zhu) 垂涎(xin) 铤而走险(tng铤:急走的样子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文言文部分 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一、 字 1、 字音:汜水(fn) 缒(zhu) 阙秦(qu) 逢孙(png,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ng) 2、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二、词 1、词类
3、活用: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2、古今异义 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乏困 :缺少的东西。共其乏困疲劳。夫人 :那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对已婚女子的尊称。3、一
4、词多义1、贰 “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离心,背叛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从属二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 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庸俗,鄙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看不起,轻视。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 准许。(同现代汉语) 答应,听从。“许之。”、“许君焦、暇”) 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表处所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阙 qu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qu城楼 qu皇宫,引申为朝廷 qu通“缺”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ju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5、微 细小,轻微(同现义) 衰败国势衰微。卑贱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如果没有。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6、敝 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谦词敝人 疲惫(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损害,衰败。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1、以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
6、鄙远(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7、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译 文晋国国王、秦国国王率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理,并且存有贰心和楚国结交。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氾河南岸。佚狐对郑国国王说:“国家危险啊,如果派烛武拜见秦国国王,敌军必然退兵。”郑国国王按照他的话做。烛武推辞道:“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
8、事了啊!”郑国国王说:“我不能早点用您,如今紧急的时候才求您,是我的过错啊。但是郑国灭亡,对您也不利啊。”烛武答应了他。 夜晚用绳子吊下烛武出城。烛武拜见秦王说:“秦、晋围郑,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哪敢拿这件事麻烦您呢?越过晋国把边远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样很难吗,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实力的加强,就是您的实力的削弱啊。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使者往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就没什么害处啊。而且您曾经赐予晋国粮食,晋国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们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设置筑城墙的板修筑城墙,这是您知道的啊。晋国,哪里有知足
9、的啊?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便要在西边扩大延伸边境了。如果不使秦国的国土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损伤秦来让晋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国国王很高兴,跟郑国人结盟。派杞子、逢孙、扬孙驻防,就撤回去了。 晋国的子犯请求攻击秦国军队。晋国国王说:“不可。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现在这个地步的。借用他的力量却又伤害他,不仁义;失去自己的盟友,不明智;用散乱换代替整齐,不合武德。我们还是回去吧。”晋也撤兵离去了。5.荆轲刺秦王字音淬(cu)火 忤(w) 徵(zh) 嗔目(chn) 拊心(f) 厚遗(wu)秦王宠臣 陛(b) 卒(c)起不意 引其匕首提(d)秦王 揕(zhn) 箕踞(j j)
10、 樊於(w)期 被八创(chung) 拜谒(y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7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奉”通“捧”双手捧着)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11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二、古今异义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物;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11、涕(涕:眼泪;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货币) 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走投无路,陷入困境;贫穷,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年长之人) 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重金收买;购买) 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可以用(它);表可能、能够、许可) 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同意,愿意;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袒露一只臂膀;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在这时;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1终已不顾(顾:不回头;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2北蛮夷之鄙人(鄙人:粗鄙的人;卑鄙的人)13图穷而匕首
12、见(穷:穷尽;缺少钱财) 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如:假借名义) 15秦王还柱而走(走:跑;行走) 16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读作d,投掷,投打;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投击;垂手拿着)17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称中医医生)18断其左股。(股:大腿;量词。19左右既前(左右:身边侍臣;方位名词) 20荆轲废(废:倒下;残废) 21秦王复击轲(复:又,再;往复,重复,复习)三、词类活用1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邑:名词作动词,封邑) 4樊
13、龄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5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6其人居远未来(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7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词用作动词,出行前祭路神) 8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词作动词,白衣冠,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9士皆垂泪涕泣(涕:名词用作动词,哭) 10发尽上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1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迟) 1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13(秦王)乃朝服(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14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使:动词用作名词,使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14、) 1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16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认为奇怪)17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绝:动词使动用法,使断了)18非有诏不得上(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19断其左股(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断) 20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21乃欲以生劫之(生: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四、一词多义(虚词)以何以言之(介词,凭借)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介词,用) 以刀试人(介词,用)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连词,表目的,用来的)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连词,表目的,来)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介词,因为)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5、) 皆白衣冠以送之(连词,而) 以次进(介词,按照) 以故荆轲逐秦王(连词,因此) 乃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示儿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动词,是) 游褒禅山记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动词,是)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副词,于是,就) 乃今得闻教(副词,却,竟然) 而今乃以手共搏之(副词,只,仅仅) 之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代词,您) 秦王购之金千斤(代词,指樊将军的首级) 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 愿得将军之手记以献秦(结构助词,的) 顷之未发(用在时间副词后面,凑足音节,不译)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1)今日往而
16、不反者,竖子也(者,也)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也”表判断)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者”表判断)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断,意思是“之所以,是因为) 2、倒装句(1)状语后置见燕使者(于)咸阳宫(应“(于)咸阳宫”见燕使者)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应“(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给贡职如郡县(即“如郡县给贡职”) 常痛于骨髓(应“于骨髓常痛”) 嘉为(之)先言于秦王(应“于秦王先言”) 燕王拜送于庭(应“于庭拜送”) (2)定语后置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千斤金”和“万家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
17、 宾客)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应“侍(于)殿上群臣”) (3)宾语前置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应“如何”) (4)主谓倒装为之奈何(应“奈何为之”) 3、被动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4、省略句(1)方急时,(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无以击轲,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语)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谓语) (3)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 (4)人不敢与(之)忤视(省略宾语) (5)今闻(秦)购将军之首(省略宾语)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宾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事) (7)取之(以)百
18、金(省略介词) (8)荆轲有所待,欲与(之)俱(往)(介词宾语和谓语) (9)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10)又前而为(之)歌曰 (省略宾语) (11)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宾语) (1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4)比(于)诸侯之列 (15)皆陈(于)殿下 (16)而(按)秦法 5、固定句式(1)将奈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 (2)岂可得哉(“岂哉”,表反问,“怎么呢”) (3)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 译文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
19、土,向北进军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即使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向您请求行动了。假如现在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征求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机会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
20、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征求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策罢了!“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胳膊,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
21、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割其颈而死。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用匕首试着刺人,鲜血沾湿了衣服。人没有不马上死去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正眼看他,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荆轲等待着另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
22、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辞别吧!”于是出发了。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声调悲凉的变徵声,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众宾客都睁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
23、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用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而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他们害怕,不敢自己来说,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大王的吩咐。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着地图匣子,按
24、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荆轲拿了地图奉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挣着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
25、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侍臣们就说:“大王把剑背到背上!大王把剑背到背上!”秦王于是拔出剑用来攻击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倒下了,就举起他的匕首投击秦王,没有击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创伤。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
26、,靠着柱子笑着,像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秦王的侍臣上前,斩杀荆轲。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很久。鸿门宴【字音】 旦日飨(xing)士卒 鲰(zu) 生说(shu)我曰 奉卮(zh)酒为寿 数(shu)目项王 戮(l) 力 瞋(chn) 目 玉玦(ju目眦(z)尽裂 按剑而跽(j) 参乘(cn shng)彘(zh)肩 刀俎(z) 不胜(shng)杯杓(sho;同“勺”,酒器) 沛公欲王(wng)关中 毋内(n)诸侯 樊哙fn kui)【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通“俱”,全部) 良乃入,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坐”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