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6.60KB ,
资源ID:163139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3139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科目知识要点Word格式.docx

1、b) 传染病媒介物c) 致害动物d) 致害植物e) 其他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4)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种)a) 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b) 健康状况异常c) 从事禁忌作业d)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e) 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f)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5)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种)a)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b) 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c) 监护失误d) 其他错误e)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6)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2、 参照

2、事故类别分类(20类)1) 物体打击2) 车辆伤害(指单位内车辆,不是道路交通)3) 机械伤害4) 起重伤害5) 触电(包括雷击)6) 淹溺(包括高空坠落至水中)7) 灼烫8) 火灾9) 高处坠落10) 坍塌11) 冒顶、片帮12) 透水13) 放炮14) 火药爆炸15) 瓦斯爆炸16) 锅炉爆炸17) 容器爆炸18) 其他爆炸19) 中毒和窒息20) 其他伤害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1、厂址(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交通

3、、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2、厂区平面布局(1)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2)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3、建(构)筑物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检修)通道等。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物料)、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生产设备、装置(1)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2)

4、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3)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4)危险性较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5)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常用的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2种)1、 经验法1) 对照法2) 类比法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检查表(SCL)等。第二节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事故预防对策

5、的基本要求1、 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2、 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3、 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4、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 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1、 事故预防技术措施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防护措施)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警报、标志)4) 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2、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注意顺序不能颠倒)1) 消除。2) 预防。3) 减弱。4) 隔离。5) 连锁。6) 警告。事故预防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

6、作性和经济合理性1、 针对性。针对行业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条件。2、 可操作性。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3、 经济合理性。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7条)1、 改进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是根本途径。机械化能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能减少人身伤害的危险。)2、 设置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指示识别标志)3、 增强机械强度。4、 保证电气安全可靠。(防触电、防电气火灾爆炸、防静电)1) 安全认证2) 备用电源3) 防触电4) 电气防火防爆5) 防静电措施5、 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6、 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与整洁。7、

7、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预案的分类根据预案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同,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根据事故影响范围不同,预案可以分为现场预案和场外预案。现场预案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车间级、工厂级等;场外预案按事故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区县级、地市级、省级、区域级和国家级。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通常由总预案、程序文件、指导说明书和应急行动记录四部分构成。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 预警和预防机制;4、 应急响应;(一般包括分级响应程序、信息共享和处理、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群众的安全防护、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事故

8、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新闻报道、应急结束11个要素)5、 后期处置;6、 保障措施;7、 附则;8、 附录。应急预案编制方法(5个步骤)1、 组建编制队伍2、 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1) 法律法规分析2) 风险分析a) 历史情况b) 地理因素c) 技术问题d) 人的因素e) 物理因素f) 管制因素3) 应急能力分析a) 所需要的资源与能力是否配备齐全b) 外部资源能否在需要时及时到位c) 是否还有其他可以优先利用的资源3、 预案编制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相关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确定工作时间表,编制工作任务清单,确定预案总体和各章节的结构。4、 预案的评审与发布讨论、修订、评审,经批准后发布。5、

9、 预案的实施不仅在紧急情况时执行,还包括培训和演练等。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的原则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应急培训的范围1、 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2、 社区居民的培训;3、 企业全员的培训;4、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应急培训的基本内容1、 报警。2、 疏散。3、 火灾应急培训。4、 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5种)训练和演习类型根据演习规模可以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事故应急管理层次:预防、准

10、备、响应、恢复。应急救援系统组织结构和运行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支持保障机构、媒体机构、信息管理机构。 应急演习总结内容: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1、方针与原则2、应急策划3、应急准备4、应急响应5、现场恢复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应急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1、指挥交叉2、管理薄弱3、装备不足4、法制不全5、预案操作性差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第一节 事故调查的程序事故报告的分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

11、关部门。一般事故逐级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事故报告的时限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向政府职能部门报告的时限为1小时。政府职能部门事故报告的时限。是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事故报告的内容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 事故的简要经过。4.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 已经采取的措施。6.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调查的原则政府领导、分级负责事故调查的程序1、 成立事故调查小组。2、 事故的现场处理。3、 物证搜集。4、 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12、。5、 证人材料搜集。6、 现场摄影。7、 事故图绘制。8、 事故原因分析。9、 事故调查报告编写。10、 事故调查结案归档。事故调查的分级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

1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的条件1、 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2、 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 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直接经济损失情况;2、 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责任;3、 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 总结事故教训;5、 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14、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第二节 事故调查的组织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人民检察院及相关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成员应遵循的规范1、 遵循对本单位和外单位人员不分亲疏、一视同仁的原则。2、 对信息、事实或物证不得采取歪曲、隐藏或销毁的态度。3、 力求将所有可用于确定事故原因的、经核实的、记录下来的信息,提供给调查组的任何成员。4、 处理任何可能不利于某些人、单位或机构的信息要特别谨慎,必须有事实证明。时刻记住调查过程中的批评始终是对事不对人(包括单位或机构)。5、 调查过程中要查明和分析与事故有关

15、的所有事实、情况和状态。6、 完全依据个人的经验作出判断和评估要特别谨慎,因为个人的经验往往并不是最正确的。7、 不要匆忙地作出结论,特别是在调查的初期。积极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事实。8、 与其他单位参加调查的人员讨论问题时要委婉和客观,当不同意他们的观点时要拿出论据,平静地进行商讨。9、 凡是提出来商讨的问题,自己首先要把它弄清楚。10、 遵守调查纪律,严格保密制度。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1、 背景信息1) 事故单位的基本情况。2)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3) 事故涉及到的人员及其他情况。4) 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5) 操作人员及证人。6) 事故应急救援情况。2、 事故描述1) 事故发生的顺序。2)

16、 破坏的程度。3)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4) 事故的类型。5) 事故的性质。6) 承载物或能量。3、 事故原因1) 直接原因。2) 间接原因。4、 事故教训及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建议(包括立即采取的措施和长期的行动规划)5、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 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名单7、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1、 故障树分析方法2、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3、 变更分析方法4、 事件树分析方法5、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第三节 事故调查取证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1、 事故现场处理2、 事故有关物证收集3、 事故事实材料收集4、 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取证时要求2人进行)5、 事故现

17、场摄影、拍照6、 事故现场图绘制。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第一节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原因分析的依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进行责任分析。在事故原因分析中通常需要明确1、 在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什么样的征兆。2、 不正常的状态是在哪儿发生的。3、 在什么时候首先注意到不正常的状态。4、 不正常状态是如何发生的。5、 事故为什么会发生。6、 事件发生的可能顺序以及可能的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7、 分析可选择的事件发生顺序。事故原因分析的步骤1、 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2、 分析伤

18、害方式(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3、 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 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直接原因1、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 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间接原因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事故致因理论1、 事故频发倾向论1) 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

19、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进行调查,1939年法默和查姆博提出)2) 事故遭遇倾向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2、 事故因果连锁论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论提出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3)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论4)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论5) 事故统计分析因果连锁模型提出每300起小事故造成

20、29起中型事故,1起大事故。(300:29:1)3、 能量意外释放论如果发生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人体,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将造成人员伤害;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设备、建筑物、物体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它们的抵抗能力,则将造成设备、建筑物、物体的损坏。第二节 事故统计与分析伤亡事故的统计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国统函2003)伤亡事故统计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伤亡事故统计内容: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伤亡人数、伤亡程度、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直接经济损失。报表种类及填报单位:1、伤亡事故报表(基层表A1)、伤亡事故伤亡人员

21、报表(基层表A2)由报告期内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填报。2、从业人员、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基层表A3)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填报。3、煤矿从业人员、产量及国内生产总值(基层表A4)由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填报。4、伤亡事故情况表(表B1表B6)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汇总上报。5、煤矿伤亡事故情况表(表C1表C3)由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汇总上报。6、消防火灾事故情况表(表D1)由公安部消防局报送;道路交通事故情况表(表D2)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报送;水上交通事故情况表(表D3)由交通部海事局报送;铁路运输事故情况表(表D4)由铁道部安监司报送;民用航空事故情况表(表D5)由

22、民航总局安全办公室报送;农业机械事故情况表(表D6)由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报送;渔业及其他船舶事故表(表D7)由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报送。7、综合事故报表(表E1)、综合事故报表(表E2)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报表的报送程序:实行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遵守统计法,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报送。对于不报、漏报、迟报和伪造、篡改数字的依法追究责任。报送时间:A表及时报送;B、C表每月10日前;D表每月15日前。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

23、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 丧葬及抚恤费用3) 补助及救济费用4) 歇工工资2、善后处理费用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现场抢救费用3)清理现场费用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1)固定资产损失价值2)流动资产损失价值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 工作损失价值3、 资源损失价值4、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6、 其他损失费用损失工作日计算:按照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计算

24、。其中:死亡1名职工按6000个工作日计算。按照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规定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死亡第四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与整改措施第一节 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等五个方面。事故责任分析应当注意:1、 区分事故的责任。事故的性质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2、 确定事故的责任者。责任者分为直接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3、 事故责任分析通常包括几个步骤:按确认事故调查的事实分析事故责任;按照有关组织管理(劳动组织、规程标准、规

25、章制度、教育培训、操作方法等)及生产技术因素(规划设计、施工、安装、维护检修等)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根据事故后果(性质轻重、损失大小等)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以及认识态度(抢救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态度、对调查事故的态度和表现)提出处理意见。第二节 事故责任的划分事故责任分类:1、 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2、 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由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1)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2)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3) 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或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造成事故的。3、 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有关领导应负领导责任:1) 由于安全生产规章、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事故的。2) 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职工未经考试合格上岗操作造成事故的。3) 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限或超负荷运行,设备有缺陷又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4) 作业环境不安全,又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5)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