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1.59KB ,
资源ID:162968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2968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微生物学简答题详细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稳定期:合成及分泌外毒素、抗生素;形成芽胞。衰亡期:细菌形态发生改变。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1、 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细菌的代及生长繁殖提供必需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2、 酸碱度(pH):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 ,而结核杆菌最适 pH值为6.5-6.8,霍乱弧菌最适pH值为8.4-9。3、 温度:病原菌最适温度为37度。4、 气体:O2:根据细菌代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分四类:1专性需氧菌: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 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2微需氧菌: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3兼性厌氧菌:兼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

2、无氧环境中均能生长,但以有氧时 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4专性厌氧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必须在 无氧环境中生长。CO2:对细菌生长也很重要,大部分细菌在代中产生的 CO2可满足需要,个别细菌初次分离时需人工供给 5-10%CC2。细菌合成代产物及意义(1)热原质 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引起发热反应 药品制剂、手术器械 的污染(2)毒素及侵袭性酶 外毒素和毒素是构成细菌毒力的重要致病因 素;侵袭性酶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菌体的侵袭和扩散,是细菌重要 的致病物质。(3)色素鉴别细菌(4)抗生素抑制或杀灭多种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5)细菌素 作用围狭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

3、杀伤作用(6)维生素合成的B族维生素K对人有益简述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好的原因同一温度下:1细菌蛋白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易于凝固变性2湿热穿透力强3湿热蒸气有潜热存在,水蒸气凝固成水释放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 物体的温度简述紫外线杀菌的机理及缺点紫外线消毒法机制:紫外线主要作用于 DNA,使同一条DNA链上相 邻的胸腺。密嚏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 或死亡。紫外线波长265266nm最强。缺点:穿透力较弱、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皮肤及眼睛有损伤作用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微生物的种类 微生物对消毒灭菌的敏感性高低排序大致如下:真菌、细菌繁殖体、 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分枝

4、杆菌、细菌芽胞。微生物的物理状态微生物的数量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及作用时间(五) 温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速度随温宿升高而加快。(六) 酸碱度(七) 有机物细菌的变异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1.形态及结构变异:如细菌细胞壁合成受阻,失去细胞壁变成L型菌 如H-O的变异,有鞭毛的伤寒杆菌变异后可以失去鞭毛。2.毒力变异 毒力增强:无毒的白喉棒状杆菌感染6-棒状噬菌体后成 为有毒株。毒力减弱: 有毒菌株变异为弱毒或无毒菌株。如卡介苗, 是将牛型结核杆菌培养230代而得到的减毒株。3.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药物由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成为 耐药菌株。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

5、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耐药株高达 80咖上。4. 菌落变异是细菌从光滑型菌落变异成粗糙型菌落称为 S-R变异。S-R变异多见于肠道杆菌。转化、转导、接合、溶原性转换区别基因来源转移方式 转化供体菌直接摄取接合供体菌性菌毛转导供体菌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换 噬菌体 转位、前噬菌体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理解细菌致病的机制及其规律在诊断和防治方面的应用:1、 病原性诊断:病原微生物特异核酸序列检测。2、 特异性防治:病原微生物耐药基因、毒力岛检测。3、 减毒活疫苗的制备:人工诱变使微生物毒力减弱。测定致癌物质:能诱导细菌发生突变的物质都有可能是致癌物质。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生理学作

6、用:生物拮抗,其作用机制为:受体竞争;产生有害代产物;营养竞争;合成细菌素。营养作用: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抑制肿瘤细胞抗肿瘤作用:降解致癌物质;激活巨噬细胞简述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变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正常菌群的寄生部位改变 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 宿主某部位正 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而产生的疾病。 常可引 起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即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 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外毒素和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毒素来源G+菌和部分G-菌G-菌存在部分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菌

7、裂解后 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6080 C, 30分钟160 C, 24小时毒性作用 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较 弱,各菌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 休克、DIC等全身反应抗原性 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 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产生类毒素外毒素主要分类,各举一例病原菌的毒素并分别说明其作用机制类型细菌外毒素作用机制神经毒素破伤风梭菌痉挛毒素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 冲动传递 细胞毒素 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肠毒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作用于呕吐中枢简述与细菌致

8、病性有关的因素细菌的致病作用取决于: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 途径细菌的毒力取决于病原菌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定居、繁殖和扩散 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菌体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毒素。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 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毒素毒性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凝血(DIC)等。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外毒素毒性作用强,对组织细胞有高度选择性,可引起各白的临床症状和 病理变化。简述细菌感染的来源源性感染:来白宿主白身

9、的细菌感染,主要指曾经感染过而潜伏下来 的微生物重新感染。比如结核分支杆菌。也常见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时。 外源性感染:引起感染的细菌来源于宿主体外,主要有病人及带菌者、 患病及带菌动外源性感染源性感染传染源 病人、带菌者、病畜及带菌动物 致病菌主要来白体正常菌群, 少数是以潜伏状态存在于体的致病菌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经节肢动物媒介、性传播 简述细菌感染的类型(一) 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入侵的细菌数量不多、 毒力较弱,感染后损害较轻,使机体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者。一般在一次传染病流行中,大多数人为隐性感染,如结核。(二) 显性感染:当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且宿

10、主机体抗感染免疫力 相对较弱,机体受到严重损害,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者。按病情缓急不同分:1、 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情突然,一般为数日至数周。病愈后, 致病菌消失。2、 慢性感染:病程缓慢,一般为数月至数年。胞菌往往引起慢性感染。按感染部位不同分:1、 局部感染2、 全身感染:1毒血症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三) 不感染:当宿主体具有高度的免疫力,或侵入的致病菌毒力很 弱或数量不足,或侵入的部位不适宜,则病菌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 消灭,不发生感染。(四) 潜伏感染:当宿主体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 状态时,病菌潜伏在病灶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 泌物或排泄物中。一

11、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则潜伏的致病菌大量繁殖,使病复发 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区别要点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物质抗原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出现时间 慢,24周 快,立即免疫维持时间 长,数年数月 短,23周主要用途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酶血浆凝固酶: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包括游离凝血酶和结 合凝血酶。其致病机理: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细胞消化作用。2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3引起周围纤维蛋白沉积和凝固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耐热核酸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耐热,能较强的降解 DNA和RNA。耐热核酸酶是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

12、的重要指标之一。毒素葡萄球菌溶血素:破坏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溶解, 对人类有致病作用 的主要为a溶素。杀白细胞素(PV):分快(F)慢(S)两种组分,两者必须协同才能有作用 攻击中性粒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强侵袭力。肠毒素:一组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抵抗胃液中的蛋白酶的水解 作用。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 即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属于超抗原,即不经过抗原递呈细胞的处理能非 特异性刺激T细胞增值并释放过量细胞因子致病。表皮剥脱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有两个血清型,A型耐热,B型不 耐热。引起表皮脱落性皮炎。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 :弓I起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紊乱,超抗原作 用

13、。细胞表面结构蛋白:荚膜、肽聚糖、磷酸壁、蛋白 A2、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以脓肿形式为主的化脓性炎症。皮肤化脓性炎症:浓汁金黄而粘稠,病灶界限清楚,多为局限性。毒素性疾病:由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TS0;假膜性肠炎(菌群失调性 肠炎)。A群链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1、致病物质细胞壁成分:1黏附素:包括脂磷壁酸和 F蛋白2M蛋白:A群链球菌主要的致病因子。含 M蛋白的链球菌具有抗 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杀菌作用的能力。3肽聚糖:A群链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提高血管通 透性、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等作用。毒素:1致热外毒素(红疹毒素、猩红热毒素):由

14、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 A 群链球菌产生,具有超抗原作用。2链球菌溶血素: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侵袭性酶类:1透明质酸酶:分解细胞间质,促进细菌扩;2链激酶(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阻止血浆凝固,促细菌扩散;3链道酶(DNA酶):溶解脓汁中DNA,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主要有A, C, G群链球菌产生。2、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如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痈、脓疱疮等)和其它系统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 鼻窦炎、中耳炎及产褥热等)。如猩红热、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变态反应性:如风湿热(风湿热心脏病、风湿性心膜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抗O”试验

15、原理及意义原理:链球菌侵入体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ASO,当两者 中和后,在加入SLO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量很多,未被中 和掉的抗体与乳胶试剂反应,产生清晰凝集,为阳性;无凝集,为阴 性。意义: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风湿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肺炎双球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致病物质:1、 荚膜:有抗吞噬作用,是肺炎球菌的主要侵袭力。2、 肺炎球菌溶血素 O:类似SLO3、 神经氨酸酶:与细菌的定植、扩散有关4、 脂磷壁酸所致疾病:1、 大叶性肺炎2、 一般不致病,属于条件致病。3、 可继发胸膜炎、脓胸等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的种类及各类的致病物质、致病机制。可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分

16、六类: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Q、肠致 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侵袭型大肠 埃希菌(EI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致病物质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 :定植因子(菌毛)、肠毒素产生LT/ST 致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量分泌液体和电解质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 :细菌粘附。VT毒素(非洲绿猴细胞毒 素)细菌粘附于绒毛,导致刷状缘破坏、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排列紊 乱和功能受损。VT毒素。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Q :菌毛、毒素 (志贺毒素)广生志贺 样毒素(Vero毒素),终止蛋白质合成,使肠上皮细胞死亡脱落,吸 收能力

17、减弱,分泌能力增强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Q :侵袭力(特殊质粒)、毒素(多数菌株 无动力学器官)侵袭和破坏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溃疡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Q :肠集聚耐热毒素、菌毛、a溶血素 聚 集性黏附、产生毒素,使大量液体分泌弥漫黏附型大肠埃希菌(DAEC):刺激绒毛伸长简述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致病过程及所致疾病1霍乱肠毒素一一最强烈的致泻毒素2菌毛:使细菌定植于小肠3鞭毛:鞭毛运动有利于细菌穿过黏膜表面黏液, 其致病机制与ETEC 的LT相似,但作用强烈得多。致病过程:霍乱弧菌通过污染的水源和食物经口感染。 此菌到达小肠 后,靠鞭毛的活泼运动,穿过黏液层,并靠其菌毛等黏附于肠粘膜

18、表 面且迅速繁殖,产肠毒素。霍乱弧菌本身不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不 如血流,而是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粘膜细胞,使其分泌功能增强,排 出大量液体和电解质,导致病人严重腹泻和呕吐。其结果是病人严重 失水、电解质紊乱,代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休克而死 亡。霍乱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防治原则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感染发生与否与伤口的条件有关,重要的条 件是伤口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 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有需氧菌或兼 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细菌本身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破伤风梭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有破伤风溶血

19、毒素和破伤风痉 挛毒素。破伤风溶血毒素在功能与抗原上与链球菌溶血素 O相似,是对氧敏 感的溶血素。可溶解红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血小 板等。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破伤风痉挛毒素(外毒素)为神经毒素。致病机制破伤风痉挛毒素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干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 高度亲和力,可使神经系统异常兴奋。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 附合在血清球蛋白上到达 脊髓前角灰质或脑干的运动神经核,与灰质中突触小体的神经节昔脂 受体结合,使抑制性递质(甘氨酸或氨基丁酸)释放受抑制,以致0C 运动神经系统失去正常的抑制性,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横纹肌的紧性收 缩或阵发性痉挛。毒素也能影响

20、交感神经,导致大汗、血压不稳定和 心率增速等。所致疾病破伤风:苦笑面容、角弓反、牙关紧闭等破伤风梭菌的防治原则治疗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形成、保持呼吸道畅通;人工被动免疫(紧急预防、治疗):感染早期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威人免疫球蛋白,大量中和游离外毒素;使用抗生素、肌肉松弛剂。预防人工主动免疫(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白百破三联疫苗早期发现:压舌实验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机制及所致疾病(1) 荚膜(2) 侵袭性酶(卵磷脂酶 胶原酶 透明质酸酶等) 外毒素:虽不如破伤风毒素或肉毒毒素强,但种类多有 10余种 包括肠毒素。a毒素:以A型产生最多;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伴大量溶血、组织坏死

21、、肝脏、心功能受损;在气性坏疽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6、8、L毒素:引起坏死损伤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肠毒素气性坏疽、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及所致疾病 肉毒毒素(神经毒素)可通过胃肠道吸收;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 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迟缓麻痹。所致疾病1)食物中毒:多为进食了污染食物,如罐头、肉类、豆制品等。与 其他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眼 肌麻痹: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咽部肌肉麻痹:吞咽、咀嚼困难、 口齿不清;膈肌麻痹:呼吸困难、窒息死亡2)婴儿肉毒病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脂质:1磷脂: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从而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2

22、索状因子: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破坏细胞线粒体膜, 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慢性肉芽肿。3蜡质D:肽糖脂和分枝菌酸的复合物,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4硫酸脑昔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使结核分枝杆菌在吞噬细 胞中长期存活。蛋白质:与腊质D结合引发机体迟发性过敏反应。如:结核菌素荚膜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有:1荚膜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 3 (CR3)结合,有助于结核分 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2荚膜中有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 供入侵的结核分 枝杆菌繁殖所需的营养;3荚膜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及意义。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所致I

23、V型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 一般 都出现阳性反应。结果分析:1) 阳性反应:强阳性:有活动性感染,应进一步追查病灶。阳性:已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是结核病,接种过卡介苗的人2) 阴性:未感染过结核,但应考虑以下情况:A、感染初期B、老年人C、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其他传染病的人 D、获得性细胞免疫低下应用:1) 结核病诊断:结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 3岁以下强阳性反应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须给予治疗。2) 测量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3) 进行未接种过卡介苗的人群普查结核病简述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和疾

24、病特点 主要为白喉毒素。白喉毒素为细胞毒素,可阻碍机体细胞合成蛋白质,引起纤维素性炎症。白喉、心肌炎、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功能障碍。致病特点:1、 细菌不进入血流,外毒素进血流。2、 不升高体温,中毒严重3、 全身症状(心肌、末梢神经) 早期死亡原因:窒息;中晚期死亡原因:毒血症引起的心脏疾病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各引起哪些人畜共患病?(1) 布鲁斯菌,引起布鲁斯菌病,也称波浪热。(2) 鼠疫耶尔森菌,引起鼠疫。(3) 炭疽芽胞杆菌,引起炭疽。炭疽杆菌的致病性及所致疾病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繁殖扩散抵抗血清阳离子蛋白的降解芽胞炭疽毒素-损伤微血管皮细胞保护性抗原(PA)水肿因子

25、(EF)致死因子(LF)疾病:炭疽接触 皮肤炭疽(最常见、症状最轻)消化道 肠炭疽呼吸道 肺炭疽鼠疫杆菌的致病性及所致疾病毒素、鼠毒素、荚膜、抗原腺鼠疫(南方多见)(淋巴结炎)肺鼠疫(青藏高原多见、传染性最强)-卡桑德拉大桥败血症(黑死病)(早期血液有传染性)布鲁菌致病性及所致疾病(细胞寄生菌)毒素:毒素(不产生外毒素)侵袭性物质:荚膜、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细菌被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增殖到达局部淋巴结繁殖突破淋巴结入血引起菌血症,毒素效应 进入肝、脾、骨髓、淋巴结等波浪热:反复形成菌血症及毒素血症;发热呈波浪型(下午升高、晚上降低);肝脾肿大、关节疼痛等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 细菌

26、L型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在遗传上与原菌有关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变成细菌 在无诱导因素下,易回复为原菌生长慢,菌落小菌落稍大液体培养时不易见到混浊 液体培养时微混浊生长时需要胆固醇 不一定需要胆固醇 菌落Dienes染色呈蓝色菌落Dienes染色不着色钩端螺旋体致病性及所致疾病。毒素样物质(脂多糖样物质)、溶血素、细胞毒性因子 所致疾病:钩体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储存宿主。 特点:1、 可通过完整的皮肤粘膜或破损皮肤进入,引起钩体血症表现2、 起病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3、 眼结膜充血4、 表浅淋巴结肿大5、 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梅毒螺旋体致病性及所致疾病。以侵袭性物质为主

27、先天性梅毒、获得性梅毒获得性梅毒分期早期梅毒:1期梅毒:感染性极强,破坏性小,白限性以无痛性硬下疳 为主II期梅毒:感染性强,破坏性小,白限性 210W后,全身皮肤粘膜 梅毒疹,浅表淋巴结肿大晚期梅毒III期梅毒:感染性弱,破坏性极强;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 肿,侵犯心血管、脊髓等,有生命危险常见的致病性立克次体所致疾病。1、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2、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3、 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4、 贝纳柯克斯体(Q热柯克斯体):Q热5、 汉赛巴通体:猫抓病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与功能(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1、核心。含有DNA或RNA;有些病毒还 含有复制酶。核酸在医学上的意义:具有遗传变异性;具有感染性; 可用于病毒的分类与鉴定。2、衣壳。由多肽组成壳微粒,壳微粒按 一定的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成衣壳。 衣壳在医学上的意义:保护核酸的 作用;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病毒的核酸与衣壳共同 组成核衣壳为一个完整的病毒体,具有感染性。(2)包膜病毒体结构。1.在核衣壳外还有由类脂组成的包膜。2.包膜 表面有糖蛋白组成的突起物称为刺突。 包膜在医学上的意义:包膜病 毒对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