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9 ,大小:259.69KB ,
资源ID:162955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2955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有板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有板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 导入3、4自然段。二、自读课文,感受壮观 。边读边批注,感受这一天下奇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感情朗读。四、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

2、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五、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

3、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小组讨论,然后报告)3师生共同评价六、全课小结。板书设计:1 观潮 潮来前: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过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教学后记:2*雅鲁藏布大峡谷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1.收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感受它的美、险、奇。2.自学课文,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

4、线,你还想知道那里的什么?一课时 教学过程:山明水秀 重峦叠嶂 水天一色 高耸入云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二、初读,感知全文。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 2自然段) 奇异( 3-4自然段)三、再读,感悟全文。1

5、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 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5指导朗读: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6、?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位置 形状2*雅鲁藏布大峡谷 景观 展望 3 鸟的天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2.收集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3.自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4.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在书上作批注(第二课时)。5.拓展延伸: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

7、生想象。)2.这个鸟的天堂在哪儿?你知道吗?(一棵大榕树)3.学生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二、自由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1.指名读文,读准字音。2.投影出示练习: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自学生字,掌握字形。重点指导:梢:形声字,与“稍、捎”区分。暇:左边是“日”,注意与“瑕”区分。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解决。灿烂:光彩鲜明耀眼。陆续:前前后后,时断时续。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留恋:舍不得离开。不可计数:没有办法来计算,形容数量很多。应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空

8、间。文中指鸟太多,看不过来。三、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3.理清课文的脉络。(1)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汇报: 四、分小组合作读课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3有感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一、整体感知1导入:请同学们先听一段乐曲,听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播放百鸟朝凤录音带。鸟很多,鸟的天堂板书。2这节课,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爷爷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

9、,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榕树大、茂盛;鸟多、欢快)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二)汇报交流。大榕树:1大2. 茂盛。3榕树的大与茂盛。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鸟: 1.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2.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

10、儿多?3.学生汇报。 4.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5.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6.教师追问: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

11、堂”呢?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3.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2.汇报交流。五、总结全文。板书设计: 第一次 :大榕树3 鸟的天堂 3 鸟的天堂 第二次: 群鸟 4火烧云1学会生字新词。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

12、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1.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做批注:找出词语或句子。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3.小练笔:观察并描写晨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指名读。评价。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

13、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小组讨论,交流。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引读: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

14、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小组讨论,交流。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1.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2.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理解:恍恍溜溜3.总结全文。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

15、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六、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七、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霞光 整体渲染4火烧云 天

16、空 具体描写 颜色 形状 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2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4积累对联。5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目标重难点:习作练习及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能力。教学时间:45课时一、口语交际及习作(一)口语交际1生自由读要求,思考:本次交际的内容是什么?(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2生自由分组交流。师提示:要说清这个自然奇观在哪里?奇在何处?最好能说出奇观是怎么形成的。3生推荐生一名参加全班交际。4全班交流,师生注意评价。生可以提问,也可补充,还可以讨论。5全班评议。第二、三课时

17、(二)习作写作内容 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写作目的 1.可以是续编童话。2.也可以自编一个童话。3.语言通顺、生动,故事有情趣。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家乡著名的风景区,如秦岩、九龙井、豸山公园、天河瑶池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

18、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5.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6.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7.写作文。第二课

19、时作文讲评教学过程 1.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2.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a、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优秀习作欣赏:第四课时二、我的发现(一)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二)生反馈(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

20、头脑中形成画面。(三)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四)总结三、日积月累(一)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二)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三)生上台表演。(四)师生齐读,再背。四、趣味语文(一)好读书,不好读书。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3师生小结。4再读。(二)1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2师生再读。3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懂古诗的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并默写这两首古诗。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培

21、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和诗中所含哲理。两课时1.收集两位诗人的资料。2.初读古诗,认读生字,新词。3.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画出来。课前积累:一、引入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说说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景色秀美、山峦起伏的庐山,你游览过吗?你觉得庐山怎样?今天,我们就随着北宋诗人苏轼一同到庐山一游。(板书诗题)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诗意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朗读指导,读出情,读出神。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三、自主探究,理解感悟1.借助书上的注释和自学任务,自读自悟。2.小组交流、互相纠正。3.集体汇报交流,感悟诗意和哲理(1)诗人站在什么

22、角度看庐山?(横、侧、远、近、高、底)(2)看到的庐山分别是什么样子?(横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高处俯看:身沟幽壑;山下仰望:重峦叠嶂。师小节:诗人眼中的庐山,形状、姿态各不相同。(3)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点拨: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同时引导联系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师问: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品读欣赏,积累诗句。配乐朗读

23、。(师引发情感:在我们的眼前是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五、感悟写法作者是怎样写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写游山所见,再谈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课后积累苏轼的其他诗句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句。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 课后小结:一、引入:走出令人迷惑的庐山,我们再跟随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到美丽的浙江绍兴的山西村一饱眼福,好吗?二、学习古诗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学的?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以致用。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2.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1)自由读诗,大体说说诗句写了什么内容。(2)读书上的注释,再读古诗,自读自悟,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感情。(3)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进一步了解诗意。(4)汇报小组学习情况,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情感因素。如,可以这样

25、预设: (前两句:山西村民家给客人备足了丰盛的饭菜。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热情和朴实;后两句写诗人的感觉: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前面无路时,忽然柳绿花红又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这是诗人回忆来村的经历,可以说是倒叙。由此可深入一步继续问:这个村子美吗?美得很,它在重山复水的保护下,在柳树花草的掩映之中。三、品读欣赏,感悟道理 1.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从中悟出道理。(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对农家款待客人的丰厚和热情,历久不忘。这个村庄的风光更给了他深刻的启示: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出现坦途。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山重”一联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其意义不止于表现行路人的感受,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四、感悟写法1.作者怎样写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让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作者先叙事,后写景,寓情于景。整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