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节能减排来看,高消耗、高排放的形势初步扭转。(二)存在问题1、与全国及中部其它省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湖南三次产业结构层次整体偏低。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其中第一产业中农、牧比重仍然偏大;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比重仍然偏低。2、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亟待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目前,技术和知识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创新驱动发展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外向型发展不足。大部分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更少,受市场和资源的约束力比较大。3、分产业来看,一产不强、二产不平衡、三产不优。农业大而不强。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优质高效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不足;现代
2、农业所需的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发育完全。工业发展不平衡。重化工业比重偏大;轻工业发展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未形成坚固雄厚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总量发展相对缓慢;服务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仍存在;与生产相关的服务业体系不完善,尚未形成社会化供应链。4、从工业内部来看,多点支撑、配套完善、效益良好的工业体系尚未形成。一是工业增长缺乏多点支撑,新兴产业拉动力尚弱。二是本地配套率低,优势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三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业盈利基础不牢。(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机遇挑战“十三五”时期国内外重大形势变化:1、经济由高速转
3、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使产业结构调整面临阶段性的转折变化。整体来看,未来的5-15年中国经济将由过去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进入平均5-7%的中速增长阶段。2、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产业结构调整获得更大的制度红利。三中全会出台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将有利于降低结构失衡。未来5-10年消费率上升、储蓄率下降将是结构调整的大方向。3、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使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更多的创新动力。本轮新技术革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以信息技术、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交叉融合、深度渗透为特征。4、“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
4、化发展等新区域发展战略,使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更大的回旋空间。新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性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随着上述战略的深化落实,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将得到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利条件和机遇:1、湖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经济内在需求的支撑。湖南省当前工业化总体上处于中期阶段,也即是工业化的追赶期,“十三五”将处于中期阶段向后期阶段的过渡期。2、在空间战略新格局中,湖南“一带一部”的新定位使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区位条件的支撑。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随着作为助推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交通更
5、加便利,长沙的区域经济辐射半径将迅速扩大。3、经济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空间的支撑。优惠的政策,便利的条件,必将为湖南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势必有助于加强湖南省与沿海和内陆地区产业联系,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点。4、体制机制改革的新阶段,要素升级和创新驱动对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动力的支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不断简政放权、要素价格调整、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混合所有制改革、民营中小企业壮大、湖南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都将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发展动力。不利条件和挑战:1、产能过剩和生态环境压力,使湖南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更大困难。
6、与全国形势相同,湖南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另外,湖南省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受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更加突出。2、产业同构和产业发展条件趋同,使湖南产业结构升级面临巨大的区域竞争压力。一是省域内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带动作用不明显。二是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十分紧密的产业联系和产业分工。三是省域内缺乏分工协作,大中小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3、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外对内开放的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阻碍了产业的外向型发展。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经济总量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作为全省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还比较靠后,与国内通行的中心城市还有
7、一定距离。4、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高级要素的短缺制约了湖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资金持续偏紧,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二是湖南高端人才的引进、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已有人才的留用十分困难。三是部分新兴领域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围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总目标,以“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创新驱动机制”、“改革推动机制”为抓手,以工业结构高新化、生产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经营管理现代化、资源利用国际化、企业结构梯队化为导向,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重要突破口,构建以农业为基础,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撑,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产业、战略性新
8、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湖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二)主要目标到“十三五”期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产业的比例比2013年提高5.5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13年的10.7%提高到2020年的18%以上;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40%以上,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比2013年提高10-15个百分点以上;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比2013年下降16%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
9、下降20%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三、产业优化升级的空间布局和重点领域(一)空间布局一心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经济水平发达,现状产业结构合理、科研实力雄厚。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定位为全国金融中心、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基地、物流中心、科研中心以及人文旅游。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带动湖南省全域发展的局面。三轴指京广、沪昆、渝厦三条高铁发展轴。依托高铁建设内陆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疏通对外交通要道,尽快编制促进多种运输方式优化组合的综合交通规划,对外形成通畅便捷的立体开放空间。三片区1、湘北经济区(岳阳、常德、益阳)湘北经济区是湖南对
10、外经济的主要门户地区,应依靠其区位、交通、食品加工业基础以及通道优势,加快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2、湘西经济区(张家界、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邵阳)湘西经济区主要依靠旅游带动。应以张家界为中心城市,把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3、湘南经济区(衡阳、永州、郴州)湘南经济区是华南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关联的重要通道和节点。依托该优势,湘南经济区应主动加强与周边经济区的联系,打造是湖南承接沿海产业的转移的桥头堡。(二)重点领域1、夯实农林产品加工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一是加快发展畜牧业。畜牧业劳动生产率比农业(种植业)要高,努力发展畜牧业,可以大幅
11、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力争在“十三五”期末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渔业。湖南省是“鱼米之乡”,渔业发展具备较好的资源禀赋。三是注重发展林业产业。林业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农林牧渔业的劳动生产率。(2)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一是以隆平高科、正虹科技等为核心,重点发展水稻、棉花、生猪、水产等重点品种,打造生物育种产业链。二是培育规模较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三是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例。四是保障原料供应。重视基地建设,当前省财政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12、不多,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优质、稳产、高产目标。2、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1)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以智能成套装备、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电工电器、环保设备、航空航天装备为发展方向,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依托产业基础积极实施“强基强链”工程,促进信息化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智能装备产业升级转型,加速形成产业群体竞争优势、规模效益和扩散效应。(2)改造提升基础产业。在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等领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
13、延伸产业链,提升不断核心竞争力。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3)巩固提升民生产业。巩固轻工业、纺织服装业和住宅工业化产业等民生产业。对于轻工业,一要促进省内消费,指导工商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鼓励商贸企业扩大采购和销售轻工产品的规模。二要增加有效供给,研发生产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产品。对于纺织服装业,发挥资源和特色两大优势,以服饰为龙头,以化纤为重点,以苎麻为特色,平稳发展棉纺织印染,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壮大产业集群。对于住宅工业化产业。以远大住工、湖南建工等为核心,推动住宅工业化,开展标准体系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发展。(4)培育壮
14、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壮大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北斗导航应用新兴产业链、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服务能力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方向,大力发展面向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支撑能力。(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转型,努力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拓展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培育发展商业模式灵活的新型业态。重点推进总集成总承包、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专业维修及再制造、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15、业。引导社会资源建设一批以重点产业、集群、园区为依托的专业物流园、保税物流园和物流企业。四是加强各类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快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提供工业设计与解决方案、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知识产权等服务的技术服务平台。(2)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一是优化商贸服务业。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改善流通设施条件,优化消费环境。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型业态。三是积极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
16、文化、红色、乡村、森林、湿地、草原、海洋等专项旅游。四是培育发展家庭服务业。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和政策措施(一)主要任务1、两化融合,推进产业升级。当前,湖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特征比较明显,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弱、领军企业和名牌产品少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两化融合的全面推进,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淘汰落后,化解产能过剩。一是进一步完善行业约束条件管理。二是积极扶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尽快建立项目信息库和公开制度。四是严格实施要素价格差别管理。五是细
17、化国家对地方化解过剩产能的配套政策。3、强基补链,完善产业配套。重点实施“强长链”、“补短链”、“建新链”、“重民生”:(1)围绕现有优势产业链,从上下游配套、科技、金融、信息化提升以及品牌引领入手进行“长链”强化;(2)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进行“短链”补造;(3)找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建链”;(4)对事关民生的重大产业要积极扶持。4、加大投入,建设创新平台。一是要营造良好环境,注意整合,强化服务,要建立完善科技创业体系。二是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要紧紧结合区域经济特点来着手。三是突出重点,跨越发展,整合资源,协调发展。5、完善服务,提高质量效益。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
18、务业的发展,实现服务业总量的扩张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生产性、知识型服务业发展;形成工业与服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格局。6、重视生态,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降污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新上项目严格实行环评“四个不批”和“三同时”规定,凡是环保不过关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在关停并转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变废为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7、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注重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第一,通过建立国际化融资平台,引导核心企业到国外兼并重组产业战略资源。第二,是积极
19、组织国际技术交流,引导企业到境外参加国际博览会和国际巡展,研究境外市场准入条件,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第三,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吸纳国际知名装备企业和品牌进行交流,开展国际合作。(二)政策措施1、产业引导政策。优先布局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特色农业、航空航天、能源和旅游等重点产业项目;制定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产能过剩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研究设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基金、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淘汰产业转产发展资金等;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推动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2、财政鼓励政策。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20、展方面的专项资金规模;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鼓励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加大节能减排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加大各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部分涉企收费。3、税收调节政策。认真落实包括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等各领域综合性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落实国家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的政策规定。4、金融支持政策。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社会筹集中长期建设资金,支持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和资产证券化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金融创
21、新,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的贷款力度;大力发展风险投资,重点支持种子或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5、用地保障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供地政策,对产业政策鼓励的、技术含量高的、附加产值高的产业项目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加大土地供应后的监管力度,调整土地用于重点产业供给;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确保企业用地合法合规。6、人才支撑政策。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及时拓展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职业培训、订单和定向培训;大力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湖南创新创业。7、环保约束政策。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探索建立环境容量有偿使用、水权交易、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开展对湘江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水污染的专项治理,加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