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5.04KB ,
资源ID:162259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225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力推进铁路的信息化建设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力推进铁路的信息化建设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Word文件下载.docx

1、1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及成就1.1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输生产,提高了运输组织效率兰州铁路局积极做好网络的整合和规划,实现互连互通.在TDCS建设上,建成了以路局为中心,覆盖28个主要运输生产站段,辐射沿线小站的网络布局.建成以分局生产指挥部门为中心覆盖运营全线的网络运输指挥系统,使全局各类信息资源得到快速和充分的应用.2003年,铁道部在兰州铁路局原西宁铁路分局完成厂青藏线哈尔盖一格尔木调度集中系统建设及TMIS/TDCS结合试点工作,实现了与铁道部调度系统的联网运行,形成完整的三级调度系统运行体系;实现了调度计划的计算机编制,做到甩图指挥;建成了TMIS货调系统,机调系统,车流计划综合查询系统,实现

2、了各调度工种间的信息共享,达到了调度指挥电子化,信息化和主要凋度_r种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的整体效益.2004年5月,青藏线西宁一哈尔盖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建成,完成了车辆动态库的建立和全局确报系统升级工作,建立了路局,分局,站段三级车辆,列车,机车,集装箱,货车动态库,实现大节点动态追踪管理.1.2提高信息技术研发能力,推进科技创新研究铁路路网的结构及量化关系的算法,是铁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软件.兰州铁路局自主研制开发的图形化铁路运输径路管理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无级分段法解决特定径路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基于动态数据结构的最短径路和特定径路的判定与计

3、算难题,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2000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可视化铁路路网货流车流分析系统研究是新一代运输径路的研发产品,该系统以既有路网结构为载体,以货物流向为依据,以路网能力分析为重点,解决了运量与运能矛盾所导致路网能力判定,优化与分析的全路性问题.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取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性能价格优=r国外产品,获2000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基十T/D结合的机车惆度管理系统提出了机车调度管理系统研究方向的新思路,解决了机车交路智能推定,机车周转图自动生成及运用指标自动统计为关键特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T/D结合对机调系统的功能要求,较好地解决_目前调度相关系统间数据共享1畅

4、等问题.重车违流监测及统计分析系统利用车号自动识别,列车确报,货车追踪等应用系统的基础信息,根据实际发到站和品名等限制条件,按照全路车流的特定径路规定,对各个分口和局内监测点的违流重车进行判别,分析,统计,实现了重车违流监测手段信息化.1.3信息技术应用于运输调度体制的变革,适应了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新要求2005年3月l8日,铁道部实施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将原有的三级铁路调度改变为两级调度指挥模式.兰州铁路局按照主机整体上移,打破分区界限,系统重新改造,整合优化同步,填补统计空白,提高指挥效率的工作思路,将分区模式的调度系统改造成路局集中统一的调度系统,一步整合到位;将基于原分局T/D结合的模

5、式移植到路局层面进行结合,一次切换成功.TDCS,红外线轴温检测,车流计划,机车调度,货运调度,18点运输统计,综合查询和自动报部传输分批开通运行,全新的调度指挥系统在路局总调度室全方位地投入使用,从技术上保证了并台方案的实施(凋度台减幅52.7%),从手段上确保了减员工作顺利进行(调度员减幅47%),为实施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调度指挥实现信启,化的目标之一就是将调度18点统计实现自动化,决策分析实现智能化.在此次调度整合过程中,兰州铁路局充分利用T/D结合的研究成果,挖掘TMIS系统的各种信息资源,将管内14个运输站段与路局联网,确保了路局站段18点统计职能的顺利下移.在短短

6、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软件移植,二次开发,集中培训等方式,成功实施了路局站段18点统计及调度甩挂车,在途车统计手段现代化,调度统计人员由整合前的27人调整为9人,减幅达200%,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兰州铁路局18点统计手工作业的落后局面.1.4信息技术应用于客货营销,提高了服务质量建设和完善客货营销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优势,完善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及旅客列车移动补票系统.2006年7月24甘,兰州铁路局圆满完成了客票主机更新,5.0版本升级和51个联刚站的系统升级工作.建立了以铁路局为中心的席位管理模式,将原来全局51个客运营业站的服务器整合到客流量较大的18个车站,通过局内与局间席位复用,剩

7、余票额调整,票额共用等灵中国铁路CHINESERAILWAYS2oos/0活多样的售票方式的实施,避免了座位虚糜,实现票额席位利用最大化,向社会提供了电话订票,互联网订票,联程票订购等多元化的售票模式,为旅客享受更多人性化的购票服务创造了条件.研制开发的兰州西站货运业务微机网络管理系统是货物发送,受理,货物到达交付,中转货物管理及集装箱运输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是计算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对于提高货运工作的管理水平,方便货主,减少差错,压缩车辆在站的停留时间及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

8、了企业管理水平是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加快信息的传递.2004年实施了电子公文系统,在全局实现办公系统联网运行,为路局各下属单位和主要运输站段电子文件流转和传输提供了技术支撑,适应了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对安全管理的新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实现了各种信息的及时,零距离传递,大幅度提高了信息反馈和处理的速度,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扩大了信息的利用价值.二是优化了作业程序,提升了管理水平.如机务部门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把机车基本参数,数据,资料的采集,分析和决策结合起来,实现了从管理上加强机车质量的控制力度,有效地开发利用原有的单机形式的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加工和

9、充分利用,准确地掌握每台机车的基本技术状态,初步实现了机车状态修管理条件,促进了机车修制改革,保证了机车质量的稳定.机车质量状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降低能耗成本和材料成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材料配件的零库存创造了条件.建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办公信息系统,运输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等,为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兰州铁路局企业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路局开发的全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全局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了全局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提升,为路局直管站段之后干部的管理,考核,任用提供了科

10、学的依据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促进了干部和技术人才管理的科学化.1.6信息技术应用于强化现场控制,提高站段独立作战能力路局直管站段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06年生产力布局微调后,管理跨度加大,现场安全关键控制点增多.全局各站段超前思考,精心谋划,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全面强化安全卡控,提高了站段,车间的独立作战能力.如定西工务段,兰西电务段,兰州供电段把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现场控制的主要基础,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重点,积极推进安全检测,安全控制等技术创新,积极研发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建成了具有专业化特征的生产指挥中心,汇总,分析,处理各种生产信息,集中下达生产任务,对现场施工,设备监管,

11、检修作业,故障处理进行全过程控制,供电,电务部门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工具,全面报告设备运行的技术参数,自动对设备质量状态进行诊断,对设备隐患根据轻重缓急分类显示,对设备实行有效实时控制,实现设备检测手段自动化,达到了零距离,无缝隙点对点的精确管理目标.银川车务段创新了运行图式管理模式,通过随机捕图,建立指纹识别系统,实行现场检查记名制等手段,达到站站有干部,天天能控制,实现了安全管理全覆盖,无遗漏,强化了现场管理,提高了全段独立作战能力.定西工务段成立调度指挥中心,用信息化锁定线路性能状况,使安全管理走上了收集基础信息采集动态信息一进行综合分析一科学安排养修的科学管理轨道,提高了线路质量,确保

12、了安全生产.兰西电务段在路局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全路建立了继电器自动流水线检修基地,在坡底下车站建成全路第一个施工视频监控系统,开全路技术革命的先河,使千里遥控指挥施工作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机务,车辆等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强化对检修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行车设备检修质量和运用率,促进了检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2深化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1推进理念创新,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要强化宣传引导,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开展企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是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环,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存方式,

13、充分把握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争创一流铁路的雄心壮志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信息化建设的带头人和实践者,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实践,通过信息技术摆脱文山会海,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提炼加工,不断增强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要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工程,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2.2加快网络统一规划建设,构筑统一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现有网络为基础,实施全局信息网络建设规划,整合现有的网络资源,建设全局高速信息通道,规范兰州铁路局基层单位网络的建设,解决计算机网络重复建设,重复投资,重复租用,网络资源浪费,信息难以共享的问题.增强基

14、层单位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实现数据,视频,语音等多种业务的融合,为构筑下一代网络(NGN)打下坚实的基大力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础,使兰州铁路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以采用集群结构及存储区域网络的硬件平台为基础,构建基于中间件模式的公共软件平台,建立全局统一应用体系结构,构建专业系统信息平台,消除部门,系统中的信息孤岛,解决由于独立开发造成信息孤岛,自成体系导致分散的硬件设备构成,重复开发造成整体应用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达到规范应用开发标准,缩短开发周期,简化应用集成,减少维护费用,提高应用开发质量的目的.2.3推进管理创新,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

15、控,长期稳定信息化建设服务于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就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综合信息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管理创新,确保安全生产.要结合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和生产力l布局调整,通过管理重组和流程再造,有针对性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把信息技术弓1入运输生产,安全控制,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要结合提速调图后列车日趋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线路动态信息数据监测系统,在每台客运机车上配备覆盖全区域,全天候的线路动态指标测试发射装置,平均每4h进行一次动态检测和发王同军送信息,强化对现场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对发生病害线路和晃车处所及时反馈至站段及路局相关部,形成发现,反馈,

16、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确保拿局线路质量稳步提高.要建立和完善安全动态信息的快速反馈系统,结合路局直管站段后运输管理的新变化和第六次人提速带来的新课题,向信息化要安全,向数字化要效率,促进安全监察信息化,数字化.要认真思考加强运输组织,释放和挖掘运输生产力,提高运输指挥效率等问题,坚持系统思考,片j数据说话,重点研究频繁发生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认真查找原因,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通过有力,高效的生产管理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兴安,做列强化安全,规范管理,实明安全生产零违章,零事故,零缺陷.加快机车,车辆,线路,桥隧,气象等监测报警系统建设,形成综合监测中心,建立监测报警,凋度指挥,故障排除的

17、有效机制,保障运输安全.2.4推进机制创新,努力培养一支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多年来,兰州铁路局通过信息化建没培养_r全国劳动模范,全路科技带头人吴毅及茅以升工程师奖获得者盛华彤为代表的高素质信息化专业人才.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宣传这些先进典型,不断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要在全局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不断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安全生产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重视信息化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强化激励约束,形成全局信息化建设人才辈出,成果累累的生动局面,全面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顺利实施.3结束语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活跃的生产力,是

18、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它正在收变的小仅仅是技术手段,更是?场技术革命对现行体制,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对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因此,必须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周密部署,工作中狠抓落实,才能全面推进铁路信息化建没的快速发展,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责任编辑杨倩收稿日期200609-07努力把甬台温铁路建设成安全优质环保和谐线:甬台温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0km,沿途新建奉化,宁海,三门,临海,台州,台州南,温岭,雁荡山,绅纺(预留),乐清,永

19、嘉,新温州,温州南等车站,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设计速度为200km/h,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基分布广泛,桥隧长度占全线62%,施工难度大.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线路分布在台州市三门,临海,黄岩,路桥4个i区市县内,全长22.7km,首尾跨度达l20km,投资10.1l亿元,合同工期36个月.辖区内太坤山隧道,黄毛山隧道及金岭头隧道共12531延长米;灵江特大桥,永宁江特大桥,金寺堂特大桥共6173延长米,其中灵江特大桥全长2l83.19/7/,跨越灵江主干流,集深水(最大水深12m),高墩(最高37.9In),大直径超长桩(桩径2.5In,桩长99.5In),大跨(最大跨度120In)于一体,同时还要抵御台风,潮汐影响,在全国铁路设计中尚属首次;台州车站是甬台温铁路全线最大的车站,挖填方量大,软基处理数量多.甬台温铁路的建设,将使浙江铁路的运输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甬台温铁路与金温,浙赣,萧甬铁路连成环状,在浙江境内与沪杭线,宣杭线,浙赣线南段,温福线形成环四射的总体格局,并与杭甬,温福,福(州)厦(门),厦(门)深(圳)等铁路组成沿海铁路,从而形成贯穿我国东南沿海的便捷大通道.(伍振)1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