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摆脱了播种靠人推的历史 313摆脱了大棚育秧管理信息靠人工的历史 314摆脱了种地增收靠天的历史 33三、 投资预算 33四、 项目后期管理 34第六章、实施企业与农牧局的作用及与农民的协作利益关系 35一、实施企业与农牧局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5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二、与项目所在地农民的协作关系和利用关系 35第七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3. 5第八章、项目协作单位的基本情况 3. 6一、建设单位概况 36二、主要业务范围与业务能力 36三、人员构成情况 37四、主要技术成果与转化能力 37五、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37六、资产与财务状况 38七、技术依托单位情况 38第九章 环境保
2、护与安全生产 3. 9一、环境保护 39二、安全生产 41第十章、总结 4.2附件:水稻工厂化育秧增产效果验证证明 42一、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我区水稻直播面积上升、旱育稀植规范化栽培弱化是造 成单产不高和年际产量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低温年对直播水稻的 影响大于插秧稻,所以直播面积大,其产量受制气温的影响就越 大。插秧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直播面积扩大情况下,会直 接影响产量和品质。水稻种植面临的问题是育秧基础设施薄弱, 不能满足水稻发展的需要,造成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水稻工 厂化育秧的实施必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实现宁夏水稻栽培技术 发展的新跨越。宁夏自治区政府为提高我区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出水
3、稻插秧 面积不少于 70 万亩的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 依靠现有小拱棚分 散育秧和人工插秧模式无论在经济、人力、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 都已无法实现,只有走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之路才是保障 70 亩插秧目标实现的基础!二、目前国内外现状水稻工厂化育秧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和韩国, 普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国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水稻工 厂化育秧的引进、示范,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在黑龙江地区 得到发展,目前正向普及方向发展。我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大棚育秧,在灌区种稻县推广, 但因大棚育秧没有实现智能控制,人工管理成本高,技术到位率 低,机械质量难以保证,未能得到推广。上世纪九十年代
4、大力推 行了小弓棚孔膜衬底卷秧方式育秧。 2001 年黑龙江方正县水稻专 家刘汉学应邀来宁指导水稻旱育稀植,在仍然采用小弓棚育秧形 式下,重点突出了“低量播种、见绿放风、严格旱育”的不衬孔 膜的铲秧育秧和本田“增基肥、减追肥、少本插”的技术核心, 故宁夏把这一阶段推广的旱育稀植技术称为“旱育稀植规范化” 但是,在认可“旱育稀植规范化”可增产的情况下,由于受人工 铲秧、人工插秧及平放运秧等不利因素影响未能坚持下来,造成 孔膜衬底卷秧方式重新恢复起来。三、建设目的与必要性 (一)、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 现代科学技术改造
5、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 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 农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 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 服务体系。秧苗的质量是决定水稻产量主要因素之一, “苗好一半稻” , 多年的生产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国内外水稻育秧的经验、成 果证明工厂化育秧是培育壮秧的最好方式,是体现现代农业的基 础装备,是实现水稻规模高产的必由之路。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行统一规 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为水稻生产实行统一集中育苗、统一供种、统一催芽、统一育秧标准。工厂化育秧便于指导
6、农户以及 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农户们相互学习、交流,有利于培育 壮苗,为增加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特别是土地流转基地可以实现 育秧、插秧一体化生产,并通过基地生产和企业加工相结合,认 真抓好规范化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推进水稻生产和大米产业向 标准化、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 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建设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粮安天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 国,粮食安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宁夏引黄灌 区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有保障本区粮食自给有余和稳定西北粮 食市场的重要作用。水稻在宁夏粮食生产中占具重要地位,其面积、产量、单产 分别占灌区粮食面积、 产量和
7、单产的 21.4%、29.6%和 138.3%。2006 年以来水稻面积保持在 115 万亩以上。宁夏种稻具有其良好的经 济功能和生态功能。 唯此,宁夏平原才有 “塞上江南、 鱼米之乡”、 “全国十大新天府”之美誉, “宁夏大米” 被农业部登记为农产 品地理标志产品,是全国唯一的以省份冠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宁 夏平原保持水稻种植,有利于保证灌区稻旱双丰收和粮食的持续 增长。但是宁夏水稻产量多年来徘徊不前(表 2),其原因就在于插秧面积下滑,旱育稀植技术到位率低等原因。为实现宁夏水稻 产量的持续增长,保证插秧面积,通过工厂化育秧提高水稻栽培 水平势在必行。( 三 )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粮食产业工程建
8、设, 利于增加稻区农 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实施 工厂化育秧,重点突出优质专用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和标准化,在产业链条上重点强化供种苗、生产、流通、加工各 环节的有机衔接。 一方面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提高基础地力、 改善现代农业装备水平,集成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粮食精 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引导粮食加工、流通企业向稻区聚集,从根 本上提高粮食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另一方面通过粮食加工转化, 稳定粮食市场,降低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为实现稻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项 目建设以区域化布局、专业
9、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企业化管理为重点,优质化、标准化和安全化生产,按照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实现生产力要素和利益结构优化和重组,从总体 上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发挥地域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四) 工厂化育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水稻工厂化育秧以集约化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先进的 工业化标准生产秧苗,在育秧生产阶段靠先进的智能装备确保育 秧出芽率, 在秧苗生长阶段依靠现代信息手段加强秧苗生长管理, 确保为农民提供真正的壮秧;在农艺生产中以有机肥施用、平衡 施肥等地力建设为重点,以及配肥站和地力墒情监测体系等配套 建设。减少化学肥施用量,依靠生物覆盖保护土壤水分和自然肥 力,
10、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助于对速效养份 的吸收和利用。促进粮食高产稳产等综合效益的技术体系,增加 我区农业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整体生产能力和效 益。 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提高抗灾能力,可使优 质粮食种在丰产期,管在增产期,收在高产期,大灾之年不减产, 中灾之年保增产,一般年景夺高产,确保优质水稻稳产高产。( 五) 工厂化育秧是节水节能发展的需要 我区目前育秧采用漫灌方式,每亩秧田从置床、播种、秧苗 生长供需 5 次漫灌,每次每亩需要 60 立方水,总需要 300 立方水。 而工厂化育秧采用喷淋方式, 每次每亩需要不到 20立方水, 总需 要不超过 120
11、立方水,可节水 180 立方水以上。 全自治区 70万水 稻育秧需要育秧田 7000 亩,育秧期可节水 126 万立方。四、习岗镇育苗示范基地建设的必要性(1)是推进工厂化育秧健康发展的需要 水稻工厂化育秧在我区刚刚起步,贺兰县在习岗镇建设的万 亩水稻育秧生产基地是我区第一座现代化、工业化水稻育种生产 基地,肩负着引领我区水稻工厂化发展方向。为使第一座育秧生产基地发挥出示范效能,一方面可以使集 中示范水稻工厂化育秧全流程,便于集中展示水稻工厂化育秧的 直观效果更利于下一步的大面积推广;另一方面将育秧生产、秧 苗培育集中建设,可以起到技术培训、交流的作用,成为我区第 一座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培训基
12、地。( 2)是引领育秧大棚建设与后续再利用时种植模式示范的需要水稻大棚育秧后,大棚再利用时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样是工厂化育秧在我区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问题之一。习岗镇育秧基地的建设就是为大棚再利用创造先期示范,为 农户大棚再利用探索出好的种植模式和种植规范。使农户在大棚 再利用时能看得到、学得了、种的好,引领农户增收。(3)是大棚管控技术集中展示与规范化建设的需要 伴随工厂化育秧的推进,大棚建设、管控、农艺技术的适应 性等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习岗镇育秧基地的建设就是为分类展示大棚建设、管控、农 艺技术,让农户看到今后工厂化育秧大棚建设模式、现代化大棚 环境温度、湿度、通风、遮阳等管控技术和育秧农
13、艺技术规范、 冬麦后茬玉米、油葵复种技术示范展示。五、建设工厂化育秧时机已成熟条件具备贺兰县水稻年种植面积 1215万亩,种植方式以插秧栽培和 直播栽培为主。 为提高产量和品质 , 在栽培方式上尽管强调要搞插 秧栽培 , 但直播一直难以禁绝 , 其根本原因与水稻价格关系很大 , 根据多年实践观察 , 凡大米价格上涨 , 水稻价格每公斤在 1.8 元以 上,插秧栽培面积就增加 ,当水稻价格低于 1.8 元每公斤 ,则直播 栽培面积上升。 2009年以来 ,大米价格上扬 , 农民觉得种稻合算 , 育秧插秧面积又有所回升,达到 60%以上。由于国家水稻保护收购价的稳步提高, 已经不会低于 1.8 元
14、/ 公斤的水平了,农民种水稻插秧的积极性增强,但由于小拱棚育 秧的风险大, 秧苗质量不稳定, 又制约了机插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土地流转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贺兰县各镇都有土地流转基地、农民合作社,其水稻 面积都在 2000 亩以上,广大稻农,期盼政府给他们提供育秧、机 插一条龙专业服务,减少他们的风险、增加其收入!六、我区水稻工厂化育秧实施计划今年自治区在青铜峡、贺兰、贺兰将引进水稻大型浸种催芽 程控设备,在稻区各市县(区)建立水稻工厂化大棚育秧示范点, 以推广“宁粳 43 号”优质品种为主,与现代农业(优质粮食)基 地相结合,与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相结合,采取
15、统一优质品 种、统一供应育秧、统一大棚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的运行方式, 实现秧苗生产专业化、工厂化,从根本上提高秧苗素质。第二章、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来源与技术标准一、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来源水稻工厂化育秧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达到 选种、浸种、催芽、播种、秧苗生长管理全程智能控制。水稻工 厂化育秧由传统分散小弓棚育秧转变成现代工厂化集约育秧,提 升了技术标准化水平,对提高秧苗质量,降低育秧风险提供了可 靠保障。其育秧保证稻种出芽率超过 95,芽长一致;应用叶龄诊断技术进行秧苗生长管理,确保壮秧率 95以上,插后缺穴率低,返青快,有效分蘖多,为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 成本创造条件。近
16、年宁夏水稻插秧面积下滑,单产徘徊不前,已经引起了自 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2010 年自治区政府提出 “通过各种政策措 施,力保 70 万亩插秧面积,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 。郝林海 副主席在 “再现新优势 再塑新品牌, 推进宁夏优质大米产业再上 新台阶” 中明确指出:“积极引进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 全 面推广水稻工厂化浸种催芽、 大棚育秧等技术” 。水稻工厂化育秧 已在黑龙江大面积推广。宁夏天禾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借 鉴黑龙江农垦工厂化育秧经验,从宁夏水稻育秧实际考虑,会同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集 成创新在贺兰率先开展宁夏工厂化育秧技术示范,并在
17、此基础上 规范技术标准,为我区工厂化育秧推广起到技术引领作用。二、工厂化育秧农艺实施标准1、种子处理技术标准(1)、晒种标准在选种前57天晒种23天,然后,进行机械选种。经过 选种的种子结合种衣剂包衣晒种 23天。(2)、种衣剂包衣标准 使用方法,以友缘牌护苗种衣剂为例,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量的 2,即每一瓶( 0.5 公斤)种衣剂兑水 0.6 0.8 公斤拌一袋 种子( 25 公斤),混拌均匀后,待种衣剂阴干药膜固化后即可进 行浸种,浸种时 100 公斤包衣种子加水 100120 公斤。2、浸种催芽技术标准用计算机检测控制的工厂化浸种催芽技术,采用多点温度检 测与控制。(1)、浸种标准浸种生产箱
18、内各点温度在 1112C,浸种积温85100 C, 浸种时间78天,烘干种子应相对延长浸种时间 23天,但不 宜增加浸种温度; 浸好种子的标志是种子颖壳表面颜色变深, 种 子呈半透明状态, 透过颖壳可以看到腹白和种胚, 剥去颖壳米粒 易掐断,手捻成粉末。(2)、催芽标准育秧破胸时各点温度控制在 3132 C;催芽时各点温度在 2528C,时间1820小时左右,芽长一致,育秧标准为芽长 1毫米以内,根芽呈双山型,芽长整齐度一致。(3)、晾芽标准 催好芽的种子要在大棚或室内常温条件下晾芽,提高育秧的 抗寒性,散去育秧表面多余水分,保证播种均匀一致。注意晾芽 时不能在阳光直射条件下进行,温度不能过高
19、,严防种芽过长, 不能晾芽过度,严防芽干。3、置床处理技术标准( 1 )、做床标准 做置床时要求旱整地旱做床,使床面达到平、直、实。平:每 10平方米内高低差不超过 0.5 厘米;直:置床边缘整齐一致, 每 1 0延长米误差不超过 1 厘米;实:置床上实下松、松实适度一 致。(2)、常规调酸消毒施肥标准摆盘前先测定置床 PH值,然后每百平方米用 77.2 %固体硫 酸 1 2 公斤, 拌过筛细土后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 然后耙入土中05厘米,使置床 PH值达4.55.5之间;与调酸同时每 100平 方米施尿素 2 公斤,磷酸二铵 5 公斤,硫酸钾 2.5 公斤,肥料粉 碎均匀施在置床上并耙入土中
20、 0 5 厘米;调酸施肥后再用 3育苗灵或 3育苗青 1520毫升/平方米,兑水 510公斤/100 平 方米喷于置床上进行消毒。(3) 、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标准 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每百平方米用壮秧剂 30 公斤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耙入土中 0 5 厘米。 如测定置床PH值达不到4.55.5之间,再用77.2 %固体硫酸补 调到标准PH值。(4) 、防治地下害虫为防治地下害虫,在摆盘前每百平方米置床用 2.5%敌杀死 2毫升兑水 6公斤喷洒, 或 5%锐劲特悬浮剂 1020毫升, 兑水 30 公斤喷雾,或 5%锐劲特 1 0 20毫升水 1 50毫升稻糠 4公斤 均匀
21、制成毒饵播种前均匀撒施在苗床上。(5) 、床土配制标准 将过筛的床土三份与一份腐熟有机肥(酵素有机肥、炭化稻壳等)混拌均匀,然后,用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按照水稻 壮秧剂使用说明将床土与壮秧剂充分混拌均匀后堆放待用 , 要堆好盖严,防止遭雨和挥发。其混拌方法是首先测算每百平方米置 床可摆放的秧盘数量为 600 盘,每盘用混好的床土数量(标准盘 长 58.5 厘米,宽 27.5 厘米,床土厚度 2厘米,每盘 3217.5 立方 厘米)为 3公斤,每百平方米用床土数量为 1800公斤。先将每百平方米壮秧剂用量与床土用量的 1/4 左右混拌均匀做成小样,再 用小样与剩余床土充分混拌均匀。然后,测定
22、床土 PH值,如PH值未达到4.55.5之间,可再用77.2 %固体硫酸调至规定标准。(6)、摆盘标准在播种前 3 5 天进行摆盘, 摆盘时将四周折好的子盘用模具 整齐摆好,要求秧盘摆放横平竖直,子盘折起的四周与子盘底部 垂直,盘与盘间衔接紧密,边盘用细土挤紧;边摆盘边装土,普 通机插盘内装土厚度 2 厘米,高速插秧机盘内装土厚度 2.5 厘米, 盘土厚薄一致,误差不超过 1 毫米。摆盘后浇水时要在秧盘上铺 一层编织袋或草袋,严防浇水后盘内床土厚度不一致,水分渗干 后等待播种。 要一次浇透底水, 标准是置床 15 厘米土层内无干土。 3、播种技术标准(1)、播期标准当气温达到秧苗生育低限温度指
23、标(气温 5C,置床温度12C)时即可播种。 并根据品种生育期和插秧时间来确定适宜的 播种时间和开始浸种催芽的时间。一般晚熟品种 4 月 5 日开始播 种, 4月 15日结束。中早熟品种 4月 15日开始播种, 4月 25日 结束。( 2)、播量标准机插中苗播育秧 4200 粒/ 盘(种子发芽率 95%,机插中苗田 间成苗率 95%。),八行插秧机机插中苗播育秧 3100粒/盘,八行 插秧机要比常规育苗增加 20%育秧面积。( 3)、播种方式自动精播播种器播种。(4)、覆土标准播种后, 床面没有积水时用压种机将种子压入土中 ( 使种子三面着土),覆土厚度0.50.7厘米,厚薄一致。4、秧田管理
24、技术标准(1)、秧苗生长监测与叶龄诊断技术 大棚育秧管理具备中央指挥功能,达到信息采集自动化,能 够进行生产作业全过程信息监测管理,为技术人员提供实时现场 信息和决策信息。能够实现自动报警,根据作业流程的需要,通 过系统主动管理,并辅以技术人员现场管理。土壤湿度、温度和 空气温度、湿度信息自动采集。中央控制系统有叶龄诊断系统、 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等,确保农技人员及时进行实时管理,进行事 前防控。农户与农技人员信息实时交流,技术指导到位。具有中 央指挥功能,在基地管理室设有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能够进行生 产作业全过程信息监测管理,为技术人员提供实时现场信息和决 策信息,改变了技术人员逐个大棚现场检测
25、费时、费力、不及时 的落后管理方式。(2)、秧苗管理四个关键时期技术标准1第一个时期: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第一叶露尖, 约需 79 天时间, 此期以培育种子根 为主,要求根系长的粗、长的长、须根多、根毛多。突出育苗先 育根,育根先育种子根的原则。管理重点是控温,要求棚内温度 不超过32C,超过此温度时开始通风。此期一般不浇水,如湿度 过大或局部过湿时撤膜散墒,晚上再复上地膜,露种处要适当复 土。当秧田出苗 80时,在早晨 8 时前或晚上 5 时后揭去地膜, 严防中午高温时揭膜,阳光灼伤秧苗。2第二个时期: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从出苗到第一完全叶展开共需 57天时间,管理重点是地上 部控制第一叶鞘高度
26、不超过 3 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一叶同伸的 鞘叶节5条根系。此期用PH4的酸水普浇一次,棚温控制在 2225 C,最高不超过28 C,及时通风练苗,水分管理除苗床过干处 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育状态。3第三个时期:离乳期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 约需 1014天时间, 管理重点是地下部促发不完全叶节 8 条根系健壮生长,地上部控制好第一 叶与第二叶、第二叶与第三叶的叶耳间距各 1 厘米,防止茎叶徒 长。重点是控制温度和水分,棚温控制在 2022 C之间,最高不 超过25C。此期要大通风练苗,棚内湿度大时下雨天也要通风练 苗。水分管理做到三看,一看土面是否发白,二看早晚叶尖是否
27、 吐水,三看午间新叶是否卷曲。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 晚新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新叶卷曲,则在早晨八时左右浇水,一 次浇透。4第四个时期:移栽前准备期从 3.1 3.5 叶,时间 23 天,管理重点是控水蹲苗壮根, 使秧苗处于饥渴状态,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同时,做好插前两带工作,移栽前一天带磷:每 100 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 铵125150克,少量喷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带生物肥:天然芸 苔素 1 克/ 棚、生物肥按产品说明书使用。(3)、防病灭草离乳期(秧苗 2.5 叶期)应注意防治水稻立枯病,发现中心 病株及时防治,2.5 %移栽灵2ml/平方米或40%枯必净1g/平方 米,兑水喷
28、洒; 在秧苗 1.5 叶期,稗草 2 3叶期喷施除草剂灭草。(4)秧田追肥 为了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秧苗 1.5 叶 期、2.5 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追纯氮 1 克/盘,即硫酸铵 5克/ 盘,将硫酸铵与适量过筛细土混拌均匀后撒施在秧田上,施肥后 要立即喷一遍清水洗苗,以防化肥烧苗,追肥前不能浇水,以免 床土含水太多,肥水渗不进去,追肥一定要撒施均匀。同时,在 秧苗 2.5 叶期茎叶追施 0.015%天然芸苔素 12克/棚、酿造米醋 100150毫升/棚,兑水 1520升/棚喷雾。5、秧苗标准( 1 )、旱育中苗标准秧苗叶龄 3.1 3.5 叶,秧龄 35 天,地上部分 3、3
29、、1、1、 8,即中茎长 3 毫米,第一叶鞘高 3 厘米以内,第 1 叶叶耳与第 2 叶叶耳间距 1 厘米左右,第 2 叶叶耳与第 3 叶叶耳间距 1 厘米左 右,第 3叶叶长 8厘米左右,株高 13厘米左右;地下部分 1、5、 8、9,即种子根 1 条,鞘叶节根 5 条,不完全叶节根 8 条,第一 叶节根 9条突破待发;百株地上部干重 3 克以上,须根多、根毛 多、根尖多。(2)、旱育大苗标准秧苗叶龄4.14.5叶,秧龄3540天,株高17厘米左右,百株地上干重 4 克以上, 带 1 2个分蘖; 地上部中茎长 3 毫米以 内,第 1 叶鞘高 3 厘米以内,第 1 叶叶耳与第 2 叶叶耳、第
30、2 叶 叶耳与第 3 叶叶耳、第 3 叶叶耳与第 4 叶叶耳间距各 1 厘米左右, 第一叶长 2厘米、第二叶长 5 厘米、第三叶长 8厘米、第四叶长 11 厘米左右;地下部根系 23 条,种子根 1 条、鞘叶节根 5 条、 不完全叶节根 8条、第一叶节根 9条,第二叶节根 11 条突破叶鞘 待发,须根多、根毛多、根尖多。6、水稻旱育壮苗外部形态五项标准( 1 )、根旺而白 移栽时秧苗的老根移到本田后多半会慢慢死亡,只有那些新 发的白色短根才会继续生长,生产上旱育壮苗根系不少于 10 条, 所以,白根多是秧田返青的基础。(2)、扁蒲粗壮 扁蒲粗壮的秧苗,腋芽发育粗壮,有利于早分蘖,粗壮秧苗 茎内大维管束数量多,后期穗部一次枝梗多、穗大,同时扁蒲秧 体内贮存的养分较多,移栽后这部分养分可以转移到根部,使秧 苗发根快,分蘖早,快而壮。(3)、苗挺叶绿苗身硬朗有劲。 秧苗叶态是挺挺弯弯, 秧苗保持较多的绿叶, 对于积累更多有机物,培育壮秧,促进早发有利。(4)、秧龄适当 秧苗足龄不缺龄,适龄不超龄。看适龄秧既要看秧苗在秧田 生长时间,更要看秧苗的叶龄,这才实际反应秧苗的年龄。(5)、均匀整齐 秧苗高矮一致,粗细一致,没有楔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