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形成了民族国家,率先成为海洋霸主。民族国家和海洋优势,似乎就是这两个地处欧洲一隅的小国率先崛起成为世界大国的决定性因素。但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似乎又有着各自的成长的秘密。各国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但梳理看来历史大国的强大却也有着相似的“成长秘密”。继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的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似乎又都有着相似的“成长秘密”。一、思想文化影响力大国崛起的秘密,各国学者众说纷纭。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
2、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多少年来,法兰西共和国一直以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影响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其根源也许就在于此。二、体制创新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他们
3、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纽约的证券交易早了三百年。继荷兰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三、学习与赶超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他们成为大国的谜底又在哪里呢?雄心勃勃的彼得沙皇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圣彼得堡,他要缩短的不仅是与欧洲的空间距离
4、,还有国家实力的差距。打开视野,向发达国家学习,无疑是后发国家走上强盛之路的开端。学习的目的是赶超。在历史上,像俄罗斯一样实施赶超战略的后发国家,还有德国和日本。他们构建的社会体制,他们所走过的现代化道路,和率先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四、科技创新能力500年争霸的历史一去不返了,无论是曾经的帝国,还是今天渴望强大的新兴力量,都必须更加理智地在21世纪寻找新的大国之路。如果说,60年前的大国多以军事力量作为崛起的杠杆,那么,今天则是以综合国力作为崛起的标志。如果说,60年前的霸权国家想要的是帝国,那么,今天的大国所要的则是市场。而占领市场的秘诀就是拥有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竞争力,那就是科
5、技创新的能力。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它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只有这样,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人认为美国要衰落了。他们看到美国钢铁工业和重工业的衰落,说美国要完蛋了。但他们没有看到美国在新兴的信息技术企业中的激烈竞争。美国实质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信息革命中占据了先机,为今日美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大国之谜倾情推出从11月29日开始,本报将每天推出一期,分别讲述这9个主要国家成为历史主角的秘密。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拉开了真正世界意义上的大国之旅的序幕。是什么让它们在16世纪初迅速
6、强大又迅速衰落?为什么大国之争一开始就是争夺海权?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决定性因素吗?荷兰:一个时常面对海潮威胁的国度,为什么能在17世纪成为世界的中心并以自己的名字标志整个世纪?英国:能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吗?它在18世纪、19世纪称雄世界近两百年的基础到底在哪里?法国:这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国度,凭借什么始终能够引领世界风潮?独特的法兰西精神究竟源自哪里?德国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度成为欧洲和东亚最强大的国家,并对英国及其他老牌强国构成严重威胁。德国,这个欧洲大陆民族国家中的姗姗来迟者在极短的时间一举站在巨人的行列中,原因何在?日本,这个曾在欧美列强的逼迫
7、下打开国门的小小岛国,是怎样迅速摆脱被奴役的地位的?俄罗斯(前苏联):崛起首先是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二次大战期间的成功。历史上的俄罗斯15世纪之后,已经没有人能够用武力使它屈服,为什么却经常从内部崩溃?1991年前苏联解体标志着前苏联(俄罗斯)崛起的中断和失败。它为什么总是集强大与羸弱于一身?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它是一个国民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国家,它的立国之本是什么?一个仅有200余年历史的新国家,凭什么执牛耳近一个世纪?中国崛起,无法走过去大国崛起的老路!时代条件为一切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遇。时代背景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要和平发展
8、,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安全战略选择中国要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安全,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目标,就应当率先倡导在安全战略的选择上实现“两个超越”:以互利共赢模式超越利益冲突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模式超越资本的盲目扩张模式全球化时代对中国的意义,就在于它同中国崛起同步发生、相伴而行。所谓中国崛起,是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过程。这条道路总共70年时间,中国已经走过了25年,还要再走40年。中国要实现这个历史任务,选择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惟一可行的道路。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现实利益的需要
9、,都不允许我们重蹈霸权战争的老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目标,是新世纪中国根本的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安全始终环绕的核心。中国崛起,无法走过去大国崛起的老路大国的崛起以及崛起的方式,是一个客观历史命运。它受到历史条件的严格规定和限制。18世纪和19世纪是英国世纪,英国工业、政治和帝国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最大的胜利,跃上了世界的巅峰,被视为“山顶圣城”。英国崛起的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代,作为“产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占有了先机之利;美国崛起的历史条件是金融寡头垄断和帝国主义战争时代,美国在欧洲列强的争斗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坐收渔人之利,由此夺取了处
10、世之优。正如罗斯福总统所说:美国是世界政治橄榄球赛场上的替补队员,它总是坐在后排,待到双方拼杀得精疲力尽时才上场收拾残局。这两个国家的崛起都没有避免血与火的战争方式。今天,中国要发展,更不可能离开大的国际环境的允许。如果说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条件已经出现了,那么,这个历史条件应当是、也只能是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作为一个后兴大国,能够避免依靠对外侵略、扩张以至发动战争去掠夺物质财富,而是可以通过全球化的物流交换方式和平地取得现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供给。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造就了全球的共同利益,为国家之间的安全关系注入了新的因素,开辟了各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11、与和平发展的前景和可能。时代条件为一切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平等的机遇。同处工业化时代,成功者是英国而非法国;同处帝国主义时代,崛起者是美国而非德国;同处冷战时代,苏联最终解体,美国独步天下。可见时代背景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要和平发展,还必须要有正确的安全战略选择。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必须牢牢把握住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机遇,始终走在全球化的前列,成为全球化的赢家,这是中国安全的根本保证。环顾当今世界,凡是全球化的落伍者和失败者,都迅速地被边缘化,在安全问题上无一例外地都遭到巨大的困境和压力。而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路线,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了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赶
12、超。尤其是始终遵循邓小平“抓住机遇”的思想,在25年的历程中,经受住了苏东剧变风浪的考验,顶住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把握住了“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提供的契机。其结果就是中国国力的巨大跃升。当中国在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下挺立在全球化的潮头之时,不仅全世界为之瞩目,而且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安全的实力基础和主动地位中国腾飞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进入新世纪头几年,有迹象显示,世界经济正在步入有史以来的第五个增长长周期。正当此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意味着中国正处于面对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的历史关节点,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维护战略机遇期的实现,对中国的发展尤为关
13、键。全球化时代,中国更要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全球化时代,在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中国要理直气壮、毫不动摇地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和民族国家体系的出现,是在全球化中形成的,民族国家在推进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殖民化方面,也就是说在推进资本的全球化扩张方面,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两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主权的独立运动,又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为市场经济在全世界的普及准备了政治前提。国家主权原则的确立及其实践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上功不可没。诚然,在全球化时代,随着世界整体化的加强,国家主权原则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这其中包括: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14、认同危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职能变革;全球政治对国家权力的挑战;全球公民社会在国家内外的兴起;国际组织对国家权力的超越和替代等等,导致了国家主权原则内涵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股趁势否定国家主权原则的潮流。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同处境,在主权安全主张上产生了历史性错位,当发达国家开始从国家相互间“让渡主权”中获得更多更大利益的时候,发展中国家尚处在需要强化主权,方能为自身融入全球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安全保障的历史阶段。某些霸权国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推行新干涉主义,以实行全球治理为口实,危害别国的主权安全。由此,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斗争构成了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维护安全的重大主题。中
15、国反对“台独”势力分裂行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斗争;俄罗斯重新强化国家权力,对国家现代化施行强力牵引的举措;一些中小国家反对美国借反恐推行新干涉主义的呼声,都反映了全球化时代需要继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这一历史要求。工业化时代,是大规模的实物经济时代,对市场的占有,对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源的依赖,是工业化时代的主要特征。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这种情况,曾经在历史上导致了国家利益的巨大冲突和整整一个时代的战乱与革命。全球化时代同时又使许多国家肩负起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当许多国家的居民掌握了现代信息的加工手段和整合手段之后
16、,对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争夺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再次成为国际关系的热点。国际社会和全球化中的国家会不会重蹈工业化时代西方列强打得头破血流的覆辙呢?会不会再出现一轮争夺资源的大拼杀呢?中国的惟一出路,是奉行互利共赢奉行国际政治现实主义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们,对此不抱乐观态度。但中国近年来和平发展的实践,正在做出另一种回答,即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安全模式,以打破政治僵局。欧洲的法国和德国曾经是世仇国家,法国与德国的不和造成了几个世纪欧洲的战乱。一旦法德捐弃前嫌,携起手来,从煤钢联营起步,走向欧洲原子能合作,进而发展出欧洲经济共同体,直到今天欧洲大联合局面的出现,欧洲就从根本上远离了战争。这个富有远见的
17、政治选择,不仅使法德从中受益,而且为整个欧洲赢得了持久的和平与繁荣,是战后欧洲实现和平崛起的真正秘诀。现代战争与不安全的根源,产生于旧有的生产方式之中。随着资本扩张的步伐迈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追逐利润的资本的逻辑也风行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看到,昔日小农经济造成的人口灾难正在被资本盲目扩张所造成的汽车灾难所替换;人们今天已不是在吃月饼,而是在吃昂贵的月饼包装;资源的浪费,贫富两极的分化,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失调这些已引起了人们高度的重视,并开始下大力进行改观。全球化时代最阴暗的画面,是无休止地追逐利润,引发为追逐控制权而展开的无休止争斗,连科技的进步也只
18、是为这种争斗提供先进手段、锻造未来的“黑客帝国”而已。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个基本矛盾,如今正在全球层面上发酵并毒化着环境。社会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以资本的增值为目的还是以人的幸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指归?这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与否的分水岭。中国要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安全,实现国家和平发展的目标,就应当率先倡导在安全战略的选择上实现“两个超越”:以互利共赢模式超越利益冲突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模式超越资本的盲目扩张模式。很显然,中国正在尽一切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军事力量观的嬗变与大国崛起作者:封永平文章来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7期
19、内容提要在现实主义理论视野中,军事力量具有权力与安全的双重属性,大国对权力和安全的追求在军事力量层面取得高度一致,这一点在大国崛起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实。军事力量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变量,也成为理解大国崛起的关键。二战特别是冷战后,军事力量在权力与安全中的效用发生了变化,导致人们的军事力量观发生转变,军事力量不再被简单地视作权力与安全的化身,出现了忽视、弱化军事力量的倾向。但战争和冲突的根源尚未消除,军事力量依然是保障大国权力与安全的重要工具。关键词军事力量大国崛起权力安全大国崛起是国家体系诞生以来常见的国际政治现象,从近代以来崛起的世界大国所选择的路径、手段、目标来看,军事力量往往成为大国崛起
20、的战略支柱,军事力量的兴衰同大国崛起的成败密不可分。本文拟从军事力量视角,从理论和历史两个方面,剖析军事力量与大国崛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军事力量观的嬗变,对新军事力量观提出质疑,以便更加准确地认识冷战后军事安全形势的新发展。一、军事力量客观性的现实主义理论诠释及其历史考察鉴于有史以来国际政治无间断的军事冲突的本质和现实,一位哲人曾说过,与其说战争是和平的交替,倒不如说和平是战争的间隙。尽管存在着林林总总的学派和理论,但就军事力量本身而言,冷战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无疑对此具有更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在大多数现实主义理论家的视野中,军事力量是权力(Power) 1
21、 的基础,几近成为权力的同义语。权力和军事力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权力通常被定义为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能力,或者是“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2 而军事力量则是国家必备的、有形的物质强制力量,属于权力的资源要素或潜在权力。二者之所以联系在一起,主要是由于权力易于体验却难以定义或衡量。3而权力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和容易衡量,于是枚举权力得以行使的基础或资源来衡量国家所拥有的权力大小就成了测度权力的通常做法。尽管权力的资源多种多样,但在现实主义看来,军事力量是最重要的权力资源。4对于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权力中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多给予充分肯定和推崇。恩格斯有句名言:没有暴力和冷酷无情
22、,历史也就不会取得任何成就。5爱德华卡尔明确指出了军事力量的权力意义。他说, “军事力量之所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最终手段是战争”。“潜在战争是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因素,军事力量也就因之成为公认的政治价值标准”。6肯尼斯沃尔兹也持同样观点:在政治领域,武力被视为终极手段。而在国际政治中武力不仅是终极手段,而且是首选和常用手段。7汉斯摩根索虽然在其名著国家间政治一书中试图对权力与武力在使用意义上予以区分, 8 但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言,“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在军事力量使用背后必然存在着政治的功能,也可以说是政治权力。米尔斯海默直接将权力视同于军事力量。他认为“在国际
23、政治中,一国的有效权力是指它的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以及与对手的军事实力对比的情况”。他自己也承认:“我主要从军事角度来定义权力,因为进攻性现实主义把这种力量看成国际政治的最后手段”9。上述学者关于军事力量权力属性的解释,实际上都影射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潜在权力的军事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权力。因此,权力明显具有的军事力量特征使得“国际政治权力= 国力= 军事力量的公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10除了军事力量所具有的权力属性外,军事力量还被赋予了安全属性。军事力量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战争,但军事力量并不必然表现为战争,它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用奥尔特加加希特的话说,限制武力作为政治
24、领域的终极手段意味着“使武力服从于理性手段”。11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国际政治层面军事力量的作用类似于罢工在劳资谈判中所起的作用。罢工的代价使罢工很少真正发生,但可能性却始终存在。所有现实主义理论流派都建立在一个最基本而有效的命题上: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中。12无政府状态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没有任何超级权威阻止国家之间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自助便成为无政府状态下的必然行为准则。13这样,安全就成了国际体系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军事力量便成为国家自我保护的唯一可依赖的力量。正如英国学者F. S. 诺森奇所说,世界的现实生活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国家对自己的防卫最后还得靠自身的实力。14 在一个
25、始终存在安全竞争和战争危险的世界里,军事力量一直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放弃军事安全考虑。而国家对安全的追求无法通过对自身的内省而获得,只能通过与其邻国相比才能获得。出于安全和自保,国家要求自身发展得比邻国更为强大,以邻国的弱化为代价来扩大自身的权势。15正如卡尔所指出的,一个国家所进行的最重大的战争是为了加强本国的军事实力,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防止另外一个国家加强军事实力。16因此,国家只有崛起成为国际体系中拥有超强军事力量的国家才能确保自身安全,或者说,一个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办法就是成为体系中的最强大国家。从上文探讨的军事力量与权力和安全的关系看,国家对安全和权力最大化的追求
26、在军事力量层面上取得了高度一致,军事力量因而成为大国崛起的核心构成和象征。在英文中,大国和权力是同一个单词( Power) ,大国必须是军事强国似乎不言自明。17 从历史上看,先后崛起的世界大国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16 世纪欧洲王朝的竞争中崛起的西班牙,其军事力量在陆上超过法国,在海上超过英国。训练有素的西班牙步兵团是欧洲战场上战斗力最强的作战队伍。18 由大型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雄霸海上,保证了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的第一号军事强国。17世纪崛起的荷兰拥有庞大舰队,确保了其“海上马车夫”地位。仅1644 年,荷兰即拥有1000 余艘战舰用来保护商业,其舰船总数几乎超过英法两国海军总和的一倍
27、。19 路易十四时期崛起的法国的强盛建立在其固有的军事力量上,到1710 年法国军队人数已从过去微不足道的3 万人激增至35 万人, 20 规模雄踞欧洲榜首。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更是缔造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强大军队,几乎征服了欧洲大陆。从16 世纪开始,经过三百多年时间,欧洲岛国英国一如西班牙、荷兰那样靠强大的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地位。19 世纪末,英国终于建立起史无前例的、地跨五大洲的殖民帝国。对此,阿尔弗雷德马汉一语中的:多少世纪以来,英国商业的发展,领土的完整,富裕帝国的存在和世界大国的地位,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21 美国真正成为世界性强国是在其军事力量走向世界之后。19 世纪
28、末经济已实现起飞的美国国际影响力极为有限,仅仅被视为国际体系中的二流国家。22而二战结束时,美国建起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与此相适应,美国的影响力空前壮大,权力触角遍及全球,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霸主。长久以来存在的将军事力量视同大国权力与安全的倾向,实际上暗含着大国崛起的战争转化逻辑,以至于大国被定义为有能力在战争中取胜的国家。23 卡尔也持同样观点:一个国家之所以被承认为大国,往往因为它是大规模战争的战胜国。24这一点似乎在大国崛起的实践中找到了证据。过去5 个世纪的大国崛起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荷兰在抗击西班牙人战争的胜利之后赢得了独立,并由此奠定了领先国家的地位。法国通过三十年战争及其后1657 年和1667 年的两次对西战争,得以取代西班牙崛起为欧洲头号陆上强权。英国的崛起始于16 世纪末的伊丽莎白时代,到19世纪初击败拿破仑帝国而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间,英国先后向当时的海上及欧洲霸权国发起挑战。1588 年,英国海军先是在大西洋一举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继而从1652 年开始,又三次向荷兰开战,彻底摧毁了荷兰殖民及海上优势。18 世纪英国又开始同仅有的劲敌法国展开激烈的霸权争夺,1689 - 1815 年先后与法国进行了7 次重大战争。特别是1805 年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的胜利,标志着英国在海上彻底战胜法国,确立起长达百余年的海上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