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754.43KB ,
资源ID:162021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2021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生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考点1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点2 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015安徽卷)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下表列出的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选项抗体肽链合成场所抗体加工场所A游离的核糖体细胞质基质、内质网B溶酶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溶酶体、内质网D内质网、高尔基体答案D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后,直接进入内质网,在内质网中经过折叠包装以小泡的形式从内质网中排除,然后,再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经过一定的修饰之后,在从高尔基体上以出芽的形式被高尔基体的包被,以小泡形式逐渐接近细胞膜,再与

2、细胞膜融合,蛋白质排除细胞。D正确。专题三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2015新课标卷)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 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C)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0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解析】本题通过不同条件下幼根对离子吸收量实验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17oC条件

3、下氮气(缺氧)环境下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量比氧气条件下低,说明幼根吸收离子需要消耗ATP,与空气环境相比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离子的吸收,A正确,C、D错误。空气中培养,温度为17oC,离子吸收量明显高于3oC,可知该植物幼根对离子吸收与温度有关,B错误。(2015新课标卷)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胞吐作用的理解与判断,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较小。胞吐是指大分子物质形成囊泡移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大

4、分子物质排除细胞的现象。A、C、D项皆属于胞吐作用;B项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是通过核孔,不形成囊泡,不属于胞吐作用。专题四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点1 酶与ATP考点2 细胞呼吸(2015安徽卷)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 (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_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

5、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O2浓度。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_,b._。 答案(1) 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 CO2 O2 (2) a、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 b、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解析(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

6、(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根据可重复性原则,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 考点3 光合作用(2015福建卷)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光合

7、作用暗反应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 B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 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过程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2015安徽卷)右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

8、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CO2+C5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不参与CO2的固定,A错误;CO2+C52C3是二氧化碳的固定,H 不参与CO2的固定反应,B错误;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再形成C3,称为卡尔文循环,C正确;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在短时间内,造成H和ATP减少,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错误。(2015重庆卷)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

9、了相应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黑暗条件下增大,减小B. 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增大C. 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保持不变D. 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减小,增大, 【解析】黑暗条件下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胞外CO2浓度会增大,而胞外O2浓度会减小,A项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同样会导致胞外CO2浓度会增大,而O2浓度会减小,B项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胞外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保持稳定,C项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该植物需从外界吸收CO2而释放O2,导致CO2浓度会减小,O2浓度增大,D项正

10、确。( 2015新课标卷)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D组(对照组):光

11、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 ,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还原型辅酶II【解析】(1)在该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D组,其是全光照135s,而

12、C组实验的处理是光照和黑暗交替进行,即其仅用了D组的一半时间的光照,但却合成的有机物的量是94%(D组为100%),故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C组光照时间的缩短,说明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些反应,如暗反应不需要光照,而这个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2)光合作用过程有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必须在光下进行,其将水分解,产生ATP和还原型辅酶II(H)用于暗反应。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光照时间间隔的减少,光照频率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能够及时被利用与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1 细

13、胞的增殖考点2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2015重庆卷)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 线粒体的功能 B. 发育的全能性C.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 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解析】胚胎干细胞发育的全能性高于胰腺腺泡细胞,B项错误;由于胰腺腺泡细胞需分泌消化酶,因此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数量较多,同时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可见C、D项均错误;线粒体在不同的细胞中均是提供能量,因此A项正确。专题七 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考点2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2015安徽卷)Q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RNA)是

14、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RNA。A.Q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的过程B.Q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解析Q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单链相同的子代RNA,所以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RNA模板翻译出的肽链至少三条,C错误;由题意可知:有QRNA复制酶,QRNA的复制才能进行

15、,Q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QRNA的复制之前, D错误。(2015新课标卷)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 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而朊粒为蛋白质,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A错误;朊

16、粒通过诱导正常的蛋白质转变为PrPBc (朊粒)而实现朊粒的增殖,而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是细胞的二分裂,B错误;“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 (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发生了变化,C正确;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是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变化,遗传信息存在于基因上,它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才能形成相应的蛋白质,D错误。(2015重庆卷) 结合题图5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 核酸苷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

17、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解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着遗传信息,A项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构成基因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其碱基排列顺序不同,D项错误。(2015新课标卷)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处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

18、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组别乙烯释放量(Lkg-1h-1)20d35d40d45d2715952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 组,其原因是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组。(1)X基因和Y基因(2分) X基因Y基因和反义X基因(3分)(2)A (2分)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果实乙烯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B(

19、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1)B组果实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乙烯释放量比对照组在相应天数要少,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C组乙烯释放量为零,说明反义X或Y基因抑制X基因或Y基因表达后,就影响了乙烯的合成,因此,对照组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X、Y ;B组除X、Y基因 以外还有反义X基因与乙烯含量有关。(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A组在相同天数释放的乙烯最多,因此三组果实中A组成熟最早;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存储时间较长的应该是B组,因为A组35天后释放较多的乙烯,B组释放乙烯量少。专题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1 基因的

20、分离定律(2015新课标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 ,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1:1 1:2:1 0.5(2)A基因纯合致死 1:1(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21、一种基因型”,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2Aa:1aa,则A的基因频率为为0.5。(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第一代Aa:aa=2: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1,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Aa:aa=1:4:4,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考点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15福建卷)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

22、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

23、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答案(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颜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遗传规律、染色体变异和多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1)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所以在体表颜色性状中,黄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均为纯合子,颜色中黑眼位显性

24、性状,所以亲本红眼黄体鳟鱼基因型为aaBB。(2)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会出现性状重组,则还应该出现红眼黑体个体,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双隐性aabb个体表现为黑眼黑体。(3)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为aaBB,黑眼黑体推测基因型为aabb或A-bb,若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黄体即说明有aabb。(4)父本为黑眼黑体鳟鱼,配子应为ab或Ab,母本为红眼黄体,热休克法法抑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即配子为aaBB,形成黑眼黄体,两对均是显性性状,所以三倍体鱼的基因型为AaaBBb。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以高度不育。易错警示写三倍体基因型时,注意结合表现型特点。(2015安徽卷)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5、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 _中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B和b基因进行测序并比较,发现b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

26、能出现_或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在火鸡(ZW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体,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注:WW胚胎致死)。这种情况下,后代总是雄性,其原因是_。 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 6 1/3 (2) 显性 隐性 (3) 提前终止 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4) 卵细胞只与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结合,产生的ZZ为雄性,WW胚胎致死 解析(1)由题意可知亲本的一只黑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tC,一只白羽短腿鸡的基因型为bbCtC,得到F1的基因型为BbCC:BbCtC:BbCtCt=1:2:1,其中BbCtCt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正常:蓝羽短腿=1:2;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的表现型的种类数为32=6种,其中蓝羽短腿鸡BbCtC所占比例为1/22/3=1/3。(2)由于CtC为短腿,所以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t是显性基因;由于CtC没有死亡,而CtCt胚胎致死,所以在控制死亡效应上,Ct是隐性基因。据此推测,b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提前终止或者从缺失部位以后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4)这种情况下,雌鸡的染色体组成为ZW,形成的雌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Z或W,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