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4.08KB ,
资源ID:161981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198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绍兴市国内合作交流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绍兴市国内合作交流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1、3、区域合作取得新进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在交通、旅游、科技、环保、港口、金融等专题领域取得广泛的合作成果。着力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重点推动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项目合作,不断完善合作框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加快浙东经济合作与交流步伐,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合作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依托周边合作城市港口、物流、渔业等优势,建立出口加工区和港口分公司,有力推动了临江(海)产业的发展。 4、“山海协作”进一步深化。五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统筹区域

2、发展、加快产业转型的主题,立足我市与对口支援地区区域特点,扎实有序地开展“山海协作”工作。与衢州市展开合作交流,达成合作项目50个,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超过80%。组织参与高层互访、项目洽谈和签约活动12次;无偿捐赠山海协作促进中心建设资金1000万元;同步推进山海协作促进中心建设;完成80个新农村建设项目;组织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200名,培训劳务4000人以上,实现劳动力转移20000人以上。5、对口支援获阶段性成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市建立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截止2010年底,累计派出援建人员达1000人次,其中卫生系统共派出

3、医疗队19支,医务人员190人次,教育系统共派出支教队4批次,支教人员28人次;四川青川灾后重建绍兴市全额投资计5.3亿元资金全部到位,60余个全额投资类和补助资金类援建项目已建成完工。对口支援重庆市涪陵成果显著,五年来,高层互访及合作交流活动10次以上,达成经济合作项目7个,建设“移民新村示范工程”项目5个,社会公益事业援建项目7个。积极开展以剑阁、青川两县为重点的对口帮扶工作,合作建设 “扶贫新村示范工程”30个;培训农民5000人,农村基层干部2500人次,实现劳动力转移4000多人,援建公益项目15个。全面启动对口新疆阿瓦提县的支援工作,现已完成援建指挥部的组建、2011年援建项目计划

4、已全部落实并实施,为扎实开展后续援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6、政策与服务支撑体系日益健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和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利用内资、接轨上海、山海协作等系列配套文件。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参与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和山海协作工程。构筑覆盖市县两级的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网络,逐步建立指导、服务、激励、保障等“多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完善规范、有序、顺畅、高效的工作流程,扎实推进国内合作交流信息与服务平台建设。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市国内合作交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市合作交流工作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部门和地区之间不平衡,工

5、作开展的进度不一致;二是政策实施力度有待加强,关注层次亟需提高;三是合作交流领域需要拓宽,内容有待充实;四是推进合作交流工作的机制不够完善,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二)发展背景“十二五”是绍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我市国内合作交流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世界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更加复杂。这要求我市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着力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内对外开放格

6、局。国内环境: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国家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四大机制,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和区域间的经贸合作。区域环境: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全面实施,极大地加快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和浙东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日益完善,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山海协作工程”的深入推进;援疆、援藏、援青等支援西部发展项目的有序开展,引领我市合作交流工作进入了崭新的

7、发展阶段。自身发展环境:绍兴自然资源并不丰富,生产要素制约矛盾日显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繁重,周边城市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促进要素流动和拓展发展空间势在必行。必须进一步统筹省市内外、区域之间的多种要素资源,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加强合作交流,利用特有的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吸收和集聚人才、资金、技术、项目等要素落户绍兴,服务绍兴经济。同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牢固树立统筹区域发展的思路,服从、服务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合作双赢的原则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区域合作和经贸合作。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

8、导,按照 “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立足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主线,深化合作交流,遵循“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突出重点,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健全机构,强化保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力争国内合作交流走在前列,为绍兴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政府推动为先导、市场运作为主导、以企业参与为主体,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以政策规划为导向

9、,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在区域内外的合作交流中寻求发展机遇,形成互促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明确我市在国内区域发展中的定位,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我市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加强统筹协调,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要素整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长三角地区和对口支援地区为重点,以资源开发、市场拓展、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为重点合作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同时根据不同合作地区和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交流,实现合作各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统

10、筹协调,内外联动。统筹省市内外、区域之间的多种要素资源,立足我市产业分工特点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完善专业委员会、节点县(市)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使国内合作交流成为推动绍兴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内外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完善机制,合力推进。全市各级要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市和县(市、区)、职能部门和各有关单位分工协作、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构筑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国内合作交流新格局,成为绍兴加快转变经济

11、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绍兴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贡献。形成长三角、杭州都市经济圈、浙东经济合作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逐步形成长三角、杭州都市经济圈、浙东经济合作区区域内城市间政府部门交流、企业合作和民间交往相结合的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区域协调组织的核心与主导作用,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规划、市场、交通、港口、产业、信息、科技、人才、旅游、环保等多个层面的专题合作取得新进展,逐步形成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牌共推、市场共构、社会共享的开放型经济区域。每年

12、集中组织及参与长三角、杭州都市经济圈、浙东经济合作区区域合作活动,开展区域项目和课题合作15个以上。形成国内优秀项目、人才和科技的重要集聚地。完善和优化国内“引进来”工作的政策、体制、环境和服务,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及城市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招商选资格局和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重点的招才引智格局进一步确立,逐步使我市成为国内优秀项目、人才和科技的重要集聚地。五年内争取国内协议引进省外资金与实际引进省外资金年均递增10%以上,累计分别达到450亿元与270亿元。形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走出去”格局。国内“走出去”发展的政策引导、平台体系及合作载体进一步完善,舆论环境、体制及政策

13、环境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合作地区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健康、协调的国内“走出去”格局。至2015年,累计签订合作项目400个,总投资100亿元。以区域中心城市及省会城市为核心的越商营销网络进一步完善,绍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新增销售绍兴产品400亿元。形成良好的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新局面。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工程”,扩大领域,提升层次,推进合作;重庆涪陵对口支援和四川贫困地区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新实效;援建新疆阿瓦提县的工作提前实现规划目标;对口援藏和援青工作获得新进展。达成山海协作和对口援建项目200个,组织培训并转移劳动力2万人次;建设新农村示范点累计达到

14、30个,援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累计达到20项。形成完善的国内合作交流服务体系。完善政策及配套体系建设,财政、产业导向、人才科技服务保障等政策引导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完善合作交流的协调机制,形成条块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的合力推进机制。完善市和县(市)、区两级合作交流系统的职能,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相关资源,形成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工作网络。绍兴市国内合作交流发展“十二五”时期主要指标领域指标名称(单位)“十一五”成绩“十二五”目标值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活动(次)10开展区域合作专题(个)1215“引进来”省外引进内资项目(个)134200省外引进内资额(亿元)225450省外引

15、进内资到位额(亿元)270引进国内重大机构(家)4050科技合作、成果引进(项)350500“走出去”对外投资(国内)合作项目(个)430400对外投资(国内)投资额(亿元)264100新增销售绍兴产品(亿元)山海协作及对口支援山海协作及对口支援项目(个)124组织培训并转移劳动力(人次)2500020000建设新农村示范点(个)3530援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个)720三、拓展区域合作领域,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以“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建设都市圈,促进区域联动”为合作交流主格调,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组织的共建,落实共同发展协议及合作专题,推

16、进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深化区域合作城市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内规划衔接、政策协调、项目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协商沟通,以加快嘉绍跨江通道、杭甬客运专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加大市场、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对接步伐,推进生产要素以及商品、服务等自由流动,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格局,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中提升绍兴城市综合竞争力。(一)积极推进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活动加强与上海的产业合作与对接。上海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是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依托上海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挥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优势,

17、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推进生产服务型、知识型及都市型等现代服务业的对接,重点加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创意、旅游、会展和中介服务业的合作,提升绍兴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健全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合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共同建设一批国家级创业创新平台和载体,有序推进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协同建设统一开放市场体系,构筑一批有效促进区域合作交流的人才、科技等公共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区域内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等市场网络的发展;主动参与以科技、产权为重点的区域要素市场共建;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制度体系,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合作与沟通,为

18、区域内市场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加强科教、人才、文化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学研合作,使我市成为苏、浙、沪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力支持和鼓励长三角其他城市的高等院校来绍兴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提升我市高等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深化紧缺人才培养、人才市场互设窗口、异地人事代理和人事考试相关资格证书互认等专项合作,完善绍兴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人才交流机制,构筑长三角南翼人才高地。推进文化体制的转型和合作机制的创建,共同构建完善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民间社团组织作用,开展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全面提升绍兴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文化大市”建设。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一体化专题合作。编制实施一批

19、专项规划,重点开展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推进长三角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省际和省内城际轨道交通建设,促进我市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二)深入推进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加快推动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实施。以规划实施为抓手,抓好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接,强化空间连接;完善教育、人力资源、公交、医保、邮政、通讯、旅游等民生合作项目,配合做好产业、信息、金融、轨道交通等现代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项规划。发挥专委会作用,逐步健全工作机制。以组织实施合作共建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和指导性优势,

20、务实抓好合作项目的前期调研协调和实施阶段的落实推进工作。对已组建的14个专业委员会要结合都市圈实际和绍兴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机构建设,密切各专委会与合作交流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定期联络和信息共享,建立常态化的联络沟通机制。开展重点项目合作,落实项目推进举措。继续推进交通路网建设、生态环境共同治理、旅游品牌推介和改善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整合媒体宣传资源,提升对外宣传形象。围绕“扩大杭州都市经济圈影响力”这一目标,结合绍兴人文、产业、环境、区位等特点,制订宣传品牌计划,强化我市对外宣传力度,积极深入地开展我市媒体与其它城市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做好市长联席会议、重大合作项目以及

21、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展示都市经济圈合作成果。(三)全面推进浙东合作区经济联动发展 认真编制发展规划。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为依托,认真组织力量编制浙东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及各项配套措施,推动宁波都市圈的建立。在浙东经济合作区市长联席会议办公室的牵头下,结合绍兴地方实际,力争规划既符合浙东五市联合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更充分显现绍兴块状经济发展特色。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绍兴市滨海产业集聚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九大产业集聚区之一,绍兴要借助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好海洋经济产业平台,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下扬长避短、协调发展,全面深化与浙东城市各

22、领域的合作,探索以海洋产业带动其它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 继续深化港航联盟战略。抓好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区域合作城市港口、物流、渔业的优势,建立出口加工区,推动临江(海)产业的发展;继续推进共用航道、锚地、集疏运大桥建设,充分发挥组合港的集成效益和品牌效益;推动干支相连、功能错位和资源互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港航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区域竞争力。四、加大“引进来”力度,促进发展模式转型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立足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围绕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建设创新型城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拓宽渠道,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

23、,加大国内招商引资和引才、引智工作力度,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外力支持。(一)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项目的资金引进力度以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为主攻方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建设合作载体,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促进“以民引商”、“以商引商”。在招商对象方面,注重加强与国内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特别要深化与大型国企的对接合作,并促进专业性中介机构来绍设立分支机构。围绕建设国际化特色产业城市的目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促进我市传统产业的

24、转型升级。大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形成具有绍兴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系。促进产业及配套园区的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建立一批对接合作产业基地,吸引大型国企落地入园。支持大型国企兼并重组市内企业,鼓励企业与大型国企嫁接,引导企业围绕大型国企完善产业链条提供合作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围绕加快建设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农业的目标,通过加强引进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产品标准化、农业经济生态化,实现农业稳定生产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围绕交通、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开展合作,加快推进一批有助夯实发展基

25、础、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绍兴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为目标,进一步拓宽投资领域,通过外引内联、收购兼并、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使内资项目成为我市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业的供应支撑平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服务平台等现代服务业“四大平台”建设的重要力量。(二)积极推进市外越商回归工程牢固树立“立足绍兴做强绍兴”理念,大力发展市外越商“回归经济”。围绕项目回归、资本回流、企业回迁三大重点,制定越商“回归经济”投资促进政策,进一步完善越商回乡投资服务机制,鼓励和吸引以越商为基础的浙商回乡投资创业,促进各类优质要素向绍兴集聚,实现越商与

26、绍兴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完善在外越商资料库,建立越商回乡创业信息平台,形成越商回乡投资的长效机制,积极引导在外越商回乡发展。定期举办越商论坛和乡情恳谈会,开展经常性交流活动,增强外地越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挥越商促进会以及异地绍兴商会等社会机构的作用,拓宽联系桥梁和渠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降低在外越商回归发展的商务成本,加速推进资本“反哺”向人才“反哺”发展。拓宽越商回归领域,加大越商“回归经济”工作力度。除限制和禁止类项目外,所有生产服务领域向越商开放,重点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的投资。支持回归越商以资本、技术研发或品牌为纽带,兼并重组本地企业,培育一批企业战略

27、联盟;参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参与我市现代产业集群基地打造;支持回归越商建立地区企业总部或研发、销售中心;支持回归越商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三)着力开展人才、科技合作交流围绕“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营造优良的创业环境、法制环境与社会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与服务保障,坚持引资和引智、引技并重,强化科技领域的对接合作,积极引导市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高新技术企业与大型国企及所属的科研机构开展对接合作,不断提高绍兴的要素集聚能力。按照构筑长三角南翼人才高地的发展要求,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发挥人才市场中介作用,引进我

28、市急需的紧缺人才。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柔性流动方式来绍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合作交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创业平台建设,为来绍创业的优秀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加大科技合作投入力度,促进我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学术交流。强化企业在科技合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和平台建设,为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外部科技、市场资源创造条件。五、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围绕“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实施,立足于我市的产业与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实施国内“走出去”战略,在合作交流中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地位,发展绍兴人经济。鼓励更多企业走出绍兴,积极参与全国的资源要素分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