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74.23KB ,
资源ID:161895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189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工程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工程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

1、三、高程控制网建立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Zeiss DINI10电子水准仪(精度0.3mm/km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 场区内至少

2、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 2. 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合差(mm): L -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2)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要求 四、0.00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3、。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二轴线投测方法 1. 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2. 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

4、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线各一条, 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4:表4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钢混结构1/2000016mm4 3. 该工程-20.00米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

5、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20.00米以上,可采用轴线交会法或内控法。在-20.00米层适当的平面位置测设轴线控制点(图3),作为该平面层以上层面轴线控制的依据。采用激光准直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 4. 内控法轴线投测 20.000米层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每一流水段至少2-3个内控基准点),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

6、15cm15cm) 。图3 内控法基准点埋设竖向投测前,应对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高 度(m)允许误差(mm)每 层3H30m30mH60m10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准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调校到准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

7、-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5.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1米线或结构1米线。(1米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6.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基础验线时,允许

8、偏差如下: L 30 m 允许偏差5 mm 三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或护坡桩的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护坡桩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

9、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3.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五、0.00以上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对于局部层的建筑物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外控法),对于不能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的层面应采用内控法。在建筑物-20.000米内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指向仪,向上传递轴线平面位置。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 1. 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2. 2

10、. 柱子垂直度检测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3. 3. 柱顶及平台模板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三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和平台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 1.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

11、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2. 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高 度 (m) 3.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磁浮列车的速度与测量工程上海的标志性建设磁悬浮列车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这是国际上首列商业运行的磁浮列车,另一方面时速430公里的速度仅次于飞机运行的速度。人们关心,磁浮列车的高速度和舒适度以什么来保证呢? 上海的

12、高速磁浮工程西起地铁二号线龙阳路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全场30公里的测量工程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精度要求高,1毫米超常规测量;二是控制点位稳定性差,在上海的软土地基上作1毫米精测难度大;三是控制点破坏严重,边施工边测量突发因素多;四是时间要求紧;五是施测线路长,段与段间的衔接问题多。面对这一个个难啃的骨头,上海市测绘院的工程技术人员坚信:一个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科技手段的更新,应用方式的革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磁浮工程的1毫米同样离不开这三个要素。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装备上作了大量的配置,又在方法上慎之又慎,取得了成功。 在轨道梁架设、轨道梁精调时,需要在盖梁和轨道梁顶建立高程控制网,在地

13、面上布设的水准点与盖梁顶和轨道梁顶平均高差从3米至10米不等,如何快速、高精度地将地面点的高程传递到盖梁和轨道梁上,是高程控制测量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运用了所有的城市常规测量的方法都达不到1毫米的精度,最后从大学教科书上得到启示,研究使用了不量仪器高、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也使常规的以厘米计算精度的土建工程测量提高到以毫米计算的新高度。这个项目的研究,也使上海市测绘院的测量速度和精度都比其他单位高出一筹。 为了1毫米的测量精度,超常规的测量手段一直伴随着磁浮测量工程的方方面面。基于磁浮工程的精度要求极高,而上海又是软土地基的现实,为了准确反映控制点点位变化,磁浮

14、工程的首级控制点全部采用了深埋桩的方式,桩深30米,并直入地下持力层,确保了整个精密平面控制网的精确无误。设立基岩点,投入大收效也大,高程和平面控制网的精度得到保证。从中,上海市测绘院的工程技术人员普遍感到自己的专业有了拓展。 GPS测量已经是非常普遍且常用的手段了,但为了保证城市控制点的准确无误,他们尝试了一切可以应用的方法。 测量机器人的使用也是上海第一次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新事物。当时曾有七台测量机器人提供使用,只有一台真正能够达到磁浮测量要求的精度。测量机器人的最大优势是自动照准,精度高、速度快,可提高工效三分之一,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为了保证磁浮工程的速度和精度,上海市测绘

15、院的小改小革不断,针对磁浮特殊工程,他们研制了不少特殊的测量装置。如目标杆的研制,为了在盖梁上进行支座的精密定位。测量线尺的研制,为了对离地面较高部位的盖梁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应用铟钢线尺,采用垂悬法进行观测,解决了这个问题。强制归心标的研制,为了防止归心标受日光照射产生扭曲,改制后的归心标,更加便于观测。其它测量量具的制作也都体现了确保精度1毫米的指导思想。 上海的高速磁浮列车时速430公里,磁浮运行时悬浮于轨道上面,没有轮轨摩擦,没有粘着极限速度等问题,它之所以能够平稳舒适、安全无噪声,完全与测量精度有关,它的安全度和舒适度,是由测量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奠定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6、码头工程控制测量及放样措施码头工程测量控制及放样措施1工程概况:本工程中-码头排架间距7.0米,浮码头固定栈桥为20米和16米跨长预应力空心大板,其基桩均为嵌岩灌注桩。撑杆墩、系缆墩为现浇墩台,基桩为预应力方桩。2现有资料:施工图纸一套,业主测量控制点传真件一份。2.1业主控制点复测情况:在接到业主测量控制点传真件后,经监理交桩我们马上对平面控制点J1、J2、J3三点进行了复测,复测结果数据见下表:表 12.2码头起始控制依据:经与监理及业主等单位协商,*码头工程采用J2点作为测量控制起算点,以J2至J3的方位作为起算方位,以J2至J1的方位为校核方位,进行该工程的控制点加密及施工放样

17、。3平面控制点加密:为了轴线控制及施工放样方便,在码头附近按支导线法加密了K1、K2、K3三点,。按国家三角测量四等精度要求施测。加密点实测坐标成果如下:坐标点名 XnbspYnbspK1 nbsp3214211312nbsp41365718194nbspK2nbsp3214262 603nbsp41365782305nbspK3nbsp32142313761 nbsp41365841552nbsp4高程控制:业主的传真件要求以T8为高程起测点,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T8离码头位置较远,经与监理、业主、设计协商,决定以距码头较近的BM点H=4.628m(黄海高程)经校核后作为码头高程起测

18、点。复核数据见表1。4.1高程换算:设计图纸中的高程*江理论最低潮面为基点,1985国家高程基准-*江理论最低潮面=3.4m,所以BM点的高程换算为图纸高程相当于4.628+3.4= 8.028m.4.2高程点加密:为了施工放样方便,分别在1#栈桥、2#栈桥附近引测了 G1、G2两个加密点,按四等水准要求测设,点位高程如下:HG1=7.20m HG2=7.25m5轴线测设:轴线按一级导线要求测设,具体见*码头工程轴线定位测量记录(附表 1)。6施工放样:该工程测量放样的关键是灌注桩钻孔定位测量,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决定用一台全站仪定位,一台经纬仪在另一测站校核具体见灌注桩钻孔

19、定位测量(附表2),测设按二级导线要求进行。7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及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取得似类工程变形观测经验的有效举措措,该工程施工期间进行施工变形监测。重点针对灌注桩、预应力方桩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变形观测的工作基点埋设方法及观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沉降观测点与位移观测点必须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埋设位置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埋设方法及观测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进行。在变形观测系统建立初期,连续观测两次或数次,取连续观测有效值的均值作为观测的首次基准值。埋设的观测点稳固后,立即进行第一次观测。施工期间,每增加一次荷载就观测一次,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观测周期。所有观测资料均认

20、真检查,并及时整理,合理分析。判断观测成果是否符合正常变化规律;如果发现异常观测值和异常变化,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报告监理、设计等。8竣工测量及资料管理竣工后及时完成竣工地形图的测量,测量资料从工程开工开始积累。包括工程测量控制点交接资料、控制点复核资料、加密资料、施工放样定位资料、沉降、位移观测资料、砼浇筑形体检查单、监理设计要求提供的资料等。需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备案的测量资料及时报批。除监理工程师有特殊要求的所有测量资料均应按照质保体系中相应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9设备配置、人员组织:根据该工程规模较小,建(构)筑物相对集中,相互关系较为简单的具体情况,仪器配置如下:全站仪一台、J2经

21、纬仪一台、S3水准仪一台及其他所需的附属工具。具体见下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配备数量备注1全站仪 nbspGTS-225套nbsp1nbsp2经纬仪nbspJ2台 nbsp1nbsp3水准仪nbspS3nbsp4钢尺 nbsp50m把nbsp5nbsp30m nbsp6皮尺nbsp7塔尺nbsp5m人员组织如下:工程师两名、技术员两名。8施工过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计划:8.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满足本工程的测量精度要求。8.2所有的控制、放样均应有原始记录,记录本不得涂改,不得任意撕毁。8.3放样必须有定位记录,技术复核记录。8.4轴线、桩位等重要部位的定位记录须报监理工程师批准。8.5

22、定期对轴线点、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8.6测量人员持测绘工作证上岗;测量仪器均有检定证书,并定期自检及送检。测量新技术在长江水文工作中的应用为打破传统的测绘手段和测绘模式,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加大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的力度,重视高科技投入。目前,该局已引进开发四种品牌的GPS卫星定位系统20套,在长江防洪、水下地形、固定断面及其他水文测验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DGPS与MD300测深系统的结合在长程水道地形测量及湖泊测量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红外仪、微波定位仪、数字化仪、绘图仪、扫描系统的已得到开发应用。现已完成GIS的前期调研工作,为全面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作好了准备。高新

23、技术的引进、先进仪器的应用,使测绘生产向智能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成为现实。GPS新技术在抗洪减灾中的应用GPS具有全球性、连续性和全天候的特点,是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测量技术。GPS静态定位可达毫米级精度,动态测量一般可达亚米级精度,配合先进的测深系统和Hypack软件,可以实时监测,现场成图。在河道、湖泊、水库的水下地形测量中大大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水下地形图的质量和时效性。对堤防险工险段、水库大坝、滑坡泥石流的监测显示了其高新技术的优越性,可实日十监测险情,为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1995年水利部利用芬兰政府贷款,引进了GPS等一批高科技产品。几年来,这些设备在长江流域水资源监测与开发中

24、发挥了重要作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在1996、1998和1999年的长江大洪水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长江险工险段监测、长江水道地形测量、洞庭湖与都阳湖的水域监测、长江堤防安全监测和流量测验等方面,显示了其高新技术的优越性,谱写了高科技抗洪减灾的新篇章。GPS定位技术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精度高、作业周期短、成本消耗少、劳动强度小等优点,而且它可以全天候作业,不受地形及通视条件的限制,因而受到测量界的高度重视。GPS与测深仪结合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水下地貌信息。1抗洪抢险实时监测堤防工程在防汛抗洪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长江中下游堤防长约3万余km,其中干堤3600km。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许多

25、堤段堤外无滩、堤岸合一,迎流顶冲,堤岸崩塌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堤防的安全。实时监测险工险段,直观反映河床以及近岸受水流冲刷情况,对防汛抢险决策十分重要。对险工险段监测就是适时施测大比例尺水下地形图。由于作业效率低,成图时间长,采用常规方法根本无法进行实时监测。长委水文局应用GPS水道测量系统采集数据,利用先进的Hypack软件可以实行现场成图,并及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险工险段监测报告,对河床局部冲淤变化、冲刷坑的部位和高程、深泓线变化、岸堤变化等进行定量分析,提供险工险段的险情,并向防汛指挥部门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抛石护岸、修筑子堤等。还利用GPS系统监测荆江大堤、武汉大堤、黄广大堤、无为大

26、堤、汉江遥堤等。并对重点护岸险工段沙市、盐观、祁冲、灵黄、郝穴、监利、龙王庙、月亮湾、水口、下关、浦口、西坝、梅大等江段,每年进行25次1:10001:2000堤防险工测量,并进行分析,为防汛抢险提供了重要依据。2长江水道地形测量对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包括部分重要文流)冲积性河道,一般5年施测一次1:10000水下地形,特大洪、枯水年适当增加测次。如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长委水文局及时安排了长江中下游1:10000长程水道地形测量,施测的范围从宜昌直至吴松口。长江宜昌至吴淞口长约1790km,应用常规方法进行一次长程水道地形测量,从外业测量到内业成图需要23年的时间,但是应用静态GPS施测两岸

27、控制,实时差分水道测量系统施测水下部分,仅需要半年时间,大大缩短了成图周期,提高了水道地形图的时效性。3湖泊水下地形测量由于洞庭湖湖区水系复杂、洲滩密布,湖中围垦的废堤、断堤多,洲滩上树林、芦苇套种,地形相当复杂,而且血吸虫病严重,一些想测量洞庭湖的单位都望湖兴叹。1995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调集3套GPS水道测量系统协同作战,仅用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内外业工作,提交了一套完整的洞庭湖水道地形图。根据该测图量算出的洞庭潮面积和容积曲线,提出了最权威的数据,为洞庭湖规划治理提供了依据。类似地,还利用GPS对鄱阳湖进行了水道地形测量。4三峡工程测量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大江截

28、流期间,GPS广泛用于控制测量、水下地形测量、固定断面监测以及水文测验中。在三峡工程坝区,设置了一批高精度的GPS控制点,为高质量进行其他测量奠定了基础。同时还摸索出了一套用差分GPS进行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的方法,并付诸实际应用。截流期间,在导流明渠、上下游围堰段,每日需监测12个固定断面,有些位置不能按常规方法布设断面端点时,则采用差分GPS进行测量。实施布设在导流明渠、围堰上下及口门的10个流量及流速分布断面,裹头8条垂线,上下平抛垫底船各4条垂线定位,为大江截流提供了实时的监测信息。同时,还利用GPS对清江隔河岩水库大坝进行了安全监测。另外,利用GPS还可以确定突发危险地点的地理位置,对洪水淹没地区进行快速定位,提供救援或空投物资的地点和目标。5流量测验中的应用荷叶湖水文巡测断面,高洪期水面宽7km,过去采用常规测验定位方法基线辐射杆六分仪夹角定位法,靠测船在湖心来回游动。由于视距太长,标志背景复杂,原来设置的断面标已无法通视。为了保证荷叶湖断面水文巡测工作不中断,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局岳阳勘测大队利用GPS施测荷叶湖断面,收集高洪期水文资料。从测验的情况看,GPS系统运行正常,解决了荷叶湖水文巡测中断面测验定位难的问题。多波束系统的应用1多波束系统特性多波束测深及旁侧声纳系统利用超声波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由声波在水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