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0.23KB ,
资源ID:161861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1861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思考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思考文档格式.docx

1、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出台和实施了许多支农惠农政策,2004年以来的连续五个一号文件都十分强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问题。而为了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持续性,强调要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化已经成为引领未来农村发展的主旋律。然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现代化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套路,现代化需不需要以特色化和本土化为前提?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核心问题是:在全国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机遇期,云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色应该是什么?我们的政策措施在多大程度上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自然特点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发展路径的回顾可以看出,云

2、南农村发展基本上走过了和全国基本一致的发展道路,远没有形成具有云南自身特点和特色的农业产业、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村发展实践。 一、农村改革三十年的教训及启示 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政策核心是确立广大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政策措施也确实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云南省从1978年到2007年的三十年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40亿元增加到近1414.8亿元,增加了34.4倍;粮食总产量由86.4亿公斤增加到154.7亿公斤,增加了7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0多元增加到2634元,增加了19.3倍;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56元增加到850多元,增加

3、了330多倍(崛起的红土地,第448页、第467页、第468页、第474页、第475页;云南统计年鉴2007,第61页、第201页、第219页、第232页、第240页,云南领导干部手册(2008),第219页、第225页、第213页)。回顾农村改革三十年的历程不难发现,云南农村改革的路径基本上同全国多数省份一样,都是以“执行”中央政策为主的。云南三十年的农村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人们称之为改革的“黄金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在第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由农民发动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得到了中央政策的强烈支持,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农村改革浪潮

4、。这场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支配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自主权,加之粮食价格的提高等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使农业生产全面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不仅实现了全省粮食总产量自1979年连续六年增产,而且1984年粮食总产量第一次超过了100亿公斤,七年农民人均生产粮食年平均递增2.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13.2%(崛起的红土地,第467页、第475页),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最好时期。经过七年的发展,多数地方的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得到解决,少部分产粮大县出现了“卖粮难”问题。这个时期的政策措施核心是逐步确立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从“两个不许”(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到“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

5、产到户”,到在边远与贫困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形式”,再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双层经营是“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从制度上落实了农民作为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主人。此外,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50%),并实行“超购加价”政策(加价3050%)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政策都是全国性的,云南基本上只是在“执行”中央政策,谈不上政策创新,因此,云南农村发展和全国的差距在逐步拉大,但不是很大。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国平均为133.6元,云南为130.6元,只差3元钱;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生产粮食全国平均376.1公斤,

6、云南为312.2公斤,相差54.9公斤;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全国平均为6.87元,云南为2.56元,差了一倍多。到了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了将近35元,人均生产粮食差了150多公斤,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差了35元多。差距分别扩大了10.4、14.0、4.3个百分点。 第二阶段为1985-1991年。同样是一个改革时期,但改革的内容放在了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关系。针对前一个方面,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制约,粮食和棉花价格体制的改革难于跳出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基本上是放乱收死放的恶性循环。而针对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关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乡镇企业

7、的大力发展,这也使得云南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得到了迅速提升。但是,由于中央对1984年农业丰收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而采取了抑制生产发展的政策,以及“治理整顿”中不加区别地在信贷上采取一刀切的政策,抑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1985-1991年,云南全省GDP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7.7%,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为14.0%,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递增速度仅为8.4%。1985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不如1982年的水平,1990、1991年虽再次越过100亿公斤大关,但年均递增速度下降到2.2%(崛起的红土地,第442页、第467页、第474页、第475页)。还值得强调的是,由

8、于第一阶段的改革使农户之间的能力差异显现,部分农户的生存面临危机。这个时期的云南农村发展,仍以国家政策为根本导向,不论是粮食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措施,还是扶贫政策,都以“执行”中央政策为重点。只是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我省于1985年启动了“富民兴滇增百致富”工程。该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省传统农业优势产业烟、糖、茶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及乡镇企业的迅速壮大,但也给我省森林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埋下了隐患。这个时期也是公认的森林资源破坏最严重的时期之一。除了“林业三定”政策的后滞作用外,木材市场放开是根本原因。这一时期,云南农村发展和全国的差距还不大。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不到72元

9、,人均生产粮食差距扩大到144.7公斤,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差距为45.46元。到了1991年,人均纯收入差距扩大到136元多,人均生产粮食差距继续扩大到147.7公斤,人均储蓄存款额差距继续扩大到了16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拉大了0.9个百分点,而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差距分别缩小了1.0和2.9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为1992-1996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回答了市场经济“姓社”与“姓资”的认识问题,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上对粮食两次大幅度提高价格,粮食产量连续大幅度增加。1996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24.6亿公斤,比1992年增加了17.6亿公斤。1995年农民人均

10、纯收入第一次越过1000元大关,1996年比1992年增加了611.3元,年均递增14.7%。农村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由1992年的39.4亿元增加到124.2亿元,增加了2.2倍,年均递增速度为25.8%,人均由117.74元增加到357.21元,年均递增速度为24.9%(崛起的红土地,第442页、第467页、第474页、第475页)。这个时期因此成为云南农村改革30年最好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云南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重点也基本上同全国一样,核心是通过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粮食市场和价格的放开,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

11、城镇化步伐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等原因,导致了农业政策效果被弱化。这个时期是云南农村发展和全国差距拉大的开始,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21.2%,人均粮食产量差距为34.1%,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62.6%,到1996年分别为36.2%、34.7%、57.2%。农民人均纯收入拉大了15个百分点,人均粮食产量差距拉大了0.3个百分点,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差距缩小了5.4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为1997-2002年。标志是1998年颁布执行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前者是政治体制方面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难于显现;而后者主要是一些大的投资项目。这些

12、项目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拉动作用实际上也很微弱,加上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化,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加萎缩,“三农”问题白热化。2002年,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2312.8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636.6亿元,年均递增速度仅为5.5%,其中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仅为3.2%,农业产值的年均递增速度仅为1.9%,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也只有2.6%(云南统计年鉴2003,第32页、第308页、第292页)。一些年份的农民现金支出高于现金收入,如2001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473.05元,而支出为1506.69元(云南统计年鉴2002,第287页)。 这一时期云南农村发展水平同

13、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1997年,云南人均农民纯收入、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和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了34.2%、32.8%和49.0%。2002年,云南以上三个指标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为35.0%、21.9%和58.3%。在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差距缩小了10.9个百分点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差距分别扩大了0.8和9.3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为2003年以来。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三农”工作是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14、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以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自2004年起连续发了五个新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涉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农业投入、尤其是财政支农投入逐年增加,使得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农民收入恢复性提高。2007年与2003年相比,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跃上3000和4000亿元两个大关,并达到了4721.8亿元,年均递增速度达13.9%,其中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年递增速度也达到了12.1%(云南领导干部手册(2008),第189页、第219页);财政支农合计由69.3亿元增加到121多亿元,年均递

15、增速度为11.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速度为8.9%。粮食总产量于2004年跃上了150亿公斤的新台阶,2007年达到了154.67亿公斤,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跃上了500公斤的新台阶(云南统计年鉴2007,第47页、第179页、第218页、第233页、第239页,云南领导干部手册(2008),第213页、第225页)。这个时期,云南农村发展水平和全国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了遏制。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全国的差距为36.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粮食的差距为29.9个百分点,而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的差距为76.2%。对比2003年,三个指标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都在在继续扩大,分别为1.1、2.5

16、和16.3个百分点。之所以我省在过去三十年农村改革的大好机遇下没有太多具有自身特点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措施,笔者认为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主观方面讲,云南人的淳朴特征决定了敢想敢干的精神确实不够,尤其是地方干部的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从客观方面讲,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认真思考:一是尽管我省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了总人口的1/3以上,但并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相反,中央对云南的要求就是“边疆稳定”,政策方面的试验创新难于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更不要说支持了;二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主要在沿海发达地区,云南作为一个内陆边疆省份没有获得中央的政策倾斜;三是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家的整

17、个改革开放政策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很多时候是口头上重视,但在安排预算和投资项目时就未必如此了。即使是国家政策重视了,由于云南既不是粮食棉花的主产区,又不是民族自治地区,因此也得不到政策倾斜。 二、对云南省情和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条件的新认识 特色之路简单地说就是适合自己特点和现实基础的思想、策略和行动。要走符合云南现实条件并具有云南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不仅需要从省情和农业现阶段发展的特点出发,重新认识省情,客观分析我们推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条件,而且需要检讨我们过去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上来说,特色不仅是现代化的本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小生产

18、和分散经营不一定就不如规模化和专业化,更不一定就不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更进一步讲,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唯一标准,更不是云南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城镇化不一定能彻底“消灭”农村,更何况在城镇化充分实现以前,农村人口也不能消极等待,他们有权利和能力与城市人同步过体面而舒适的生活。 这样的认识不仅符合后现代发展理论,而且也是中央政策所强调的。十七大报告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未来农村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强调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农业的道路,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

19、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办法,支持“一村一品”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围绕这一基本认识,笔者认为,需要对云南的省情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条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我们过去的农村改革和发展战略。1对省情的重新认识。传统上,一提到云南省情,“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资源大省”、“边疆民族山区”等词汇便会很自然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些概括不是不对,但它们适应的是主要工业化和强势人群,并且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我

20、们的资源优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成为我们的经济优势?值得从思考特色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角度进行重新思考。笔者认为云南是一个多样性十分丰富的省份,和全国其它省份比较,有许多鲜明特点: 首先,从地理特点来看,山地高原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平坝只占6%,分散居住、分散生产、分散经营与机械化和规模化存在冲突。在全省39.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生活着4514多万各族儿女,每平方公里不到115人。但农村人口高达3620.3万人,占总人口的80.2%。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级行政区管辖着12879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平均占地面积为30多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800多人。全省共有136580多个自然村,每个

21、自然村的农户数约为66户,其中20、30户,人口不到100人的村庄占60%左右。每个自然村分散在近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可以想象组织管理的难度有多大。 其次,从气候特点来看,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影响;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同时,受地形地貌影响,气候的垂直变化非常显著,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气候,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不仅县与县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气候差异,而且一个县内可以找到许多种小气候,甚至一个自然村内都有不同的气候带。这又与标准化和规模化农业种植有矛盾。再次,从区位特点来看,云南地处我国以及东南亚陆地山区六条大江大河的上游,素有“东南

22、亚屋脊”之称,从生态安全来说,国家和区域内各国政府对云南的要求和定位是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恢复。从现实情况来说,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国家级生态公益林的面积、天然林保护的范围和面积都位居全国前列。这与高投入、农业的工业化开发等思路也是不协调的。加之云南特有的区位特点和有限的铁路运力还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格局必须向西看面向东南亚各国,并延伸到南亚国家,而重点不是向东看面向东部沿海地区。向西看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很大,但也很分散,且同样存在运力和市场风险问题。 最后,从农业的自身条件来看,总体上比全国平均水平差。以2006年为例,云南省农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为1.75亩,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45

23、亩低了0.7亩,其中,人均水田面积为0.56亩,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1亩低了近一半。在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占35.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每亩耕地的农用机械总动力为0.28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的0.38千瓦低了35.7%;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折纯)为23.55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6.59公斤低了3公斤多(云南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2007,第38页;中国统计年鉴2007,第96页)。 当然,强调农业的这些省情特点并不是说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就没有了希望,更不是想用地理决定论来拴住我们的手脚,只是要考虑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因素确实给我们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24、带来许多现实困难。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多样性是特色的基础,特色之路可以使多样性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这些所谓的限制因素也许就是我们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比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文化农业等。因为这些产业依托的就是具有区域特点的、附加值较高且又不消耗大量资源的特色资源优势。 2现实经济社会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现代农业的内容作了具体要求,即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

25、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在现有物质技术装备条件下,我们认为:云南把农业现代化的建设重点放在这些方面也是不很现实的。这可以从生产要素的构成来加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农业现代化必须依赖强大的农业产业化来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云南从整体上来说,工业基础薄弱,而农副产品加工业就更弱了,以2006年为例,在2601家国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只有175家,占6.7%,其中亏损企业46家,占农副产品加工业的25.7%,占全部亏损企业的5.7%。这175家农副产

26、品加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仅为112.36亿元,占全部2601家国营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当年产值的3.3%;当年工业增加值36.48亿元,占2.9%;资产合计135.82亿元,占2.8%;固定资产合计为14.9亿元,只占0.7%;流动资产58.69亿元,占2.8%;利税总额9908万元,占4.9%(云南统计年鉴2007,第260页、280页、284页、288页)。这样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基础很难对农业起到拉动作用。这是为什么全省的农业商品率较低的主要原因,1978年为34.3%(含农民之间的交易);1988年为60.6%;1998年为48.6%(崛起的红土地,

27、第493页);2007年约为52%。 其次,从资本金来看,农业在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弱质产业,获得正常商业贷款的可能性很低,即使有,也主要是一些承包大户或者“有关系”的农户,甚至是农业企业,而且多数为短期借贷。以2006年为例,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合计为4803.5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1881.7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加了4.2倍和1.6倍。在流动资金贷款中,农业贷款仅为313.6亿元,占流动资金贷款总额的16.7%,尽管比1995年的6.4%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约为100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的1791.1元低了78%。而同样是2006年,云南全省的农业存款为280.9亿

28、元,也就是说,只有30多亿元是从其它产业拆借到农业的(云南统计年鉴2007,第180页)。除此以外,国家确实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特别最近几年。2006年,云南全省财政支援农业的资金总额为100.1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275倍多,比1998年增加了近1.5倍,比2003年也增加了44.3%。但是,实际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只有约一半(1998年为60.0%,2003年为66.0%,2006年为53.9%),其它为事业支出或者农业科技支出(云南统计年鉴2007,第179页)。也就是说,农业需要投资,但农业又得不到投资还是一个基本现实。 再次,从劳动者的素质

29、看,总体上来说,云南省农业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较低,适应于机械化、工业化的劳动者严重不足。根据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汇总资料,全省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8.1%;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9.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0.2%;而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6%(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云南省资料汇编,第7页)。和全国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全国以上指标分别为14.1%、42.1%、38.0%和5.8%(金兆,2001年)。也就是说,10多年前,云南省只有20%多的农业劳动者获得了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这种情况有所改善,总体上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

30、和全国的差距只会拉大,不会缩小。 最后,从社会发展特点来看,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4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2007年,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达到了33.9%,比2001年的33.4%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知识,包括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认识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就一概斥之为落后而要去改造他们,而承认这种多样性又会与标准化和统一性相矛盾。 三、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时隔25年之后,世界银行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以农业促进发展(Agriculture for Development)”的副标题,再次提出了农业与发展的关系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