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灵敏度为定值时,检验仪器系统为线性的。(二)误差 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error)。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 误差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绝对误差,它只能说明检测结果偏离实际值的情况,但不能反映出检测的准确程度 ;二是相对误差,它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相对误差只有大小和符号无量纲,但它能反映检测工作的精细程度。(四)最小检测量 指检测仪器能确切反映的最小物质含量。仪表的灵敏度越大,在同样的噪音水平时其最小检测量越小。因此同一台仪器对不同物质的最小检测量也不一样。在比较仪器的性能时,必须取相同的样品。(六)可靠性 可靠性指仪器在规
2、定的时期内及在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限的情况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是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一项综合指标。(七)重复性 重复性指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 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对于某一参数的检测结果,若重复性好,则表示该设备精度稳定。(八)分辨率分辨率是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出量)的最小值。 分辨率是仪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与精确度紧密相关,要提高检验仪器的检测精密度,必须相应地提高其分辨率。(九)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测量范围指在允许误差极限内仪器所能测
3、出的被检测值的范围。检测仪器指示的被检测量值为示值;示值范围指在仪器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示值范围即仪器量程,量程大则仪器检测性能好。(十)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指输入与输出成正比例的范围。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大部分临床检验仪器所应用的原理都是非线性的,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的检测精度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检测带来极大的方便。(十一)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表示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来说,响应时间越短越好。如果作为自动控制信号源,响应时间这个性能就
4、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仪器反映越快,控制才能越及时。第二章 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简称光镜或显微镜,是一种将肉眼无法直接看清楚的微小物体进行光学放大像的常用仪器。一、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是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的光学折射成像系统。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称为物镜(object lens),而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ocular lens)。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实像,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 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二、光学显微镜的性能参数(相互间的关
5、系和对具体操作的影响)光学显微镜有放大率、数值孔径、分辨率、视野、景深、镜像亮度、清晰度、工作距离和机械筒长等九个性能参数。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是两个最基本的性能参数,都和NA相关:放大率和NA成正比,分辨率和NA成反比。由于人眼的分辨极限在12的范围,所以一般把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取在500NA1000NA之间,称为有效放大率。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地综合考虑各种技术参数的配置是必要的。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又叫镜口率,是物体与物镜间媒质的折射率n与物镜孔径角的一半()正弦值的乘积,通常缩写为NA,即NA=nsin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与其放大率成正比,与分辨率、景深成反比,它的平
6、方与图像亮度成正比。分辨率:显微镜的最重要参数,能够区分开两个质点的最小距离。N与成反比,与成正比。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约为0.22m。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方法:(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充以n 较大的油,如香柏油n =1.52,不仅使n 增大,而且孔径角也增大。(2)用短波长的光照射: 如紫外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景深与焦长:景深(depth of field)又称焦点深度,是指在成一幅清晰像的前提下,像平面不变,景物沿光轴前后移动的距离称“景深”。景物不动,像平面沿光轴前后移动的距离称“焦长”。工作距离是指从物镜前表面中心到被观察标本间满足工作要求的距离范围,与物镜的数
7、值孔径成反比。一般情况下,物镜的数值孔径赿大,其工作距离赿小。三、像 差 和 色 差(相差分类名称)(一)像差:实际的光学仪器不可能使物点发出而进入系统的所有光线都是沿着高斯光学的理想光路成像,从而导致成像在形状方面的缺陷,称之为像差。 1球差(最常见) 2彗差(broom aberration) 3像散 4场曲 5畸变(distortion) (二)色差:是一种由白光或复色光经透镜成像时,会因各种色光存在着光程差而造成颜色不同、位置不重合、大小不一致的不同成像效果,从而造成像和物的较大失真。色差分为的轴向色差()和垂轴色差()四、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聚光镜机械系
8、统: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调焦装置、载物台(物镜转换器)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一)光学系统 1.1 物镜物镜除满足光学成像质量外,还需满足:同一台显微镜配用的一套物镜必须满足“齐焦”要求。所谓“齐焦”,就是当某一物镜调焦清晰后,变换物镜转换台的其它物镜时,能基本保证调焦适当,成像清晰。凡物镜外壳上刻有盖波片厚度的,需要配用规定厚度的盖玻片。对物镜的细纹尺寸均采用同一规格,以利互换使用。物镜的技术参数使用特定的字符标示在镜头外壳上。浸式都注明使用的浸液,上面一行用/NA的形式给出物镜的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NA,下面一行以L/b的形式给出适用的镜筒长及盖玻片厚度b。 例如:物镜外
9、壳有下列标记“油-100/1.25/0.17”,则表明该物镜为油浸式高倍,放大倍数为100,NA为1.25,对透射光及反射光均适用,镜筒长为很大,在用于透射光时的盖玻片厚度为0.17mm。1.2目镜 显微镜的目镜是在窄光束、大视场的条件下工作的,实际上起的是放大镜的作用。要注意目镜应该满足“三面重合”的要求。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设有限制物方视场的光阑,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就成在光阑面上,用于观测的目镜上的分划板和目镜指针也安置在该光阑面上,称“三面重合”。2.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知道用在什么显微镜上)用显微镜观测和研究的物体,大多为自身并不发光的标本。为了看清楚标本不仅需要显微镜有足够的放大倍数和
10、分辨率,还需要能使实验标本有充分的反差和均匀的亮度的适宜照明。根据聚光器和光源的使用方式不同可分为:反射照明:低档普通生物显微镜仅使用凹面反射镜反射自然光而不经聚光器直接给标本照明。也有使用聚光器的,同时使用凹面或平面反射镜,但光源是自然光。临界照明:使用电光源,照明光经聚光器后再照亮标本。由于光源经聚光器透镜所成的像是和标本所在平面近于重合,既影响观察又可能会因像的亮度的不均匀使标本的照明不均匀。尽管它有着这样的缺点,但因有结构简单的优势而用于普通显微镜。 柯拉照明:可以克服临界照明的缺陷,保证标本的均匀照明。这是一种用在透射光与亮视场中的标准照明方式。这种照明方式使物平面界限清晰、照明均匀
11、,效果比较满意。根据照明光透过物体进入物镜形成的反差类型分为:明视场法 暗视场法 斜照明法照明系统主要部件:(知道主要部件名称)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电光源二大类玻片:上面一片称盖玻片,下面一片为载玻片(二)机械系统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调焦装置、载物台(物镜转换器) 。(知道名称)物镜转换器:是机械装置中结构复杂、精度要求最高的核心组件。视场小,要求转换器和物镜定位槽孔对中准确度不低于0.01mm,对显微镜轴和镜筒基准端面的垂直度、在调焦过程中位移的平行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保证 “齐焦”。调焦系统: 调焦的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放大倍数和保证清晰成像条件。调焦的基本要求:所调节系统
12、沿着光轴方向做稳定的直线运动。调焦可以有二种途径:一是升降镜筒移动物镜,二是升降载物台移动标本。无论哪种方式都包括微动调焦(微调)和粗动调焦(粗调)两套机构。一般操作时,先粗调迅速地得到标本的像后再仔细微调获得满意的物像.荧光显微镜(名解) :是以紫外线为光源来激发生物标本中的荧光物质,产生能观察到各种颜色荧光的一种光学显微镜。利用它可研究荧光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分布。显微镜拆装的注意事项:拆装前应该认真阅读说明书,看清装配图,参照以下的原则进行。(1)依照先光学部件后机械部件的顺序进行拆卸。(2)光学部件的拆卸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组装的顺序恰好与拆卸的顺序相反。(4)在拆装过程中必
13、须牢记部件之间的组装关系,避免错漏。(5)在拆装过程中,零部件要拿稳、放置要到位,顺势自然,紧固要适中,不可强装强卸。(6)注意保护光学元件不受损受污,机械配合面避免损伤、污染。第五章 色谱分析技术和色谱分析仪器(每个系统要求、重要物件要求)一、色谱法概述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实质上是利用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也有人称之为色层法、层析法等。色谱仪(chromatograph)的实质是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再加上检测技术,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后检测,从而实现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4、。色谱分离中的两相是指系统具有一个有大比表面积的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可以是固体或以某种方式固定了的液体)和一个能携带待分离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所谓流动相(mobile phase)(可以是气体或液体)。二、基本原理色谱是利用待分离的样品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由此可见,色谱分离的两要素是互不相溶的两相(流动相及固定相)以及样品(混合物)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的差异,它是决定色谱最终分离结果好坏的基础。三、色谱法的分类及特点色谱仪的分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是气相色谱仪与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两大类气相色谱仪具有高分辨率、高速度、高灵敏度及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只能用于被气化物质的分离、检测。而常压下可气化或可定量转变为气化的衍生物的物质,其总的比例大约只占几百万种化合物的20左右。大部分物质不能被气化,因而也就不能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的样品无需气化而直接导入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特别适用于气化时易分解物质的分离、分析。约有70左右的有机物能分析。通常认为有机物质分子量400时,用气相色谱仪;在4001000时,最好用高效液相色谱仪;1000时用凝胶色谱(排阻色谱)。色谱仪的特点 :根据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色谱仪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对混合物进行多组分分析或全分析。仪器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具有应用范围广、样品用量少、高选择性、高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