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7.41KB ,
资源ID:161457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1457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信用社发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信用社发展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一条条平坦的乡村道路,一幢幢别具一格的藏式小楼,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我们来到卡加曼乡香拉村,尽管已是隆冬时节,但全村147户农牧民有的忙碌地跑运输、有的准备开春种蔬菜和苗木的肥料,还有的加工饲草。 村支书道尕饶有兴致地介绍,香拉村的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农信社的信贷支持,特别是自2012年被农信社评为信用村后,信贷支持额度就更大了;因此,全村人均收入由2008年以前的一千多元迅速增加到了4000多元。村民们的住房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家家户户还都买上了摩托车或小汽车。 “近几年,在农信社累计35万元惠农贷款支持下,我家发展苗木种植,目前云杉、云松苗木留床超过两百多亩,现在是全村最大的育苗专业户,年收入超

2、过了10万元。手头有了钱,一家人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有了很大提高!”提起农信社支持村民发展经济走上了致富路,道尕笑得合不拢嘴。 走进香拉村包光孝家的农业科技园,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各类绿叶蔬菜长的正旺,放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包光孝家目前有蔬菜大棚51座,除各类蔬菜外还有葡萄、枸杞等。一家三口人年均收入一百多万元,是市种植高原蔬菜致富的典范。老包是农信社的老客户,农信社从最早的一两万元的信贷支持逐步增加到35万元,包光孝的果蔬种植生意也越来越好,“农信社就是我们农民自己的银行,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又及时!”包光孝感激地说。 格来村113户都是农信社的客户,提起惠农贷款给村民带来的变化,村主任周加克如数

3、家珍,以前村子里不少困难家庭供不起学生,近几年村里所有的适龄儿童都上了学,还出了13个本科生和2个研究生。 周加克家的两层小楼典型的藏式房子,整个院子干净整洁,房间里的装饰极其讲究。这几年在联社的支持下我的中草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共有柴胡、臧木香、大黄350多亩,年均收入70多万元。“有了农信社的支持,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发展经济都富了,98%的农家都盖起了新砖房,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村民们打心里感激农信社!”周加克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 村民宗发荣过去是村里的特困户,近几年在联社惠农贷款的支持下发展养殖业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在城里也买上了楼房。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费存良是格来村

4、的一位普通村民,近几年在农信社的支持下办起了汽车修理厂,现在也是村里的致富典型了。 不仅专注于三农经济发展,农信社还注重培育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 明海商贸公司董事长湛文政最早是州国有企业的一名下岗职工,当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农信社,获得8万元资金后,他从个体糖酒批发小生意开始,逐步发展到了集畜产品收购、储存、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商贸公司。一路走来,湛文政发自内心感激农信社:“没有农信社就没有我的商贸公司。这些年农信社从几万元的信贷支持开始一路扶持我发展壮大,近三年累计信贷支持已有4000万元之多。 藏族青年加老是安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领头人,该主要从事民族服饰、唐卡、藏族特色餐饮,近三年联社累

5、计信贷支持600万元,帮助加老建了一个大型藏餐城,日均营业额1万多元,是目前是最大的藏族特色餐饮城。该公司年均收入200多万元,联社从最早的5万元信贷支持到现在的上百万元,加老说,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农信社的支持息息相关。 在美丽的草原,我们聆听到了农信社推行普惠金融这首壮美的旋律。砥砺奋进 华彩嬗变 刚刚过去的2014年,农信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的立社理念,以省联社“三大战略”为导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成效斐然。 截至年末,该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9.53亿元,较年初净增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2亿元,较年各项收入达到9093.04万元,较上年增加1701.15万元。全年实现盈余1

6、118.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0.45万元 这是一组令人惊喜数字,但来之不易! 是少数名族区域,受自然条件影响,员工思想守旧,安于现状。 农信社把员工当做业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因此把培训作为最大福利送给员工,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和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聘请高校知名教授讲授基础和中高端金融知识,推动员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技能。在省联社的安排部署下,公开招聘引进了1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改善队伍结构。联社一班人对员工生病住院、红白喜事、家庭困难、家庭纠纷、子女升学做到“五必访”,切实体现人文关怀。在经营好转之后,2010年唯一在全州8个县市补缴齐了欠账多年的基本养老、医疗等6个规定保险

7、,唯一额外统一缴费参加员工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员工后顾之忧。如今,全社职工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形成了强大战斗堡垒,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一局打破了僵持了数年的沧桑局面,成为支持州地方经济的中流砥柱。 三分管理,七分做人,联社理事长马元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年来,市联社始终坚持“人才战略”,切实履行选干部、管班子、强队伍、育人才、聚人心的职责,以优化人事制度,强化队伍建设为抓手,为农信社的大发展、大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共选拔、任用和调整干部80人次,招聘高科技人才40多人,更加改善了全社人员学历层级,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近几年,该联社坚持遵循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立足本土,支农

8、壮歌“农”字当头,服务为先。该联社高举“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的旗帜,创新发放了全市近70%的农户贷款,10%的小微企业贷款,全部的下岗再就业贷款。为了支持新牧区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去年,该农信社先后整合4家网点机构,优化网点布局,投资上千万元对全辖10个营业网点进行装修改造,员工统一着装,微笑服务,更为丰富服务种类。面对信贷资金紧张,联社向周边兄弟联社伸手求援“借米下锅”,进一步激活了信用。为了拓展信贷市场,农信社创新信贷文化,向市虫草、畜牧、藏饰品加工等十余个特色产业累计发放农户贷款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85414.26万元,位居该市农业贷款发放第二位。 同时,该农信社不断调整信贷策略,细化

9、信贷市场,“一手抓农户”,一手抓“小微企业”,同步放贷重点实施,累计发放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贷款3204.42万元,推动了1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崛起。 近年来,农信社力推小额信贷,共建立信用村11个,授信户数达到3712户,授信总额达到15691.7万元,授信面达到155.4%,累计为7289户建立了经济档案,累计向农户发放不需任何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贷4041.91万元,农信社为全州金融市场提供了90%以上的农牧业贷款以及1/3的个体、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和全部的下岗再就业贷款。 为了拓宽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农信社社优化布局网点,着力打造了10个精品网点,着力营造“标识统一、设施完善、安全

10、保障”的温馨型营业环境,择优布控ATM机14台,便民服务点5个,构建了包括物理网点、自助设备、便民点在内的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网络。当年,该联社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全年共发行飞天卡3919张,金融IC卡5975张,富农卡584 张,白金卡27张,共布放POS机107台,有力的拓宽了农信社存款组织渠道。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席卷而来,该农信社大力推进手机银行、网银、POS机、微信银行,开展进校园、进社区,“免费办网银,免费送礼品”的综合营销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电子银行业务客户的渗透率和覆盖率。截至目前,共开通个人网银1752户,企业网银35户、手机银行2311户;网银交易笔数19822笔,共计金额6

11、364.56万元;手机银行63378笔,交易金额1794.71万元;实现中间收入191.29万元,电子银行业务迎来了开门红,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互联网金融业务,该联社派员先后到甘肃民院、卡加曼小学进行业务宣传和金融知识普及,10个营业网点在牧区设立信用社帐篷,有力的推动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推进“1235”发展战略,该联社经过实地勘察调研,在人口密度大,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设置了1个社区便民金融服务点,打造了真正的社区银行,在金融机构中尚属首例。危机中创出“模式” 格桑花开,一路芬芳 鲜为人知的是,农信社曾经历过一段跌宕嬗变的巨大阵痛。 让我们把镜头摇

12、回1998年5月,伴随撤镇建市行政区域划分,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两挂鞭炮声中挂牌成立了。 全辖存款总量不足600万元,且连年亏损。2002年6月,2家城市信用社带着不足800万元存款、近2500万元贷款(不良率分别高达97%和85%)、背负2400万元支付维稳再贷款的“嫁妆”并入,历时11年高风险运行后严重资不抵债,可谓“山穷水尽、风雨飘摇”。 2008年初冬,草原上寒风凛冽。 就在市农信社濒临倒闭的危机时刻,省联社审时度势,一纸红头文件,调动在临夏州农信系统成长起来的业务精英、时任省联社临夏办事处综合管理部经理、正当而立之年的马元赴担任市联社党委书记兼理事长。 从此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

13、“决战队”在雪域高原上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奋战。 当马元走进农信社时,这家有上百人的金融企业的现状远远超出他的预料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的职工们个个表情漠然,狭小的办公室漆黑脏乱,办公室有一张桌子因一条腿“骨折”靠两块烂砖头“苦撑”着。财务账面显示连续11年经营亏损,不良贷款账面余额3207万元。有人递来一份报表,马元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历年亏损挂账和各项资产损失高达4679万元 临危受命,摆在新班子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严峻的现状,面对来去自由随便的职工、管理一盘散沙的困顿局面。马元的眉头紧拧着开始苦思冥想。 联社一班人清醒地看到,当时尽管包袱沉重,如发挥好人缘地缘优势,拓展市场还有很大空间。

14、“要有超常的思路和着数才能挽救市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危机”理事长马元一语中的:随之开出了“发展增量、确保质量,内抓管理、外塑形象,争取扶持、解危脱困”的24字药方,确立了“注入信贷资金,支持新牧区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主动赢得政府和社会信任”的策略。 新班子成员经过认真调研和分析自身情况后,准确分析查找优势、劣势,潜心研究国家出台的扶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从州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以提振市场信心、鼓舞士气、活跃信贷业务、加强内部管理、争取多方扶持作为五大主攻方向,十项重点措施环环相扣,打开从困局中突围的关口。 重要的是行动。 在新班子上任的首次职工大会上,面对一

15、双双关注和渴望的眼神,马元严肃地亮出了“军令状”:“竞争上岗,能者上、无能者下!” “金融企业不养闲人懒汉,经营和服务要走内保外扩的创新发展之路!”马元掷地有声。 “什么叫内保外扩?”有人小声问。 “内保就是在保证抓住城区单位和个人存款的同时,走出去!到农牧区找米下锅,力争今年存款达到2亿元! 农信社的职工们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年存款达到两亿元这个天文数字。 难怪,马元的话音一落,便引来哄堂大笑! “全员实行目标责任制,我马元首先保证自己要联系来100万元资金! 顿时,会场上鸦雀无声。一场改变观念的梦幻曲,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序幕。 停滞与发展,落后与前进等待阳光的抉择,农信社人选择了后者。 临危受命,新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举手投足如履薄冰。新班子上任第一个月,面对信贷资金十分紧张、贷款几乎揭不开锅的困难,省联社向联社注资1500万元,专门用于充实资本金,对改善经营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