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形式浅基础 深基础 其他基础形式无基础平面形式楼板形式预制板 现浇板木制 其他供暖方式集中供热 采暖锅炉 地热 火炉 热风 空调 其他形式 无采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图纸审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建造时设防烈度6 7 8 9 无设防 现设防烈度6 7 8 9 无设防历史改造情况建造时间改造时间改造资料完整 不全 无改造内容增层 结构拆改改变功能 其他其他情况说明:鉴定标准:统一按GB50292-1999进行安全评定;按GB50023-2009和GB50011-2001(2008)进行抗震鉴定。表2砖混(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 产权单位:1 一般规定房屋高度是否超限是 否墙体厚度房屋
2、层数墙体(材料)类别注:房屋层数不包括全地下室和出屋顶小房间;层高不宜超过4m。房屋高度系指室外地坪到檐口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房屋上、下部分墙体类别不同,按上部墙体类别确定。外观和内在质量墙体不空臌、无严重酥碱和明显闪歪是 否 不详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木楼、屋盖构件无明显变形、腐朽、蚁蛀和严重开裂混凝土梁柱及其节点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2上部主体结构2. 1 结构体系房屋实际高宽比不宜大于2.2是 否抗震横墙最大间距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情况均匀 不均匀立面高度变化层
3、数楼层质心和计算刚心位置基本重合不重合同层楼板标最大高差2. 2承重墙体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估算(以经验判断为主,仪器设备检测为辅)材料实际强度等级砖砌块砌筑砂浆砖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且不低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中型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10,小型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5。是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6度时或7度时三层及以下的砖砌体不应低于M0.4,当7度时超过三层或8、9度时不宜低于M1;砌块墙体不宜低于M2.5。2.3 整体性连接构造2.3.1 纵横墙交接处连接墙体平面内布置应闭合纵横墙连接处墙体内无烟道、通风道等竖向孔道纵横墙交接处应咬槎较好,拉结钢筋或芯柱配筋应符合标准要求2
4、.3.2 楼、屋盖的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应有座浆预制板缝应有混凝土填实预制板上应有水泥砂浆面层 否楼、屋盖的最小支承长度木屋架不应为无下弦人字屋架,隔开间有竖向支撑或有木望板和木龙骨顶棚2.4 圈梁与构造柱2.4.1 构造柱的布置构造柱设置部位6度7度8度9度四、五三、四二、三7 、8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六八五、六四二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79 度时,楼及电梯间的四角七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7 9 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9 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各烈度均适用外墙四角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较大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
5、交接处2.4.2 圈梁的布置和构造现浇和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有圈梁 无圈梁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砖房布置位置屋盖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六层 七层配 筋 量截面高度 mm纵横墙最大圈梁水平间距装配式混凝土楼、屋盖的砌块房屋每层均应有圈梁内墙上圈梁的水平间距砖拱楼、屋盖房屋每层所有内外墙均应有圈梁圈梁承受砖拱楼、屋盖的推力时,配筋量不应少于412 是 否其他屋盖处的圈梁应现浇楼盖处可为钢筋砖圈梁2.5 房屋易局部倒塌部位及连接2.5.1 现有结构构件的局部尺寸、支承长度和连接承重的门窗间墙的最小宽度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支承大于5m大梁的内墙阳角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
6、离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楼梯间及门厅跨度不小于6m的大梁在砖墙转角处的支承长度出屋面的小房间的砌筑砂浆强度(8度/9度)2.5.2 非结构构件的构造隔墙与两侧墙体应有拉结长度大于5.1m或高度大于3m时,隔墙与梁板应有连接非刚性结构房屋女儿墙和门脸出屋面高度刚性结构房屋女儿墙和门脸出屋面高度出屋面小烟囱再出入口或临街处的防倒塌措施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罩等悬挑构件的稳定措施2.6楼梯间要求8、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沿墙高每隔500有26通长筋9度时各层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60厚不少于210配筋不低于M5砂浆带8、9度时楼梯间和门庭内墙角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
7、0,并与圈梁连接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到顶,并与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每500有26拉结筋,且伸入墙内不小于1m 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梁可靠连接,不应有踏步墙中悬挑或插入,不应有无筋栏板3.结论(鉴定单元)符合设计规范的抗震措施要求,建筑评为满足抗震要求,并给出后续使用年限。有单项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的,可评定为基本满足抗震要求,需对不符合项限期进行处理。当多项存在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时,评定为不满足抗震要求,进行第二级鉴定(根据不符合项的具体内容选择简化计算方法,一般选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1、按楼层平均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1)2、按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3、按墙
8、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计算结果(1,备注:在符合的选项内打“”3 结论根据鉴定结果提出对应处理对策:可维修,适用于少数、次要部位局部不符合可加固,有加固价值的情况可改变用途,降低使用荷载和功能,仍需加固可更新,无加固价值,该建筑无抗震加固价值,建议拆除。若需短期或临时使用,需采取应急措施鉴定人鉴定单位技术负责人鉴定时间年 月 日表3框架结构房屋抗震安全鉴定表1. 第一级鉴定(结构布置和构造检查)基本情况鉴定项目鉴定标准规定值实际值鉴定结果总 层 数不超过10层满足 不满足建筑类别乙类烈 度-房屋高度(mm)上部主体结构房 屋总高度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宜为双向框架,装配式框架宜有整
9、浇节点,8、9度时不应为铰接节点。结构体型的规则性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轴线位置框架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梁与柱或柱与抗震墙的中线宜重合,框架梁与柱中线之间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抗震墙布置钢筋砼抗震墙或抗侧力粘土砖填充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宜符合相关规定。框架-抗震墙结 构抗震墙的设置符合规定相关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且应符合规定要求。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应符合规定要求。框 架 梁截面尺寸梁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柱宽的1/2;梁截面的高宽比不宜大于4;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
10、比不宜小于4。框 架 柱柱截面的宽度不宜小于300mm;柱净高与截面高度(圆柱直径)之比不宜小于4。一、二级抗震墙各墙肢应设置翼墙、端柱或暗柱等边缘构件,暗柱的截面范围为1.5-2倍的抗震墙厚度,翼墙的截面范围为暗柱及其两侧各不超过2倍翼墙厚度。两端有翼墙或端柱的抗震墙墙板厚度,一级不应小于160 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二、三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5。非结构构件砖女儿墙、门脸等非结构构件和突出屋面的小房间,宜符合规定要求。外观质量梁、柱及节点主要受力部位的混凝土不应有受力钢筋露筋或锈蚀、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剥落等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的裂缝
11、;连接部位不应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主体结构混凝土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和歪扭。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实 际材料强度梁、柱及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框架不宜低于C30,其余不宜低于C20;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2.5;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中型砌块不宜低于MU10,小型砌块不宜低于MU5,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结构变更情 况(1)建筑物变更应由专业设计与施工;(2)变更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遭受灾害(1)应由专业单位进行受损鉴定,且经过专业设计与施工;(2)处理后的结构应符合上述相关条款的要求,或已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2.第二级鉴定(不符合第一级鉴定和9度时)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法进行抗震验算(鉴定规范6.2.11-6.2.14)=12yy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