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生塑料依靠短流程工艺,能耗仅为原生塑料12.3%,碳排放量仅为原生塑料62.2%;(3)可循环性:可降解塑料解决的是后端污染问题,但依旧需要消耗石油等能源资源,而塑料再生可减少新料使用并实现能源节约。回收环节:全球回收体系逐步成熟,废料供应格局相对分散。依托于各国回收体系的逐步完善,全球回收率由1988年0.6%提升至2015年19.5%,其中德国、日本等回收体系更为健全的发达国家塑料回收率可超40%。PET塑料作为回收较为便捷、回收价值较高的塑料品种,部分国家PET塑料回收率可高达80%以上,可给下游再生企业供应充分废料。而从废料供应格局来看,以美国市场为例,尽管WM等龙头企业在回收端已经
2、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CR3达46%),但废料出售端WM旗下100多家回收中心仍具备废塑料打包出售自主权,废料供应依旧分散。意味着对于下游再生企业来说,需打通各分散回收网点,回收渠道能力强弱直接影响企业能否获得废料及货源的稳定性。再生环节:再生造粒由低端向高端转变,食品级rPET市场空间广阔。再生粒子具备物美(性能接近原料质量标准)、价廉(废料成本低于石油原料)等特性,并且呈现着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趋势。以PET为例,历史废PET瓶主要降级加工为纺织业原料聚酯纤维,附加值低、且无法实现循环。伴随着SSP等技术在再生聚酯领域应用推广,再生粒子性能大幅提升,可达到食品级“瓶对瓶”循环再生,预
3、期掌握再生造粒核心技术企业在未来高端化再生塑料市场优势显著。目前欧盟明确2030年PET中再生料使用比例不低于30%,测算对应欧盟食品级rPET需求近90万吨/年,全球rPET需求潜力达920万吨/年。食品级rPET开启跑马圈地时代,关注渠道及技术优势突出企业。当前全球回收网点分散,能够稳定获得货源以及全球比价渠道为核心,已经拥有成熟销售渠道企业有望抢占先机,关注再生塑料全产业链服务商英科再生。再生造粒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拥有核心卡位技术企业话语权突出,关注SSP技术全球龙头企业三联虹普。一、碳中和背景下塑料污染问题突出,塑料再生为最优解1、近70年塑料产量复合增速超8%,难降解、高污染问题亟待
4、解决(1)预计1950-2019年全球累计生产近83亿吨塑料,其中70%已废弃并残留在自然界中根据Plastics Europe所统计的部分年份的全球塑料生产量进行分段拟合,可以测算得出:1950-2019年全球预计累计生产82.64亿吨塑料。此外,1950-2019年全球塑料产量复合增长率为8.1%,达到同期全球GDP复合增长率的两倍。根据前述论文统计,全球产生的塑料有70%在使用一次后直接丢弃,预计累计产生57.85亿吨的塑料废弃物。从全球塑料产量分布来看,中国、欧洲和北美自贸区是全球前三大塑料生产国/地区。注:产量为Plastics Europe披露数据,其余年份分三段拟合(2)塑料包括
5、PET、PP、PE等六大通用品类,应用范围广、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塑料为石油的后端化工品,按照品类分为PET、PE(包括HDPE和LDPE)、PVC、PP、PS六大通用塑料,根据Plastics Europe统计,从需求量来看2019年PET占比约为7.9%。塑料由于其使用便捷、性能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其中2019年有39.6%的塑料树脂应用于包装领域。(3)塑料需要数百年才能自然分解,大量塑料废弃物严重损害土地、海洋和大气环境根据Explain that stuff统计,塑料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才能自然降解,其中PE和PP塑料需要600年,将长时间侵占土地,影响
6、农作物和牲畜,同时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大量塑料废物产生后流入海洋,根据CSIRO和Our World in Data统计,每年有约3%(2019年约为11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目前整个海底有约1400万吨的微塑料,严重影响到海洋生物的安全和健康。塑料废物燃烧后还将产生大量二恶英等有毒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推动碳中和的背景下,大规模塑料新料的生产亦会产生高额碳排放并污染环境,塑料高污染、高排放问题亟待解决。2、塑料再生三大优势:减污性、节能减排性、可循环性近几年来可降解塑料被视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手段之一,可降解塑料包括氧降解塑料、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和生化基可生物降
7、解塑料等品类,PBAT和PLA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可降解塑料,多用于塑料包装、农用地膜和一次性餐具等。然而无论是与焚烧和填埋等传统处理方法或者是与可降解塑料等解决方法相比较,塑料再生的减污性、节能减排性、可循环性更为突出。塑料回收排放污染物最少塑料填埋会产生渗滤液,引起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而塑料焚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恶英等有毒气体,同时富含重金属的灰渣处理困难。而可降解塑料中的氧降解塑料为含有添加剂的塑料材料,这些添加剂通过氧化导致塑料材料破碎成微碎片或化学分解,造成严重的微塑料污染,已被2019年欧盟SUP协会发布的一次性塑料指令所禁止。与之相比,塑料回收利用仅排放少量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
8、程度最轻。每千克再生塑料节碳2.27千克,塑料回收的耗能最低根据OECD统计,每生产1kg原生塑料需要消耗84MJ,而再生塑料仅需要10.35MJ,仅为原生塑料的12.3%;而每1kg再生塑料的碳排放为3.73kg,相比原生塑料节碳2.27kg。根据知网各文献统计的各类处理方式单位能耗及碳排放量,全生命周期评估下,结合塑料可循环6次(每次再生损耗为15%)的假设,再生塑料全周期的单位生产耗能仅为焚烧和填埋的32%以及可降解塑料的46%,而其单位碳排放低于焚烧和填埋,和可降解塑料相当,节能减排效应突出。(4)可循环性:塑料回收再生节约石油资源塑料和部分石油基的可降解塑料都是石油的后端产物,根据报
9、告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测算,目前全球塑料生产已累计消耗4%-8%的全球石油消费量。从可循环性的角度来看,塑料回收再生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塑料回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已消耗的石油原料进行循环利用。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分解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后无法再生,是对于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3、循环经济下塑料再生为最优解,关注回收、再生、利用等环节(1)循环经济下,塑料再生利用为“新塑料经济”的第一优先级根据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新塑料经济理论核心就是塑料的循环经济:首先通过重新设计减少有问题或者不必要的塑
10、料包装,在使用中尽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塑料使用完毕后优先进行再生利用,对于部分无法再生或不适合再生的塑料才选择采用生物降解塑料,焚烧和填埋则为最不经济的处理方式。塑料的再生利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新塑料经济下塑料再生利用为第一优先级。(2)塑料再生需打通回收、再生、利用三大环节塑料再生利用通过废塑料回收、清洗、分拣,后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重新制成塑料原料,应用到纺织、食品饮料包装、家居建材等领域,是塑料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为解决塑料污染等环保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塑料再生利用业主要分为前端塑料回收、中端塑料再生和后端再生塑料利用三个环节:其中前端包括专业回收商和社区回收点等;
11、中端参与者包括运营商、设备商等;后端再生塑料利用环节参与者众多,包括各品类塑料制品的制造商。二、回收:全球回收体系逐步成熟,货源格局依旧分散1、全球塑料回收率持续上升,但整体回收率仍不足20%(1)全球废塑料中仅有9%得到回收利用,PET塑料回收利用率相对较高根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统计,1950-2019年合计产生的83亿吨塑料中,有58亿吨仅使用一次,其中仅有5亿吨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仅为9%。近年来塑料回收利用率有所上升,2015年上升至19.5%,但仍处较低水平。而从具体的品类来看,由于PET塑料回收较为便捷、回收价值较高,是当前塑料回收的主要品种之一,根据OEC
12、D和资源循环与城市代谢统计,日本和中国的PET回收率已高达85%和88%。(2)中东欧及德国的塑料垃圾回收率领先全球,中国整体回收率仅为25%根据欧洲统计局2015-2016年数据,立陶宛塑料垃圾的循环利用率高达74%,荷兰、瑞典、德国整体在50%左右。从我国来看,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统计,2020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为1600万吨(同比下降15%)。我国2020年回收塑料中有31.9%为废PET塑料,回收量达440万吨,废PE和废PP分别占总回收量的20.6%和19.4%。2、发达国家已拥有成熟回收体系,但废料出售环节依旧分散(1)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回收体系,部分国家PET塑
13、料回收率可超90%在垃圾回收领域,发达国家普遍施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根据具体国情和经济运行模式的不同,目前对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含义及内容在世界上基本有两种理解:以德国为代表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产品责任延伸”。生产者责任延伸回收押金制度(Deposit Refund System)下PET饮料包装的回收率高达98%。2005年德国颁布防治和再生利用包装废弃物条例第三修正案,规定“对矿泉水、啤酒和充碳酸气软饮料的非生态有益的一次性饮料包装征收押金,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收取押金、接受一次性饮料包装以及返还押金的义务”。而此类回收押金制度对于PET瓶等高附加值塑料废品回收率提升显
14、著,采用回收押金制度的国家德国、芬兰、荷兰、挪威以及爱沙尼亚等,其PET回收率均在85%以上。产品责任延伸先收运后分类,美国规模回收体系下CR3可达46%。WM首创“single-stream recycling”垃圾收运新模式,主张“先收运后分类”,客户可将纸张、塑料、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混合投放,垃圾收集率由此提升40%。WM将收集来的材料送至MRF(Materials Recycle Industry,材料回收工厂),通过机械化筛选和光学分拣技术进一步筛选,这种统一无差别收集更易形成规模化效应,WM、Republic Service及Waste Connection三家回收龙头企业占美国本土
15、市占率的46%。(2)以WM为例:收集环节系统化、规模化,但废料出售环节依旧分散,各回收中心拥有废塑料打包出售的自主权截至2020年12月31日,WM目前拥有302个垃圾转运站,147个回收处理中心,回收纸板、纸张、玻璃、金属、塑料、建筑和拆除材料以及其他回收商品并转售或重新用于其他用途。由于各地区废料种类、质量、运输成本等各类因素存在项目差异,因此WM给予旗下各回收处理中心与第三方收废企业合作的能力和自主权。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下端再生企业来说,收料需打通各个分散回收网点,回收渠道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公司能否获得废料及货源的稳定性。3、中国回收体系尚未体系化,废料成本平均高出海外10%20%(1)我国回收体系规模化程度低,层层加价推废塑料采购成本目前我国的回收模式主要由“个人回收商/拾荒者-废品回收站-分拣中心-废品加工厂/再生企业”四个环节组成。根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报告2020-2021,在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