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0.83KB ,
资源ID:160680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068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7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7Word格式.docx

1、“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 )A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维护统治 B开始将国民划分为士、农、工、商等级C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流通 D反映了战国礼崩乐坏、动荡的社会现实3(改编)西周末年,诸侯郑桓公因迁都之事曾得到殷商遗民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约定( )A使全国推行重商政策 B使工商食官制度走向瓦解 C使阶级结构发生剧变 D使商人的经营自主性增强 4(改编)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即所谓

2、“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严重分离5据史料记载,汉朝时全国设了49处铁官,有6处在今天河南境内,并且规模都比较大。近年来考古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共30多处,其中近半在河南。这反映出当时( )A中原地区的经济领先 B施行冶铁官营制度C冶铁技术已相当成熟 D河南手工业最发达6有学者将中国古代“城”和“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最早出现“城区即市区”的是( )A秦朝咸阳 B唐朝长安 C宋朝东京 D明朝苏州7

3、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饮酒之风在北宋渐趋流行8(改编)元朝时,江南地区的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更是大量圈湖造田。这种现象折射出( )A土地兼并已恶性发展 B政府土地政策的失控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9(原创)明朝时江浙地区纺织业发达,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谣,但南方

4、产布区与产棉区的分布并不完全重叠,江浙地区纺织业流行布棉交换,即纺织户通过商人从外地运来所需的棉花。这一现象说明( )A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纺织业的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趋势10明朝中期前,朝廷在饮食器具的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但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都已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11(改编)按照英国学者安格斯 麦迪森的估算,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总量中所占比重从23.1增

5、长到32.4,居世界第一;而同期西欧各国的GDP总和在世界占比仅从23.3 提高到26.6%。这说明( )A清初的综合国力远超西欧 B清初自然经济高度发达C经济全球化助推各国发展 D西欧各国人口增速过快12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产生于( )A外商企业 B洋务企业 C民族工业 D封建的手工作坊13(原创)1902年,四川督臣奉诏仿照印度卢比的形式铸造西藏新银币。该币在型制上采用纯圆样式,因其便于携带且成色重量准确,故“番民乐用,卢比遂日见其少”。1906年,驻藏大臣奏请“规复旧制”,铸造传统方孔圆钱,清廷因担心市场不予接受而给印度卢比以可乘之隙,未予采纳。这表明( )A西藏开始隶属中国中央政权

6、B清王朝维护了国家主权C白银开始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D学习西方已成社会共识14(改编)据学者统计,我国农业生产的亩产量在战国时期为79.41斤,西汉初年为93.68斤,汉武帝时117.11斤,到1938年为115斤,1949年为130斤。这主要反映出中国农业生产具有( )A脆弱性 B封闭性 C落后性 D渐进性15(改编)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1656年清政府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这两条政令( )A是依据各自的经济基础而制定 B不利于两国海外市场拓展C都禁止各自国民进行海外贸易 D增强

7、各自国家的经济实力16下图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前洋纱输入中国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使中国成为外商的原料供给地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17(改编)清末,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出口以牟取暴利。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一蹶不振。”材料认为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8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

8、工部郎中事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该章程( )A使专利保护制度得以完善 B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C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D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19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 D清廷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0(改编)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对粮食、资源、交通等进行统一管制,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开创了中国“战时经

9、济体制”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使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21(改编)1952年,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9.2%,到1957年上升到32.1%。由此可知( )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 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 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 D沿海工业仍占居主导地位22(改编)以下是1957年和1961年我国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国家工业化进程 B中苏关系已开始恶化C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D国家经济状况的影响23(改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10、改变了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2416世纪,有威尼斯人说“除了失去自由以外,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国所听到的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应该是(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25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在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在1820年左右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发展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 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26(改编)郑和下西洋在东南亚有着极

11、高的声誉,至今当地仍保留了许多纪念郑和的祠堂和庙宇;而美洲目前尚没有发现当地人为哥伦布修建的具有类似意义的纪念物。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航海的目的不同 B航海的路线不同C所到之处的文明程度不同 D代表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同27(原创)下表中A、B、C、D分别为英、法、美、德四国在1870年和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其中,法国应为( )年 份ABCD1870321023131913146361628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主政治对特权阶级的巨

12、大冲击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C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高度关注29“如果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一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 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30“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西方人的服装和西服受到批判,旗袍和其他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中国服饰也遭到了批判.各种各样的制服大行其道,其中最有名的有中山服、解放

13、服或列宁装。”我国出现这一现象开始于(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C“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卷 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大题,共40分。31(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明太祖认为,“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自然家给人足。”清雍正皇帝也说,“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编自明实录太祖实录大清会典事例材料二(明朝中后期)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摘编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七六引苏州府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明太祖和清雍正皇帝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这种认识对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影响?(4分)(2)材料二从本质上反映了城市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分析明清之际这种新现象受到了哪些因素的阻碍?(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