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34.27KB ,
资源ID:1605549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60554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练习Word格式.docx

1、9、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A A 100毫升B 50毫升C 200毫升D 10毫升10.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它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11、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1,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3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2、( C A 、37.3和38.4 B 、37.1和38.4C 、37.1和37.4D 、37.3和37.412. 试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A50克的铁块比50克的木块质量大。B50克的冰块比50克的水的质量大。C75千克的宇航员到月球上,他的质量要变小。D20克的食盐水和20克的砝码,它们的质量相等。13.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 D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将游码向左移动。C 向天平右盘中增添砝码或游码从左向右移。D 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游码从右向左移。14.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DA 物体外部的形状B 物体所处的位置。C物体的状态

3、和物体的温度D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1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合作与交流制订计划建立猜测和假设提出问题检验与评价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排列顺序是( AA、 B 、 C 、 D 、16.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C A 0.6秒 B 0.08秒 C 0.8秒 D 1.33秒17、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B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都有可能18、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是(D A、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B、苹果落到牛顿头上,发现万有引力C 、瓦特好奇水的沸腾,发明蒸汽机D 、

4、李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19、下列对科学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B 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C 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D 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20、要测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BC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 上述方法均很好21、使用托盘时,以下说法或做法中错误的是( B A 、不允许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中B

5、 、加减砝码时,用手直接轻拿轻放C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允许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值D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指示的质量值2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B A .10厘米 B .42分米 C .36000毫米D .0.45米23、观察右图的家用自来水表的刻度,它们的刻度表示测量的是什么量(B A 、质量B 、体积C 、时间D 、长度24、关于0的水结成0的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温度下降 B 、质量不变C 、质量变小D 、状态不变25、某人上午9点乘火车从上海出发,下午2点到了宁波,这个

6、人乘火车乘了( D A .3小时 B .9小时. C .2小时D .5小时二、请仔细填一填(每空1分,31题4分共30分25、长度的测量一般要求能做到放正确、_看_正确、_读_正确和记录正确。26、温度指的是物体的_冷热程度_。要准确的测量温度,需要使用_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的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27、完成下列换算(1 15千米= 1500000 厘米= 15000000 毫米(23.2微米= 米 880毫米= 纳米(3250升= 厘米3 0.5米3= 分米3= 厘米 3(43小时= 秒= 分28.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有_发展的原因_和_形成的

7、规律_。29、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气温为20 摄氏度 ,青青的妈妈让青青去给温岭的姑妈送一瓶体积为2.5 升 质量为2.2 的“鲁花”花生油,从江山到龙港距离大约15 。(填上适当的单位30、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将图中五种仪器测量的读数,填写在表格中。31、将下列测量仪器与所测的量、单位用线连接起来。(4分天平体积米(m量筒质量千克(kg刻度尺时间米3(m3停表长度小时(h32、从下表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上海站出发到达济南站所需的时间为_。三、简答题:(第1、2题3分,第3题各4分,共10分33,某同学把天平调平衡后,错把待测的小石头放在右盘,左盘

8、放砝码20克、10克各一个,又把游码移到2.6克处天平刚好平衡。问:小石头的实际质量为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4、给你一杯果汁,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利用哪些测量工具能测出果汁的哪些数据?(至少测出两个量量筒。溢水杯质量体积35、过年了,小明的爸爸让小明把家里的一年来积下的报纸整理一下,突然小明的爸爸问小明了,你知道这里大概有多少张报纸啊,如果你是小明,你打算怎样做?把你的测量方法和计算过程写在下面。 四、实验与探究(每空 1 分,共 10 分) 36、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 第 C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5 。 37、某同

9、学要称取 50 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 A、称量一只 100ml 的烧杯质量为 m B、加水到天平平衡 C、调节天平平衡 D、在右盘再增加 50 克砝码 E、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请将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 A,B,D,C,E 38、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 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 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 V2,计 算石块的体积为 V2 V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 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 体积 V1, 然后取出石块, 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

10、 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V1 V2。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甲 (选填“甲”或“乙” )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 的是 甲 (选填“甲”或“乙”。 ) 140 厘米 。 3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39、阅读下文并谈谈你的想法: (每空 2 分) 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 7 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 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 43 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 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

11、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 来自某些染菌的食物。他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询问。但孩子们说: “他们没有一起吃 饭! ” 那么孩子们一起参加过什么活动呢?调查发现:他们去过动物园参观过蜥蜴展 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的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 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的呢? 于是, 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 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 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得病了。 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过手的孩子都病了。 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的手 接触了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 内。 (1) 提出的问题是 (2) 收集的证据是 科学七年级(上)第 1 章测试 同学们: 经过近一个月科学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体会和收获。今 天请你把它们呈现出来,与父母和老师共享。今天也许你会遇到还答 不出来的问题,但一定要及早解决,那你将又得到一份收获。祝你成 功! (2)建立的假设是 (4)作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