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1.10KB ,
资源ID:157919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79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长在海里菜――海藻.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长在海里菜――海藻.docx

1、长在海里菜海藻薛理勇: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已出版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闲话、食俗趣话、说鱼道虾等。现为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海苔在 2008 年 8 月 8 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前的一个多月,中国的新闻不断报道青岛东北洋面漂来大量的“浒苔”。青岛海面受到污染,有可能影响在青岛海面举行的奥运会帆船比赛,于是青岛市每日有数以万计的“志愿者”投入到清理“浒苔”的工作中。此工作历时一个月,确保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正常进行。浒苔是北方人的叫法,“水曰浒”,浒就是水边的意思,水浒传讲的就是“水泊梁山”的故事。古

2、代的海上航运和作业技术水平较低,沿海的居民大多在大海近岸的地方收取海苔,再晒干后销往远处,于是被称为“浒苔”。浒苔的英文名为 sea grass,即“海草”,因而也叫“海菜”、“海青菜”、“海苔”,而在浙江一带则多称“苔条”、“苔菜”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叫“干苔”:(藏器曰)干苔,海族之流也。(时珍曰)此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海水咸,故与陟厘不同。张华博物志云:石发生海中者,长尺余,大小如韭叶,以肉杂蒸食极美。张勃吴录云:江蓠生海中,正青似乱发,乃海苔之类也。文中提到的“陟厘”、“石发”、“江蓠”都是指生长在内陆淡水湖泊中的藻类,而在咸水的海里也有相似的藻类, 它们就是“海苔”。海苔大多被晒

3、干后销往各地,人们见到的海苔是干的,于是叫“干苔”。海苔属于海生藻类,遇合适的水温,生长速度极快,处于海生生物链中的低端,为许多种海洋生物提供食物,但是海苔的疯长,也会破坏自然环境。浙江沿海盛产海苔,通常将海苔在海水中洗净后直接晒干,干海苔大多为相连的条状, 所以叫“苔条”。将苔条碾碎混入面粉,以烘或油炸的方式做成苔条饼之类的食品,有特殊的香气,颇受人们的喜爱;还可以把苔条与花生仁混合油炸,称之“苔条花生”,是极佳的下酒小菜。紫菜紫菜也是最常见的海生藻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生长在潮间带的高潮线的岩石上,我国主要产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藻体呈薄片状,形状随种类而异,一般可以分为圆

4、形和长形两大类。颜色也有差异,晒干的紫菜大多呈紫色或黑紫色,有光泽,故得名。中国人习惯将干紫菜剪碎后加适量虾皮、榨菜末、香油冲汤,简易、方便、价廉、味美。我老家在福建沿海,紫菜很多,价格低廉,乡人习惯把紫菜与肉一起白煮,味道也不错。直到今天,“紫菜煮肉”还是我家的常食。而日本人把紫菜叫作“海苔”,将“海苔”加工成薄薄的纸片状,是包裹寿司的主要材料。将薄如纸的“海苔”再经烘烤或其他加工,就成了许多种海苔食品。不过,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所谓的“海苔”是日文对“紫菜”的说法。在欧洲,一些国家又将紫菜放在食品上一起烤食,被烤的紫菜会带有牡蛎的香味。海带我的父亲出生在日本,1945 年日本战败后,日本

5、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旅日华侨的日子更艰难,于是举家回国,在上海定居,所以我童年讲的话中夹杂着一些日文词汇,如把海带叫做“昆布”,发音近“kong bu”。因为我家乡福建方言中并不把海带叫做“昆布”。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 年版汉语外来语词典也证实了这一点,书中释:昆布:褐色海藻,革质带状,窄者称为海带,可食用,入药称“昆布”。虾夷 kompu。虾夷又作“虾”,是指居住在日本本州以及东北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人。这“昆布”来自日文似乎就成了定局,“昆布”即海带也成了定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把“海带”和“昆布”作为两种生物藻类的:(禹锡曰)海带,出东海水中石上,似海藻而粗,柔韧而长,今登州人干之以束器

6、物。医家用以下水,胜于海藻、昆布。李时珍是位郎中,本草纲目也必须讲生物的药用功效,所以又讲:“(主治)催生,治妇人病,及疗风下水,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中医使用的语言太简,太抽象,又太玄乎, 后人读中医古籍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段文字大意是:海带可以用作妇产科的催生作用,也可以治疗妇科疾病并有利尿,治疗腹积水、虚胖的作用。“医家用以下水, 胜于海藻、昆布”,显然,“海带”和“海藻、昆布”是不同的东西;而“今登州人干之以束器物”,指人们将海带晒干后搓成绳子来捆绑东西。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九卷?昆布:(时珍曰)按吴普本草,纶布一名昆布,则尔雅所谓“纶似纶,徂似徂,东海有之”者,即“昆布”

7、也。纶, 音关,青丝绶也,讹而为“昆”耳。尔雅是中国古代很权威的辞书,尔雅?释草中 讲:“纶似纶,徂似徂,东海有之。”郭璞注:“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徂,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云。”“纶”是一种农夫戴的用青丝织的带状巾,而“徂”是一种系印纽的带子。昆布的形状很像纶,所以古代叫“纶”,而海带的形状很像徂,于是古代也叫“徂”;而古音中“纶” 与“关”读音相近,“纶布”就被讹为“关布”,后来又被讹为“昆布”。不过,古人认为昆布与海带是外形相近的两种东西,另外,至少在一千年以前,中国人已经把这种东西叫作“昆布”了,在古代的中日交往中,汉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大,日文中的“昆布”应该是从中国传

8、入的。海带(tangle)与昆布(kelp)的外观相似,尤其是它们的干体都是褐色带状,很难区分,但是它们生长在海水里的形状(或将它们水发后展开的形状)是有明显区别的:海带为扁平带状,长达数米;而昆布也呈带状,但叶面较宽而厚,叶子边缘羽状分裂,呈粗的锯齿状。现在,市民们一般在菜市场上买到已经水发切细的海带或昆布,一般叶面薄的那种是海带,而叶面较厚的则是昆布,不过,人们都把其称为海带。昆布的叶片厚实,有韧性,所以民间将昆布水发后,切成丝再烧煮后做成凉拌菜;而海带的叶片稍薄,吃口稍差,人们会将其切成长方形,再打结后做凉拌菜,俗称“海带结”。海带的英文名为 tangle,就是“打结”的意思。与昆布、海带同属海藻的食物还有很多,如海萝(samphire),藻体丛生,直立,高 415 厘米,软骨质,呈不规则叉状分枝,枝为中空圆柱或扁圆柱,主要用于提取琼脂。民间则将其熬成糊状后加到面粉中做成面条,使面条不易糊而有咬劲。如今市场上供应的“乌冬面”就是添加琼脂、淀粉做成的面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