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8差之毫厘,失之千里。9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人。约生于明弘治十三年至正德初年之间(15001510),约卒于万历十年(1582)。吴承恩的曾祖父、祖父都是读书人,任过县学的训导、教谕。但到了他父亲吴锐这一辈,由于家贫,出赘徐家,“遂袭徐氏业,坐肆中”,当起了小商人。吴承恩从小就很聪明,很早入了学,少年得志,名满乡里。除西游记外,他还创作有长诗二郎搜山图歌和禹鼎志。现存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包括诗一卷、散文三卷,是吴承恩逝世后由丘度编订而成。2相关链接西游记通过幻想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神话英雄
2、孙悟空的艺术形象,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斗争,歌颂了人民群众对一切邪恶势力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封建制度下人民的追求和向往。而且通过对神魔世界的描写,曲折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丑恶现实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及罪恶。还有,西游记虽然是一部以佛教徒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但整部作品却不是弘扬佛法,宣扬宗教;相反,通过一些具体描写和形象的塑造,揭露了佛教的虚伪本质,明显地表现出对宗教的批判。牛魔王和孙悟空可以说是渊源颇深,早在孙悟空在花果山做美猴王的时候,两人就已经结成了兄弟。当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之后,牛魔王及其“家属”却给他造成了无穷的麻烦,八十一难中,和牛魔王
3、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就有四难,课文节选部分叙述了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儿给唐僧师徒制造磨难,而孙悟空最终凭借观音的力量收服了红孩儿,这也成为后文火焰山借芭蕉扇、破儿洞取落胎泉颇费周折的起因。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1)单音字燧石(su) 搠(shu) 悚惧(sn)掣钉钯(ch) 逊让(xn) 傅粉(f)金箍棒() 捽下(zu) 皈依(u)剿除(jio) 枯松涧(jin) 掼杀(un)镌刻(jun)(2)多音字提 钉扛 诘刹 澄绰 禅(3)辨形组词 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悚惧:恐惧,戒惧。凶多吉少:凶险兆头多,吉利兆头少。用来指根据某种迹象估计到事态的发展趋势极为不妙。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
4、公开活动(多指抢劫)。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有始无终:有开头却没有结尾。多用来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常常半途而废。进退两难: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了不起的本领。神通广大: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神通,神奇的法术。将功折罪: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罪过。意懒心灰: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也写作“心灰意冷”“心灰意懒”。(2)近义词辨析皈依归顺辨析皈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归顺: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例句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打家劫舍,劫富济贫,后
5、来归顺朝廷,在平定方腊的战役中,损耗殆尽。死的死,活着的,归隐的归隐,也有的皈依佛门,结局很悲惨。矗立耸立屹立三者是一组近义词。它们都是动词,表示高高地立起,但也有一定的区别。“矗立”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例如:烟雨楼矗立在青翠的大树丛中。“耸立”着眼于高,高而突出地立着。在海平线上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屹立”着眼于稳固。原指山稳固而高高地独立着,后来指人或物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a那矗立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b那苍翠的劲松耸立在险峰上。c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四、速读感知课文1简析本文跌宕起
6、伏的情节安排。答:_答案首先,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没有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就没有红孩儿被收为善财童子;没有红孩儿的被擒,就没有后来调扇取水的战斗;没有罗刹被弃、牛魔赴宴,就演不出孙悟空变化成牛魔王,骗取神扇的情节。其次,情节安排并非平铺直叙,而是跌宕起伏。文段中有一细节描写,写红孩儿挑三拣四要孙悟空背他行路,红孩儿使个神通,便有千斤重压在孙悟空背上,孙悟空猴性大发,再加上他对妖魔的痛恨,就将解尸掼在石头上,扯下四肢,丢在路两边,俱粉碎了。这一情节既反映了孙悟空对恶势力的痛恨,又表现了他猴性的急躁,同时又加快了红孩儿纵风摄走唐僧的速度,这样,就避免了情节的平铺直叙,使文章曲折生动、引人入胜。2唐僧
7、最终被劫走、红孩儿阴谋得逞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原因之一:红孩儿的精明与其能审时度势。原因之二:红孩儿能抓住唐僧的心理。唐僧是一个一心向善的人,平日连蝼蚁都不敢踩死一个。红孩儿变成一个七岁小孩,高呼救命,就是希望以此激起唐僧的同情心和善心,使他能够接近,伺机下手。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唐僧听到“救命”的声音,确实动了慈悲之心,以至于麻痹了自己的神经,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原因之三:红孩儿抓住了取经队伍中的矛盾,尤其是孙悟空和师傅唐僧之间的矛盾。孙悟空对红孩儿的伎俩有着清醒的判断,所以三番五次催促唐僧快走,不要管闲事。但红孩儿三番五次故弄玄虚,使得唐僧对于孙悟空的警觉失去了耐心,认为孙悟空是在捉弄自己,
8、便以念紧箍咒相威胁,使得孙悟空“再也不敢回言”。等到红孩儿以小孩子的涕泪涟涟的面貌出现在唐僧面前,更使得唐僧善心大发,失去了警惕,再也不信孙悟空的话,再加上猪八戒在中间怂恿,最终让孙悟空驮起了妖怪。这样,孙悟空虽然是取经队伍中的最强者,却没有发言权,而最弱的唐僧,却有着支配的权力,正是这种错位,这种师徒之间的矛盾,给了许多妖怪可乘之机。一、重点突破1文中的红孩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案红孩儿喷火法术高强。他在火焰山修炼300年,练成了三昧真火,手段非凡。他不仅法术高强,更精于智谋。他为了吃到唐僧肉,变化成一个破落户家庭的孩子,骗过唐僧;知道孙悟空手段高强,更变本加厉地装可怜,最终达到了虏获唐僧
9、的目的。后来他得知孙悟空等要去请观音菩萨,就变做个假观音将猪八戒掳了去。其后,孙悟空变做牛魔王混进洞里去,只因为假牛魔王说了一句“吃斋”就立即警惕起来,后来还以“生辰八字”试探,最终识破了孙悟空,真可谓智谋过人。他狂妄自大,心狠手辣,野性难驯。他依仗自己拥有三昧真火,胡作非为,把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他为了吃到唐僧肉,更是心狠手辣。后来他被观音的莲花坐刀扎降伏,观音一收刀,他就野性难驯,举枪要刺观音,直到观音与他摩顶受戒,套了五个箍儿念起“紧箍儿咒”,他才服。总之,红孩儿是西游记中一个颇难对付和降伏的妖怪。2从大战红孩儿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10、答案孙悟空是一个“三位一体”的人物,在他的身上,猴性、人性和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首先具有猴的特点,“毛脸雷公嘴”,一副猴子相,喜欢吃桃子,做事总是毛毛糙糙,还有红红的屁股,永远变不去的尾巴等,都体现了猴子的特点。在课文中,他“将身一纵,跳上那巅险峰头”,则表现了猴子的机灵敏捷。其次,他是一个神,有着七十二变、筋斗云等无穷的神通,能够呼风唤雨,随意召唤天神地仙。再次,他具有一个凡人的性格特征。他很自信,当三藏在马上心惊时,他一再表示“只管走路,莫再多心。老孙自有防护”。他时时细心警惕,才使得红孩儿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他还幽默诙谐,当唐僧问道是什么人在叫时,他偷换概念回答说:“师父只管走路,
11、莫缠甚么人轿也没个人抬你。”既化解了唐僧的紧张,又转移了唐僧的注意力。他也有凡人的一些缺点。容易急躁、冲动,当师父被掳走后,心急之后,也赌气说过散伙的话。私下寻找师父,却“没个音信”时,也会通过舞动棍棒,随处乱打发泄一通。3文章用了哪些方法凸显孙悟空的形象?答案(1)采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幻想塑造出孙悟空三位一体的形象。他既有着雷公嘴、毛脸、火眼金睛、罗圈腿、拐子步及急躁敏捷等猴子的特征和性格,又有人的机智、乐观和敢于斗争的性格,还有神的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等奇特的本领。(2)巧妙对比突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忠心耿耿、勤劳。文段中猪八戒解救红孩儿的目的仅是“吃食”,与猪八戒的馋嘴对比,突出了
12、孙悟空保护师父的良苦用心,唐僧不辨人妖滥发慈悲之心,对孙悟空稍不满意就要念“紧箍儿咒”,与唐僧的迂腐无能、小肚鸡肠对比,突出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大度和忠心耿耿。二、疑点探究4西游记写的是神幻世界,但目的是讽刺现实,你认为课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孙悟空偕猪八戒与沙悟净保护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经,一路跋山涉水,饱受风霜之苦。但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神,又给取经增添了难度,讽刺了某些上级官员不学无术、瞎指挥、外行领导内行、颠倒是非的丑恶现实,如本文孙悟空再三劝阻唐僧不要解救红孩儿,唐僧不但不听,反而用师道逼迫孙悟空背起红孩儿,最终自己被红孩儿掳去。再者,红孩儿的父母分别是牛魔王、罗刹女,有着强大的背景和后盾,西游记中其他一些妖精魔怪亦属此类,背后都与天上神仙有瓜葛和牵连,致使孙悟空最后只能放过他们,讽刺了封建社会中官官相护、以权谋私的黑暗现实。三、美点赏析浪漫主义的艺术幻想5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请简析其浪漫主义特点体现在哪里。答案首先,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幻想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奇幻莫测的神话世界。其次,浪漫主义的艺术幻想也反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小说的人物形象,既有某些动物的特征,又有社会化的人物个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