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42.89KB ,
资源ID:157523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7523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利用教材文字等史料来比较辨析。3、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对本课主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4、授课课时: 1课时5、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目标(教师主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要想了解这一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学生主体) 1、隋朝统一的基本史实。 2、隋朝统一后发展经济、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及意义。 3、

2、大运河开凿的基本史实和作用、历史地位。 4、科举制度创立的基本史实和意义。 5、隋朝灭亡的基本史实及教训。(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师生主体) 1、隋朝的统一(学生完成下列问题,以验证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建立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P2隋文帝像 定都地方:长安 统一时间:589年,隋文帝灭陈。 统一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势。 合作:中国古代史上,至此课为止,有过几次统一?(学生为主,教师辅导) 学生:有三次。 第一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第二次: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 第三次:589年,隋朝灭陈,统

3、一中国。 隋朝统一后巩固统治的措施及意义: 措施:、经济上:发展经济,编定户籍,统一货币、度量衡;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意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人口增加; 垦田面积增长。 2、大运河的开凿(学生完成下列问题,以验证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教师):同学们,看上面这个图,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 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

4、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大运河的开凿”。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开凿者:隋炀帝开凿时间:605年。 大运河中心:洛阳大运河南北起止: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P3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并让学生在示意图上指出相关事务。)历史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开凿意义: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科举制度的创立(学生完成下列问题,以验证学生自

5、主学习情况) 、科举制度产生的基本情况: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教师说明:进士科考试内容:经学、时务策、诗赋。、意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师说明:进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直到1905年清末废除。合作探究(师生):(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

6、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

7、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 第一个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如何看待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学生:(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

8、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 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教师补充)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个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 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4)、归纳内化,小结提升(师生主体)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

9、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本课还学习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共1300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中考”;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板书设计:(5)、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学生主体)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是指: A、长江 B、黄河 C、澧水 D、京杭大运河 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时的皇

10、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3、“我国隋朝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标准是: A、军功 B、门第 C、才能 D、血缘 5、隋朝及以后封建社会时期选官标准是: 6、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7、右图为某朝代考试的场景,与之有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8、具有准确的时序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之一。下面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时间轴,他研究 的主

11、题应该是: A、北魏兴衰史 B、隋朝兴衰史 C、唐朝的盛世局面 D、西汉发展史 9、见学法大视野(人教版)P4页10题,回答问题。 (1)门第 隋朝 (2)都认为考试制度起源于古代中国。 说明科举制度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3)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但是科举制度后期摧残了人才,严重束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六、教学反思: 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