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世界各国科学课程改革情况介绍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同时,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工业国进入了工业发展的高峰。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标准也不断提高。工业界对本国的教育状况开始
2、表现出普遍的不满,纷纷要求改善教育质量,尤其要求提高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一时间,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教育的改革成了西方各国的热门话题。同时,一些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摆脱对西方的依附,也开始了对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所以,科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中比较系统并对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当数美国和英国的科学教育改革。2、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科学教育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把它作为核心课程,从
3、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1)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2) 强调手、脑结合。(3)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4) 采用探究法。(5)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6) 实施写实性评价。3、自然教学取得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拓宽了学科教学的功能,加强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从过去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到进一步关注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等多方面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大家在教学中更加关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内容,强调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与学生身边有关事物与
4、现象的联系,从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目标上除了知识技能以外,还关注学生与社会有关的思想、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即由过去的以讲生物与环境、物质与能、地球与宇宙的学科知识为主,发展到更关注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入了许多环保、资源、生态、人口、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同时,还增加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作业,练习,考试,发展到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动手实践。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实验教学是这一阶段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模式。教师比较重视提出问题,创设各种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做
5、,从中学到东西,而不是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4、为什么要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实际上,早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就出现了一词,直到1952年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时,改用教学大纲。现行教育大纲明显存在以下弊端:从目标上,只规定了知识方面的要求;内容偏难、偏深、偏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它环节;刚性太强,弹性不足。教学大纲的出发点毕竟是直接指导教学工作,但在国家的课程方案中应该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各方面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过多地规定通过怎么一个教学过程达到这一素质要求。这样,从总体出发点和思路上就明确了国家方案中应该包括的是规定各方
6、面国民素质基本要求的各科课程标准,而不是直接指导教学的各科教学大纲。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以代替目前的,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际过程。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科学课程改革是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国际上和课程自身存在的问题都说明科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5、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框架上区别和突破目标上的突破:(1)更加注重学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并养成习惯。(2)强调用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会科学探究。(3)从保护和发展小学生的好奇
7、心与求知欲出发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与情感,而不是简单地归属于思想品德教育。(4)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资源、关心科技新发展等现代科技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内容上的突破:(1)列出了科学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更加有利于这两部分课程目标的落实与检测。(2)每一部分通过主要概念框图的形式,给内容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3)每一条具体内容标准都是以学生为第一人称,用他们的学习结果方式表述,是可以检测的。(4)配以相关的活建议,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贯彻这些标准。内容案例大纲无内容案例课程标准的内容案例主要从两方面提出,一方面是紧跟在内容标准后面的活动建议,另一
8、方面是附录部分的案例,包括科学探究的案例,教学设计的案例、科学游戏的案例和学生课业作品的案例,另外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部分也有少量的例子。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中的一些新理念,并作为他们实际的参考。由于在本次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中贯穿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思想,在标准的呈现方式,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设备和教室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少新的理念,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通过案例的示范作用,可以提高教师对标准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实施。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1、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1)、课程名称的定位课程标准用科学代替现行大纲中的。往往
9、在字面上易误解为只是了解自然的事物、现象及规律。而未能明确概括自然课整体内容,即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改为之后,能较准确地概括课程的内容: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另外,当今世界各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大都取名,这一名称的确定也是吸取了国外的经难,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交流。(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所谓宗旨:是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然而,早期的科学教育
10、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小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第一、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第二、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第三、帮助儿童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第四、使儿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第五、培养儿童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2、科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地位: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课程,是科学启蒙课程。在其他课程中(如小学语文)中,也有科学内容的涉及,但那些只是渗透附带的,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科学课程。科学启蒙教育是科学入门教育,教育对象是对科学领域知之甚少的人,教学内容(知识、观点、方法等)是最基本
11、的,浅显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受教育者对科学领域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科学观点,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作用:在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科学启蒙教育在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第二、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三、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第四、科学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第五、科学启蒙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更好地适
12、应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而且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打下基础。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使学生从小接受科学教育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的。3、知道科学素养的内涵。科学素养是目前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最主要目标。目前,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科学知识(概念、定律、理论等),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过程、过程技能与思维方法,价值观,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伦理与情感。研究专家把科学素养划分为方法论的、专业的、通用的、技术的、业余的、新闻报道的、科学政策的等。小学科学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指通用的,即一个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般的科学素养。
13、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每一位公民需要哪些科学素养?(1)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2)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3)合理的科学知识基础。面对着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我们可以尽可能充分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基础上构想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为新的教育改革探索明确的方向。4、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揭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
14、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科学素养为教学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因此,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这就是科学启蒙的含义。三、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