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 言1第1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31.1设计资料31.1.1桥面跨径及桥宽31.1.2设计荷载31.1.3材料初步选定31.1.4设计依据31.2结构布置41.2.1主梁高41.2.2主梁间距41.2.3主梁梁肋宽41.2.4翼缘板尺寸41.2.5横隔梁41.2.6桥面铺装41.2.7说明5第2章 主梁截面几何特性计算6第3章 主梁计算73.1横向分布系数计算73.1.1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73.1.2支点处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23.1.3横向分布系数汇总133.2主梁内力计算133.2.1恒载内力计算133.2.2活载内力计算143.2.3主梁内力组合243.3主梁的正截面设计243.3
2、.1T形梁类型确定253.3.2正截面配筋计算263.4梁的斜截面设计273.4.1计算各截面的有效高度273.4.2核算梁的截面尺寸283.4.3分析梁内是否需要配置剪力钢筋283.4.4确定计算剪力283.4.5配置弯起钢筋293.4.6检验各排弯起钢筋的弯起点是否符合构造要求323.4.7配置箍筋353.5正截面应力验算363.5.1确定受压区高度363.5.2求开裂截面换算截面的惯性矩373.5.3正截面应力验算373.6主梁的裂缝宽度验算373.7主梁的变形验算383.7.1计算截面的几何特性383.7.2计算构件的刚度B393.7.3作用短期效应作用下跨中截面挠度40第4章 行车道
3、板的计算414.1行车道板的计算图式414.2行车道板的计算414.2.1悬臂板的内力计算414.2.2主梁肋间板的内力计算42第5章 横隔梁的计算455.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455.2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455.2.1绘制弯矩影响线465.3截面内力计算475.4内力组合475.4.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75.4.2正常能力极限状态48第6章 支座计算496.1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496.2确定支座高度496.3支座偏转情况验算516.4板式橡胶支座抗滑稳定性验算52第7章 下部结构计算547.1设计资料547.1.1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547.1.2水文地质条件547.1.3材料
4、547.2盖梁设计计算557.2.1盖梁荷载计算557.2.2内力计算607.2.3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647.3桥墩墩柱设计687.3.1荷载计算687.3.2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717.4钻孔桩计算737.4.1荷载计算737.4.2桩长计算747.4.3桩的内力计算m法757.4.4桩身截面配筋与承载力验算757.4.5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76致 谢77参考文献7872前 言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设计准备阶段。该阶段搜集桥梁设计技术规范,设计指导书,熟悉阅读了指导书上相关范例。搜集设计所需的相关计算公式及系数。第二阶段,设计实施阶段,通过桥梁方案比选,桥梁结构及应
5、力计算后。确定了桥梁整体 结构及横纵断面布置。最后完成结构验算。第三阶段,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设计,加深了桥梁相关知识。熟悉桥梁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流程。本设计是针对枣庄市泽城区某板桥进行的,本设计共分4章,第1章是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分别对设计流量、桥孔长度、桥面标高进行了计算。根据水文计算和规范规定拟定桥梁构造及内力计算和组合阶段。对各种情况引起的损失分别计算说明。第2章对主梁截面、主梁端部的承压、预拱度设置进行了验算。第3章对支座的尺寸的确定及稳定性的复核。第4章进行了下部结构计算,主要是对墩柱的尺寸的确定,及钻孔桩的确定,同时对下部承载力的复核。根据设计任务书本设计还对桥梁的总体布置图
6、、配筋图及一些附属设施图进行了绘制。 对本人在 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帮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规范理解不够彻底。应用计算不够熟练等,这些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第1章 设计资料与结构布置1.1设计资料1.1.1桥面跨径及桥宽1.标准跨径:该桥位于某二级公路,规划河道宽度36m,设计桥梁与河道正交,双向两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1.0m,确定采用标准跨径为13m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2.主梁全长:根据当地的温度统计资料,并参照以往设计经验,确定伸缩缝采用4cm,则预制梁体长12.96m。3.计算跨径:根据梁式桥计算跨径的取值方法,计算跨径取相邻支座中心间距为19.5m。4.桥面宽度:根据
7、一次典型交通量的抽查结果,确定该桥的桥面横向布置为净7m(行车道)+21.0m(人行道)1.1.2.设计荷载根据该桥所在道路的等级确定荷载等级为:汽车荷载:公路II级车道荷载;人群荷载:3.0kN/m。1.1.3.材料初步选定1.钢筋:主筋采用焊接钢筋HRB335钢筋,箍筋采用R235钢筋。2.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30。3.支座:板式橡胶支座。1.1.4.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2结构布置1.2.1主梁高:以往的经济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高跨比的经济范围大约在1/111/16之间
8、,根据跨度大者取较小比值的原则,本桥取1/16,则梁高应为0.9-1.0m(标准跨径为13m),实际的设计按1.0m取。1.2.2主梁间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梁的主梁间距一般选在1.52.2之间,本桥选用1.5m。1.2.3主梁梁肋宽:为保证主梁的抗剪需要,梁肋受压时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振捣质量,通常梁肋宽度取在1518cm,鉴于本桥的跨度为13m,纵向钢筋数量较多,按较大值取为18cm。1.2.4翼缘板尺寸:由于桥面宽度是给定的,主梁间距确定后,翼缘板的宽度即可得到为1.2m。因为翼缘板同时又是桥面板,根据其受力特点,一般设计成变厚度:与腹板交接处较厚,通常取不小于主梁梁高的1/10,即为1.3/10=0.13m,本设计取为0.14cm;翼缘板的悬臂端部可以薄些,本设计取为10cm。1.2.5横隔梁:为增强桥面系的横向刚度,本桥除在支座处设置端横隔梁外,在跨间等间距布置三根中横隔梁,间距44.85m(连同端横隔梁在内),梁高一般取为梁高的3/4左右(即0.975m,在靠近腹板处横隔梁底缘到主梁梁顶的距离为1.00m);厚度通常取在1216cm,本设计横隔梁取为12cm。1.2.6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铺装5cm,混凝土铺装10cm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