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教材中,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出现,会认的字只在略读课文中出现。新教材中的会认的字除了在略读课文中出现之外,同时也出现在精读课文中。在新教材中,略读课文及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的认字总量为119个。与旧教材相比,略读课文的认字数量增加了54个,而另外增加的81个会认的字则来自于精读课文。3.新旧教材对字的注音方式不同。旧教材对每篇课文后的生字采取随课文注音的方式,不对课后方框或条形框中的生字另做注音。注音均按照该字在课文中的读音。新教材保留了旧教材中随课文注音、选读课文不予注音等特点,其不同之处在于,对要求会写的字,新教材一律不予注音,旨在让学生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在解决读音的基础上,同时更全
2、面地了解字义和用法,而不是将对字的理解只局限于课文。二、课文部分课文部分在新旧教材中都是重点,因此本文也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比较。1.课文涉及的题材与体裁。从题材上看,新旧两版教材所涉及的题材都比较广泛,但新教材又突出了下面几点:一是包括了更多富于现代气息的课文。例如,梦想的力量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等,更贴近当今信息时代的生活实际。二是在古代题材课文的选择上着重于古代经典。例如,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可以对古典名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可以引导他们去阅读这些名著。三是与旧教材相比,涉及外国题材的课文在数量上由11篇减少到8篇。在内容上旧教材侧重于外国的名
3、人故事和儿童故事,新教材则重视外国当代文化、生活的介绍,及外国儿童故事,以期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四是重视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第二组的三首古诗、两首儿童诗和三篇课文都反映了纯真、愉快的童年生活,易引起学生共鸣。从体裁上看,新旧教材都包括了诗歌、小说、散文等体裁,但新教材在此基础上还新增了其他体裁。例如,新教材中编入了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于学生理解和背诵,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做了铺垫。还安排了一篇剧本半截蜡烛、一篇相声打电话和两篇研究报告,即奇怪的东南风关于爸爸咳嗽病因的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多种体裁课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多种形式
4、的描写和叙述方法,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课前导读和课后练习。(1)课前导读。旧教材在每篇课文前安排了简短的导读,新教材只在略读课文前安排有简短导读提示,提示在内容上基本承袭了旧教材的编写方法。而在精读课文前则未安排导读,这部分任务主要由教师直接承担,其自由度更大,意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课后练习。新旧教材的课后练习都安排在精读课文之后,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则未安排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主要涉及到读、背、理解、表达、讨论等方面。可以看出,新旧教材对读、背、理解、讨论、抄写的重视程度差别不大。相比之下,新教材比较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涉及表达能力的练习数量大致相当于旧教材的2倍
5、。较为突出的变化是新教材增加了“小练笔”“阅读链接”两种练习类型。“小练笔”包括写句子、改写某段课文等。“阅读链接”则是选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文以供学生拓展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新旧教材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形式上还略有差异。旧教材只要求朗读和默读两种,新教材则包括朗读、默读和分角色朗读,比旧教材要丰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单元训练新旧教材的单元训练差异较大。旧教材的单元训练是积累运用,包括4个固定的栏目:“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新教材的单元训练则分为3部分,分别是“词语盘点”(本文放在字的学习部分讨论)“
6、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1.口语交际习作。“口语交际习作”是新旧教材中共有的部分,但两版教材在这部分各有特色。旧教材安排了6次练习,新教材安排了7次。总的来说,新教材在形式上更灵活,在注重训练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倾听、理解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了口语交际应具有的交互性。例如,第五组口语交际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学生首先要展开想象,编排剧本,再通过讨论交流彼此的想法。这种形式将讨论、表演、合作、创作融为一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建议,更要倾听并尊重别人的想法和建议,产生出各种观点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碰撞,进而生成多重意义,生化出多元感受。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
7、学生比较、综合、分析、判断、批判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两版教材在习作部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新教材的习作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口语交际相关,如新教材的第二组在口语交际部分先让学生自由讲述并讨论童年的趣事,接着让学生写一篇有关童年的习作。而旧教材的习作部分则相对独立。新教材是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使学生的习作直接、自然。这无形中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有助于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二是旧教材的习作要求强调写作要“有具体内容”,同时对写作技巧的要求也比较多。新教材则淡化了写作技巧的训练,注重写作过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的思考和写作后的修改。三是新教材中的习作题目更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更易引起学生的
8、兴趣。例如,发言稿是儿童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较之写信、写建议书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还有童年趣事,令人感动的人等,力图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对写作产生兴趣。2.“回顾拓展”与“读读背背”及“阅读”。旧教材中的“读读背背”和“阅读”是作为每个单元后的固定栏目出现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其语文水平。“阅读”部分安排了8篇较短的文章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增长知识,明白道理。新教材的“回顾拓展”包括3个小栏目,“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一个栏目则比较灵活,在本册书中体现为“趣味语文”“课外书屋”“展示台”“成语故事”,是构成新教材的特色之一。这些栏目或讲述
9、巧妙运用语言的幽默、介绍名著,或讲述经典成语故事、带领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等,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相比之下,新教材的“回顾拓展”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能力,激发兴趣。四、语文活动两版教材都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旧教材中称为“实践活动”,分别是第二单元和第八单元“积累运用”中的最后一个栏目,是作为整个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拓展。新教材中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第三单元的搜集语言,出现在课文杨氏之子之后,这部分综合性学习与旧教材的形式差别不大。另一次是十分有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即第六单元。这一单元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
10、结构,转化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以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其目的是“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包括5篇阅读材料,用来介绍有关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二板块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中,列举了两篇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两篇研究报告可以使学生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和写法,作为学生以后写研究报告的一个参照。最后,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搜集信息、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体现出新教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开放性、建构性等特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