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有的人,如深谷之兰,yu y( )绽放,芳香四溢3.补充词语,并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括号里。(9分)A全( )( )注 B( )钉( )铁 C威风( )( )D别出( )( ) E 技高( )( ) F暴露( )( )G( )( )有词 H( )身( )骨 I( )( )所以其他同学都表演了唱歌、跳舞,只有他表演了魔术,真是( )。在监控全覆盖的时代,所有的恶行都会( )。想要表达“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的意思,应用词语( )。词语B中所填的2个字是一对( ),我还能写出2个这样的词语:( )、( )。4.用“弱”字组词填空,使句子更具体。(3分)白杨树总是那么直
2、,那么坚强,不( ),也不动摇。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 )。一招制胜的关键,就是找到对方的( )环节。5.句子训练营。(7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我还能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2分)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缩句)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嗯,揍我一顿也好!”这是对桑拿的( )描写,从中,我看出桑娜是一个( )的人。我还能用这种描写方法写写考试前的我:_(3分)6.趣味语文。(根据意思,写出表示“说”的成语)(2分)巴结人的说( ) 毫不顾
3、忌地说( )没礼貌地说( ) 胡乱地说( )7.课内积累大比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一句中描写了明月、( )、( )、( )、( ),让人们仿佛听到了( )和( )。穷人是( )国作家( )写的一篇(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中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 ),非常( ),非常( )。2、读思(30分)8.课内阅读(8分)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
4、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上面短文选自 ,作者是( )。联系短文最后一段,说说作者的用意:( ) (2分)A.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人生处处都是结。B.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
5、的憧憬和追求,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C.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行乐。D.作者喜欢喧嚣的世界,所以希望每天不平淡。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的作用是( A.作者经历的春光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天地。D.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
6、白丁香。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9.课外阅读(一)(10分)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姥姥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姥爷。该姥爷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欢。而姥姥则总是买最好的肉。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姥爷就会惊慌地说:“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 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 他还特别注意姥姥倒
7、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份量当然更在需仔细考察之列。 “最后一杯给你吧?”姥姥在把茶倒净以前说。姥爷说:“好吧!” 圣像前的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生活了50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 看着姥爷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厌恶,而姥姥则只觉得可笑。文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 )。文段中的“我”是( ),写的是“我”( ) 的一段生活。(2分) 联系全书来看,“我”的特点是( ),书中对“我”影响较大的人有姥姥、格里戈里、( )、( )。(3分) 文段中写了姥爷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特点?_10.课外阅读(二)(12分)名著阅读材料一: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广西师范大学出
8、版社 2013 年 6 月统计发布)榜单名次书名第1名红楼梦第2名百年孤独第3名三国演义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第5名瓦尔登湖第6名水浒传第7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第8名西游记第9名尤利西斯第10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材料二:我坐在从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同时穿过了很多排 iPad不睡觉玩 iPad 的,基本上都 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 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当然,我知
9、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 10 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 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 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 (摘自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 ,有删改) 材料三:李伟明先生在闲看图书印数一文(见文汇读书周报2011-3-11)中说道,“比起上世纪80年代,现在的图书平均印数要少得多。如今的图书,发行 5000册就算不错的,能上
10、万则是畅销 了。 ”李先生认为,这种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则有图书品种丰富的好现象。对此说法,我当然认同。因为当 今的图书出版的品种的确呈现为一种多元丰富的状态。然而,从目前的单本平均印数的大幅度下滑的现象看,这无疑也暴露了国人对于图书需求量的锐减的事实。抑或说,从其中我们亦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的真正坚持购书而读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的状况。 (摘自中国人读书之现状 ) 请简要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 分) _ 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的原因。 (3 分) _ 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A中国图书印数少的背后充分说明了图书品种的丰富。B中国人也在阅读,但大多是网络阅读,片段信息阅读。C有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D调查显示,我国“四大名著”也上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榜单” 。 针对“名著死活读不下去”现象,结合材料,请你提一条建议,倡议阅读名著。 (3 分)_ _三、读写(35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