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514.62KB ,
资源ID:15330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330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严崇涛新加坡成功的奥秘1、措施:(1)中央与地方: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设通判监督;节度使逐渐演变为虚衔。解说:与骄横无文的武将相比,文官接受传统儒学教育,讲究忠孝之道,没有造反的贼心;文官乃文弱书生,没有军队,一般也没有造反的贼胆。所以,赵匡胤才会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税收大部分上交朝廷。造反必须要有钱,为什么呢?因为造反是要冒着生命,甚至灭族的危险的,如果无利可图,谁会干呢?地方没有钱财,自然没有人会跟着造反。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分别拱卫京师和镇守地方,定期

2、更换。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主要拼的是胆气,而胆气需要军队内部的团结。兵帅不合会影响军队的凝聚力,从而影响战斗力。古代历史上凡是战斗力强的军队,兵将关系都十分和睦。宋神宗时就废了更戍法。(2)君主与宰相:实行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3)文臣与武将:实行崇文

3、抑武的方针。(祖宗之法)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2、影响:(1)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2)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传统说法认为,上述举措导致宋代“积贫积弱”。这一看法,新的教科书恐怕已经不再赞成。李裕民在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指出:自从钱穆提出宋代积贫积弱说以来,人们几乎都将它看作是宋王朝的基本特点,但这并不符合事实。宋代地盘比唐代小,而经济却比唐代发达,财政收入也比唐代高。四大发明中三大发明主要在宋代,和以往任何一个朝

4、代相比都不贫,甚至还富一些。如从军事实力论强弱,宋比辽、金稍弱,进攻之力不足,防守则有余。和西夏比,实力还略强一些。蒙古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惟有宋能抵抗数十年,从世界角度说,也可算是数得上的强国了。如果从综合国力考虑,宋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和东晋相比,地盘差不多大,经济则要发达得多,东晋并没有称,为什么单单给南宋扣上这顶帽子呢,显然这是不公正的。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看待加强宋初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历史影响。材料1: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范祖禹:范太

5、史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材料2:宋朝矫五代之弊,在机构设置上主要考虑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机构权力过大,使得任何人无法凭借组织的力量颠覆皇权,结果矫枉过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机构最庞杂,人员最臃肿,效率最低下的政府体系。 张鸣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1、边防压力(1)北宋与辽:失去燕云十六州,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解说1:边防压力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后来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方于边境设

6、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解说2:1004年秋,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伏弩射杀了骄傲自大的辽将萧挞览。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真宗御驾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而这个时候,契丹方面战线拉得过长,补给非常困难,再加上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萧太后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出兵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可战、可和的两手准

7、备,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赴入澶州转达了罢兵息战的愿望。这也正是赵恒的心愿,所以当即回信表示宋朝也不喜欢穷兵黩武,愿与契丹达成和解,派出殿直曹利用作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1005年1月,宋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2)北宋与西夏:西夏独立,达成“庆历和议”(1044年)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至庆历二年(1042)间,西夏连续

8、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即: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但宋朝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停止岁赐,关闭榷场,不准青白盐入境,禁止双边贸易,从而给夏国的经济以致命的一击。西夏虽屡胜,但掳掠所获财物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榷场贸易所得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惨重,致使出现严重经济危机,西夏财用不给由于民间贸易中断,使得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公元1044年,宋朝与西夏最后达成协议。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名义上向宋称臣;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

9、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结合下列材料,你觉得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赵匡胤当初统一中原之后面对北方的辽国,曾经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与北方打一仗所要消耗的钱粮很巨大,而如果以“送礼”的方式换得双方之间的和平,那送出去的“礼物”只是国家财富的九牛一毛。赵匡胤的这一见解实际上是以“买卖”和“价值”来看待战争,赵匡胤是行伍出生,对战争的消耗和残酷性很了解,他摆脱了文人治国的一贯做法,不是从民族尊严或国格立场来看待战争,而是用钱来买和平。吴晓波有一种想当然的看法,以为宋代给辽、夏、金岁币,使得它变穷,不得不拼命搜刮,全面激化了社会

10、矛盾,最终导致政权的垮台。事实上,岁币数量很有限,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且,它可以在彼此的贸易中得到补偿,以宋对金的茶叶贸易为例,金方每年要掏出30万两银子(一作70万两),仅此一项就比绍兴和议中宋方付的岁币25万两还要多。 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2、财政危机冗兵、冗官、冗费。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北宋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这支军队是通过招募组建的,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另外,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宋太

11、祖对国家养兵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认为:荒年百姓造反,军队不会反;丰年军队造反,而百姓却不会反。因此一遇荒年,他就大量募兵,强壮的作禁军,不合格的作地方部队-厢兵,这样,起义的力量就变为镇压起义的力量。另一方面却导致兵员的日趋膨胀。如宋太祖末年,全国军队37万余人,到宋英宗时达116万余人,90年间,增加了两倍多。宋代的职业常备军一直因其无能和对国家财政的严重压力而饱受诟病。真宗时期,75%的国家税赋收入被用于军费开支,而且每年开支的增长速度令人担忧。1020年,据记载,军队总人数达到了91.2万。仁宗在位时,军队人数已经达到125.9万。大约40年后,神宗在位末期,军费开支可能已占到国家预算的

12、80%。迪特库恩著: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三、王安石变法1、1043年范仲淹庆历新政(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内容:整顿官僚机构解说: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任命富弼等为枢密副使,催促他们立即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范仲淹于庆历三年九月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一)明黜涉,按官员的政绩进行升迁。(二)抑侥幸,限制恩荫。(三)精贡举,改变科举的内容和办法,选择“经济之才”。(四)择长官,选好地方官。(五)均公田,这主要是均地方官员的收入。(六)厚农桑,采取措施发展农业生产。(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

13、信,主要是免去积欠的赋税和大赦方面的内容。(十)重命令,重视法令的制定和执行。范仲淹认为当时改革的中心问题是整顿吏治,裁汰内外官吏中老朽、病患、贪污、无能之人。宋仁宗采纳了这些意见的大部分,因为宋仁宗的年号是“庆历”,故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但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最关键的是仁宗皇帝不愿也不想支持范仲淹。因此,改革很快归于失败。(3)结果: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材料:范仲淹(989-1052)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而深忧各路监司等官吏不才,下决心澄清吏治。他翻阅登记各路监司的簿册,凡遇(指庸官、贪官等)姓名,一笔勾之,以次更易枢密使富弼平日素以丈(长辈)尊称范仲淹,见此情景,试图劝阻他说: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公曰: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遂悉罢之。2、王安石变法(1069-1086年)富国强兵财政:外部: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直接: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2、措施: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措施内 容作 用富国之法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 20的利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出现强制借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