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隐患排查安全检查不安全行为各类事故隐患 事故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而是由隐患或危险源所引起的,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导致了我们所不期望的而且是无法预料的后果。因此可以认为,隐患就是事故的起因,事故就是隐患的后果。事故源于隐患,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和温床。(二)隐患的危害伤亡事故(三)如何区分事故隐患的级别 2007年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16号令)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及时或者在短期内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
2、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事故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事故隐患。在有尘毒危害的场所未佩戴呼吸防护用品二、隐患的表现形式l人人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l机机生产机械设备故障问题生产机械设备故障问题l法法制度制度管理上的缺陷管理上的缺陷l物物物的危险状态物的危险状态l环环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 隐患在不同的载体上体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其载体包括人、机、法、物、环五个方面。(1)员工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2)技术水平、身体状况等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上岗作业(3)对习惯性违章操作不以为然,对隐患的存在抱有侥幸心理(4)员工不正确佩戴个
3、人安全防护用品,甚至放弃不用等1、人的隐患表现在:2、管理上的隐患表现在(1)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健全(2)管理者自身安全素质不高,或只重视生产而对事故隐患视而不见、监管不力(3)员工因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而导致安全意识不强,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4)安全管理中不按制度办事,以人情、义气代替规章、原则(5)各级主管发现员工不安全行为时讲解不清、态度恶劣、语气蛮横,不仅不容易使员工认识错误,而且会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继续违章。3、物的隐患表现在(1)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装置缺少、不全或长期损坏待修(2)设备的设计存在缺陷,不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易引发员工误操作,造成事故(3)安全
4、防护装置和个体防护用品的质量存在缺陷,起不到防护作用(4)设备、材料、工具没有按照指定位置存储摆放,存放处没有工具取用记录或记录不全(5)消防器材不合格或已过期,特种设备已过检验期或未检验使用4、作业环境的隐患表现在(1)厂房、车间内部采光达不到要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2)设备摆放、材料堆放不符合安全规程和防护要求(3)各类安全警示、指示标志缺少、不明确或指示混乱(4)作业场所不整洁,生产工具、成品、半成品、边角废料等随意丢放,占用消防通道和工作区域,影响生产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作业环境混乱,容易引发事故(5)电气设备使用不规范,私拉、乱接电线现象存在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5、判定;2、按照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制度来评判;3、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辨识;4、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来分析。三、隐患排查及治理的方法(一)排查隐患的基本原则 根据公司自身特点,排查工艺系统、基础设施、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硬件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事故查处等软件方面的薄弱环节。(二)排查隐患的方法 1、直观经验法,该方法是指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和判断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2、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对照危害分类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的具体
6、安全隐患;3、工作安全分析法,该方法是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作业步骤,排查整个作业活动每一步骤中的安全隐患;4、安全检查表法,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排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5、安全标准化法,安全标准化对设备、现场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打分考评,隐患的排查可以参照考评表进行,考评表中不合格的项目就是安全隐患。案例:看图说作业现场隐患lllllll物品码放不稳固,欲倾倒地沟内倾倒化学危险品液体物品与固体物混放现场物品码放不规范,有倚靠护栏现象轿车存放地点不当,并且阻挡安全通道(没有车牌,好象是黑车).现场有带钉木板垃圾箱倾倒ll货物码放超高沟盖板未安放到位其他的自己找案例:
7、叉车隐患lllllllll叉车维修没停在专门维修区叉车维修没有进行锁定叉车维修没有释放能量(叉架应放下)叉车维修工应戴手套叉车架驶员没有穿工作服和戴头盔叉车叉架上货物堆放过高挡住视线叉车架驶员视线受阻时没有专人指挥行驶(或倒行)叉车的维修区没有标识(叉车的旁边应该是维修区)叉车顶部防护不够案例:人的不安全行为pppppppppp有跨越护栏嫌疑现场许多人员未戴安全帽工作场所吃东西攀爬现场码放物倒车指挥人员站位不对,应站在侧面(指挥倒车的人不该站在车后与墙之间,这样会成为肉饼的)搬运长梯应该要有两人在梯子两头车间里的那个走动的人应该用推而不是用拉的姿势(容易撞伤自己)看倒车的那个人不应站在门口,门
8、是向外开的,往外一推人就倒外来人员没有身份标识外来人员没有本厂员工陪同案例:高处作业隐患lllllll高处房顶作业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翘板未固定彩钢板放置不稳妥未设安全监护人未穿工作服登高没有安全通道,人是飞上去的。与底下人员形成交叉作业,没有隔离或防护(三)治理隐患的基本方法 治理隐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u 技术控制u 管理控制u 安全文化控制 技术控制:利用技术手段消除或减少隐患造成的损失,其方法有:消除隐患;控制隐患;防护手段;隔离防护;转移危险。管理控制: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公司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肩负起各自的职责,及时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安全文化控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规
9、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培训与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各级主管的督察工作要到位、细致、亲切、人性化,让员工切实体会到安全与他们时时相伴,培养员工主动要求安全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现场立即整改:有些隐患如明显的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行为,比如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这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式的一般隐患,排查人员一旦发现,应当要求立即整改,并如实记录。有些设备设施方面的简单的不安全状态如安全装置没有启用、现场混乱等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般隐患,也可以要求现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有些隐患难以做到立即整改的,但也属于一般隐患,则应限期整改。限期整改通常由排查人员或排查主管部
10、门对隐患所属单位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内容中需要明确列出如隐患情况的排查发现时间和地点、隐患情况的详细描述、隐患发生原因的分析、隐患整改责任的认定、隐患整改负责人、隐患整改的方法和要求、隐患整改完毕的时间要求等。(四)隐患整改 对排查出的隐患记录建档,并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进行整改治理,整改验收完成后形成闭环。排查治理工作中应从细节着手,多听取一线员工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将他们好的经验经过科学加工形成制度,注意排查治理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人性化管理,切忌强迫服从。隐患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旧的隐患消除了,新的隐患还会产生;明显的隐患治理了,潜在的隐患还存在,不能一劳永逸,要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持续
11、改进,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五)排查治理注意事项四、隐患排查统计工作 2007年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2007年5月29日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2008年2月19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12、治理信息调度统计和报送等工作的通知 2009年5月15日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情况报送工作的通知2010年3月24日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继续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和报送工作的通知2012年6月11日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月通报的通知 生产经营单位负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这也就决定了它必须主动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范围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范围最基本的应该是企业自查最基本的应该是企业自查自报的信息。自报的信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经常性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活动,并落实整改措施
13、、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每月上报统计报表,施行统计月报制度。u信息报送渠道:生产经营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安委会 生产经营单位乡镇、街道安委会 生产经营单位安委会u信息报送传递:未来需要建设信息化的报送平台。u信息反馈:定期开展通报,督促落实整改。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统计工作的制度、措施,努力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用规范化的要求,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完整、准确;用制度化的要求,形成纵向横向畅通的统计信息渠道,从而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两个作用:u 信息服务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u 信息监督 用数据监督工作开展进度结束语消除作业现场的隐患,是消除各类事故的基本保证。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应对。利用月通报全面推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