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此后人文主义思潮掀起奥苏伯尔-用认知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学习(四)教育学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今)布鲁纳总结: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在四个方面: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前苏联的教育学之父-乌申斯基 3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研究补充: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原则: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实验法(用的范围广,成就最大)个案法(从出生到现在的研究)调查法、测量法(从标准化的试题来了解心理)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道德性原则第二章 中学上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可以从时间跨度、内容上(认
2、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的发展)、性质上、影响因素上(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和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来理解。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1、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2、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是不可逆、不可逾越的);3、具有不平衡性;4、具有个体差异性。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心理发展可分为: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6、711、12);少儿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少年期: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青年期:开始出现了辩证思维。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
3、,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2、关键期:23岁时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5岁左右是第二关键期;3岁是独立能力期;2岁半3岁半是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观点:提出了“图式”的概念,是期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认知的变化时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集中化、不可逆和自我中心倾向、范灵性);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概念、序列能力);形式运算阶段(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成就:是社会构建主义和情景学习主义的先驱):四个观点:1、强调了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
4、中的作用;2.、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3、学习应先于学生发展,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渐增强;2、观察事物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3、观察事物的精度不断增强;4、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强而迅速发展;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常出论述题)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教育措施:1、喜欢
5、争论;2、理想主义。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人格: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期(01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辱感和怀疑感;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年期(1824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期(24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威信、放任、忽视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健康人
6、格的构建:1、指导学生进行知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形式上看: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从内容上看:有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意识发展指导:(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智力及测量( 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智力的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将性格分
7、解为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识特征。类型差异:1、机能类型说;2、向性说;3、独立顺应说。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实质与特征:(药物好、疲劳等引起的行为不是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要把握以下几点: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变化时相对持久的3是习得的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人类的学习 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分类:加涅的学习层次分
8、类 【(八个阶段):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五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我国的分类:【(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联结学习理论(观点: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桑代克的试误论(经典实验:猫,迷箱实验)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狗)基本规律:获得和消退;泛化(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辨别:指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分化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老鼠)基本规律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
9、为1强化条件作用;2逃避条件作用;3回避条件作用;4消退;5惩罚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联结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塑造或促进良好的行为(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塑造);消除不良的影响(餍足、代价、结合强化和消退)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学习不是外部环境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虚席需要学习者对整个问题情境进行直觉与理解,领悟其中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等)格式塔的顿悟学习:主要观点:学习是对知觉的重新组织,是形成一种完形;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0、,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按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按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方面: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实现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需具有逻辑意义;学生要有学习的倾向;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技术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重视对关系的理解;重视结构和顿悟;重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论(布鲁纳)基本观点: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绪性。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建构学习论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第四
11、章:学习动机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需要及内驱力及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动机的种类按作用与学习活动分: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按动力来源: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按作用来分: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按取得的的学业成就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 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 2 在一定范围内是一致的 3 学习的最佳水平还是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的不同而不同动机理论:强化理论(斯金纳)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成就动机理论(海德-稳定、可控、内在三维
12、因素)成败归因理论(阿特金森)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树立自信心(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 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3 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2设置合理的目标(1激发学生的动机来改善作业表现 2目标达到与否的反馈或评价来激发动机)3 进行归因训练(1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2 体念成功的喜悦 ,提高自信 3 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1使任务更有趣 2 引发认知冲突 3 合理使用表扬 4 合适的反馈)第五章 学习迁移学习的迁移:(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为迁移而教)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
13、移的种类:影响效果划分:正迁移和负迁移;按迁移的方向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按迁移的水平分: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按内容的不同而划分: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按所需的内在机制:同化迁移、顺应迁移和重组性迁移迁移的作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的促进作业;迁移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沃尔夫)、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经验类化说(贾德)、关系转换说(格式塔)现代的迁移理论:1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是迁移的关键因素,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2产生式论(辛德勒和安德森)2情境性理论(格里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1学习材料的相似性2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的一致性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二)原有的认知结构(1相应的背景知识2原有的认知结构3相应的认知技能和策略)(三)学习定势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2合理安排教学程序3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中学习)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类型: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以分为感性知识(包括感知和表象)和理性知识(包括概念和命题)按反映活动的内容的分: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的类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