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65.50KB ,
资源ID:152624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262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文档格式.doc

1、“十一五”期间,引进中资银行9家、外资银行3家,成立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5家城市信用社改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设立财务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各1家,重组设立信托公司1家。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省级非法人银行机构41家,其中政策性银行四川省分行3家,国有大型银行四川省分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成都分行11家,省外城市商业银行成都分行6家,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1家,外资银行11家(含代表处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分公司)4家;地方法人机构568家,其中省内城市商业银行13家,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7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法人机构54

2、8家。全省银行业机构执证网点12566个,从业人员14.8万人,初步形成了种类齐全的银行业服务体系。证券业机构稳步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省有法人证券公司4家,证券营业部201家,全国知名证券公司在川均设有分支机构;法人期货公司3家,省外期货公司在川营业部10家;基金分公司8家。证券业从业人员7380人。保险业机构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新设地方法人保险机构2家,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实现零的突破。截至2010年末,全省有保险公司54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29家,各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4512家;地方法人保险中介机构88家,保险中介分支机构215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9686家。保

3、险从业人员17.7万人,比2005年翻一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准金融组织逐步增加。截至2010年末,全省共有村镇银行24家、贷款公司2家、资金互助社1家,小额贷款公司7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363家。(二)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末,全省金融业总资产3.75万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逐年加快。2010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74.69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6.43%,占全省生产总值(GDP)的3.40%,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82%。金融业地税收入94.51亿元,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8.48%。银行业资产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0年末,四川银行业

4、总资产35950亿元,总负债35120亿元,均为2005年末的3.5倍;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504亿元、贷款余额19486亿元,分别为2005年末的3.04倍和2.82倍;全年银行业机构实现税后利润451亿元,平均资产利润率1.38%。证券融资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四川企业从资本市场累计实现直接融资839.6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719.52%;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437.9亿元。截至2010年末,A股上市公司83家,境外上市公司9家。“十一五”期间新增上市公司29家,累计上市公司数达102家(因吸收合并、迁址、退市等因素减少10家)。投资者证券账

5、户开户数700万户,比2005年末增加304万户,增长76.77%。“十一五”期间全省证券累计交易额14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比“十五”期间增长771.96%。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四川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189.4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65.77亿元,连跨6个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速超过30%;全省保险密度936元,比2005年增长3.37倍;保险深度4.53%,比2005年提高1.96个百分点。(三)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实现突破,发展实力稳步增强,农村金融和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积极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资银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位。改革

6、创新稳步推进,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发展能力增强。截至2010年末,全省13家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加权资本充足率达到13.34%,其中6家实现跨区域发展。172家农信社获准兑付央行票据97.79亿元,2家农村商业银行开业成立,2家获批筹建。华西证券振兴发展业务资格更加齐备,国金证券实现重组上市。四川信托完成重组挂牌开业。国内首家村镇银行和首家消费金融公司、省内首家本地法人保险公司和首家民营财务公司获批成立。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成功募集。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整合成为“统一、集中、规模化”的跨省区产权交易平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逐步推进。各市、州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小额信用贷款

7、、农民住房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数十种涉农信贷产品相继开发推广。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优势集中产区育肥猪承保面提高到100%,油菜成为农险试点品种。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市(县、区)扩大到128个。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积极开展。出台了四川省民营企业(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新机制、新工具,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应收账款质押、仓单(提单)质押、金融仓储、小企业联保等信贷产品创新模式陆续开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等信贷创新产品及时推出。积极争取国家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金融政策支持,推

8、出灾民生活费垫支贷款、灾民重建家园贷款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新产品。推出国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对外贸易企业抵御金融危机。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省有外资银行分行10家、代表处1家,外资银行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位;外国证券机构代表处1家;外资保险分公司10家、代表处4家。试点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外资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新兴电子支付业务迅速发展、加入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业机构网点90%以上实现电子通汇。以“三票一卡”为主体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逐步改善,银行

9、账户实名制进一步落实,支付体系风险处置取得实效。征信体系建设迅速推进。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应收账款质押和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相继建成运用,覆盖全省各类金融机构。征信系统收录54.6万户企业、5136万个人信息,涉及银行信贷、社保等10余个领域,月均对外提供查询55万余次。征信产品运用领域逐步扩大,社会联合激励惩戒作用初步发挥。(五)金融管理不断优化。金融管理部门积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效能,以风险监管为本,不断夯实监管基础,改进监管方式,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促进了金融业健康发展。监管基础不断夯实,监管方式不断改进。人行成都分行依法实施银行业机构开业管理、重大事项报告、综合评价、综合执法检查

10、、跨境流动资金监管等工作,督促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各项业务。四川银监局结合四川银行业的实际,先后出台近百项监管制度,加强了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授信、绿色信贷、服务“三农”和民生领域业务开展。四川证监局通过实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清欠解保”、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重大专项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增强了市场主体的规范化运作水平,维护了市场稳定。四川保监局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加强了保险市场准入和业务规范,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各金融监管机构大力推进行政处罚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积极实施查处分离制度,严格问责违规金融机构和人员,提高了监管权威。

11、监管合力初步形成。在省政府指导下,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和四川保监局联合出台多项监管制度,指导全省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机制初步建立,金融监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六)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全省各级人民政府金融工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信用意识显著增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金融工作不断加强。省政府金融办和各市(州)政府金融工作机构陆续成立,金融组织协调、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及处置能力增强。加强与各金融机构总部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全省多渠道融资能力,各类融资大幅度增加。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出台了鼓励金融招商、金融创新、股权投资等政策,金融服务平台

12、初步搭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千户诚信中小企业培植计划”成效明显,农村和灾区等民生领域信用建设稳步推进,多层次信用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公众信用意识大幅提升。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理念得到各方认可,金融生态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政、银、企良性互动的局面。地方金融法规不断健全,非法集资、非法证券发行与转让、非法证券咨询等犯罪活动受到严厉打击,金融债权维护得到加强,司法环境不断优化。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七)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全面启动。2010年,省政府制发了四川省人民政

13、府关于印发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川府发20108号),明确提出到2012年初步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中心、金融市场和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在省、市政府和“一行三局”的共同推动下,成都金融功能区规划布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金融聚集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成都市按照川府发20108号文件要求,确定以金融总部商务区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编制完成了金融总部商务区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全面启动,初步形成以金融监管机构为核心、金融机构总部为龙头、金融要素交易平台为重点、中小金融机构为补充的

14、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近30家,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推进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基地建设,注册和设立分支机构的基金已达70余家。虽然“十一五”期间四川金融成就显著,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相对于四川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金融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金融分支机构较多,法人机构和区域性总部较少,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不强。金融服务同质化竞争多,特色化差异化服务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银行业机构空白乡镇数量多。保险覆盖面不宽,薄弱领域较多,对灾害事故的经济补偿功能发挥不足。二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竞争力不强。城市商业银行个体竞争能力不强,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农村信用社机制转换不到位、业务创新能力不足。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和资产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期货公司资产规模小,营业网点少,业务单一,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保险法人机构少,行业基础建设有待加强。三是金融市场建设和培育需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不足,债券市场、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