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教学难点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2孟子的论辩技巧。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找出要点。二、关于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1民本主义思想。2邦国的主权在民。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4政事以民为归宿。5用人以民意为准。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
2、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三、课文诵读、感知思考: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明确: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2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四、分析第一部分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是以”属固定词。“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教师
3、点拨思路: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重点词:“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第二课时一、分析第二部分学生熟读课文。教师点拨:“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二、分析第三部分熟读后译再背。抓住
4、“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三、作业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第三课时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背诵课文最后一段。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
5、词及句式。(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2、能力目标:(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2)、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3、德育目标:(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教学重点、难点:文意的理解;孟子论辩技巧教学方法:直译、辨才讨论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导入: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一章。这篇文章充分显示了孟子的辩才,是孟子中很有代表性的、脍炙人口的篇章。这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华山论剑”,同学们预习过本文,最后谁获得了论战的胜利(孟子)孟子要说服齐宣王放弃霸业,以王
6、道统一天下,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本来就是诸侯之间争战不息、兼并不已的时期,而齐宣王即位的第二年,就大败魏军,杀庞涓,俘魏太子申,韩、赵、魏的国君都朝齐于博望。此时的齐国,已是东方的强国。齐宣王一心想要效法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于诸侯。而孟子是这一时期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主张的是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兼并战争,用王道来统一天下。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实际上是行不通的,连司马迁都说孟子“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但是,就在这种困难的论辩中,孟子居然能够取胜,使齐宣王心悦诚服,说出“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话来,实在是不容易的。孟
7、子论辩的胜利,显然得力于他的能言善辩。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孟子的“制胜绝招”。课文解读:一、诵读“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无已,则王乎”(译)问:齐宣王首先发招,他询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没听说过孟子为何不接招(TS:齐宣王问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权势进行统治,而孟子要宣扬的是王道,主张仁义治天下,回答则与自己主张相违,于是孟子使出第一招:避实就虚。)讨论:孟子说:“如果非要谈,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此言一出,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齐王不感兴趣,谈话结束;二是齐王勉强听闻,但是兴趣不浓。你想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既然故事要发展,齐王当然要继续听下去,只是注意齐王兴趣不浓。那么孟子
8、要达到说服的目的,该怎么办呢当务之急是引起齐王兴趣。于是,孟子使出第二招:欲擒故纵,引人入彀。二、“德如何”“是以君子远庖厨也。1译:“德如何,则可以王矣”曰“可。”(“如何”倒装;王;莫之能御;乎哉)本来齐宣王是心不在焉,随口问“怎样的道德修养才可以行王道”,但是后来却逐渐感兴趣,问“像我这样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抚人民吗”。孟子是用什么来吸引齐宣王的(“莫之能御”暗合了齐宣王称霸之大欲,正所谓“欲擒故纵”齐宣王就感兴趣了,主动问道:“何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宾语前置)这就中了孟子的计了。2师范读“臣闻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译。(牛何之;若无罪而就死地;不识有诸;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我
9、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么看百姓怎么看孟子怎么看为什么孟子要为齐宣王找借口TS:孟子的第二步必须替齐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得以进行。于是他举了齐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并断言“是心足以王”。其实齐宣王做的这件事既可以解释为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爱(吝啬)”。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说这就是“仁术”,只不过“见牛未见羊也”。这一擒一纵,使齐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齐宣王如果没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会有后边的“说(悦)
10、”。孟子欲擒故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齐宣王“心有戚戚”,问道:“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至此,孟子又获一胜,将对话纳入了自己的轨道。这招叫做“声东击西”。当然,这也仅仅是建立起对话的基础,真的要使想立霸业、已行霸道的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并非易事。3读“有复于王者曰”“王请度之”方式: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译。关键句翻译:“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此段主要在讲述什么道理(不为与不能的区别,从而告诉齐宣王不推恩为不为而非不能。王问的是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系,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他为什么要告诉齐宣王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呢?因
11、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齐宣王虽然对王道开始感兴趣,但是对于行仁政实际是有畏难心理的,孟子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到,打消他的顾虑,为他具体阐述仁政措施做好准备。齐读“挟太山以超北海”段,完成背诵。齐读课文第一部分。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孟子的三大绝招:避实就虚、欲擒故纵、声东击西,至此,齐宣王已经处于论战的下风了。但是孟子的目的是不是就达到了呢?一、读“抑王兴甲兵”“犹缘木而求鱼也”两人小组,一人读一人译难点:为肥甘不足于口与;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读此段,明显感觉谈话曾经中断,所以孟子才再辟话题,由此我们可以猜到一定是孟子阐述了“不为与不能”的道理后齐宣王没有明确的反应。齐宣
12、王为什么没有明确的反应呢是因为他心中行霸道的大欲。孟子猜到了王的心思,他要想取得进一步的胜利该怎么做呢当然就是要让宣王意识到行霸道的危害。所以,孟子故意说“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简直绝妙之极,问题当中已然摆出危害,却又问:“快于心与”答案自然又是“否”,这样就逼出了齐宣王的“大欲”,使论辩直捣齐宣王欲行霸道的要害。在王笑而不言的情况下,孟子又问“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彩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明知故问的方法本来就很巧妙,再加上连续五句排比,简直咄咄逼人,迫使齐宣王回答“吾不为是”,使论题迅速集中到称
13、霸的“大欲”上来,为下面的论辩又打开闸门。此段过招,孟子使用的是“激将法”而孟子如知己般说出齐宣王的大欲之后,却突然断言“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对齐宣王来说无疑当头棒喝,而文势亦如悬崖坠石,陡转直下。试想,齐宣王听到这样的论断可能会有什么反应(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大出意外,虚心请教不以为然)第一三种反应都不可能带来后来的谈话,而齐宣王这个人在孟子一书中是比较老实的,对孟子也是比较尊重的,孟子了解他,所以才敢这么说,而齐宣王也老老实实地请教:“(事情)象这样严重吗”二、读“殆有甚焉”“孰能御之”引导翻译,难点为“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一段,直译。用缘木求鱼作比喻,说明求大欲必有后灾;邹与楚战做类比,说明齐国要与天下对抗,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陈述霸道的危害。接着,“今王发政施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