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砼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预防措施: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柱子底部应做小方盘模板,以保证底间位置准确;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根据工程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砼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砼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1.1.2 变形(1)原因分析: 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墙模板无对销
2、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在砼振捣时模板易被挤偏脱落; 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致砼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浇捣墙、柱砼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分。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砼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浇捣砼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孔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砼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砼浇捣时,梁、墙
3、上口宽度。1.1.3 标高偏差: 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标记混淆;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1.1.4 接缝不严 木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浇捣砼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钢模板变形不及时修整; 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砼时,木模板要提前浇
4、水湿润,使其胀开密封; 钢模板变形时,要及时修整平直; 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1.2 钢筋工程1.2.1 墙(壁)、柱主筋偏位原因分析: 砼保护层垫块漏放或缺放; 砼保护层垫块厚度不符规范规定要求; 墙(壁)板内外排钢筋间缺定距措施(缺或少放撑筋); 墙(壁)、柱钢筋缺少限位措施; 砼浇筑时,被振动机头子或料斗碰歪撞斜,没有及时纠正。预防措施: 砼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一般间距每隔1M放置1块; 砼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GB502042002规定执行; 墙(壁)板内外排钢筋间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放置撑筋;
5、 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然后用减去四周保护层的卡具固定柱筋;墙(壁)板筋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采取措施(如电焊)加以限位; 砼浇筑时,振动机头子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1.2.2 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踏 双层楼板筋,上筋支撑不足; 悬挑板(雨篷、阳台板)主筋撑钩不足; 楼板及悬挑板上筋砼浇捣时被踩下,不及时校正。 按设计施工图纸在上排与下排筋之间放置撑钩; 悬挑板(雨篷、阳台板)按设计施工图纸放置主筋撑钩; 砼浇捣时,发现钢筋被踩下,及时纠正。1.3 砼工程1.3.1 蜂窝麻面。 配合比计量不准或无计量,砂石级配不好; 砼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
6、模板表面垃圾清理不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造成砼浇筑时缝隙漏浆; 砼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或漏振; 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 控制拆模强度,不宣提早拆模; 砼粗细骨料、水、水泥要严格计量,车车过磅,通过试配,选择适当配合比; 控制砼搅拌时间,搅拌最短时间不得少于GB502042002规定; 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要采取切实措施填嵌,防止浇捣时砼漏浆。1.3.2 露筋。 原因分析; 钢筋保护层垫块过少甚至漏放,造成钢筋紧贴模板; 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较密,石子粒径较大,卡在钢筋上; 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缝隙处严重漏浆; 砼振捣时振动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
7、露筋。 浇捣砼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钢筋稠密区域,应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填嵌措施,防止漏浆; 砼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有踩踏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补扣绑好。1.3.3 缺棱掉角。 模板垃圾未清,拆模时造成砼角拉损; 拆模过早,造成砼角随模板拆除破损; 拆模时操作过猛,碰坏砼角。 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 控制拆模强度,(墙模板、柱侧模板拆模时,砼强度应不小于1.2Mpa); 小心拆模,以免拆模
8、碰坏砼棱角。增加砼浇筑后出现细小裂缝的防治措施1.4 砌砖工程1.4.1 砂浆饱满度差。 砂浆和易性差,砌筑时挤浆困难,砖与砂浆层粘结差。 干砖上墙,砂浆早期脱水,与砖粘结差。 铺灰过长,砌筑速度慢,砂浆中的水份被底砖吸收,粘结差。 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造成竖缝透亮或瞎缝。 改善砂浆和易性,使用混合砂浆的现场塑化材料应经常浇水湿润,应有防曝晒、防风干结硬的措施。 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子拌制砂浆,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不得不经试验随意更换材料,要保证砂浆搅拌时间。 不准使用未经处理的桶底砂浆或隔日砂浆,尽量做到随拌随用。 推行“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的三一砌砖法,不准采用推尺铺灰
9、法或摆砖砌法。 严禁干砖上墙,砌筑前应提前浇水。 每砌完一步架砖都应进行竖缝的刮缝和塞缝,以减少外墙渗漏点,提高砌体强度。1.4.2 混水墙通缝。主要是由于组砌方法错误造成的。 碎砖集中使用,上下皮砖竖缝错不开,影响砌体整体强度。 砖柱采用包心砌法。 应使操作者不但要掌握砖砌体组砌方法,同时还要懂得正确的组砌形式不单纯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传递荷载的需要。 为了节约,允许使用半砖头,但上下皮砖竖缝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四分之一砖长,半砖头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1.4.3 留槎错误,接槎不严。 施工组织计划安排不当,造成留槎过多或随意留槎。 操作人员对留槎问题的重要性认识
10、不够,习惯留直槎或留阴槎,图方便漏放拉结筋或拉结筋间距、数量不够。 退留槎方法不统一,使接槎砖的上部灰缝难塞严,平直度难控制,接槎部位不顺直。 做施工组织计划时,应统一安排施工留槎,尽量减少留槎部位,减少留槎洞口对墙体断面的削弱,以利于房屋整体性。 砖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三分之二。 墙与构造柱沿墙高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拉结筋。 统一退槎留置方法,控制好退槎位置及垂直度、灰缝平直度、接槎时应先将槎口处砂浆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用大铲或瓦刀将接槎砖的上部灰缝塞严实。1.5 水泥砂浆地面层1.5.1 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
11、原因分析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掺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及体积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 砂子粒度过细,引起拌和物泌水,或含泥量过大,使拌和物的强度低,也容易引起面层的收缩裂缝。 水泥砂浆的水灰比过大,砂浆稠度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砂浆离析,抗拉强度低,影响砂浆与基层间的粘结,也容易使地面面层出现裂缝。 面层做好后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产生收缩裂缝。 预防措施 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过期的、受潮的,或者安定性差的水泥严禁使用,砂子宜用粗中砂,含泥量应不大于3%。 水泥砂浆应严格控制用水量,砂浆稠度应不大于3.5cm,并搅拌均匀。砂浆终凝后,应立即用湿草
12、袋等覆盖养护,防止表面水份迅速蒸发产生收缩裂缝。刮风天气施工水泥砂浆地面时,应把门窗、洞口遮挡好,避免地面直接受风吹。1.5.2 地面空鼓 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垃圾、积灰或污染物,影响面层与基屋之间的粘结牢固。 水泥砂浆铺设时,基层表面过于干燥,不浇水湿润或湿润不足。 水泥砂浆铺设时,基层过于潮湿,有积水。 水泥砂浆面层铺设前,必须认真将基层表面的垃圾、积灰或污染清理干净,如基层表面过于光滑的则应予凿毛处理。 面层铺设施工前一天,应对基层进行浇水湿润,使基层表现清洁干净,充分湿润且局部不积水,且基层应平整又粗糙,确保面层与基层粘结牢固。1.5.3 地面起砂 水泥砂浆拌和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
13、稠度过大,表面强度低,不耐磨。 面层压光时间没掌握好。 面层施工结束后,在尚未达到一定的强度情况下就过早行走和使用,或进行工种交叉施工,造成面层表面损坏。 拌合物原料不合要求。 水泥标号低,或使用过期的、受潮结块的水泥。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强度和耐磨性能。 砂子粒度过细,拌合时用水量大。 严格控制水灰化,水泥砂浆的稠度不应大于3.5cm,并搅拌均匀。 掌握好面层压光时间,水泥砂浆地面的抹压工作应控制在水泥初凝到终凝之间。 水泥砂浆地面应尽量安排在室内粉刷完工后进行施工,以免对面层产生损坏和污染。 水泥应优选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高和凝结硬化过程中干缩值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安定性要好。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砂子宜用粗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1.5.4 地面渗漏(1)现象阳台、厕所、浴室、盥洗室等平顶上,在穿地面管道或地漏部位的四周出现滴水,粉刷层受潮或有水迹现象。(2)原因分析 地漏标高超出地坪,形成倒泛水,使地面积水; 穿过地面管道未做套管或管高度没有超出地面; 穿过地面管道及地漏四周缝隙未嵌实仍有缝隙存在。(3)预防措施 做地坪时,泛水应坡向地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