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6.50KB ,
资源ID:15135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135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docx

1、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第十一讲 群体心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个体与群体相看两不厌,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个体离开了群体就成为无源之水,群体离开了个体就成为空中楼阁。尽管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态与特点,可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群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己的属性、特征与规律,而不能简单、机械地还原为其成员的个体心理的集合。一、群体(group)的概念1群体的定义与特点:什么是群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是不言自明的(Lippa,1990)。可心理学家问得好: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构成一个群体吗?(McGrath,1984)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

2、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章志光等,1996)。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第二,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相互交往,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第三

3、,群体成员之间有社会互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与隶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化的。心理学家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Wrightsman,etal.,1977)或松散群体(A.B.彼德罗夫斯基,1978)。由此看来,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只构成了一个聚合体或松散群体。可如果在飞行中发生了紧急事件,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在“群体的形成”中再来谈这个问题。2群体的功能对于个体而言,群体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功能呢?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某个或某些群体呢?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成员资格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资格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重要的特色,一系列的

4、原因使得我们要加入群体(Shaw,1981)。其中主要的是:归属感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我们渴望被他人和群体接纳、爱护和关注,渴望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总在寻找归属。正是由于这种归属感,我们才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比如民族情感、国家情感、家庭情感等。“入不了的国土,踏不上的归途”,梦里不知身是客。异国他乡的这种心理写照正好体现了归属感的失落。认同感个体倾向于把群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上,渴望与群体保持认识和行为的一致。尤其是当情境不明确时,社会比较更进一步地加强了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比如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观点与行为就深受同伴群体的影响

5、,同伴群体的恋爱观与恋爱行为更多地成为他们认同和效仿的对象。社会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仅仅是孤芳自赏、我行我素,远远是不够的。所属群体的接纳、赞许和鼓励,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所以我们喜欢、认同和归属那些接纳、赞许和鼓励我们的群体,不喜欢、不认同、不愿归属那些不接纳、不赞许、不鼓励我们的群体。二、群体的类型群体分类有利于揭示不同类型的群体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群体心理现象极其规律。但是,由于人类群体本身的复杂多样和划分标准的不同,便有了各种不同的分类。这里,我们仅仅关注对大学生群体极有价值的三种分类。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社会心理学家Mayo

6、20世纪早些时候在霍桑研究中发现,人们的生产率一方面受到有显著表面结构的正式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缺乏表面结构的非正式群体(Mayo,1931)。由此,Mayo对群体进行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正式群体的特点是,其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权力结构”。大学中的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一些个体互有好感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起来的。也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是由于一些个体思想、观点接近,感到志同道合而建立起来的。比如,大学生自发的科研群体、

7、书法兴趣小组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视窗11-1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特点1同一性。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在身心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阶段。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在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社会角色和地位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同一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有利于形成相互尊重和帮助的风气,同样也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2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于中小学生,其独立意识较强,不像中学生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教育者操办的,他们能不依赖教育者而独立地搞一些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自学的比重相应提高,除了集中上课之外,还有

8、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用于自学。自修时间和分散活动随着年级的递升日益增多,这促使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但也潜伏着离散的基础。经常有一些学生干部抱怨大学的集体活动不好搞。3开放性。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之间往往有着广泛和频繁的联系,比如班与班、社团与社团、校内与校外。更表现在它们有意识地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这种开放性使大学生有机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则常常具有小型的特点,规模不大,但凝聚力很强,信息沟通迅速灵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是教育者必须牢记的。2松散群体

9、、联合群体和集体AB彼得罗夫斯基在其所著集体的社会心理学(1978)一书中,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松散群体(loosegroup)是指个人间的关系并不以共同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价值为中介的共同体。在许多情况下,松散群体中根本没有共同活动。例如,公共汽车停车站的乘客、音乐厅的听众、住在同一房间内的旅客、刚刚认识的同伴等,都是散松群体的例子。联合群体(jointgroup)或合作群体(cooperativegroup)是指通过共同活动而逐渐凝聚成为有结构的组织,建立起成员之间带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人际关系的群体。成员们认识到彼此都是属于

10、同一个社会共同体,群体内部互相吸引日益明显。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地位由本人所参加的共同活动的程度以及所作出的贡献来决定,但情绪心理关系仍然占主导地位。彼得罗夫斯基指出:总之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是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达到一定团结水平的学习小组、每个人的个人成就和报酬有赖于共同努力的生产班组、参加比赛的体育代表队、排练戏剧的演员都是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的例子。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似乎是松散群体与集体之间的过渡环节。集体(collective)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群体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这就是说,集体成员

11、不仅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而且还认识到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彼得罗夫斯基指出,集体的对立面就是小集体。偏离群体正常发展的小群体是小集团,小集团在上述各类群体中占有特殊地位。小集团往往维护成员的个人利益,但其目标是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小集团的典型例子是罪犯集团,其中每个人的“成功”依赖于整个罪犯违法活动的“成功”。3参照群体和隶属群体所谓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以及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参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H.Hyman提出的(Hyman,1942)。参照群体有两种主要作用(Ke

12、lley,1952):一是规范作用。指参照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个人把参照群体的目标、规范、价值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以此推动并激励自己努力按照其规范约束自己。个人经常把自己的行为与该群体规范进行对照,若不符合这些规范就改正自己的行为。二是比较评价作用。指个体借助参照群体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参照群体的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到这两种作用。比如,一个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常常会以老生群体的观点和行为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而老生群体也常从自己规范的角度来要求和帮助新生。隶属群体指的是个人实际参加的群体。对个体而言,他的隶属群体可能

13、是他的参照群体,也可能不是。如果个人所属的家庭、班级、班组都未能成为该人心目中向往的群体,那么,带有反社会性质的群体就有可能成为个人的参照群体。社会生活实践表明,绝大多数未成年的违法分子,他们所在的班级、学习小组、生产班组都不是他们用以对照和纠正自己行为的参照群体。正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或相继隶属于不同的群体一样,他也可以同时或相继拥有不同的参照群体。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往往就有多少参照群体。若这些参照群体的价值观、目标规范相互矛盾,就会引起个人内心的紧张和冲突,情感上的不安和痛苦。研究并查明个人内心的参照群体,使正确健康的群体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是教育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三、群体的结构前面

14、我们已经强调: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结构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群体成员的角色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情节离奇的监狱”(Zimbardo,1973)很好地说明了角色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2群体成员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在群体中个体处于何种地位,往往与他在群体中担任的角色有关,重要的、领导的角色常常意味着更高的地位。但影响群体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体对群体的贡献的大小,所以一脚定乾坤的人在球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良好的个人特征和吸引力也能提高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热情友好的、大公无私的普通学生比那些冷淡

15、孤傲的、自私自利的学生干部更受同学们欢迎,在班级中有着更高的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3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含义:为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正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群体才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群体规范并不对成员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范围。群体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种,但心理学家常常是从规范的正式程度把它分为两种: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群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比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等。正式规范只存在于正式群体中。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如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范不仅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的群体中。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规范对群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持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成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而只有群体规范的存在才能使这种一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