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67.52KB ,
资源ID:150850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0850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ZMAX光学工程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ZMAX光学工程课程设计Word格式.docx

1、 1.1 初始结构型式图 1.2 初始结构原理分析 1.3 初始结构参数表第2章 缩放法设计显微物镜 2.1 焦距缩放 2.2 ZMAX数据输入6 2.3 优化前系统结构及数据分析7 2.4 优化细节与过程 2.5 优化后系统结构与数据对比、分析第3章 课程设计总结 3.1 优化前后物镜系统分析对比7 3.2 关于本次课设的心得体会7参考文献 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设计出如下表1中要求的显微物镜系统:表1数值孔径(NA)、放大率() 和线视场(y)是三个表征显微物镜性能的主要参数。放大率越高,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也越高,其结构就越复杂。倍率高的显微物镜往往焦距很短,所以尽管它的视场不大但

2、仍会有严重的场曲存在,所以一般显微物镜的清晰视场是十分有限的,实际应用中为了看清视场中的不同部分,只能用分别调焦的方法来补救。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的显微系统,如显微照相、显微摄影、显微投影灯,除了要求校正轴上点像差(球差、轴向色差、正弦差)以及二级光谱外,还必须严格校正场曲来获得较大清晰视场。为了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出现了校正场区的平像场物镜。这些物镜中场曲的校正往往依靠若干个弯月形厚透镜来达到,同时物镜的孔径角越大,需要加入的弯月形透镜数量越多。第1章 确定初始结构型式 本次课程在显微物镜设计过程中从一些专利文献和镜头手册中选出一些光学特性与所设计的物镜尽可能接近的资料作为初始结构。根据各种类

3、型物镜基本光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物镜的焦距越长,对于同样结构型式的物镜,其相质的相对孔径数值越是良好,且视场角越小;相同焦距、相同结构型式的物镜,相对孔径越大,所能提供的视场角越小。所以选型是否合适,关系到整个显微物镜设计的成败。1.1 初始结构型式图 图 1初始结构主要参数:放大率 数值孔径 共轭距离 物方线视场 工作距离大于1mm1.2 初始结构原理分析1)按照设计要求,当,即,相应的像方孔径角,得到物镜的总偏角。为避免引起大量的高级像差,通常在实际应用中消色差的双胶合物镜所能承载的偏角小于0.15,一个单透镜所能承载的偏角小于0.20,可以考虑到最简单的结构是有两个双胶合透镜加上一

4、个单透镜组成。2)由于两个双胶合透镜加上一个单透镜系统属于正光焦度分离的结构,其匹兹伐和数是较大的正值。因为正负光焦度分离是校正匹兹伐和数的唯一而有效的方法,所以为了平视场,系统中应该引入能产生负值的弯月形厚透镜,同时还要求其能承载一定的正偏角。3)弯月形厚透镜引入之后,会使物镜的工作距离大大减小。为达到工作距离的要求,可选择将后一个双胶合透镜分离,且将负透镜放在后面,使系统合成主面外移,从而获得较大的工作距离。 经过理论分析,初始系统最终确定为图1所示,因为正的高级球差总是由胶合透镜面所产生,适当增加正透镜的偏角负担,以产生负值高级球差与之相平衡。若各透镜偏角选择合适,则物镜的高级球差将得到

5、很好的控制。1.3 初始结构参数表 本次课设所选定的初始结构及各参数不是查自光学设计手册,而是选自于效果较好的实例,初始结构是经PW法进行初始计算然后用软件ZMAX优化之后得到的数据。其参数如表2:面数r/mmd/mm材料Object165.3581-5.9991.869ZF72-8.0267.70238.9661.962ZK3430.5829.11stop0.23969.52.38ZK97-4.6391.198-67.1580.3293.0683.6ZBaF3102.51.0110.17K9120.1Image表2第2章 缩放法设计平场显微物镜在第1章中完成初始结构选型之后,设计要求的结构参

6、数由缩放焦距来实现。2.1 焦距缩放 设初始结构焦距为,缩放后结构焦距为,计算公式为: (1) (2)其中:、分别为初始和缩放后结构的曲率半径; 、分别为初始和缩放后结构的透镜厚度和间隔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知:,将初始结构参数带入(1)、(2)式中,得到缩放后和。列如表3:248.037-8.99852.8035-24.07811.55313.4482.94345.87313.6650.358514.253.57-6.95851.785-100.7370.484.6025.43.751.50.2550.15表32.2 ZMAX数据输入1)打开ZMAX软件,添加Surface个数,将上表中计算好的、

7、值分别输入radius和thickness列,所选玻璃输入至glass列。2)点击Gen(general),先将入瞳直径设为3,在之后的优化过程中再进行调试和变更。3)点击Fil(field data),选择Angel,设定y视场分别为0、8.85、12.5,即选择光轴光线,0.707带光线和边缘光线三类光线。4)点击EditorsMerit FunctionTools,加入EFFL项,选择第2波长,设定Target为390-330.716=59.284,Weight值为1。 至此,数据输入工作基本完成,出现了镜头数据编辑窗口1,如下:窗口12.3 优化前结构与图像分析2.3.1 透镜输出 点

8、击工具栏中Lay图标,出现优化前物镜系统平面剖面组,如下图2示:图2图像分析: 上显微物镜系统图显示,缩放后结构基本满足设计结构要求,没有出现设计结构的变形和不合理现象。2.3.2 像质评价报告1) 点击工具栏中Ray图标和Opt图标,出现表征透镜系统各种像差的曲线图,如图3和图4示:图3 Ray Fan图 图4 Opt Fan图 观察各组曲线,发现透镜各种像差曲线偏离横轴幅度较大,说明本物镜系统, 像质不够好,需要进一步优化。3) 点击工具栏中Spt图标,对系统的点列图进行分析,如图5示:图5光线经系统成像后,其弥散图像分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优化以期达到较理想效果。4) 点击Fcd图标,观察

9、系统相对畸变情况,如下图6:图6系统相对畸变在20%范围内,超出光学设计基本要求范围。5) 点击Mtf图标,得到系统光学传递函数图,如下图7:图7Mtf曲线所围面积大小表征光学系统所传递信息量的多少,面积越大,所传递的信息量越多,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越好,图像越清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之后的优化可以使Mtf曲线所围面积增大。2.4 优化细节与过程2.4.1 选取优化变量 一般来说,透镜组的全部结构参数都是可以设定为优化变量参与优化,但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选择优化过程为:首先人为变动结构参数,观察各参数变动对系统结构变化和像差、点列图、光学传递函数变化的影响;然后综合分析各个影响较大的参数,选其

10、作为优化变量,由ZMAX进行最后的自动优化。 在分别改变参数,观察变化的过程中,发现如下几个细节:1)观察发现,变化该系统各个Radius变量,存在如下现象:小范围内变化,系统结构图及各像质评价图像基本没有变化,当Radius变化范围大一些时,虽然像质评价图像会有所改善,但系统的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化。2)改变透镜组的入瞳直径,对系统结构和像质评价图像几乎没有影响。3)在改变透镜组的Thickness过程中,面1、2、9、11的变化会较小的影响透镜组结构,却可以使个别或多个像质评价图发生改善。 基于上述观察与分析,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取消将Radius作为优化对象,并确定面1、2、9、11的Th

11、ickness为优化变量。2.4.2 自动优化操作1)右击面1、2、9、11对应的Thickness,将对应参数的求解类型由Fixed变为Variable,确定。操作成功后参数后会出现V标志。2)点击ToolsOptimisition,在优化对话框中,点击自动,开始进行优化。2.5 优化后系统结构与数据对比、分析自动优化结束后,镜头编辑窗口2如下:窗口21)优化前后透镜输出结构对比,如图8、图9示:图8 优化前图9 优化后分析:由上面两图对比知,透镜组结构没有较大变化,比较符合设计要求。2)Ray Fan图对比,如图10、图11示: 图10 优化前 图11 优化后三大光线可以均呈现,同时像差曲率大大减小,达到优化目的。4)相对畸变图对比,如图12、图13示: 图12 优化前 图13 优化后优化后相对畸变控制在5%的范围之内。4)点列图对比,如图14、图15示: 图14 优化前 图15 优化后优化后的点列图会聚范围缩小,符合优化要求。5)光学传递函数对比,如图16、图17示:图16优化前 图17 优化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