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26.50KB ,
资源ID:150628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50628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旧人教版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旧人教版文档格式.doc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洪秀全宗教理论的思想来源的是( )A西方基督教教义 B儒家大同思想 C农民的平均主义 D道家无为思想4太平天国通过天朝田亩制度,想要建立的社会模式是( )A平分田地的农耕社会 B“四同二无”的理想社会C君明臣贤的封建社会 D民主富强的资本主义社会5右图是近代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宣传画。与该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拜上帝教B洋务运动C反洋教斗争D新文化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在长期的救国探索中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据此回答612题。6对郑观应主张“商战”的含义,最准确的解释是( )A发展民族工商业,抵制外国商品输入 B利用本国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竞争

2、C断绝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 D同列强进行一场争夺商品市场的战争7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减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丰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C推崇君主立宪制 D向俄、德、日学习8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进行了一场激烈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 )A新旧政体之争 B新旧学术之争 C新旧思想之争 D新旧教育之争9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

3、、史观和史料反映出( )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英雄创造历史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 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A BC D10下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1儒家传统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的内在思想原因是( )A民主科学是当时的两面大旗 B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要求C维护封建专制的儒教纲常与自由民主精神南辕北辙D儒教“仁”的学说与“天赋人权”学说的尖锐冲突12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

4、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因时而异地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据此回答1320题。13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4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访问陕北后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

5、的一次流动武装宣传”。这里的“武装宣传”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胜利进军,扩大了革命影响B一二九运动后平津学生南下宣传抗日救国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15以下对于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 这次整风使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这次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A B C D1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17下列哪项内容不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党风建设方面的决议( )A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B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袭击C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1957年整风运动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反右倾”斗争 D“文化大革命”19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次讨论(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线路的拨

7、乱反正A B C D20“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获得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确认是在( )A一届人大 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C邓小平谈话 D中共十二大二、非选择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3小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图一 开平煤矿 图三(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个阶级的思想?其基本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3分) (2)以上图为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6分)(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4分)22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8、“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

9、“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册(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3分)(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3)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有什么重大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985年10月23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材料二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

10、义吗?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1987年2月6日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材料三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1990年12月24日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据材料一、二,文中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对比材料三和材料一、二,文中所阐述的思想有何发展(2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据以上材料指出,邓小平的上述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是否一致(1分)?为什么(2分)?有什么意义(2分)?答

11、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A 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反映了对西方认识的加深。2C 不变中国封建制度,只学西方先进技术,正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3D 识记课本中拜上帝教理论的三个来源。4B 熟悉课本中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目的的叙述。5C 从打洋鬼、烧洋书行为本身去思考。6A 识记早期维新派的基本主张。7C 由宪法的重要性和德国、日本的政治体制思考。8C 这次论战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9C 项观点不符合“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一基本观点。10B 从民国九年(1920年)和图示的文字可作出判断。11C 民主科学和封建专制的思想工具是对立面。12A 联系民主革命多次受挫后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思考。13C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共改变策略的主要依据。14C 突出长征的思考宣传作用。15D 识记课本大字和小字部分的相关知识。16C 毛泽东思想被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17A 抓住关键词“党风建设”。18A 熟悉1957年整风的背景和主题。19A 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20B 该构想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被获得大会通过。二、非选择题21答案要点及解析:(1)(先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再判明阶级及主张)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农民阶级,主张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人间天国,反对外国侵略。资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