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科学史上许多科学家分别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下列生物领域的发现与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对应一致的一组是 科学发现科学家的思想或方法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假说假说一演绎法B遗传的基本规律CDNA半保留复制构建模型的方法D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7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在一个生物群体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F2的表现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8给你一粒黄色玉米,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取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可保持其遗
2、传特性的可能方案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分析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玉米粒色9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数量比如右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9:3:1 B.3:1:1 C.1:1 D.2:2:1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除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外,还能够说明DNA的什么特点 A.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11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
3、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2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13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A.一个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tRNA不能带氨基酸B.不具有与mRNA链终止密码相应的反密码子C.mRNA在mRNA链终止密码处停止合成D.tRNA上出现终止密码14信使RNA上决定氨基
4、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15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亲本杂合子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A.子3代 B.子4代 C.子5代 D.子6代16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 B. C. D.17关于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正确的是 A.患色盲的女性和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仅通过性别检测不能确定
5、是否患病 B.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应鼓励婚前检查 C.通过遗传咨询能杜绝所有有遗传病的后代的出生 D.产前诊断可帮助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18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下图为该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19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
6、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C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20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21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D.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22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
7、,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下列哪项不是这些有规律遗传现象所具有的因素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C.各基因在F2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D.每种类型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23“傻瓜水稻”割完后的稻蔸(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如右图是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产生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过程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完成过程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C.割完后的稻蔸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其意义是快速繁殖后代D. 傻瓜水稻种植一次多年不用耕翻稻田,大
8、大减少了农业生产中的水土流失及由此造成的河流淤塞24.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A. B. C. D.25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
9、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2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达尔文没有科学解释的 A.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进化动力是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 D.生物的适应性2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地理隔离才有生物进化 B.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C.只有自然选择才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的进化28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500名女生中有患者20人,携带者10人;500名男生中有患者40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0.6% B.6.0% C.5.1% D.9.
10、0%29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于不同环境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2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3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4中两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两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30下列选项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A.昆虫和体内共生菌的关系B.有长着细长花柱的兰花,就必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数量激增D.随着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31.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32下列细胞既含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的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ABCD33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 B C D 34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
12、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9/16 B3/4 C3/16 D1/435.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N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1000个36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 A卵细胞 B.精子 C精子或卵细胞 D精子和卵细胞37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常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该过程( )38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
13、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 ) A B C D3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与性别的决定有关40. 有关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的核中,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B.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A+G=T+C或A+C=G+T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DNA既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41下列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上G的数目是C的0.5倍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相应碱基比为4321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42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