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再齐读课题2、简单介绍“麦哨”, 呼麦哨见过麦哨吗?它就是用一小节麦秆,在上面划一条缝,放在嘴里轻轻一吹,就能发出(许多学生呼出来了)这么多同学都会呀,那你就大声地吹出来吧。呜卟,呜卟3、找到课文中的麦哨声,明白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你们是从哪儿知道麦哨的声音的?那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看看是哪儿告诉了我们。第1段课文的那段又应了呢?第7段一个在开头,一个在结尾部分,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什么?首尾呼应那老师呼你们应好吗?(笑)呼着麦哨,你的心情?高兴愉快喜悦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那我们就在这麦哨声中走进课文,去寻找更多的快乐吧。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把课文读流利。(生自读课
2、文,不自主地齐读了)孩子们,停一会儿,我们每个人的读书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节奏,我们按自己的节奏读,好吗?生继续自读课文2、检查生字听着琅琅的读书声,老师知道了这就是认真!相信这些词难不倒你们。(课件出示第一行生字)孩子,老师发现你最认真,请你来读。指名读范读“卟”,孩子别急,看书后再读,读对了,进步了,领着大家再读一遍。生齐读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第二行词语)老师提示一下,这一行生字都读轻声。很棒!课件出示第三行词语指名读。(读)“擎”擎起,“擎”是后鼻音,看这个字下面是个什么字?(手!)上面呢?(敬!),那好大家就把手恭恭敬敬地擎起,再恭恭敬敬地读这个词。生边表演,边读“擎起”一词(接着读下面的
3、词语)“湖畔”(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在图中指出“湖畔”在哪儿?(一生上黑板指认湖畔位置)我有不同意见,认真听老师读一句话,是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生思考后马上重新指认湖畔位置)对了!三、二吹麦哨,体会孩子们的快乐1、默读第3和第5自然段,找出让自己感兴趣的句子,画出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就跟着这群孩子来到湖畔,走进课文的第3和第5段,这里一定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出你喜欢的句子画起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生默读课文第3和第5自然段2、反馈,赏析优美句子这位女孩画得可认真了,用直尺画,线条很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画的句子。读句子“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体育馆的垫子还有强,这简直是一
4、个天然的运动场!”看大屏幕,是这句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因为他写出了草地的柔软,像个天然的运动场。还有谁喜欢这句的,说说你的感受。我和她一样喜欢这句。那你就读读这句。读句子“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还有谁喜欢?因为这句写出了草地的特点“柔软而有弹性”。请你读出这种感受。生读请你说说你喜欢哪句?读句子“男孩子在铺满青草的土坡上翻跟头、竖蜻蜓,还有摔跤比赛。我喜欢这句是因为在草坡上玩着这些游戏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你们高兴,老师可要担心了,你们在草地上摔着,不疼吗?不疼为什么?很快乐。在这儿翻跟头,全身不疼吗?(众笑)竖蜻蜓时那草扎手吗?因为在草坡上在草坡
5、上怎样啊?很柔软读出柔软而有弹性孩子们在草地上翻着跟头、竖着蜻蜓、摔着跤都不感觉疼,那都是因为(读)草地柔软而有弹性运动场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玩耍,收获着快乐,就让我们端起书来,把第5段的两句话读出来吧!生齐读第5段后两句话孩子们,这“简直”谁能来换个词。就是。带进句子中去读。大家一起读。生齐读在这柔然而有弹性的草地上,在这天然的运动场上,你还想玩什么?放风筝拔河比赛丢手绢跳皮筋,跳绳老鹰抓小鸡,踢足球,打羽毛球你们看到了一群怎样的的孩子?快乐的孩子有了这份快乐,所以什么声音出来了?听这声音是这样动听,悦耳我想听用书上的两个词来说欢快、柔美(师板书)4、赏析句子:剥开叶片从舌尖直沁肺腑(播放视频
6、课件)玩累了吧,喊渴了吧,孩子们躺在草地上休息,突然传来一个声音,听这儿有许多茅茅针,大家快来呀!师配乐朗读第六段你感觉到什么了?甜你尝过吗?没有跟老师一样,都没尝过,是从这字里行间里感觉出来的,让我们就把这茅茅针含在嘴里,把这段话练练,感觉这份甘甜与清凉。生练读(读)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读)嚼嚼慢点,回味一下,再嚼嚼吮吮一嚼哇,满嘴都是汁水,赶快吮吮再读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从舌尖直沁肺腑。听出来了,这份甘甜清凉就在嘴里荡漾。我们一起也来尝尝吧。(齐读)那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再嚼嚼,再吮吮,一股什么味道,从哪儿直沁肺腑?(齐读)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心脾。真甜
7、呐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四、三吹麦哨,感悟美丽的田野1、找出课文第四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孩子们就这样躺在草地上回味着茅茅针的甘甜与清凉,不由得又拿出了麦哨轻轻地吹了起来。这哨声就这样带着甘甜与清凉,伴着欢快与柔美回荡在草地上空,孩子们做起来了,站起来了,不经意间一抬头,发现田野竟是这样的美丽,满眼都是跳动的色彩。孩子们,课文的哪儿向我们呈现了这么多的色彩?第4段那我们就走进这段,看看是哪些色彩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可以把表示色彩的词圈起来。生圈画谁来说说?有金黄、黑白、雪白、浅黄这么多的色彩,田野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还可以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五彩缤纷的画(出示课件)把刚才说的选一个词送进去,写在这段话
8、的旁边。用我们的朗读来感受这田野的美吧。2、读句子读“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是“结出”(结读第二声)?还是读“结出”(“结”读第一声)?生犹豫“结出”的“结”读第一声。“结果”的“结”在这里读第二声生再读大家注意了,这句话由三个部分组成,并列关系,是什么修辞手法?排比3、把排比句变换成诗歌的形式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田野的美。老师把这排比句换了一种书写方式,瞧,它就成了一首小诗,我们就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感受它的美吧。同桌两人一人一行练练。老师发现这一桌读得非常认真,那我们来欣赏一下同一桌孩子朗读老师
9、纠正一下,“似的”,似读shi,翘舍同一桌孩子再朗读非常棒,进步了老师跟你们合作一次好吗?你们读第一行,我读第二行,不过请大家把手准备好,我读时请和我一起做动作。(读)金黄的油菜花谢了(读)结出了密密的嫩荚(读)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读)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读)雪白的萝卜花谢了(读)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我们交换着读好吗?好!这田野就是这样美丽!漂亮!五彩缤纷!这田野好美呀,看着这田野我们的心高兴、快乐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读,感受这美丽的田野。生起立齐读五、四吹麦哨,回归自然这美丽又为孩子增添了一份快乐。听,那麦哨声又响起来了,(师生呼应吹麦哨。师声音越来越小,师板书五线谱)亲爱的孩子们,听
10、到了吗?这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传得很远很远下课!教材分析:麦哨一课,是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盛夏季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向我们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
11、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细细读来,麦哨这篇课文无论是文章的题目、布局构思,还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不失为学生揣摩文本、领悟文章内涵的蓝本。学情分析:本文描写的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的田园生活,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因而体会其中的情趣也比较难的。在教学中,要从弥补缺陷出发,从发展学生语言的角度去考虑。课标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据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评测练习: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小学生写作的难度:一二年级叫写话;三六年级叫习作。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的提法,都表明了小学阶段作文只是练笔。练笔的形式很多,有仿写词语、尝试片段、填补空白、丰满文章等。究竟采用何种练笔的形式,要看文本的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状况,根据年级、单元的特点确定一个重点。效果分析:观评记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