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958.14KB ,
资源ID:148812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8812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轴的失效形式和原因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轴的失效形式和原因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通常是指断口上的放射源的中心点,源区表面细 密光滑,多发生于轴的表面。由于表面常存在缺口、刀痕、沟槽等缺 陷,导致应力集中,从而诱发疲劳裂纹。疲劳断口上可能只有一个疲劳裂纹源,也可能出现几个裂源。疲劳源区有时存在疲劳台阶, 这是由于不同高度的多源疲劳裂纹 在其扩展过程中连接形成的。2)疲劳扩展区:是断口上最重要的特征区域,海滩花样(贝壳 花样、疲劳弧线、疲劳条带)的存在是鉴别疲劳断裂的宏观依据。有 时必须借住高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疲劳条带。 根据弧线数量和 间距可以略微地判断零件所承受交变应力幅值, 弧线规律分布表示交 变载荷是平稳的。承受应力状态、 工作环境以及材料性质的不同, 疲劳裂纹

2、扩展的 形貌所异。每条疲劳条带表示载荷的一次循环, 条带间距离与外加载荷的应 力幅值有关。当交变载荷变化不大、零件内的残余应力很小时,往往 不出现弧线或不明显, 所以不是所以疲劳断口有存在疲劳条带, 低周 疲劳断口有时可呈现韧窝状, 有时也可出现轮胎花样 (图 2),所以疲 劳条带并不是疲劳断裂的唯一显微特征。 高频疲劳断口或腐蚀疲劳断 口上的疲劳条带比较模糊,较难判断。图 3 为外加载荷较小, 但轴周应力较集中, 所以扩展前区条带不 明显,随截面的减小载荷逐渐增大,疲劳条带较明显,瞬时断裂区较 小。图 4 外加载荷较大,呈低周疲劳断裂形貌,由于材料强度较高、塑性较差,宏观疲劳条带不明显,瞬时

3、断裂区较大3)瞬时断裂区:疲劳裂纹扩展到最后阶段的快速断裂区,此区 域灰暗, 粗糙,呈撕裂状或粗晶粒状, 或在 45角上呈延生剪断 (剪 切唇)。轴类的疲劳断裂仅就承载性质而言, 可分为:单向弯曲疲劳断口、 双向弯曲疲劳断裂、旋转弯曲疲劳断裂、扭转疲劳断裂、接触疲劳断 裂和复合应力疲劳断裂等。2.单向弯曲疲劳断裂 轴在弯曲载荷的作用下,其表面应力最大,中心应力最小,一侧 受拉,另一侧受压 (图 5)。在长期的反复的交替作用下, 由于轴的表 面经常存在缺口、刀痕、沟槽等缺陷,导致应力集中,从而诱发疲劳裂纹,成为疲劳源。随着交变应力的继续,疲劳裂纹沿着与正应力相 垂直的方向扩展,直至发生突然断裂。

4、其断口与轴线成 90。单向疲劳断口具有比较典型的疲劳断裂特征, 可明显地观察到裂源区、扩展区和粗糙的瞬时断裂区(图 6)图 5 图 6对于有台架转角的轴, 其断口往往不是一个平面, 而是呈碟状曲 面,这是由于圆角根部应力集中的结果(图 7)。从断口上可以看出弯曲载荷的大小,如图 8 所示。 a 为低载荷, b为高载荷形态,其瞬时断裂区的大小明显不同。图7另外轴表面无应力集中时, 瞬时断裂区载荷较小时, 瞬时断裂区 较小。而有应力集中,如有台阶、缺口、粗糙的加工刀痕等,瞬时断 裂区较大。3.双向弯曲疲劳断裂 固定心轴承受上下正负两个方向交变弯曲载荷, 轴的上小对应都 受拉、压两面变化的应力, 由

5、此导致的断裂称之为轴双向弯曲疲劳断 裂。双向弯曲疲劳断裂的特征: 与单向弯曲疲劳断裂的区别之一是双 向弯曲疲劳断面有两个裂源,分别处于在相对的两侧。如果两个方向上的弯矩幅值相等, 则在相对的两个靠近表面的区 域内产生疲劳源,并同时向内扩展。两个裂纹扩展深度大致相等(图9a)。当轴承受到弯矩幅值较低时, 两个疲劳源往往不会同时产生。 因 此两条裂纹的扩展深度将会相差很大(图 9b)。轴上有无应力集中以及应力集中程度的大小, 对疲劳断口的形貌 影响很大,如图 10 所示不同载荷水平与应力集中程度下的疲劳断口4.旋转弯曲疲劳断裂1)裂源的形成轴承受旋转弯曲时, 轴上各点均受到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的连续

6、 交替作用,裂纹可能起源于表面任何一点。承受载荷不大时, 疲劳源往往只在一处生核, 并向内部和两侧扩 展,而弯曲载荷逆轴的旋转方向移动, 此时疲劳裂纹的前沿顺着载荷 的移动方向扩展速率较快, 逆载荷移动方向扩展速率较慢, 从而导致裂纹前沿的偏移, 使瞬时断裂区往往是向轴旋转的相反方向偏移一个 角度,通常偏移角可达 15或更大。2)宏观断口特征:(1)疲劳裂纹垂直轴向心部扩展,断口上出现疲劳条带;(2)瞬时断裂区逆轴旋转方向偏转一定角度。 轴上应力大小、应力集中程度不同断口出现不同特点: a. 交变载荷较低,无应力集中的光滑轴往往只产生一个疲劳源, 瞬时断裂区在外周。b. 轴有台阶或缺口等应力集

7、中, 而且弯曲矩幅值大, 则会产生多 次疲劳源,且同时扩展,最后形成圆弧疲劳弧线和瞬时断裂区,如图 12 所示。承受应力水平高, 应力集中又严重时,瞬时断裂区位于中心,则 断裂前的交变载荷循环次数一般不会超过万次, 其应力水平约为疲劳 极限的 1.52 倍。所以轴上的应力大小、 应力集中程度不同, 其旋转弯曲疲劳断口 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图 13)图 13 应力水平及应力 集中程度对旋转弯曲疲 劳断口形态的影响示意 图5.轴的扭转疲劳断裂轴在机械中承担传递扭矩, 承受扭转载荷的作用, 轴的表面所受 到的应力最大,而心部为零,如图 14 所示。1. 扭转疲劳断裂的产生与类型轴在承受扭转力时, 其力

8、矩在轴的横截面与纵截面上引起剪应力, 45斜截面上产生拉应力和压应力。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 疲劳源优先 在轴的表面的薄弱点萌生,其扩展有两种可能:1)沿最大拉应力相垂直的方向扩展,称为正断型,一般出现在 脆性材料上;2)沿最大剪应力作用面扩展断裂的称为切断型,一般出现在塑 性较好的材料上。图 15 轴上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对于承受交变扭转载荷的轴, 其纵向应力集中是同样重要的, 而 纵向应力集中更具有危险性, 因为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总是平行于轴 线方向,成为先天性的微裂纹,成为疲劳源。所以扭转疲劳裂纹常在 纵向夹杂物、表面划痕或键槽尖角等处发生。2. 扭转疲劳断裂的特征1)切断型扭转疲劳断裂:断口

9、垂直轴线的平断口或台阶型 2)正断型扭转疲劳断裂:断口多呈斜面状、棘轮状或锯齿状和星状棘轮状断口通常是单向变化的扭转应力下形成, 在反复的扭转应 力作用下,首先在缺口、尖角或某些薄弱环节产生多源疲劳源,随后 在拉伸应力作用下, 沿着与主轴线成 45角方向扩展, 同时在单向扭 转力矩的作用下,裂纹呈螺旋状向中心扩展致断。锯齿型断口是在双向交变扭转应力作用下形成。图 16 扭转疲劳断裂类型6.轴的接触疲劳轴件的接触疲劳多产生在轴与轴承滚针相接触的表面, 经反复的 滚动或滑动而在高的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兼有疲劳和摩擦特 征的一种破坏形式。表现为轴的表面损伤,如出现麻点或剥落。7.轴超载一次性断裂

10、(有两种破坏形式)1. 延性破坏是在纯扭转过程中, 剪切应力超过了材料剪切强度而 产生与轴线方向垂直或平行的剪切断裂。2. 脆性破坏是最大拉伸应力超过其抗拉强度之后而产生的与最大拉应力方向相垂直的正断断裂。轴的脆性断裂通常是指不发生塑性变形或只有少量塑性的突然 断裂,断裂前无宏观变形预兆,所以是非常危险的断裂。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很多,除淬火硬度过高,回火不足,加热温 度过高发生过热过烧等因素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脆性相或杂质原子在晶格上沉淀,是导致金属产生沿晶断裂 的主要原因之一。(1)晶格上存在脆性相,如碳化物。在外力作用下,由于变形能 力不同,首先形成微空洞,这些空洞长大连接在一起,

11、形成沿晶裂纹。 或折出脆性相粒子连在一起, 形成连续的脆性薄膜而分割基体的界面, 形成脆断。(2)晶界上杂质元素存在降低了晶界聚合能, 从而为沿晶断裂提 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了金属的沿晶断裂。2)氢脆:是指由于氢渗入钢件内部而在低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脆性断裂。大型轴件发生氢脆断裂也是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钢中氢的来源由冶炼过程中吸收的, 或加工、使用过程中渗入的。 一般认为溶解在钢中的氢通常是以原子状态下存在的。 氢原子为尽量 降低能量而与杂质原子、 位错、空位等相互作用,力图结合成氢分子, 在钢的晶格或缺陷处富集, 形成高压。 使微孔洞周围形成高的应力集 中和滑移,在应力的

12、作用下,使空洞不断长大,合并形成裂纹,扩展 至一定程度时,产生突丝脆性断裂。3)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其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升高出现复杂的变化,在某些温度范围内使冲击韧性下降。在 250350和450600的温度区间韧性下降,而在 300左右和 500左右出现 两个低谷,即产生脆性现象,通称为回火脆性。250350区间产生的脆性称第一类回火脆性, 是一种不可逆回 火脆性。它与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马氏体分解沿晶界和亚晶界析出薄 膜状渗碳体以及 S.P.N 等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等因素有关。第一类回火脆性对力学性能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对强度影响较小, 即拉伸和弯曲应力对回火脆性的敏感程度较小。对应

13、力集中较严重, 冲击载荷较大或承受扭转载荷的工件。 要求较大的塑性和韧性与强度 相配合时,会增大脆性开裂的危险性。对于应力集中不严重, 承受拉伸、 压缩或弯曲应力工作的工件影 响较小。450600区间的称第二类回火脆性,是一种可逆的回火脆性。 主要含有 Ni、Cr、Mn等元素的合金钢中,并与钢中的 P、As、Sb 和 Sn等杂质元素有关。回火脆性只有马氏体组织在回火过程中才产生高温回火脆性, 其 实其它原始组织在高温回火脆性区回火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回火脆 性。第二类回火脆性敏感程度按 F-P、B、M的顺序增大,另外钢的回 火脆性倾向随奥氏体晶粒的增大而增大。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通过高温回火后快速冷

14、却来抑制回火脆性的 发生。但对大型工件,由于心部冷却速度达不到要求,使这种方式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快速冷却又会在工件中产生很大的残余内应力, 故 对大型工件往往需要采用低于回火脆性温度 (450)进行补充回火 脆性断裂的基本特征: 脆性断裂按断裂机制可为两类:解理断裂(穿晶断裂)和沿晶断 裂。其共同特征为:(1)断口附近没有颈缩现象,开裂边缘不存在剪切“唇口” (2)断裂方向一般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断口表面平齐。( 3)断 口呈瓷状或颗粒状,或呈现裂纹急速扩展时形成放射状 线条(或人字形花样) 。(4)转动断口可见闪闪反光的小片面,即沿某些特定的晶面开 裂的解理面。(5)断口有时比较亮,有时比较暗灰,呈现无定形粗糙面。延性断裂,变形失效、磨损、蠕变和腐蚀等失效,在轴和齿轮 中不常见,不再详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