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97.13KB ,
资源ID:14879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879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属学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属学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全Word文档格式.docx

1、有限溶解:一般K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 强碳化合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NM/NC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1-4. 合金元素对Fe Fe3C 相图的S、E 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凡是扩大 相区的元素均使 S、E点向左下方移动;凡是封闭相区的元素均使S、E 点向左上方移动。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少; 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少。1-19. 试解释40Cr13已属于过共析钢,而Cr12钢中已经出现共晶组织,属于莱氏体钢。因为Cr属于封闭y相区的元素,使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量减小,所以钢中含有Cr1

2、2%时,共析碳量小于0.4%,所以含0.4%C、13%Cr的40Cr13不锈钢就属于过共析钢。 Cr使E点左移,意味着出现莱氏体的碳含量减小。在Fe-C相图中,E点是钢和铁的分界线,在碳钢中是不存在莱氏体组织的。但是如果加入了12%的Cr,尽管含碳量只有2%左右,钢中却已经出现了莱氏体组织。1-21. 什么叫钢的内吸附现象?其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合金元素溶入基体后,与晶体缺陷产生交互作用,使这些合金元素发生偏聚或内吸附,使偏聚元素在缺陷处的浓度大于基体中的平均浓度,这种现象称为内吸附现象。 机理:从晶体结构上来说,缺陷处原子排列疏松、不规则,溶质原子容易存在;从体系能量角度上分析,溶质原

3、子在缺陷处的偏聚,使系统自由能降低,符合自然界最小自由能原理。从热力学上说,该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其驱动力是溶质原子在缺陷和晶内处的畸变能之差。 影响因素:温度:随着温度的下降,内吸附强烈; 时间:通过控制时间因素来控制内吸附; 缺陷类型:缺陷越混乱,畸变能之差越大,吸附也越强烈; 其他元素:不同元素的吸附作用是不同的,也有优先吸附的问题; 点阵类型:基体的点阵类型对间隙原子有影响。1-22. 试述钢中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置换固溶体的形成的规律: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度因素是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因素,无限固溶必须使这些因素相同或相似. Ni、Mn、Co与y-Fe的点阵结构

4、、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即无限固溶; Cr、V与-Fe的点阵结构、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似,形成无限固溶体; Cu和-Fe点阵结构、原子半径相近,但电子结构差别大有限固溶; 原子半径对溶解度影响:R8%,可以形成无限固溶;15%,形成有限固溶;15%,溶解度极小。间隙固溶体形成的规律: 间隙固溶体总是有限固溶体,其溶解度取决于溶剂金属的晶体结构和间隙元素的原子尺寸; 间隙原子在固溶体中总是优先占据有利的位置; 间隙原子的溶解度随溶质原子的尺寸的减小而增大; 同一溶剂金属不同的点阵结构,溶解度是不同的,C、N原子在y-Fe中的溶解度高于a-Fe。1-23. 在相同成分的粗晶粒和细晶粒钢中,偏聚元

5、素的偏聚程度有什么不同?粗晶粒更容易产生缺陷,偏聚程度大,细晶粒偏聚程度小。1-5 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元素的分布状况。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 淬火态: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A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中或残余A中,未溶者仍在K中。 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Me开始重新分布。非K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1-6 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

6、?Ti、Nb、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能够细化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1-7 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等。 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另一方面,在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1-8 .能明显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有哪些?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有什么作用?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合金元素:Cr、Mn、Ni、Mo、W、V、Si 作用: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可以使得合金钢在相同的温度下回火时,

7、比同样碳含量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或者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高的温度下回火,而使韧性更好些。1-9 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如何减轻和消除?第一类回火脆性:脆性特征:不可逆;与回火后冷速无关;断口为晶界脆断。 产生原因:钢在200-350回火时,Fe3C薄膜在奥氏体晶界形成,削弱了晶界强度;杂质元素P、S、Bi等偏聚晶界,降低了晶界的结合强度。防止措施: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含量;用Al脱氧或加入Nb(铌)、V、Ti等合金元素细化奥氏体晶粒;加入Cr、Si调整温度范围;采用等温淬火代替淬火回火工艺。第二类回火脆性:可逆;回火后满冷产生,快冷抑制;钢在450

8、-650回火时,杂质元素Sb、S、As或N、P等偏聚于晶界,形成网状或片状化合物,降低了晶界强度。高于回火脆性温度,杂质元素扩散离开了晶界或化合物分解了;快冷抑制了杂质元素的扩散。降低钢中的杂质元素;加入能细化A晶粒的元素(Nb、V、Ti)加入适量的Mo、W元素;避免在第二类回火脆性温度范围回火。1-10 就合金元素对铁素体力学性能、碳化物形成倾向、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和回火脆性等几个方面总结下列元素的作用:Si、Mn、Cr、Mo、W、V、Ni。 Si: Si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固溶强化效果显著;(强度增加,韧性减小) Si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增大钢中的碳活度,所以含Si钢的脱

9、C倾向和石墨化倾向较大; Si量少时,如果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则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细化A晶粒,同时增大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Si提高了钢的淬透性,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淬火时,可选用比较缓和的冷却介质,以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倾向。 Si提高钢的低温回火稳定性,使相同回火温度下的合金钢的硬度高于碳钢; Si能够防止第一类回火脆性。Mn: Mn强化铁素体,在低合金普通结构钢中固溶强化效果较好;(强度增加,韧性减小) Mn是奥氏体形成元素,促进A晶粒长大,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 Mn使A等温转变曲线右移,提高钢的淬透性; Mn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使相同回火温度下的合金钢的硬度高于碳钢;

10、Mn促进有害元素在晶界上的偏聚,增大钢回火脆性的倾向。Cr: Cr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固溶强化效果显著;(强度增加,韧性减小) Cr是碳化物形成元素,能细化晶粒,改善碳化物的均匀性; Cr阻止相变时碳化物的形核长大,所以提高钢的淬透性; Cr提高回火稳定性,使相同回火温度下的合金钢的硬度高于碳钢; Cr促进杂质原子偏聚,增大回火脆性倾向;Mo:(W类似于Mo) 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固溶强化效果显著;(强度增加,韧性减小) 是较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所以能细化晶粒,改善碳化物的均匀性,大大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A晶粒,同时增大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使工件得到均匀而

11、良好的力学性能。 能有效地抑制有害元素的偏聚,是消除或减轻钢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有效元素。V:(Ti、Nb类似于V) 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固溶强化效果显著;(强度增加,韧性减小) 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的VC质点稳定性好,弥散分布,能有效提高钢的热强性和回火稳定性; 阻止A晶粒长大的作用显著,细化A晶粒,同时增大了钢的强度和韧性; 提高钢的淬透性,消除回火脆性。Ni: 是奥氏体形成元素,促进晶粒长大,增大钢的过热敏感性;(强度增加,韧性增加) 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增大钢中的碳活度,所以含Ni钢的脱C倾向和石墨化倾向较大; 对A晶粒长大的影响不大; 提高回火稳定性,使相同回火温度下的合金钢的硬度高于

12、碳钢; 促进钢中有害元素的偏聚,增大钢的回火脆性。1-11 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淬透性:40CrNiMo40CrMn 40CrNi 40Cr (因为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Cr、Si、Ni,而合金元素的复合作用更大。) 回火稳定性:40Cr 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40Cr 40CrNi40CrNiMo 韧性:40Cr(Ni能够改善基体的韧度) 回火脆性:40Cr40CrNiMo(Mo降低回火脆性)1-

13、12 为什么W、Mo、V等元素对珠光体转变阻止作用大,而对贝氏体转变影响不大?对于珠光体转变,不仅需要C的扩散和重新分布,而且还需要W、Mo、V等K形成元素的扩散,而间隙原子碳在A中的扩散激活能远小于W、Mo、V等置换原子的扩散激活能,所以W、Mo、V等K形成元素扩散是珠光体转变时碳化物形核的控制因素。 V主要是通过推迟碳化物形核与长大来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W、Mo除了推迟碳化物形核与长大外,还增大了固溶体原子间的结合力、铁的自扩散激活能,减缓了C的扩散。 贝氏体转变是一种半扩散型相变,除了间隙原子碳能作长距离扩散外,W、Mo、V等置换原子都不能显著地扩散。W、Mo、V增加了C在y相中的扩散

14、激活能,降低了扩散系数,推迟了贝氏体转变,但作用比Cr、Mn、Ni小。1-13 为什么钢的合金化基本原则是“复合加入”?试举两例说明合金元素复合作用的机理。因为合金元素能对某些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但许多情况下还有不希望的副作用,因此材料的合金化设计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合金元素有共性的问题,但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元素的复合,其作用是不同的,一般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加强。所以通过合金元素的复合能够趋利避害,使钢获得优秀的综合性能。 例子:Nb-V复合合金化:由于Nb的化合物稳定性好,其完全溶解的温度可达1325-1360。所以在轧制或锻造温度下仍有未溶的Nb,能有效地阻止高温加热时A晶粒的长大,而V的作用主要是沉淀析出强化。 Mn-V复合:Mn有过热倾向,而V是减弱了Mn的作用;Mn能降低碳活度,使稳定性很好的VC溶点降低,从而在淬火温度下VC也能溶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