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老年康复医院)扩建项目,争取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中医院(老年康复医院)扩建工程门诊住院楼竣工并投入使用。第二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新建工程争取完成中间结构验收,华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建改造工程动工新建,福全镇卫生院体检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2.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的标准,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鼓励社会资本提供儿科、康复、老年护理等紧缺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检查机构。争取引进1项投资额不少于2000万元社会办医重点项目,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比力争达到20%以上。3.促进对外合作交流。深化区域内医
2、疗机构与中国医科大学、浙医一院、省邵逸夫医院、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知名医学院校的合作,推进杭州树兰医院管理公司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的合作,凭借合作平台创新空中医疗救援等服务模式。调整充实上海、杭州等地知名医学专家库人员,柔性引进省内外专家人才不少于1000人次。选派技术型、管理型骨干赴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培训,建立省内外优秀医疗卫生单位挂职锻炼制度,重点培养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4.拓展智慧健康服务。完善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保障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签约等系统运行;根据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统一基层健康体检系统数据标准,为影像、心电、检验等共享中心提供技术支撑;持续
3、深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等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协同应用和信息共享;初步构建由“智慧医院”、预约转诊、远程医疗、区域共享中心、公众健康信息服务等平台组成的“智慧医疗”体系;强化信息安全防护。三、落实深化医改任务,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院长年薪制、人事薪酬和奖励分配制度等改革为重点,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三医联动”的重要作用,逐步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分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一步优化医院收支结构,逐步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开展新一轮等级医院复评和等级提升工作。提高基本药物在区级医院的使用比例。加强公立医院监
4、管,迎接大型医院巡查,重点在反腐倡廉建设、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医院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查。2.完善药品采购机制。推进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建设,改革现有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各级各类采购主体(医疗机构共同体)全面开展谈判议价工作,并完成全年采购金额的50%以上。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实施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两票制”。继续推进部分医用耗材网上采购工作,做好中药饮片集中采购,规范部门集中采购程序。3.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落实基层医疗机构经费补偿政策和购买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新机制,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和绩效分配新机制。抓好基层慢病联合门诊的实施和
5、推广,完善全科医生有效签约服务工作机制,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开展签约服务覆盖率100%,每个基层医疗机构80%以上临床医生参与签约服务,全区全科医生签约规范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员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5%以上。将签约服务融入到医养结合中,试行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服务医养结合模式。4.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深化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和区域共享中心建设,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每个工作日每家三乙医院有10名以上中级职称以上医务人员在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建设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30家,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比例达
6、到95%以上。继续创建国家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xx市基层特色科室,启动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第二周期评审,督促指导9家基层单位按照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规划要求,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畅通上下转诊服务路径,控制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小病进社区比例保持在60%以上,区域内就诊率达到85%以上。四、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落实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策略1.强化公共卫生管理。整合镇村两级卫生计生服务资源,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争取1/5的行政村有卫生计生服务站或村卫生计生室。认真实施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
7、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责任指导团队建设,健全基层医疗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继续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精品社区创建,倡导患者健康自我管理。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着力提升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年度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达到1件/千人口。2.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和疫情分析研判,严防艾滋病、结核病、乙肝、H7N9等重点传染病和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输入性传染病,深入推进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实施中盖结核病防治三期项目。认真贯彻新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安
8、全接种工作。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控,规范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等项目管理,为重点人群提供有效干预和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60岁以上参保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65%以上。3.实施健康促进计划。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推进健康细胞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健康xx“四百”和“七个一批”活动,即选拔100位健康教育讲师、推出100场“精品讲堂”、组织100场健康义诊咨询、推广100份养生良方,建设一批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社区、省级计生规范化服务中心,建
9、成具有xx特色的健康教育精品示范基地。加大卫生创建力度,申报创建2个国家级卫生镇,争取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启动新一轮国卫复查前期工作。4.加强卫计依法行政。推进卫生计生监督综合改革,整合卫生计生执法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增强卫生计生监督力量。加强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以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为重点,通过深入持久开展“依法执业、守护健康”、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健康校园”等专项行动,改善和优化医疗市场等公共秩序。探索实施“双随机”抽查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浙江省卫生监督系统移动执法建设,提高移动执法装备的现场使用频率和效率,全面推广卫生监督
10、协管信息系统手机平台的应用。推进xx区卫生计生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7-2020年)各项任务。积极推进简政放权,切实抓好信用体系建设。五、巩固先进创建成果,优化生育全程服务管理1.深化服务管理改革。巩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探索生育登记服务卡的网上办理。根据省市相关决定精神,完善和修订利益导向制度。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计划开展 “宣传服务月”、“台账管理月”、“数据督查月”、“宣教服务月”、“计生培训月”、“案卷评审月”、“综合考评月”、“避孕药具专项督查月”系列活动,指导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计生审核把关,不断提升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11、能力和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2.提升妇幼健康水平。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高龄高危孕产妇服务管理和临床救治,做好生育前咨询服务、妊娠风险评估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基本建成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合理调剂资源,解决产科及儿科医生人员紧缺问题。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质量。推广城乡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推进实施安全避孕项目和药具采购改革,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3.推动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全面落实法律法规明确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深入推
12、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家庭文明倡导、优生优育、健康促进、致富发展、计生家庭扶助等“五大行动”。深入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行动,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7以内。落实区域协作,创建3个省级流动人口示范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规范化服务中心、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学校、流动人口健康促进示范企业),构建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格局。 4.发挥计生协组织作用。深化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推进企业或流动人口集聚点计生协示范点建设,切实维护计生家庭和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逐步建立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困难计生家庭关怀救助活动机制;大力加强青春健康教育,不断拓展和延伸青春健康教育目标人群;继续深入开展计
13、划生育系列平安保险工作,提高计生家庭的社会保障;着力改善宣传倡导和服务方式方法,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 六、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质量控制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医疗质量与控制体系;继续开展质控联合检查,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严控制公立医院抗菌药物、营养类和辅助用药的使用。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使用合理用药软件。开展三级医院门诊及住院专项处方点评工作,推动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全处方点评信息系统。实施应用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开展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加强无偿献血工作。2.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围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充分
14、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就医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区级医院积极推广日间手术和微创技术应用。继续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区中医院为联合基地,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协作单位,继续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医疗机构安全稳定的医疗环境。3.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加强医疗机构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区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强省、市重点(龙头)学科建设,指导第三批区级医学重点学科以及xx市卫生计生科技项目建设。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以部分获得“xx区名医”荣誉称号的重点特色学科带头人为对象,设立“名医工作室”,鼓励名医“师带徒”。同时积极开展人才招聘,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定向培养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业人员50名,争取千人医生数增幅达到6%以上、千人护士数增幅达到8%以上。七、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保证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1.健全廉政防控体系。开展“层层抓落实、级级压责任、人人讲自律”为主题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