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都集中体现在对()的不同解释上。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解析】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些理论都是针对学习过程而进行的阐述。4、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其基本特点在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故选A。5、下列不属于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的是()。A、法人B、教师C、经费D、组织【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
2、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可见,教师、经费和组织都是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6、上学的时候,一想到考试就头疼恶心是一种()。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第二信号系统【答案】B【解析】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巴甫洛夫认为,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的信号可分为具体信号(如声、光、味等,又叫第一信号)和抽象信号(如语言、词等具体信号的信号,又叫第二信号)。故选B。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3、)、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独立思考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动手操作能力D、信息处理能力【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选A。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B、进行双基教学C、以学科为主教育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解析】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
4、能感源自()。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B、替代性经验C、言语说服D、情绪唤起【解析】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的成败经验,而获得强化的过程。10、在学习中,当小敏意识到她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的时候,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她会放慢速度,这属于()。A、调节策略B、监视策略C、谋划策略D、组织策略【解析】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11、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A、产生B、变更C、消灭D、转移【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12、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
5、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D、合作学习策略【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学习系统知识上效率比较高,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13、为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某班开展了“每周一星”的评比活动,通过评价一周内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选择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作为当周小明星,并将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
6、实践法D、陶冶教育法【解析】品德评价法又称奖励与惩罚法,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或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题干的做法是通过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愉快体验,从而能够强化学生好的日常行为,属14、课堂教学是教学的()。A、唯一组织形式B、重要组织形式C、基本组织形式D、辅助形式【答案】C【解析】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科课程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故选C。15、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B、惩罚C
7、、负强化D、正强化【解析】负强化主要是指厌恶刺激的撤销,从而使良好行为在以后出现的频率增加。题干中,撤销处分即是厌恶刺激撤销的体现,目的是为了巩固良好行为,即使该良好行为在以后出现的频率增加,是负强化的体现。16、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的关系是()。A、正比B、反比C、持平D、没有关系【解析】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呈反比,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欲望越低,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就低。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A、课程实施C、课程评价D、课程标准【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达到预期的课程
8、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18、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解析】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施教。19、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20、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与态度目标D、思想与价值观目标【解析】新课改中规定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
9、能是基础性目标。21、在做练习时跳过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体现了学习的()策略。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调节策略D、控制策略【解析】首先可以判定题干中的情况属于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22、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强调的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最早提出这一思想中国教育家是()。A、叶圣陶B、陶行知C、胡适D、郭秉义【解析】陶行知是最早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主张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中国教育家。23、个体心理发展中,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10、,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的阶段是()。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青年期【解析】少年期是个体身心飞跃发展的时期,又被称为“危险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24、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解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卡尔罗杰斯以其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教育领域,其中涉及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25、强调“强化”在儿童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的是()。A、
11、华生B、苛勒C、斯金纳D、布鲁纳【解析】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6、在学制改革实验中,五四制实验的理论根据之一是:小学()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效益。A、四B、五C、六D、七【解析】五四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制度。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行的实验。1989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要积极推进五四学制改革实验。之后,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很多地区。27、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D、泰
12、勒【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布鲁纳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中小学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28、在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能体现其本质的是()。A、教师职业理想B、教师职业责任C、教师职业态度D、教师职业良心【解析】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优秀教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它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29、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的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是()。A、发现学习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解析】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30、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素质B、学校的管理C、国家的政策D、学生的认识【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