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界线模糊的主要是指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区、方言区等。故答案选C项。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称为坡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 落差是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A. B. C. D. 4. 关于河段开发的重点,正确的是A. 水能开发 B. 大众漂流 C. 内河航运 D. 水产养殖【答案】3. B 4. D3. 据题干可知落差等于水平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而水平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同一幅图中比例尺相同,则落差与“图上距离与平均坡度之积”成正相关,经计算可知,图中河段落差最大的为
2、 ,故B正确。4. 图中河段平均坡度最大,河流落差大,开发整治的重点是水能开发、两地平均坡度较大大,河流落差较大,适合大众漂流;河段平均坡度小,落差小,水流速度和缓,开发整治的重点是内河航运、水产养殖,因此错误,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睛:分析河流航运价值的思路:自然因素主要看河流的水量、水量的季节变化、水流速度、河流长度、能否河海联运等,河流水量大、水量季节变化小、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河流通航里程长、能河海联运的河流航运价值高。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看流域内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达的地区航运价值高。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
3、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公里,占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5. 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A. 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B. 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C. 线路短,工程量小 D. 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6. 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可以改善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改善滇中工农业生产用水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会A. B. C. D. 7. 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 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保障供水水质A. B. C. D. 【答案】5. C
4、6. C 7. B5. 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A包括。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B包括。图中线路拐弯,线路较长,工程量增大,C不包括,选C。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D包括。6. 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能够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是生态效益,正确。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是经济效益,正确。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的影响不大,影响不大,错误;该地不应该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增加就业机会,错误,因此正确,故答案选C项。7. 滇中地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减少水量蒸发,对。涵洞输水要采取防渗漏措施,目的是输水,不
5、会回补地下水,错。对沿线补给少,不利于改善沿线生态环境,错。受地表环境影响小,有利于充分保障供水水质,对。B对,A、C、D错。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河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8.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的地区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 D. 地形9.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答案】8. D 9. B【解析】试题分析:8. 在3
6、4E以西地形以山地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海拔较高,所以亚热带范围分布小,C对。104E以西、以东纬度相当,A错;本区域有大面积海陆位置相同区,B错;E以西也有大面积属于季风气候区,D错。9.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主要是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强烈,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B对。全球冬季气温同样南高北低,不能解释我国亚热带分布偏南,A错;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不是重要依据,最冷月气温是判断亚热带的重要依据,C错;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主要是影响降水,对亚热带分布范围影响不大,D错。【考点定位】中国的气温特点。读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0. 这四种作物分别是A. 小
7、麦 水稻 棉花 油菜 B. 小麦 油菜 花生 甘蔗C. 棉花 油菜 花生 水稻 D. 甜菜 甘蔗 棉花 水稻11. 我国四川盆地能够种植图中农作物的主要原因是A. 紫色土 B. 水分不足 C. 热量充足 D. 山区面积广大【答案】10. B 11. C10. 从图中的分布看,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地区,集中于暖温带地区,应是小麦;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应是油菜;作物的分布以黄淮地区和山东半岛为主,应是花生;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南方热量充足的地区,应是甘蔗。故答案选B项。11. 表示甘蔗,为热带作物,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再加上周围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冬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
8、,从而适宜热带作物生长。12. 青藏高原地区种植青稞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原因是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气温年较差大 热量充足A. B. C. D. 【答案】A【解析】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因此正确,故答案选A。13. 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A. B. C. D. 【答案】B读我国某现代农业园农业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 该农业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农资投入减少 人员投入增加 生产周期缩短 产业链条延长15. 能够
9、促进该农业园持续发展,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有增加劳动力投入 压缩生产规模 提高农产品品质 把握农业市场信息【答案】14. D 15. B14. 读图分析可知,该农业园产业链包括“产前-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农资投入增加; 人员投入增加;生产周期变长 ;产业链条延长,因此正确,故答案选D项。15. 结合上题分析,该农业园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是基础,农产品质量好,才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把握农业市场信息是关键,市场决定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利润,进而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因此正确,故答案选B项。“工业4.0”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
10、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主要问题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是。下图是德国制造业进步的四个阶段。16. 下列不属于“工业4.0”的主题内容是A. 智能工厂 B. 智能采矿 C. 智能物流 D. 智能生产17. 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B. 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C. 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 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18. “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 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B. 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C. 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D. 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答案】16.
11、B 17. D 18. A16. 根据材 料,“工业4.0” 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所以主题内容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 物流,但不包括智能采矿,故答案选B项。17. 德国制造业逐渐向网络物理系统生产革命转变,工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通过“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因此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对市场信息、交通运输条件等的依赖度在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小。个性化产品的生产意味着对资源配送的需求的提升。18. 结合材料内容,从上题分析可以推断出,“工业4.0
12、”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故答案选A。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开发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9.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A. 生物多样性减少 B. 地下水位上升C. 气温年较差减小 D. 河流径流量增大20.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A. 增加耕地面积 B. 改良农作物品种C. 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D. 改变耕作制度【答案】19. A 20. C19. 读图,根据图例,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草甸、沼泽面积减少,河流径流量
13、季节变化增大,枯水期径流量应减小,D错。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A对。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B错。植被调节气候功能下降,气温年较差增大,C错。20. 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成立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对。可开垦耕地已经不多,耕地面积变化不大,且容易造成生态破坏,A错。改良农作物品种、改变耕作制度与实行大规模经营无关,B、D错。读某知名企业工厂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投产时期)。21. 该工厂的生产最可能是A. 食品加工 B. 有色冶金 C. 电子装配 D. 石油化工22. 影响该企业选址最主要的因素是A. 节省运输费用 B. 降低生产成本 C. 减少工人数量 D. 靠近原料产地23. 该企业对工厂所在城市的主要影响有缓解交通拥堵 优化空间结构 引发人口集聚 提高城市化水平【答案】21. C 22. B 23. C21.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读图分析可知,该产业是由台湾专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周后由东南沿海转移到我国的内陆,主要是由经济发达地区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由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迁向工资水平较落后的地区,因此该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