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对林肯在不同时期发表政治演讲的资料阅读,提取有关信息,形成通过史料去分析历史人物思维和政治态度变化轨迹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美利坚民族如何在领土扩张和南北战争中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欣赏其中开拓进取,追求自由、平等的积极的价值取向。通过介绍林肯在内战中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奴制度的主要活动,对其高尚的人格、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产生敬意。了解美国内战的过程,确信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正义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一)读图学史从拓荒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利坚民族那种坚忍不拔、革新进取、勤俭奋斗的民族精神。(二)练习与测评、填写下表,整理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领土的主要变
2、化。独立战争初期:美国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约80万平方公里。783年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让美国取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那一地区,美利坚合众国的边界是:先后北接加拿大和大湖区,东滨大西洋,南接佛罗里达,西至密西西比河东岸,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9世纪中期:在1783年的领土基础上增加了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俄勒冈、新墨西哥在内的广大领土,形成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的领土范围。2、简述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1)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2)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
3、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其领土扩张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而日趋激烈。表现为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一系列利益问题的处理上。(3)1860年代表北方工业资本家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点燃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三)探索与争鸣阅读下列林肯的演说词: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1856年副总统候选人竞选演说我们无意干预各蓄奴州所行之奴隶制,无论是直接干预还是间接干预。我认为我既无这样做的合法权力,也没有这样做的意向。1861年就职演说我们要在这里
4、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1863年葛底斯堡演说上述材料中,林肯对待奴隶制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材料一林肯反对奴隶制,呼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材料二对奴隶制存在的默认,无意去干涉或废除奴隶制;材料三表明林肯坚决为美国的自由民主而斗争的决心,坚决铲除奴隶制。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完全是根据美国在19世纪中期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林肯在1856年的演说中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在1861年的就职演说时默认奴隶制的存在是因为面临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林肯把维护联邦的统一视为最高目标,希望维护稳
5、定和统一,在联邦的框架内,通过法制的途径解决奴隶制问题,不希望通过战争解决问题;而在1863年时战争早已打响,在人民群众推动下,为了赢得广大黑人奴隶的支持,更为了美国人民追求的“自由”“民主”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实现,维护联邦政府,林肯废除奴隶制。总而言之,作为杰出政治家的林肯始终在为维护联邦统一,为废除奴隶制、使美国赢得真正的自由而不懈努力,其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期间,为了避免战争,维护联邦统一而对奴隶制所做的妥协,被历史证明是失策且不必要的。林肯在挫折面前,调整了政策,并最终为废除奴隶制而殉职,永远为人民所尊敬。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知道普鲁士农业资本主义化的方式“普鲁士道路”,
6、知道“铁血政策”、三次王朝战争和德意志统一以及德国崛起的表现。理解普鲁士道路的含义,普鲁士完成统一的原因和和历史意义。理解德国崛起的原因。学会从背景与条件、原因和结果等角度去分析德国的统一、以及与统一后的崛起之间的密切联系的方法。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积极愿望和行为。二、栏目参考答案左图为威廉二世1890年请人给自己绘制的肖像,极力表现自己普鲁士武士的形象。一位法国将军评价说:“这不是一幅肖像,简直就是一个战争宣言。”法国人为什么有这样感觉?法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原因是复杂的。(1)是由于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所留下的阴影;(2)是基于对德国经济超越法国的担忧;(3)更与
7、威廉二世上任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强权政策和战争政策有关。威廉二世于1888年担任德国皇帝,由于这位少年皇帝不甘受制于人,想掌握统治帝国的最高权力,于是,在1890年迫使俾斯麦去职。而在对外政策上由于德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威廉二世以世界政策取代原来的欧洲政策,具有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为了争取所谓“阳光底下的地盘”,鼓吹殖民扩张,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从而将整个国家的发展逐步纳入战争的轨道,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为德国的邻国,法国人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1810年圣马丁节(11月11日)起,还农民自由身,允许农民自移动与择业;无论贵族、市民、农民都可以分割、抵押、买
8、卖土地。十月敕令农民可以把使用的土地转为己有,在按规定向庄园赎买义务后,均可以将其田庄转为自身财产。农民在把世袭耕地变为自由地产时,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出让部分土地,才能免除徭役和租税。如保留地太小,不能靠割让后的剩余土地维持生活,可保留全部土地而支付租金。调整敕令(1)普鲁士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普鲁士通过1807年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让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自由劳动力;随后又于1811年颁布调整敕令,让农奴通过赎买方式清除封建义务并获得对土地的支配权,成为自由经营的小农户,另一方面,普鲁士容克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最终
9、使得普鲁士基本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农民获取自由的方式与获取土地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点:农民获取自由不需要缴纳赎金,根据十月敕令就成为自由民;而农民获取土地则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者让出部分土地,以此来免除诸多的封建义务,从而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2、19世纪下半叶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事业的完成,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障碍。德国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19世纪后期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的社会政策
10、,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对外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其中“铁与血”、“煤与铁”分别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自己的解释。“铁和血”指武器与军队,即战争。普鲁士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去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具体体现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而“煤和铁”指工业经济,也可指在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割占了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回答其一同意。强大的经济是德国强大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国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
11、斯和洛林,为德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从此,法国更弱,德国更强。由此可见煤铁资源对德国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其从经济角度看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对德国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二不同意。可从两个角度思考:第一个角度:军事是德国立国的基础,它靠军事完成国家统一;靠军事掠夺资源和资金,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军事对德意志帝国的强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角度: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仅仅是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的因素,政
12、治上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统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加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等等,因此并不能仅仅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简单地归结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这是片面的观点。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知道16世纪中,俄国形成沙皇专制制度;知道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知道从16世纪中叶20世纪初俄国扩张的结果。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学会制作俄国领土扩张过程的空间示意图。通过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学会从历史事件的共性和个性角度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学会从主观动因和客观条件两方面去分析某一历史现象发生
13、原因及发展过程的方法。通过学习关于改革的相关史实,理解并认同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改革往往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成功的改革往往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二、各栏目参考答案(一)练习与测评、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都对近代俄国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比较两者的异同。相同点:a、都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B、主观上都是代表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改革。c、都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D、改革后都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e、改革后都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力量。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农奴主阶级所进行的旨在维护农奴制而进行的改革,改革不仅没有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反而进一步加强了农奴制;而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制作1619世纪俄国扩张的空间示意图。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沙皇俄国(二)探索与争鸣运用课文提供的史实和马克思对俄国扩张的分析,并联系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相关知识,谈谈俄国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国家的主观动因和客观条件。提示:俄国从16世纪时的一个内陆小国发展为20世纪初期的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南临黑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