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27.26KB ,
资源ID:146861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6861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声控灯开关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声控灯开关Word文档格式.docx

1、3、晚上光线暗,若无人声,灯不亮;若有人声,则灯亮。三 总体框图设计 根据技术要求,此声控灯开关可由以下几个单元组成:图 1 整体框图 四 功能设计 本设计主要由桥式整流电路、降压滤波电路、声音信号输入电路、光信号输入电路、延时控制电路以及外接电路 6部分组成。图 2 声光控制电路图 根据图 2 电路,原理如下: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输入电路的 220V 50Hz交流电压变换成脉动直流。该脉动直流电压一路有 R3和 R1、C3分压并滤波后得到传感及逻辑控制电路所用的电压 VCC;另一路接到晶闸管 BT169的阳极。当 BT169的控制级(栅极)为高电平且输入的交流信号 Vi=COS(

2、wt+)处于正半周期时,电流由 D2地D4灯流过而将灯点亮。当 Vi处于负半周期时,电流由灯D3地D1而将灯点亮。当 BT169的控制级为低电平时,晶闸管截止,此时不会产生驱动灯的电流,此时灯是熄灭的。由此可见,灯的亮灭是由晶闸管的控制级电平决定的。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控制其栅极电平的高低。有光时灯灭;无光无声时灯灭;无光有声时灯亮。参考图 2,对光敏电阻 RW而言,当有光时,RW2M,此时 HD14011的 1脚是高电平,此时第一个与非门的输出取决于 2脚的状态,而 2脚的状态将由噪声传感器来决定,当没有声音时,2脚为低电平,因此 A 为高电平,B 为低电平,C 为高电平,D 为低电平,此时

3、晶闸管截止,灯泡灭。当有声音产生时,在麦克风两端产生一个交流信号,经过电容而将 2脚置为高电平,此时 A 为低电平,B 为高电平,C 为低电平,D 为高电平,从而将晶闸管触发导通,灯泡点亮,同时由于 B 为高电平,可对电容 C2充电,这样,当声音消失后,由于 C2和 R7的存在,使 C 点维持在低电平直到C2放电结束,在此过程中,灯泡将会一直保持在亮的状态直至此过程结束。4.1 VCC 值的确定 可由 R3、R1的分压作用将家用电压经整流后所得电压 V0=220 x1.414=311V,输入电压的表达式为:Vcc=R1*V0/(R1+R3),算的 VCC=5V。4.2 延迟的确定 图 3 延迟

4、电路部分 由 R7、C2组成延迟电路,要求延迟时间为 1min,与非门工作高低电平为 3.4V,0.3V,延迟 T计算公式:T=R7 C2ln(Vt+/Vt-),算得 R7=1.1M,C2=22uf 4.3 与非门的高低电平的输入确定 如果无光时,RW2 M,与非门有一脚是高电平,此时第一个与非门的输出取决于另脚的状态,此脚的状态将由噪声传感器来决定。当没有声音时:灯不亮,要求第一个与非门的一脚为低电平,即使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满足条件且输入的电压为 0.3V。此时 A 为高电平,B 为低电平,C 为高电平,D 为低电平,此时晶闸管截止,灯泡为暗。由三极管的工作参数得:Ibs=(Vcc-Vce)

5、/R8=0.2uA Ib=(Vcc-Vce)/R2=1.4uA 在饱和工作区不满足 IC=Ib 且 Ib Ibs 令 Ib=10 Ibs 由此可得 R8=510K R2=3 M 当有声音时:灯亮,要求第一个与非门的一脚为高电平,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且输出高电平3.4V。在麦克风两端产生一个交流信号,经过电容而将脚置成高电平,此时 A 为低电平,B 为高电平,C 为低电平,D 为高电平,从而将晶闸管触发导通,灯泡点亮。R=R6/R2 算得 R=35 I=Ib+Vce/R 算得 I=20mA 满足声音传感器的额定电流 I=20mA 电压 112V。4.4 整流电路的设计 整流电路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等,本系统选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桥式整流电路是最基本的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电路,如图4所示。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是作为开关运用,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图 4的桥式二极管整流电路和图 5的整流波形图可知:当正半周时,二极管 D1、D3导通,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正半周。当负半周时,二极管 D2、D4导通,在负载电阻上得到正弦波的负半周。在负载电阻上正、负半周经过合成,得到的是同一个方向的单向脉动电压。图 5 桥式二极管整流电路和波形 参数计算: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输入、输出之间的数量关系及二极管选择的条件:输出电压 VO、输出电流 IO 与输入电压

7、 V2的关系:VO=2 0.45V2=0.9V2 IO=0.9(VO/RL)二极管所承受的电流及耐压值 IV=IO/2=0.45(VO/RL)VRM=V2m 单向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选择条件:IVZIO/2=0.45(VO/RL)VRMV2m 4.5 电容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利用电抗性元件对交、直流阻抗的不同,实现滤波。电容 C 对直流开路,对交流阻抗小,所以 C 应该并联在负载两端。电感器 L 对直流阻抗小,对交流阻抗大,因此 L 应该与负载串联。经过滤波电路后,既可保留直流 分量、又可以滤掉一部分交流分量,改变了直流成分的比例,减小了电路的脉动系数,改善了直流电压的质量。滤波电路常有电容滤波,

8、电感滤波和 RC 滤波等,本系统设计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直接接并联电容构成电容滤波电路,经过此电容滤波电路去整流输出电压纹波。电容滤波电路如图 5所示。滤波原理:若电路处于正半周,二极管 D2、D4导通,变压器次端电压 V2给电容C 充电。此时 C 相当于并联在 V2上,所以输出波形同 V2,是正弦形。所以,在 t1到 t2时刻,二极管导电,C 充电,VC=VL 按正弦规律变化;t2到 t3时刻二极管关断,VC=VL 按指数曲线下降,放电时间常数为 RLC。图 6 电容滤波电路 当放电时间常数 RLC 增加时,t1点要右移,二极管关断时间加长,导通角减小,见图 7中的曲线;反之,RLC 减少时,

9、导通角增加。显然当 RL 很小,即 1L 很大时,电容滤波的效果不好,见图 7中的曲线。反之,当 RL 很大,即 1L 很小时,尽管 C 较小,RLC 仍很大,电容滤波的效果也很好,见图 7中曲线。4.6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分析:晶闸管可用两个不同极性(P-N-P和 N-P-N)晶体管来模拟,如图 8所示。当晶闸管的栅极悬空时,BG1和 BG2都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电路基本上没有电流流过负载电阻 RL,当栅极输入一个正脉冲电压时 BG2导通,使 BG1的基极电位下降,BG1因此开始导通,BG1导通使得 BG2的基极电位进一步升高,BG1的基极电位进一步下降,经过这一个正反馈过程使

10、 BG1和 BG2进入饱和导通状态。电路很快从截止状态进入导通状态,这是栅极就算没有触发脉冲电路由于正反馈的作用将保持导通状态不变。如果此时在阳极和阴极加上反向电压,由于 BG1和 BG2均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所以电路很快截止,另外如果加大负载电阻 RL 的阻值使电路电流减少,BG1和 BG2的基极电流也将减少,当减少到某一个值时由于电路的正反馈作用,电路将很快从导通状态翻转为截止状态,我们称这个电流为维持电流。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通过一个开关来短路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从而达到晶闸管的关断。等效图如下:图 8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五 总原理图 本设计声光双控电子开关的总电路图如下图:图 9 总原理图

11、六 元件清单 七 总结 经过这为期一周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设计“声光控开关”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了在做这样的一个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应该怎么样构造自己的思路,怎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不断的查找资料来实现他的功能。在此过程中,不但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繁琐与艰辛,同时也让我更好的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本课程设计,我进一步熟悉了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功能,比如驻极体话筒和可控硅的管脚分布、参数及工作原理,进一步掌握了原理图的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完毕之后,我体会颇多。同时,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严谨的做学态度,。所以在这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对我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的东西。八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3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旭东,刘行景,杨兴瑶.实用电子电路精选.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5华成英.电子技术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